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彤彤
LIU Tongtong
1968年出生
1986年入学天津大学建筑系(学士、硕士、博士)
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青海民族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兼任)
2013年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2009年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2008年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
2006年宝鸡市石鼓山片区规划设计及主要单体建筑
设计方案竞赛二等奖
2001年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
本人1986–1990年在天津大学建筑系本科学习。4年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设计课老师一对一的辅导,每一位老师都有各自的风采和特点。自己一边听老师解说一边看老师改草图,那种对建筑和设计的感悟体验至今难忘。其次是每次交图之前全班一起在设计教室熬夜画图的热闹景象,某位同学的录音机里放着当时的流行歌曲,全班一起哼唱,于是那些特定的旋律也成为了某次设计作业的特殊记忆。另外,最难忘的是大学二年级暑假的古建筑测绘实习,虽然实习时的食宿条件之艰苦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测绘时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是第一次与传统建筑文化的亲密接触,可以说是影响自己一生的经历;而当年那些花絮和趣事,也成为今天同学聚会时的话题谈资和美好回忆。
建筑文化传统与新技术分属“道”“器”两个不同层面。前者涉及本体论和认识论,而后者是一种工具。新技术的应用是必然的趋势,而建筑文化传统的思考则是“中国建筑”得以存在并走向世界的基础。
当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Edward Shils)在《论传统》(Tradition)中,认为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因而一个社会不可能完全破除其传统,一切从头开始或完全代之以新的传统,而只能在旧传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创造性的改造。明清之际西学东渐,西方大学学科体系和知识分类体系的导入,为中国传统学术和教育注入了新的思想因素,开启了中国近代科学和高等教育的先河;然而,这些新体系自始即以西方的传统价值和思维方式为核心。由于长期以来的西方中心论思想,包括东方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一直被西方贬斥、误解,近代以来甚至受到中国知识分子自己的否定,使得中华民族自我认知的文化根基不复存在。
“建筑学”是一个舶来的概念。在中国近现代建筑的发展历程中,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盲目追随前苏联和西方的所谓思潮、理论的现象。
建筑学及其相关专业本是综合性极强的应用学科,其以实践为导向的本质内涵与一般的纯粹学术研究相去甚远。建筑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是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虽目标不同却彼此关联,且都必须服务于本国的建筑需求:教学的核心目的是人才的培养;建筑创作实践的根本任务是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建筑理论是对过去实践过程的总结凝练,是思想和方法的提升,同时也会引领教学、实践的方向。作为我国第一个以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机构,营造学社奠定了包括园林史在内的中国建筑史学体系,极力弘扬“匠作传统”的价值并力倡“以匠为师、沟通儒匠”,既是对中国传统学术思想的继承创新,又对西方现代学术思想兼收并蓄,融建筑历史理论研究、文物建筑保护实践和人才培养为一体,为后人树立了学术研究的典范。
然而,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和学科建设的不断深入,西方传入的分科治学导致学科体系的划分日趋复杂和细化;与此相对的,学术研究和教学成果的评价体系却日益单一化、标准化。建筑教育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教学内容要面对真实的社会需求,兼顾知识与能力、创新与实践,课程体系被分成各种模块,教学过程也被分成若干教学环节……另一方面,建筑学虽美其名曰“科学和艺术的结合”,然而以实践为导向的本质特征,使其在学科划分上具有特殊性,实际上理、工、文、艺四边不靠,其科学研究的成果也始终无法融入现行的学术评价体系。在此背景下,高校中从事建筑教育的教师,既要在体制之中生存,又要专心教学不断改革,还要应对各种各样的评估、评价,实在是需要拷问良心和体力的无奈选择。
建筑教育的困境,反映的是话语权的问题,既包括建筑学科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话语权,也包括中、外建筑在价值体系和思想观念上的差异与较量。除了寄希望于自上而下的体制机制改革,能给各个建筑院校及其中的建筑教师们以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学术环境;更为重要的是重新构筑“中国建筑”的文化根基和理论体系。
从日本等国的经验来看,对本体论的回归是建筑创作和建筑教育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建筑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不仅要关注西方前卫的思潮、流派,更应立足于中国文化传统,关注并思考其本质与规律,深入到中国建筑历史中,去挖掘那些以往被忽视、甚至根本还未被当代认知的传统价值观念和设计思想。
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和学者已经认识到、并正在肩负起这一历史使命。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 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规划(合作者:赵建波)2 某文化旅游景区概念性规划(合作者:王迪)3 《中国古典园林的儒学基因》4 《设计之都——东京》(译著)5 《住区再生》(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