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
【习作要求】
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我们搜集了不少资料,有文字,有图片,也有实物,我们还看到、听到了许多许多。想一想,哪些是你最想告诉大家的,把它们理一理,写成一篇习作。写完后,大家交流交流,选出写得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写作指导】
在对第五单元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我们搜集了不少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的资料。那我们写作时可以写哪些内容呢?
1.一些传统的节日: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等。
2.一些传统的食物: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节的月饼等。
3.一些传统的活动:踩高跷、赛龙舟、舞狮子、扭秧歌、踢毽子、武术等。
4.我们身边常用的东西:筷子、毛笔、茶杯等。
那么我们具体该怎么写呢?
如果是写传统节日,先写这个节日是哪一天,这个节日的来历,是纪念谁的,有什么传说。再回忆一下这一天一家人是怎么庆祝的,穿什么、吃什么,为什么吃这些东西,有什么活动,你觉得这一天跟平常有什么不一样。
如果是写某一个活动,比如踢毽子。先查一查古人从何时开始踢毽子的,一般什么时候踢,踢的人有哪些,毽子是用什么做的,关于毽子有没有什么有趣的故事、现代人踢的毽子是怎样的,是怎么踢的,你对踢毽子,有什么想法。
总之,如果是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传统文化,要以说明的方式展示出来;如果是开展的活动,要以叙述的方式展示出来。
【优秀范文】
我们村的高跷抬阁
河南鹤壁市山城区耿寺小学三年级 田湘南
我的家乡耿寺村是鹤壁市山城区的一个民风淳朴的村庄。我们村的高跷抬阁远近闻名。
说起我们村的高跷抬阁,还真有一段历史呢。抬阁在1891年前盛行于鹤壁一带。1891年后,我们村将抬阁改为高跷抬阁。高跷抬阁是以木为架、铁为芯的宏大造型艺术,高达7米以上,一般为三层。底层由头扎红巾、身穿彩服、踏着1.5米的高跷抬,12个人,4人为一组,轮流抬阁,他们多为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其余人员,分列两边护阁。二层、三层均为古典戏剧的某个画面造型,如《白蛇传》,二层由两个演员分别扮演青蛇、白蛇,身穿彩服,飘洒自如,而许仙则手持拂尘,高居第三层。抬阁人随着音乐节奏,细步徐进,阁上演员随风而舞。每架阁除阁上化妆演员3~5人,抬阁人员12人外,还有4人拿叉,4人扶桌,開道的骑马者4人,放炮手2人,引旗8人等,队伍宏大,场面热闹非凡。
对于村里有小孩子的人家,都以自家孩子能在高跷抬阁上扮演员为荣。去年,我5岁的妹妹就特别荣幸地被选上了,而且扮演的是古典戏剧中的巾帼英雄穆桂英。到现在一提起这事,我们全家人都会乐得合不拢嘴呢!
对了,忘了告诉大家了,我们村的高跷抬阁每年正月十五或十六表演,到时欢迎来观看哟!
【思路点拨】
木子:阿布老师,田湘南同学在身边寻找我国的传统文化,这叫“就地取材”。
阿布老师:呵呵,你还真会起名字。我们写作文,就要从身边取材,越是身边熟悉的东西,越有可能把它写好。一个“高跷抬阁”,把我国抽象的传统文化给具体化了。读一下各段的内容,你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没?
木子:全文四个自然段,每一自然段都在说高跷抬阁,是不是可以说整篇习作都是围绕着中心来写的呢?
阿布老师:当然可以。写作文,就要处处围绕中心来写,偏离中心的内容,写得再好也是无用。
木子:老师,我看出来了,第一自然段虽然只有两句话,可哪一句都不多余:第一句在点名耿寺村的行政区域的同时,也点明村子“民风淳朴”的特点,也正因为保持了这样的民风,高跷抬阁才能“远近闻名”。
阿布老师:这一自然段同时也简洁地点明了题目。第二自然段是习作的重点段。你从该段中学到哪些写作知识?
木子:老师,在写这次作文前,我们不是收集了不少我国传统文化的资料吗?我看出来田湘南同学灵活运用了自己收集的关于他们村高跷抬阁的资料,比如“抬阁在1891年前盛行于鹤壁一带。1891年后,我们村将抬阁改为高跷抬阁”,再比如“高跷抬阁是以木为架、铁为芯的宏大造型艺术,高达7米以上,一般为三层”。
阿布老师:对于我们手头的资料,我们可以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但一定要与段落或句子的前后相联系,使资料内容与自己的叙述融为一体。你看该同学,先写一句“说起我们村的高跷抬阁,还真有一段历史呢”,自然引出他们村高跷抬阁的部分历史资料,显得自然而然。再看这句“我们村将抬阁改为高跷抬阁”,既然村里将抬阁改为了高跷抬阁,那这一改肯定与原来的抬阁就不一样了,那改后的“面貌”是怎样的呢?该同学接下来,还是利用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对他们村高跷抬阁的“面貌”做了详细介绍。第二自然段层次很清晰,前后衔接很自然。数字的运用,大大提高了介绍的准确性和具体性,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想象的依据。
木子:老师,让我再读读第二自然段,回味回味您刚才讲的内容。
阿布老师:你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有什么发现。
木子:“到现在一提起这事,我们全家人都会乐得合不拢嘴呢”,这里夸张地写出了他们一家人对高跷抬阁的喜爱。
阿布老师:你读了有没有亲切感?
木子:有。
阿布老师:该同学以他妹妹当上高跷抬阁演员为例,说明了他们村对高跷抬阁的喜爱,同时把高跷抬阁跟自己的生活相联系,使叙述融进了自己的情感,拉近了高跷抬阁与自己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与高跷抬阁的距离,“我们全家人”对高跷抬阁的喜爱之情,也感染了读者。
木子:老师,“对了,忘了告诉大家了”,田湘南同学最后这样写,我觉得不是他忘了,而是他有意这样安排的。
阿布老师:对,田湘南同学这样一写,在交代高跷抬阁表演时间的同时,又风趣地拉近了自己与读者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