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施策促增收 力推脱贫奔小康

2017-06-05 14:59袁玉明严冬平杨小丽江苏省泰兴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江苏农村经济 2017年3期
关键词:黄桥低收入老区

袁玉明 严冬平 杨小丽/江苏省泰兴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精准施策促增收 力推脱贫奔小康

袁玉明 严冬平 杨小丽/江苏省泰兴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

近年来,江苏省泰兴市抢抓省出台黄茅老区富民强村行动计划的政策机遇,以推进新时期“黄桥决战”为抓手,加快构建以黄桥镇为中心的现代产业体系、新型城镇体系、便捷交通体系为重点,扎实推进黄桥老区脱贫致富,形成了“老区自主发力、部门真心帮扶、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格局,有力推动了老区“富民强镇、全面小康”进程。

一、黄桥老区扶贫开发的主要做法和成效

建立挂钩帮扶机制,形成强大帮扶合力。市建立健全了“市领导挂钩帮扶到镇,部门、园区(企业)挂钩帮扶到村,党员干部挂钩帮扶到户,全社会动员参与”的挂扶机制,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关心扶贫、支持扶贫的良好格局。上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中,市级机关部门单位、园区(企业)挂钩帮扶152个经济薄弱村,积极为经济薄弱村送政策、送项目、送资金,切实增强村级“造血”功能。同时,开展党员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低收入农户活动,帮助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发展增收致富项目,并在“10·17”全国扶贫日和春节开展慰问活动,给予结对帮扶户钱物资助。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老区发展根基。逐年推进通村公路提档升级、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村级“四个一”工程建设、中小河流和黑臭河塘整治等,不断夯实老区乡镇发展根基。“十二五”期间,改造老区乡镇供水管网5780公里,提档升级农村公路630公里,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建设农村道路739公里,新改建农村桥梁560座,疏浚整治中沟、村庄河道696公里,老区水、电、气、绿化及污水处理工程逐步完善,有效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老区招引增收致富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极拓宽增收渠道,增强村级“造血”功能。一是发展物业经济促增收。老区经济薄弱村立足区位、资产、资源优势,通过整镇推进、村内自建、联村共建、异地兴建等模式建设标准厂房、专业市场、商业用房等物业项目,收取物业租赁费用增加集体收入。近年来老区共建成标准厂房121769平方米,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近1200万元。部分村(居)凭借临近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的优势,发展“高炮”广告牌物业经济,共建成高炮广告30个,每年增加村集体收入180万元。二是盘活资产资源促增收。村级集体整理复垦土地、开发预留土地、水面资源,盘活闲置办公用房、学校、仓库、厂房、机械设备等资产,积极开展租赁等经营业务;对到期的资产资源通过产权交易市场平台重新对外发包,提高租金标准,每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300万元。三是发展产业服务促增收。村级组织通过提供劳务中介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化服务,建立各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社,为农户和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提供产、加、销服务增加集体收入。

精准落实扶贫举措,推动低收入农户如期脱贫。一是因户施策落实项目。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坚持因户施策,帮助有劳动力的低收入农户论证选项,发展增收致富项目和优先安排就业。老区上一轮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发展种养项目52个,到企业或公益性岗位就业132人,打卡发放省级财政补助资金90.37万元。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近三年来,共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7.65万人次、农业职业技能培训11700人、农民创业培训3110人,帮助农村劳动力提升就业创业能力,为农民有序转移、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三是促进就地转移就业。大力探索“整镇推进”项目扶贫模式,积极拓展农民就近就地就业渠道,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在乡镇就近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例如姚王镇以远大家为龙头,在全镇18个村居建立创业富民基地,组织低收入农户开展编藤加工,构建“龙头企业+公司+基地+农户”的项目扶贫新机制,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中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净增5万元以上,全面实现“双增收”目标。

着力加大政策扶持,发挥兜底保障作用。积极整合省扶持黄桥老区三年行动计划专项扶持资金3950万元、市级每年村级增收扶持资金2000万元和低收入农户扶持资金500万元,用于黄桥老区经济薄弱村村级增收项目和低收入农户帮扶项目。建立税收奖补机制。村级组织招商引资到市工业园区、乡镇工业聚集区的项目,企业新增税收的乡镇(街道)留成部分,按不低于50%的比例奖补到村,近年来累计返还税收收入985万元。实行规费减免机制。凡村级建设标准厂房,涉及市级及以下所有规费一律减免。土地出让收益部分作为村基础设施等项目的建设资金,全额用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开展土地复垦开发,优先列入占补平衡项目库,市级实行每亩2万元定额补助。同时,不断强化对低收入农户政策兜底保障,健全低保、五保、残补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低收入农户实行政策兜底,逐年提高扶持标准,织牢低收入群体政策保障网。上一轮扶贫开发中,老区乡镇共有低保户7958户、14357人,五保户975户、1080人享受政策兜底保障。

二、推进黄桥老区扶贫开发的难点和问题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纵深开展,脱贫的标准和要求越来越高,任务越来越艰巨,难啃的硬骨头越来越多,困难和矛盾也日益凸显,工作难度不断加大。

老区乡镇产业基础依旧薄弱。

老区产业不够集聚,企业小而散,尚未形成体量较大、科技含量较高的支柱产业,产业基础依然薄弱,工业富民的拉动效应十分脆弱。同时,由于老区乡镇地处通南高沙土地区,土地贫瘠,产出率低下,特色产业发展水平较低。

村党组织“双带”作用不强。部分村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薄弱,班子结构老化、能力弱化的现象较为严重,有的村出现干部难找、难选、难培养的问题,带头富、带领富的“双带”作用难以彰显;有些村干部对扶贫开发思想认识不足,存在畏难情绪,对村级增收思路不清,规划不明,缺乏带动村级致富发展的冲劲闯劲。

低收入农户全面脱贫压力大。

新一轮老区乡镇7000元以下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14984户、25624人,老区贫困人口数量较多,且绝大部分是无技能、无劳力、无资金的“三无”人员,特别是目前新增贫困户中,不少是因灾致贫、因病返贫;加之低保户认定标准发生变化,导致贫困户脱贫难度增大,加重了村级负担;同时,部分贫困户“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不愿意通过劳动致富,凡事都等国家和社会的救助;有些贫困户具有摆脱贫困愿望,但由于思路不明,缺少引导,一旦失败便失去了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勇气。老区要通过4年时间全面完成新一轮低收入农户脱贫目标,压力较大。

村级持续增收制约因素多。不少经济薄弱村受地理位置、农业生产条件、工业经济基础的影响,物业经济、为农服务项目难以有效落实;还有的村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存在资产、资源发包不稳定的问题,村级持续稳定增收存在隐患。

三、加快黄桥老区脱贫致富的思路和对策

泰兴市黄桥镇祁巷村民居

进一步健全扶贫开发协同推进机制。一是完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市扶贫开发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统筹协调,切实履行指导、协调、督查、考核等工作职责。乡镇(街道)要担负起“脱贫致富奔小康”工作主体责任,建立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的工作责任制,做到主要负责人亲自抓扶贫开发工作,协调做好目标确定、项目落地、资金安排、人力调配、推进实施等工作。要选优配强经济薄弱村党组织“带头人”,更好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二是深化挂钩帮扶机制。继续完善市挂扶机制,各部门单位对选派到经济薄弱村的“第一书记”,要做到不脱贫、不离岗,推动各项帮扶措施落地见效。建立挂钩帮扶通报和到户联系卡制度,推动帮扶对象、帮扶责任人和帮扶项目“三落实”。三是健全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全方位、多层次、广角度地宣传报道各级扶贫政策、先进典型和成功模式,积极引导社会扶贫,推行企业捐资扶贫、能人带动扶贫、大户帮助扶贫、招商引资扶贫、部门结对扶贫、合作组织服务扶贫等“六大”社会扶贫模式,激发和调动全社会参与精准扶贫的热情和积极性,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四是严格考核督查机制。突出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逐项分解落实考核任务,建立健全督查通报制度;坚持“党政同责,捆绑问责”的原则,执行扶贫开发问责制,以强有力的考核问责机制倒逼扶贫开发工作取得实效。

进一步增强老区自身发展能力。一要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加快黄桥小城市建设,不断完善政治、经济、商务、金融中心功能,强化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提高城市建设品质,着力打造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的吸引源。要根据自身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工业型、商贸型、农业型、旅游型小城镇,在繁荣经济、提升人气的同时,带动更多贫困人口脱贫致富。二要多措并举帮扶经济薄弱村发展。坚持开发造血为主、帮扶输血为辅,因村施策、分类帮扶,推动村级组织实现年年都有新项目、新变化。认真做好省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迅速启动项目实施,尽早实现扶持项目落地生效。扎实推进黄桥老区富民强村行动计划,加大“整镇推进”增收模式推广力度,大力发展物业经济、实体经济,使经济薄弱村每年都能新增1~2个特色项目。继续加大村集体闲置资产资源盘活力度,积极开展租赁等经营业务。支持村集体开发利用本地生态资源,发展特色农林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不断拓展农业新功能。鼓励村集体以集体资产资源参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优势工商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不断探索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三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稳步实施乡镇10~15分钟接入市域骨干路网工程,加大通村公路拓宽改造和危桥改造力度,积极构建内外联畅的大交通格局。加快推进老区集镇及工业园区的路、桥、水、电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增强乡镇集镇及副中心社区辐射和服务功能。扎实推进城黄灌区续建配套、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河道整治等农水工程,不断改善老区乡镇的农业生产条件。

进一步提升低收入农户脱贫实效。一要立足扶贫的“本”,通过发展生产带动一批。紧扣市场需求,因户施策,帮助低收入农户选准合适的设施农业、家庭养殖业等项目,并免费办理农业保险,无偿提供技术指导、产品销售等服务,切实防止因自然灾害、市场风险、技术缺乏等因素影响农户收益。加大“互联网+”扶贫力度,推广“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低收入农户增收致富。二要拓宽扶贫的“路”,通过就业创业脱贫一批。根据低收入农户的就业需求和培训愿望,有针对性地加强技能培训,努力让低收入农户每人至少掌握一门致富技能。强化老区乡镇工业集聚区、村级创业点、村级劳务组织建设,努力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帮助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支持经济薄弱村组建劳务合作社,承接各类公益性服务项目,为低收入农户提供就业岗位。继续加大全民创业扶持力度,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农民自主创业、返乡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三要拔掉贫穷的“根”,通过医疗救助保障一批。进一步扩大新农合和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围,提高报销标准,对报销后自付部分仍有困难的,继续加大临时救助、慈善救助力度,切实减轻贫困人口治病负担,解决好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四要夯实脱贫的“基”,完善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是不留“锅底”的战役,对于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要全部纳入农村低保。要不断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使享受低保的群众收入水平达到脱贫标准。加强教育扶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是帮助贫困户跳出贫困陷阱的关键之举。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帮助低收入农户子女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保障基本住房,改善低收入户生产生活条件,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提高补助标准,切实保障贫困户基本住房安全。

猜你喜欢
黄桥低收入老区
寻找真情花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老区在努力奔跑
又唱黄桥烧饼歌
娶低收入老婆
坚决打赢打好老区脱贫攻坚战
老区也需要一个节日
采取超常规举措 打赢老区脱贫攻坚战
黄桥古镇,让世界倾听迷人的乐音——“2016中国黄桥乐器小镇打造”新闻发布会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