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塘小学 郭庆樱
追根溯源 对症下药
——小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与预防对策初探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西塘小学 郭庆樱
课标提出“小学的语文课程,应让学生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识字教学是一项基本任务,更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的基础和前提。面对着小学生经常会写“错别字”,特别是伴随着识字量增多,错别字也出现渐渐增多的现象。而“错别字”又给小学生的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仅影响了小学生的书面表达,也让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多多研究出现错别字现象的原因,追根溯源,对症下药,帮助小学生预防和纠正错别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生 错别字 成因 预防 纠正
2015年6月,某市教科院组织对全市18所小学二年级语文进行质量监控(每校抽测一个班级),抽测的内容中有一项“笔顺”,结果不尽人意,最差的正确率只有22.59%。在被抽测学生中,大部分的错误不是“张冠李戴”(别字)就是“画蛇添足”“缺胳膊少腿”(错字)。
在小学阶段,小学生书写时出现错别字的现象十分普遍,因此,研究错别字现象的原因,探讨怎样帮助小学生预防和纠正错别字,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错别字”现象,不单单在小学生身上存在,在成人书写时也经常出现,追其原因,笔者认为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的。
1.汉字的自身特点
作为在世界上流传最为久远的汉字,有着其自身鲜明的特点,首先,汉字中的很多字的结构较为复杂,笔画也很多,特别是在书写汉字的时候容易出现增加笔画或减少笔画的错误。其次,汉字中存在着很多形声字、形近字、同音字。这些汉字的客观特点造成了汉字在学习和书写中存在着许多困难,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这是影响小学生准确地书写汉字的客观因素,也是错别字的客观成因。
2.学生的主观因素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识记汉字的心理过程需要经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泛化阶段——初步分化阶段——精确分化阶段。虽然说小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学习和发展,但知觉的精确性仍然不足,精细的辨别能力较差,很容易对结构复杂和形近字的识记上造成混淆,形成错别字。
其次,受自控能力的影响。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自控力不强,往往存在着不良的学习习惯。有的对于写字的态度不端正,认为多一笔少一笔无所谓,同音字混淆使用,不会写的字随意写,甚至容易写错偏旁部首的字,教师反复强调下,还是经常有学生写错,如“溪”右边的“奚”下面写成“小”。
3.教师方面的原因
首先,有的教师对于学生的识字教学的不够重视。教学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不重视识字教学的质量,求多求快,忽视学生书写时对错别字的重视。
其次,教学方法不当。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小学生对于老师的教学依赖程度较大,如果说教师的教学方法不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没有针对儿童记忆的特点进行指导,那么,对于那些难认的字、易错的字,学生就很容易出现错别字的现象。
最后,教学思路没有创新性。虽然教育一直在改革和创新,但很多教师依然在“穿新鞋走老路”,对于识字的教学也只停留在分析字形的层面上,不注意识字乐趣的培养和识字方法的变换,只会把富有灵性的汉字拆成枯燥毫无意义的笔画,使原本形象的识字教学变为单调的读写记。
4.社会环境的原因
由于电子产品的大量使用,人们已经疏于书写。每当我们提笔时,早已不是以前的“胸有成竹”,常常会忘字,或者写成了别字。再加上社会上大量不规范用字使用,以及网络语言的泛滥,给学生造成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错别字很容易就出现了。
5.识字量的增加
所谓学的越多,遗忘的就越多,课程纲要提出,到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要做到“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左右”。课标还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多识一些字。“大量识字,大量阅读”在给学生带来阅读量的明显增加、知识面的开阔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一面,那就是增加了字词混淆的机会。
找到了小学生写错别字的原因后,如何有的放矢,开出“药方”,“对症下药”,让小学生不再写错别字,或少出现错别字呢?
1. 提前预习,做好复习
心理学研究指出,预防错误比纠正错误更加重要,也更加容易。对于小学生来说,在掌握拼音之后就完全可以做到预习陌生的汉字。预习时,当遇见了不认识的字的时候,可让学生利用课文中的注音,利用工具书等,结合以往的生活经验,尝试认读,反复拼读。当学生做好预习后,我们会发现教师的识字教学更加省心省力,而且不用字字教学,只要抓住重点字教学即可,也会有更好的效果。
再次,培养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遗忘曲线表明,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的,即使是在课堂中学会了的生字词,也会因为长时间不复习而渐渐遗忘。因此,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规范书写的习惯,逐步培养学生课后预习的习惯。
2. 优化教学方法
在小学阶段,特别是低年级学生,考虑到小学生识字的心理发展过程,小学生很容易观察到不同汉字之间的共同点,而忽视了细节的差别,形近字和音近字的出现又增加了小学生对其加以区别的难度。教师识字教学指导对学生来说至关重要,教学时,教师应根据生字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比如可以采取比较、换一换,等等。因此,在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学生这种特点可采用通俗、有趣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教给学生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不断刺激学生们大脑中的兴奋点。重要的是不要“就字教字”,应把“字”放到词语或句子中,反复强化训练,把学生产生错别字现象的概率降下来。
当我们不再草率,不再忽视对待文字、重视识字教学时,多一份冷静,少一份急躁,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将会逐步减少。
【1】费寿华.小学中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及对策研究【J】.启迪:教育教学版,2016(1)
【2】王敏红.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与对策思考【J】.教学月刊(小学版),2013(10)
【3】冯胜军.小学生写错别字的成因及对策【J】.广西教育:小教版,2011(11)
【4】程晓红.小学生错别字产生的原因及预防策略【J】.教学与管理, 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