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资本对北疆搬迁定居牧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2017-06-05 14:14:13阳,孟
草业科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牧户牧业生计

王 阳,孟 梅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后生物生产层

生计资本对北疆搬迁定居牧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王 阳,孟 梅

(新疆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2)

自游牧民定居工程开展以来,定居牧民生活有了很大变化。以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为基础,利用北疆地区3个市(县)牧户生计调查所得到的459户样本数据,通过牧户类型划分,运用定序Logit方法分析牧户的生计资本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情况。研究发现,牧户的生计资本和生活满意度均存在区域差异和个体差异。福海县牧户生计资本指数最高,纯牧业牧户生计资本指数最高;塔城市牧户生活满意度最高,纯牧业户满意度高于兼业户和非牧业户。牧户生计资本对生活满意度影响显著,其中,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增加会提升牧户的生活满意度,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的增加会降低牧户的生活满意度。鉴于以上结果,本研究提出了丰富牧户生计资本的对策建议。

可持续生计框架;牧户;定序Logit方法

新疆作为我国五大牧区之一,天然草地面积大,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千百年来,当地牧民一直沿袭着四季转场、终年放牧的传统生计方式[1]。粗放型的游牧生产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程度较大且草地资源利用率低、经济发展长期落后。为改善这一现状,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新疆进一步加快了游牧民定居工程建设进程,截至2014年年底,全疆累计实现游牧民定居21.7万户,按照2008年底新疆27.56万户的游牧民户数静态测算,定居率为78.7%,一大批搬迁定居牧民改变了四季游牧的生活方式,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关于生计的研究中,Chambers和Conway[2]将“生计”定义为一种“谋生的方式”,该谋生方式建立在能力(capabilities)、资本(assets)(包括储备物、资源、要求权和享有权)和活动(activities)基础之上。2000年,英国国际发展署(The UK’s 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DFID)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3],把贫困农户看作是在一个脆弱性的背景中生存或谋生,他们拥有一定的生计资本,而生计资本的获得要通过社会、机构和组织环境来决定。同时,这种环境也影响着农户的生计策略(配置与资本使用方式),以满足他们的生计目标[4]。生计资本包括5个部分:自然资本、金融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3]。自然资本指能从中导出有利于生计的资源流和服务的自然资源的储存和环境服务[5]。简而言之,就是以生存为目的,用于生产产品的自然资源。物质资本指用于经济生产过程中除去自然资源的物质,如基础设施和生产工具。金融资本指用于购买消费和生产物品的现金以及可以获得的贷款和个人借款[6]。人力资本指个人拥有的用于谋生的知识、技能以及劳动能力和健康状况。社会资本指为实现不同生计策略的社会资源,包括个人参与的社会网络和协会[7]。

生活满意度是个体依照自身选择的标准对大部分时间或长期一段时间内自身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评价,不仅与个人因素有关,也受社会、文化和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8]。朱艳玲等[9]利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对宁夏盐池县农民生活满意度进行的研究认为,经济收入和环境因素与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具有相关性,其中家庭收入来源和农业政策对满意度的区域性差异影响较大。赵雪雁[6]在对甘南高原生态脆弱区的研究中,通过建立生计资本评估体系,对牧区、半农半牧区和农区农户的生计资本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程度最大的为物质资本和金融资本,最低的是自然资本;后续研究中,针对不同民族地区农户的生活满意度,通过多样本非参数检验及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对665份样本数据进行分析,认为农户的收支状况、相对经济能力等因素对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西部地区应重点抓好农户增收工作[10]。蔡银莺和朱兰兰[11]将心理资本加入生计资本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和定序 Logistic方法对成都市双流县和崇州市农民的生活满意度进行分析,发现生活满意度存在明显的地域和个体差异,其中心理资本和自然资本对满意度的影响作用最大。

游牧民定居工程的顺利实施对实现草原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牧区经济的发展以及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都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12]。北疆牧区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3],通过对搬迁定居牧民生活现状的把握可以了解“定居兴牧”工程的实施情况,以及进一步落实“定居兴牧”工程的建设需求,同时,对牧户生活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解决,可以帮助稳定牧户的定居生活,创造更适宜的生活环境,进一步促进民族团结和畜牧业经济发展。此外,国内大部分学者都将视角放在了农户或失地农民这些对象上,针对牧民特别是搬迁定居牧民的研究较为缺乏,而针对不同地区之间牧民生计水平的对比分析更为少见,本研究正是对这一领域的丰富和完善。

1 数据来源及研究区概况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资料来自于对牧户的问卷调查。调查地点选取北疆地区牧民定居较集中的阿勒泰地区、塔城地区、伊犁州直3个地区。每个地区选取2~3个市(县),在每个市(县)选取2~3个行政村,对牧户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式问卷调查。研究从3个调研地区中选取访谈效果较好的3个市(县)入手,分别是福海县、塔城市和尼勒克县,分别收取有效问卷252、103和104份,共计459份。

1.2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域位于天山山脉以北,地处中亚内陆腹地,地属北疆地区,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蒙古国接壤。北疆地区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气温-4~9 ℃,全年降水量150~200 mm,无霜期140~185 d,四季分明是北疆一大特点。

福海县位于新疆北部阿勒泰地区中部;塔城市位于新疆西北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中部、东北与阿勒泰地区相邻;尼勒克县地处新疆西北部,伊犁河上游,中天山西段喀什河河谷地带。三地区均为丰水区,加之冲击平原区地貌较多,使得天然草地分布广泛,是新疆最大的畜牧业基地。福海县2015年完成生产总值40.9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9 404元;塔城市2015年完成生产总值87.9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2 396元;尼勒克县2015年完成生产总值46.5亿元,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 582元。

1.3 牧户类型的划分

借鉴牧户类型划分的已有研究[14-15],结合研究区实际,在此依据牧户家庭收入来源的不同将牧户划分为纯牧业户、兼业户和非牧业户。其中,“纯牧业户”指牧户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牲畜养殖及畜牧产品;“兼业户”指牧户家庭的生计活动中既有牧业生产又有非牧业生产;“非牧业户”是指牧户家庭不从事牧业生产,主要依靠劳动力外出务工、个体商贩、私营业主或出租等非牧业生产获取收入。459个牧户中,纯牧业户、兼业户和非牧业户分别占样本总数的64.5%、18.5%和17.0%。

1.4 指标选取与研究方法

1.4.1 指标选取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结合福海县、塔城市、尼勒克县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牧户生计的实际情况,分别从上述5个方面选取15个指标作为衡量标准,组建能够反映当地牧户生计特点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量化数值见表1。

表1 牧户生计资本测量指标

自然资本指标主要包括草地面积、饲草料地面积和宅基地面积。草地和饲草料地是大部分牧户的基本收入来源和基本生活保证,对牧户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宅基地面积对人们房屋新建、扩建活动以及冬季牲畜舍饲也有很大的影响。生产工具是农牧民从事劳动的最直接的手段,住房和基础设施是基本生活的保证,物质资本的丰富和提高是人们开展其它生计活动的前提[16],故选取牧户养殖牲畜数量、牧户家庭住房面积以及房屋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参考指标。金融资本的提高能够帮助人们摆脱传统的生计方式,扩充生计活动的类别,为进入新的领域提供资金支持[17],本研究涉及的指标主要有家庭养殖收入、家庭储蓄情况、牧户家庭收支情况以及参与社会保险的数量。人力资本指标主要包括家庭劳动力数量以及调研对象的文化程度。社会资本在文中体现为牧户定居时间的长短、牧户与亲友之间的关系和日常参与的文化娱乐活动。

1.4.2 研究方法 生计资本的量化研究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18-19],本研究在参考前人的基础上对生计资本进行精确的量化分析以显示牧户生计资本的组合和配置状况。

1)运用极差正规化方法对调查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为:

式中:i=1,2,3,4,5;j=1,2,3,…,n;Xij表示原始数据采用极差正规化方法无量纲化后得到的新数据列。

2)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变异系数公式为:

3)根据各指标的标准化值和权重,计算牧户的各类生计资本指数。

式中:Xj表示第j类生计资本指数,m表示某类生计资本的指标数量,Xij表示第j类生计资本第i个指标的标准化值,Wj表示第j类生计资本的权重。

4)Logit回归模型。根据理论框架,分析生计资本差异对牧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其中,被解释变量y为牧户生活满意度,解释变量为牧户生计资本Xj(j=1,2,…,5)。问卷当中将牧户的生活满意程度界定为“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因此本研究采用定序Logit模型,回归模型如下:

式中:y 为解释变量,代表受访牧户的满意度;k为生活满意度的3个等级;αk为截距参数;Xj为影响满意度的解释变量,βj为回归系数,表示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方向与程度;p表示概率。

1.5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研究在对问卷整理的基础上筛选出有效问卷,按地区对数据进行分类、整理,首先运用标准化方式对调查数据采取无量纲化处理,其次根据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此基础上运用生计资本模型测算牧户生计资本指数,最后利用计量经济模型分析生计资本差异对牧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牧户生计资本差异分析

牧户的生计资本不仅在区域之间存在差异,不同类型之间也存在差异,生计资本状况决定了农户的生计策略选择[20]。其中,福海县生计总资本指数(0.322 5)高于塔城和尼勒克县(图1),纯牧业牧户家庭总资本(0.307 3)最高,兼业户家庭总资本指数最低(0.296 9)(图1)。

1)自然资本。自然资本指标最高的地区为尼勒克县(0.058 8),最低的地区为塔城市(0.052 2)(图1),主要是由于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禀赋不同。调查显示,尼勒克县牧户的平均草地面积为135.57亩(合9.038hm2),是塔城市牧户平均草地面积的百倍以上,福海县牧户平均草地面积为54.08亩(约合3.605hm2),但由于草地质量不高,产草率低,对养殖牲畜的作用不高。纯牧业户的自然资本指数高于兼业户和非牧业户(图1),这是出于纯牧业户对于草地和草料地的高度依赖,这类牧户需要较多的草地资源来满足牲畜的养殖需求,因此宅基地面积一般也比较大。

2)物质资本。指数最高的是塔城市,依次为福海县和尼勒克县,主要是因为塔城市牧户定居后住房平均面积,以及对房屋配套的基础设施满意度高于其它两个地区,且该地区从事半农半牧活动的牧户比重较大,农业生产类资料较多。纯牧业户的物质资本指数高于非牧业户和兼业户,由于纯牧业户对畜牧业生产的依赖,牲畜数量明显高于其它两类型的牧户。

图1 调查区域内不同类型受访牧户生计资本指数

3)金融资本。三地区指数均保持较高水平,由于三地区大部分牧户拥有一定数额的存款,且有40.18%的牧户收入水平较上一年度得到提升,其中福海县指数最高,调查显示,当地45.77%的牧户都有额度在5万~10万的贷款。纯牧业户资本指数最高(0.061 4),非牧业户其次,兼业户最低(0.059 9),说明除了基础产业畜牧业之外,生计活动越多元收入水平越高。

4)人力资本。尼勒克县人力资本指数最高,塔城市最低(图1)。调研数据显示,尼勒克县家庭劳动力数量平均为2~3人,与其它两地区相差不大,但文化程度普遍较高,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牧户达63.8%,高于塔城市(52.8%)和福海县(35.6%)。纯牧业户的人力资本指数高于其它两类,主要是缘于纯牧业户家庭人口数较多,调研过程发现,年龄较大的牧户家庭成员仍可参与牧业生产,可供使用的劳动力人数也就较多。

5)社会资本。福海县的社会资本(0.082 0)明显高于塔城市和尼勒克县,据统计,福海县74.77%的牧民表示定居后亲友关系都较以前更加亲密,55.59%的牧民表示文娱活动较定居前有所增加。尼勒克县牧户社会资本指数高于塔城市,主要是当地牧户平均定居时间较长,定居超过10年的牧户达半数以上,长时间的适应生活使他们掌握了更多的社会资本。非牧业户的社会资本高于纯牧业户和兼业户,这一点比较明显,因为从事非牧业生产的牧户要想获取更高的收入就必须同更广泛的社会资源联系在一起。

2.2 牧户生活满意度分析

根据调查统计,459个牧户家庭中,对生活状态“满意”的牧户有181户,占样本总数的39.43%,对生活状态“一般满意”的牧户有178户,占样本总数的38.78%,对生活状态“不满意”的牧户有100户,占样本总数的21.79%。

塔城市的牧户生活最满意,福海县、尼勒克县的牧户生活满意度水平较为接近(图2)。其中,塔城市51.46%的受访牧户对目前家庭生活状况“满意”,“不满意”的牧户是3个市(县)中比重最低的,占13.59%;福海县、尼勒克县的牧户生活满意度水平分别在40.02%和35.24%。从总体上看,研究区域内牧户家庭对生活的满意程度普遍不高,且不同区域内牧户生活满意度差异性较大。不同类型的牧户生活满意度也存在差异,纯牧业户和兼业户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要高于非牧业户,其中纯牧业牧户的满意度最高,42.02%的牧户对家庭目前生活状况“满意”,兼业户和非牧业户中分别有26.76%和25.93%的牧户对目前生活状况“不满意”。

2.3 生计资本对生活满意度影响分析

生活满意度最直观的表现就是收入水平,而收入水平的高低则受到牧户拥有的生计资本的限制,生计资本丰富的牧户家庭获取收入的渠道和能力也就越高,相反,生计资本较为匮乏的牧户家庭生产效率就相对较低,生活质量不高。生计资本的丰富和提高为牧户实现多元化的生计策略提供可能,从而帮助牧户获得高水平的生活满意度。

根据可持续生计理论及上述统计分析,运用定序Logit模型估计生计资本对牧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程度。从模型检验结果来看,显著性水平为0.000,低于5%的水平,说明模型的整体显著,拟合度较好。Cox & SnellR2为0.201,NagelkerkeR2为0.269,说明模型的相关性较高,可以用于解释分析。

回归分析显示,自然资本和人力资本对牧户生活满意度呈负相关关系(表2),即该类资本的增加会降低牧户的生活满意度;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对牧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呈正相关关系,说明该类资本的增加会提升牧户的生活满意度。具体分析如下:

1)社会资本对牧户生活满意度影响最大,且社会资本的增加会提升牧户的生活满意度。社会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牧户对生活“满意”的发生比就增加1.981倍。调查发现,大部分牧户在定居之后与亲友及邻里的关系更加亲密,其中有75%的牧户认为定居之后人们之间的交往合作更加深入,在生活遇到危机时往往可以从亲友邻里处得到帮助。其次,牧户对于村委会等机构的工作较为满意,有助于牧户自觉主动地参与乡村集体活动当中,丰富文化生活,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社会凝聚力,从而提升生活满意度。

图2 调查区域内受访牧户生活满意状况

表2 生计资本对牧户生活满意度影响的回归结果

2)物质资本对牧户的生活满意度也有显著的影响,且牧户物质资本的增加会提高其生活满意度。物质资本每增加一个单位,牧户对生活“满意”的发生比就增加2.342倍。物质资本是牧户开展生产活动的前提,物质资本的丰富对于牧户日常的生产活动具有促进作用。调查来看,牧户物质资本的增加主要依赖于固定资产和住房条件以及基础设施的提高,牲畜依然是牧户的主要物质资本之一。

3)人力资本对牧户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显著且为负向,说明人力资本的增加会导致生活满意度的降低。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牧户家庭中需要赡养的老年人口数较之前有所增加,使得家庭开支必须向老年人口倾斜;另外,牧户家庭平均每户拥有2~3个甚至更多的子女,养育子女的日常花销加上到县城寄宿上学的花费使得家庭开支不断增加。特别针对以畜牧业为生的家庭,由于家庭拥有的牲畜数量是一定的,富余的劳动力由于缺乏技术难以从事牧业以外的工作类型,闲置在家的劳动力导致生活成本上升。

4)自然资本对牧户的生活满意度具有负向影响。自然资本作为牧民所赖以生存的基础性生产资源,其数量和质量都起着关键性作用。根据问卷统计,459个牧户家庭当中有35.35%的家庭没有养殖牲畜所必需的饲草料地和生产生活所用的口粮地,牧户拥有的草地面积不足100亩(约合6.67 hm2)的家庭超过80%以上。自然资本的缺失,具体来说就是草地、饲草料地的缺失是导致牧户生活满意度不高的直接原因。除此之外,政府所分配的人工饲草料地面积小、质量差,没有发挥应有的补充作用。

5)金融资本对提高牧户生活满意度的作用不明显。这一结果主要是因为研究区地处西北边疆,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大部分牧户刚刚摆脱温饱问题,满足基本的物质需求仍是大部分牧户家庭的最大愿望。统计结果显示,61.48%的牧户表示没有储蓄,金融资本的匮乏会影响牧户一系列的生产生活安排,陷入生活困难的恶性循环,而收入水平越高、家庭储蓄和收支状况较好的牧户生活满意度也就越好。由此可见,大力促进牧民增收仍将是西北民族地区的长期任务。

3 讨论与结论

研究认为,牧户生活水平的提高可以拉动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但由于牧户受自身能力的限制,无法有效改善生计现状,提高生活水平既需要牧户的努力也需要政府各项政策的支持。从牧户角度来说,要改变传统的生计观念和生活方式,以畜牧业为基础,扩大生产经营范围,增加畜牧产品附加值,积极参与第三产业,通过多样化的生计策略扩大收入来源。此外,牧户应积极参加各种职业技能培训,一方面学习科学的养殖技术,提高牲畜质量和产量;另一方面,通过培训掌握市场需要的工作技能,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就业能力和人力资本,提高综合生计能力。

政府角度来说,1)牧民定居工作要保证科学规划、配套完善,突出民族地方特色,落实畜牧良种补贴和机械购置补贴政策,通过示范效应引导尚未定居的牧户自愿定居。2)确保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和落实,提高牧民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参保率,改善医疗卫生条件,为牧民提供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落实养殖业保险配套资金,增加畜种保险种类;重视社会救济作用,扩大低保范围,提高保费额度,保障穷困人口基本生活。3)政府要加大教育投入,改善教育条件,扎实做好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及双语教育工作,提高牧户的文化程度和交流能力。增强牧户就业创业意识,通过多样化宣传普及再就业重要性,同时做好配套服务,搭建就业服务平台,为牧户提供及时准确的就业信息,利用冬季舍饲时间开展基础培训和技能培训,帮助牧户掌握农牧业之外的加工、维修、建筑等实用技术。4)针对牧户缺乏物质资本特别是金融资本的问题,政府要加大帮扶力度,灵活运用各种信贷手段对牧户提供资金支持,协调农村信用社惠农服务,适度放宽贷款期限和准入条件,创新多户联保模式,简化办事程序,丰富牧民的金融资本,推动牧户生产经营活动多样化,从而实现其生计能力的不断增强和生活满意度的不断提高。

References:

[1] 刘正江.哈萨克族定居牧民传统生计方式的变迁与社会适应——以新疆裕民县阿勒腾也木勒乡为例.中国穆斯林,2012(3):25-27.

[2] Chambers R,Conway G.Sustainable rural livelihoods:Practical concepts Brighton,for the 21st century.IDS Discussion Paper 296.Brighton,England: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1992.

[3] DFID.Sustainable Livelihoods Guidance Sheets.London:Department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2000:68-125.

[4] 李小云,董强,饶小龙,赵丽霞.农户脆弱性分析方法及其本土化应用.中国农村经济,2007(4):32-38.

[5] 苏芳,蒲欣冬,徐中民,王立安.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关系研究:以张掖市甘州区为例.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6):119-125. Su F,Pu X D,Xu Z M,Wang L A.Analysis about the strategies relationship between livelihood capital and livelihood take Ganzhou in Zhangye City as an example.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09(6):119-125.(in Chinese)

[6] 赵雪雁.生计资本对农牧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甘南高原为例.地理研究,2011,30(4):687-698. Zhao X Y.The impact of livelihood capital on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peasants and herdsmen:A case of Gannan Plateau.Geographical Research,2011,30(4):687-698.(in Chinese)

[7] 李斌,李小云,左停.农村发展中的生计途径研究与实践.农业技术经济,2004(4):10-16.

[8] 张兴贵,何立国,郑雪.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结构和量表编制.心理科学,2004,27(5):1257-1260. Zhang X G,He L G,Zheng X.Adolescent students’ life satisfaction its construct and scale development.Psychological Science,2004,27(5):1257-1260.(in Chinese)

[9] 朱艳玲,周立华,黄玉邦,宋翔.北方农牧交错区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与地域差异——以宁夏盐池县为例.经济地理,2009,29(2):303-307,279. Zhu Y L,Zhou L H,Huang Y B,Song X.The influential factor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of farmers’life satisfaction in the agro-pastoral ecotones of northern China——A case study in Yanchi County.Economic Geography,2009,29(2):303-307,279.(in Chinese)

[10] 赵雪雁,毛笑文.西部民族地区农户的生活满意度分析——基于甘肃省的村域调查数据.农业经济问题,2014(5):49-54. Zhao X Y,Mao X W.The farmer’s life satisfaction in west minority nationality area:Based on village investigation data in Gansu Province.Issues in Agricultural Economy,2014(5):49-54.(in Chinese)

[11] 蔡银莺,朱兰兰.生计资产差异对农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分析——以成都市双流县和崇州市为例.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5(1):31-38. Cai Y Y,Zhu L L.Livelihoods and the peasants’ life satisfaction:A case study at Shuangliu County and Chongzhou County in Chengdu City.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5,115(1):31-38.(in Chinese)

[12] 李静,戴宁宁,刘生琐.西部草原牧区游牧民定居问题研究综述.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3):7-10. Li J,Dai N N,Liu S S.The summary of the settlement of nomadic pastoralists of western grassland.Journal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for the Nationlities: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1,37(3):7-10.(in Chinese)

[13] 吐尔逊娜依·热依木,夏热古丽·穆力达坤.北疆牧区牧民定居后的生产经营模式——以昌吉市阿什里乡为例.草业科学,2014,31(12):2348-2355. Tuerxunnayi·Reyimui,Xiareguli·Mulidakun.Analysis on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modes after the settlement of herdsmen in North Xinjiang region:In case study of Ashili Kazak Nationality Town of Changji City.Pratacultural Science,2014,31(12):2348-2355.(in Chinese)

[14] 阎建忠,卓仁贵,谢德林,张镱锂.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的土地利用——三峡库区典型村的实证研究.地理学报,2010,65(11):1401-1410. Yan J Z,Zhuo R G,Xie D L,Zhang Y L.Land use characters of farmers of different livelihood strategies:Cases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area.Journal of Geography,2010,65(11):1401-1410.(in Chinese)

[15] 赵雪雁,李巍,杨培涛,刘霜.生计资本对甘南高原农牧民生计活动的影响.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4):111-118. Zhao X Y,Li W,Yang P T,Liu S.Impact of livelihood capital on the livelihood activities of farmers and herdsmen on Gannan Plateau.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21(4):111-118.(in Chinese)

[16] 赵峰,邓阳.甘肃省独生子女户与多子女户生计能力的比较分析.人口与经济,2015(1):64-71. Zhao F,Deng Y.An analysis on the living capability of the only-child family and more-child household in Gansu Province.Population and Economy,2015(1):64-71.(in Chinese)

[17] 张丽萍,张镱锂,阎建忠,吴莹莹.青藏高原东部山地农牧区生计与耕地利用模式.地理学报,2008,63(4):377-385. Zhang L P,Zhang Y L,Yan J Z,Wu Y Y.Livelihood diversification and cropland use pattern in agro-pastoral mountainous region of the eastern Tibetan Plateau.Journal of Geography,2008,63(4):377-385.(in Chinese)

[18] 齐月,刘伟玲,张林波,龚斌,徐翠,冯宏昭,吴志丰.生态补偿对泽库县牧民与移民生计影响的比较.草业科学,2014,31(6):1178-1184. Qi Y,Liu W L,Zhang L B,Gong B,Xu C,Feng H Z,Wu Z F.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herdsmen and co-immigrant’s livelihood under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the Source Area of Three Rivers:A case study base on household investigation in Zeku County,Qinghai Province.Pratacultural Science,2014,31(6):1178-1184.(in Chinese)

[19] 白爽,何晨曦,赵霞.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效果——基于生产性补贴政策的实证分析.草业科学,2015,32(2):287-293. Bai S,He C X,Zhao X.Implementation effects of grass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and awarding policy:Based on the production subsidy.Pratacultural Science,2015,32(2):287-293.(in Chinese)

[20] 伍艳.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选择.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2):57-66. Wu Y.Study on farmers livelihood capital impact upon the livelihood strategies.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2015,14(2):57-66.(in Chinese)

(责任编辑 武艳培)

Impact of livelihood capital on life satisfaction of relocation herdsmen in northern Xinjiang

Wang Yang, Meng Mei

(College of Management, Xinjia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Urumqi 830052, China)

Since the free settlement project was carried out, the life of a herdsman has undergone major changes. We investigated 459 households in three counties located in northern Xinjiang, China. We analysed the impact of livelihood capital of herdsmen on their life satisfaction by using ordered logit method, on the basis of sustainable livelihood framework and classification of herdsmen. The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First, regional spatial differences and type heterogeneity exist in household livelihood capital and life satisfaction. Second, the household livelihood capital index was the highest in Fuhai County among pure pastoral herders;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herdsmen was the highest in Tacheng City, and purely pastoral household satisfaction was higher than that for part-time herding and non-herding households. Third, the household livelihood capital had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life satisfaction. Among them, increases in physical capital, financial capital, and social capital were found to increase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herdsmen, and increases in natural capital and human capital were found to decrease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herdsmen. Finally, this study provides relevant policy proposals to increase the livelihood capital of herdsmen.

sustainable livelihood approach; herdsman; ordered logit method

Meng Mei E-mail:785161662@qq.com

10.11829/j.issn.1001-0629.2016-0425

王阳,孟梅.生计资本对北疆搬迁定居牧民生活满意度的影响.草业科学,2017,34(5):1121-1128.

Wang Y,Meng M.Impact of livelihood capital on life satisfaction of relocation herdsmen in norther Xinjiang.Pratacultural Science,2017,34(5):1121-1128.

2016-08-09 接受日期:2016-11-0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一般项目——农牧交错带搬迁定居牧民生计变化研究(201442123)

王阳(1991-),女,河南南阳人,在读硕士生,主要从事农村社会保障研究。E-mail:510920778@qq.com

孟梅(1973-),女,新疆乌鲁木齐人,副教授,硕导,博士,主要从事农村区域发展研究。E-mail:785161662@qq.com

F307.38

A

1001-0629(2017)05-1121-08

猜你喜欢
牧户牧业生计
BY THE SEA
汉语世界(2022年4期)2022-08-08 14:38:02
河南省黄泛区农投牧业有限公司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2:36
沈阳伟嘉牧业技术有限公司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2:36
生计资本对牧户牲畜养殖规模决策的影响
——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为例
饲料博览(2021年4期)2021-06-29 05:48:38
饲用甜菜在牧业生产中的作用及高产栽培技术
草原牧户游升级记
基于草场生存评估模型的阿巴嘎旗北部牧户草场退化现状及原因分析
草原与草业(2019年3期)2019-10-23 06:51:20
我国牧户生计脆弱性研究进展及应对措施
2月2日世界湿地日 湿地与未来——可持续生计
林业与生态(2016年2期)2016-02-27 14:23:31
农户生计资本与生计策略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