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德涛
摘 要: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从严治党以来,国内学术界对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科学内涵、特征、规律、经验、路径及其他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今后,学术界应进一步拓展研究视野,运用历史眼光、世界眼光和批判眼光,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研究、借鉴研究和争鸣研究。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历史研究;借鉴研究;争鸣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全面从严治党进行了艰辛的探索。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将全面从严治党上升为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一。从此,全面从严治党研究成为国内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短短时间内,研究成果众多。我们以篇名“全面从严治党”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上精确检索从2015年1月到2016年5月收录的学术论文,发现此间论文总数为5,996篇,其中CSSCI论文有361篇。本文通过对篇名含有“全面从严治党”的论文进行分析,试图回顾学术界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历程,明晰学术界对此问题研究的进展和进一步深化研究的思路。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科学内涵和特征研究
为了厘清什么是全面从严治党,学术界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和特征進行了界定。在篇名含“全面从严治党”的众多论文中,刘汉峰(2015)最早用学术化语言对“全面从严治党”内涵进行阐释。他认为,从严治党包含了三个独立概念主体,即治理行为主体—共产党组织,治理对象主体—共产党党员,治理政策主体—从严治理体系,并对“严”进行了诠释。[1]随后,研究者从不同层面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进行了解读。黄小军(2015)等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全面”进行解读,提出:一是在主体上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二是在内容上全面涵盖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三是在依据上严明党的纪律,坚持党内法规和宪法法律相结合;四是在时间上持续的时间是长期的;五是在方式方法上坚持从严管理干部并发挥人民监督作用。[2]张荣臣(2015)对“全面”“从严”“治党”均进行解读,指出“全面从严治党”之“全面”强调的是党的建设总体布局的各个方面,之“从严”强调的是党的建设制度的严密性和科学性,之“治党”在于把党锻造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3]此外,不少研究者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进行解读。有的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追求和发展党的先进性。[4]有的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并不仅仅是反腐败和作风建设,而是新形势下执政党建设的总体战略部署。[5]还有人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既包括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两大方面,又将从严治吏和作风建设作为关键点与切入口,着眼于重塑政治生态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6]在全面从严治党特征方面的研究,学术成果相对较少。杨德山认为,全面从严治党有关键性与整体性相统一、重点性和全面性相结合、严肃性与规范化相协调、创造性与继承性相联系、开放性与自主性相协应等特征。[7]
目前,学术界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科学内涵偏向于依文字解读,还缺乏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精神对其科学内涵进行解读的论文,同时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特征研究不够深入。我们相信,随着学术界进一步深入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对于其科学内涵和特征的界定还会有进一步发展。
关于如何全面从严治党研究
如何全面从严治党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研究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各自的主张。根据研究者不同的侧重点,我们大体上把研究者的主张分为两类:
第一类,“抓重点”。研究者采用抓住全面从严治党的重点、突破口等方法提出解决办法。例如:黄百炼(2015)提出,消除特权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8]江里程提出,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9]梁妍慧(2015)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严明系统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10]戴剑飞(2015)认为,要培育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文化。[11]还有人提出,依纪治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实现路径。
第二类,“抓全面”。研究者通过对全面从严治党路径的选择进行全面分析和考量,探讨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途径。例如:肖贵清(2015)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途径有五条:一是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二是加强组织建设,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三是持续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常态化;四是严明党的纪律,严厉惩治腐败;五是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12]王侃(2016)认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以落实从严治党责任、严肃责任追究为基本抓手;必须以严肃认真为新的思想武器;必须以持之以恒纠正四风、深入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为切入点;必须以坚决反腐败高压态势不放松与坚持反腐倡廉永远在路上、永葆党的纯洁性为着力点;必须以深化纪检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的职能作用为推进器。[13]
从总体上看,学术界关于如何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理想信念、作风建设、惩治腐败、权力监督、制度建设、依法依规、党建考核、严格管理等角度,或一以贯之,或几者结合来论述全面从严治党的路径。此外,有学者开辟新视角,提出以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自觉与行动自觉,要发扬“以上率下”的担当精神,发扬“敢啃硬骨头”的敬业精神,发扬“钉钉子”的实干精神,发扬“让制度硬起来”的法治精神。[14]
现在尚未见到从微观层面或个案分析角度研究如何全面从严治党的论文,对国外一些政党管党治党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的研究论文也较少。这些应是未来研究需要着力努力的地方。我们认为,这些方面的研究对深化如何全面从严治党研究是不可或缺的。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律和经验研究
探求全面从严治党规律和经验的论文成果相对较少。一篇题为《新形势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律性研究》的文章认为,与以往相比较,党的十八大以来坚持全面从严治党有其自身的规律,它主要表现在:必须增强管党治党的责任意识,必须恪守政党治理的威严性,必须把握政党治理的系统性,必须坚持政党治理的长期性,必须维护制度治党的权威性,必须提升思想建党的有效性。[15]徐晨光(2016)等人则认为,要善于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要求、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党的建设实践经验和党的特定执政环境等方面,来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从严治党规律。[16]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律和经验研究也存在于一些研究者论文的章节中。例如:有人指出,从政党治理的内在规律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一是增强政党认同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出发点;二是巩固政党权威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三是树立政党形象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外在要求。[17]有人认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主要有严格理想信念教育,拧紧建党治党“总开关”;狠抓作风建设,根治“亚健康”;规范管党治党制度,构建长效机制;严格权力运行监督,织密权力的“铁笼子”。[18]还有人指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在于客观认识和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其规律主要包括:一是从严治党是包括无产阶级政党在内的现代政党治理的内在要求;二是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严于律党,并在斗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障;三是严肃的组织纪律性是党形成凝聚力、战斗力的关键;四是从严治党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政党治理体系理论与实践的严整性、统一性;五是人民群众监督是从严治党重要的外在保障;六是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对从严治党的要求越来越高。[19]
从上述研究状况看,学术界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律和经验研究虽有所涉足,但论文数量相对较少,研究深度也不够。事实上,黨在各个时期都有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都会有相应的经验值得总结,尤其是延安时期全面从严治党的经验更需要我们好好研究和提炼。少数研究者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如雷云考察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七大关于党建的论述和六个专题《决定》,得出了“其精神实质说到底就是从各个方面从严治党”[20]的结论。我们期待更多深层次总结全面从严治党经验和规律的研究成果问世。
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几点思考
国内学术界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是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奋力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重构政治生态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众多的研究者基于各自的研究旨趣和学术背景,以当今中国国情为现实坐标,对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性、科学内涵、特征、规律和经验,如何全面从严治党及其相关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和研究。这是非常有意义的,特别是有些文章还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水准。学术界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成果,既有利于丰富学术思想理论的宝库,也能为促进政党、社会的发展提供参鉴。但严格说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既有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地深化和拓展。在我们看来,今后学术界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大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力度:
一是运用历史眼光,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研究。当前,国内学术界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成果,基本上采用理论演绎法,借用某种理论假设进行理论推演和定性分析。一些论文作者由于占有的历史文献资料极其有限,所进行的理论概括缺乏历史眼光,很难说服人。事实上,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从严治党,而且每到关键时期、攻坚时期,更加重视从严治党。因此,要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寻找可能的理论突破和实践创造,既需要在理论的王国中不断思辨,又要尊重历史,善于从历史中汲取经验和教训。此外,我们追求的历史研究,是希冀学术界扎根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的历史,通过个案分析、实证分析等方法,透过历史现象看到从严治党的本质和规律,提供丰富的、新鲜的、可靠的历史史料和逻辑严密的结论。这将有利于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问题,从而有利于明确全面从严治党的宏观思路和具体路径。
二是运用世界眼光,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借鉴研究。当前,学术界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成果,在借鉴研究方面空间较大。实际上,全面从严治党是世界上执政党尤其是长期执政的政党在执政的过程中都要关注的问题。世界上某些丧失执政地位的大党、老党在政党治理方面的严重教训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在全面从严治党研究中,缺乏对不同类型、不同特征政党关于政党治理的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比较,无疑是研究中的重大缺失。以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例,对之进行相关研究,其研究成果将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在研究上千万不能闭关锁国,国外许多国家与我国政党治理中面临的问题具有相似性,他们采取的措施和拥有的经验对中国共产党全面从严治党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但同时也要指出,由于每个国家具体国情的迥异和分殊,我们绝不能照搬照抄。总之,全面从严治党的借鉴研究十分重要,这将有利于合理借鉴和吸收国外政党关于政党治理的思想智慧和实践成果。
三是运用批判眼光,加强全面从严治党的争鸣研究。当前,学术界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成果虽有一定成绩,但这些成果之间的学术同质化还是比较明显,缺乏学术互动,特别是缺乏批判眼光,以致学术在事实上没有交锋。换言之,当前研究者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基于对他人研究成果分析评价而进行的反思性研究、拓展性研究和批判性研究还很缺乏。事实上,学术交流和批判是学术健康发展的一对翅膀。学术交流促使百花齐放,学术批判引发百家争鸣。缺乏交流和争鸣的学术研究,犹如一潭死水,注定不会有发展。因此,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研究者就应走出自说自话式的研究窠臼,增强学术交流和争鸣意识,注重学术互动,积极开展健康的学术争鸣。
此外,我们还要拓展学术视野,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在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中,因研究主题和视角的集中,较容易发生“简单重复”和“近亲繁殖”的问题,不利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创新。全面从严治党,表面上只涉及到执政党,但实质上它涉及到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历史、法律、管理、生态、教育等多个层面。因此,以多学科交叉的视角来审视和研究全面从严治党,会因向度、侧面和视野的不同,则更容易实现融合创新或综合创新,进而产出具有创新性的现实价值高的学术成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说:“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21]所以,今后的研究者应摒弃门户之见,加大学科融合力度,合理进行科研合作分工,共同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研究走向深入。
本文系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课题“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5ZDA001)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刘汉峰.全面从严治党的思考[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1).
[2]黄小军,朱勇.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内在逻辑[J].学术探索,2015(3).
[3]张荣臣.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5(5).
[4]张希贤.论党的建设新阶段:全面从严治党[J].理论探索,2015(2).
[5]张志明.全面从严治党新路与中共历史命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8).
[6]冯书泉,郇雷.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J].科学社会主义,2015(3).
[7]杨德山.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特征[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5(3).
[8]黄百炼.消除特權是实现全面从严治党的突破口[J].科学社会主义,2015(2).
[9]江里程.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 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J].唯实,2015(1).
[10]梁妍慧.运用党内法规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15(4).
[11]戴剑飞.全面从严治党制度文化分析[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12]肖贵清,杨万山.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意义及基本途径[J].山东社会科学,2015(7).
[13]王侃.从“党建八八战略”到全面从严治党[J].浙江社会科学,2016(1).
[14]刘朝晖.全面从严治党的方法论特质[J].社会主义研究,2015(4).
[15]刘明.新形势下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规律性研究[J].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3).
[16]徐晨光,唐国战.全面把握从严治党的内在规律[J].求索,2016(2).
[17]齐卫平.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思想和主要特点[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18]刘宁宁,汪海燕.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理论与实践[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7).
[19]袁峰.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分析[J].人民论坛,2015(21).
[20]雷云.全面从严治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核心要义[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3).
[21]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5-19.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卜 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