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青 顾长明
科学素养的核心是探究,探究即为“动脑又动手,手脑相结合”,动脑体现的是“思”,动手体现的是“做”。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做”与“思”的有效结合能够促进个体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共同发展。在课堂探究中教师应有意识“还原”知识获取的“自然途径”,为学生的“做”创设情境,再现“探索未知”到“发现真知”的过程,切实提高课堂探究价值。提升课堂探究有效性的前提是注重“做与思共生”的过程,即在探究活动中边思考边操作,通过“做”验证“思”,同时又通过“思”指导“做”,使每个环节、学生的需求以及学习动态都充斥着“做”与“思”的交融,“做”中“思”,“思”中“悟”。
一、重“做”已有认知经验,由“情境”引“思”
教学情境是一种特殊的教学辅助手段,是一种通过甄选、创造和建构的能够有助于提升教学效果的课堂微环境。教学情境是个体前概念的获得、掌握及应用的过程缩影,其中含有社会性的人际交往和协商,也包括相应的活动背景,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但存在于其中,而且得以在其中应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小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对于个体的一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科学课中含有诸多兴趣因素,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兴趣点,通过巧妙导入,创设新、奇、趣的情境,彻底唤醒学生的前概念,通过重“做”前概念获得的过程,引发学生实现有效“思”。可见情境的创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教师一般从以下方面创设情境:从与教学关联密切的生活切合点人手;从与教学关联密切的社会结合点人手;利用学生认知矛盾人手。具有以上几个方面特点的情境,势必会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点燃探究之火。如在《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中,教师课始就创设了一个体验情境活动,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剥离出他们已有的认知,通过进一步的引导,学生发现弹簧在不同拉力的作用下长度也不一样,而且松手后弹簧都会复原,认识到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拉力的大小有关系。到这儿,学生就完成了由“似乎没有什么可研究”的生活现象到“发现可以进一步探究”的内容的突破。
二、师生共同收集实验材料,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
在小学科学实验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课下多动脑、动手收集实验所需的材料。如在学习一个新的单元知识前,教师把本单元所做实验所需的材料列出一份清单,让学生按清单上的条目去收集材料,学生收集不到的材料,教师和学生可以一起讨论、寻找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同时可以在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发现新的問题,进而解决问题,使自身的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多创造一些自己动手动脑的机会,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独立自主地去探究科学规律。学生对于一些实验现象的质疑,教师要引导让学生去解释实验现象的差异,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和分析。如《观察土壤》一课的活动中找出土壤中的沙和黏土,我让学生想把沙和黏土分开的办法,学生说出办法后我让学生到“材料超市”自选材料,按照自己的方法来设计和进行实验。由于各个学生的认知水平不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研究小组成员间的见解会有所不同,而这些矛盾会在他们进一步的研究中解决。这就是让学生“真刀实枪地”做科学,慢慢地摸索,不断进步。
三、做思共生——在“辩证智慧”中交融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在《走向一种意义的逻辑》中强调,生理动作是智慧的根本来源,是意义产生的基础,是主体获得理解和认知的唯一且重要的手段。在科学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中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从家中带来一些实验的材料进行实验,比如,在教学《植物的根和茎》时,教师就可以要求学生从家中带来一些豆芽、菠菜等,使学生通过对植物的观察了解植物直根和须根的区别。如果有学生十分喜爱手工制作,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并且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多利用身边的各种不同的材料,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制作,也可在课后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制作。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科学》这类的术科,教师需要给予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进行理解,并且需要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在《运动的方式》的教学中,就可以给予更多的时间与适当的引导学生独自进行思考,去设想并动手验证。也可以通过在教学中收集多种树叶、种子、岩石、昆虫等,作为教学的材料和实验的材料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可以在课外鼓励学生进行制作,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操作(做)为思考(思)的提供基础和支撑,思考(思)为操作(做)的提供方向和指导,两者之间显现出一种共生的状态,为发展学生的心智起作用。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科学课的核心。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学生的手动起来,让学生的脑活起来,真正实现“做”与“思”彼此交融、彼此支撑、彼此相长。且行且思,渐行渐远,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只有在不断思考、反复实践、不断修正的过程中演绎小学科学教育“做中学”课堂结构的原色,打造高效、灵动的小学科学教育“做中学”课堂教学局面,从而实现潜移默化地提升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最终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