刘军
LIU Jun
1969年出生
2003年入学天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博士)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院总建筑师
由衷感谢天大!感恩老师们的辛勤付出!
我是在工作十几年后走进天大的,修习工程硕士和城市规划博士学位。1991年,我大学毕业分配到天津市建筑设计院,从青涩的学生,逐渐成为助理建筑师、建筑师、高级建筑师、正高级建筑师、首席总建筑师、院长、党委书记。其间到天大学习的经历,令我终生难忘。提起“天大建筑”,行业内无人不晓。这里有严谨思维与自由思想的碰撞,人才辈出。求学期间,我师从荆其敏和运迎霞两位教授,并熟识了曾坚、张颀、袁大昌、盛海涛等教授老师,提高的不只是专业水平,还有很多思考问题的新方法。通过天大,我得以了解业界前沿的建筑实践及学界最鲜活的思想火花。将所学所悟融入到我带领的团队中,有了令人惊喜的新发现,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1 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总体城市设计2 梅江会展中心总体设计3 天津市文化中心总体设计4 天津团泊健康产业园区体育基地总体设计5 津湾广场总体设计
说到当代建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所有的辩论终归都要回到原创设计上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递进,国外同行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带来了风格迥异的作品。如,早期的深圳大剧院、保利大剧院同为英国设计;上海大剧院为法国设计。新世纪初,更有国家大剧院、鸟巢、水立方、央视大楼等“明星建筑”被境外夺标。有人说,外来建筑师从整体上拉高了“中国建筑的颜值”。在众多“高颜值”建筑设计中出现的本土建筑师如凤毛麟角。世界在发问:“中国建筑师哪儿去了?”
近年来,我一直在指导天津建筑设计院超大型项目的建筑创作。例如,天钢柳林城市副中心城市设计、津湾广场、梅江会展中心、天津团泊健康产业园区体育基地、市文化中心总体设计等,其中有原创作品、亦不乏合作项目。我仅以天津文化中心为例来总结分析,起窥一斑见全豹之用。市文化中心是天津规模空前的地标性建筑群。共有12个国家、40余家设计单位参与设计竞赛,提交方案200余个。最终仅有博物馆、阳光乐园是由何镜堂和周恺两位大师带领的团队完成,其余五大场馆主创均为境外团队。这是近年来很多大型公建设计呈现的一种现象。随着调研推进发现:方案落定后,2010年初,工程指挥部组建专家咨询组,由多位国内专家组成团队负责协调设计上的技术难题。初始阶段,我院刘景樑大师率领的专家组就提出六大类153条需统一的技术措施。至初步设计阶段,专家组又提出656条修改意见。后期及实施阶段,专家组更确立了13类56项次的论证(细项统计数据远不止于此)。真实的数据反映出中国设计师的超高技术水平和责任心。如此,才保证文化中心的顺利竣工,成为“城市名片”。大量案例证明,大批本土建筑师在长期做着艰苦细致的设计工作,以高水平展现着这个群体善于解决“疑难杂症”的“高智商”。在滨海文化中心、国家海洋博物馆等大型公建建设中,类似情况依然存在。难道“高智商”的建筑师就真的拿不出“高颜值”的原创方案吗?答案值得深究。
作为一种现象的产生,必然会有多方面成因。我们通过调研归纳出几方面因素:第一,在现行机制和体制下,由大量存在的官僚作风导致。在中国几千年王权统治中,形成的“官大一级压死人”“县官不如现管”等观念仍深植在人们心中,方案也是领导让怎么做就怎么做。第二,由人为因素造成的不公平竞争环境所导致。例如,竞标、投标中的某些人为因素;某些“洋货”优于“国货”看法的存在,不排除一些决策人崇洋媚外,从心理上就偏向国外大牌。第三,对建筑师的原创思想及设计作品缺乏尊重。中国建筑师在职业生涯中,大多发扬的是优秀的中国建筑文化思想,使用的技术也与实际较相符。但多数决策者并未对此做过深入研究,最终导致建筑师的理想被淹没在强大的“业外领导专家”的指导里,变成“设计悲剧”。第四,处于多方管制和生存压力下的中国建筑师没有地位。大多数单位尚属“温饱型”,没有太多选择权。设计师要顺从甲方,服从行政领导……不久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朱小地曾发出呐喊——中国建筑师的地位何在?在非常环境下,造就出一批“塑形设计师”“表皮设计师”,以迎合决策者的审美情绪和价值观。被广泛批评的“表皮现象”“功能倒装”“千城一貌”等建筑现象,都渗透着消极的设计思想和情绪。第五,长期处于恶劣“设计生态环境”的建筑师,将追求“中庸”平实稳妥的方案形成习惯,缺乏创新的勇气和动力。
要解决建筑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我们工作面临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想方设法引燃建筑师的创作激情,让世界为之沸腾。在尊崇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同时,还应强化现代的“工程师文化”。我们要把做过的建筑都当个案进行再研究,并积极倡导一种从基础知识、基本道理出发的做事能力——创造力。一种始于宏观、终于细节的工作方法,是当代中国建筑发展的希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