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只是一种错觉

2017-06-05 15:05:47暗号大老爷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放爆竹大老爷恶鬼

■ 文/暗号大老爷

甜蜜只是一种错觉

■ 文/暗号大老爷

“年兽”并不是古代传说,和“年”字也没关系

说起“年”这个字的来历,我们在百度上搜一下总能查到这么一段话:

“年兽又称年。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恶兽。相传古时候每到年末的午夜,年兽就会进攻村子,凡被年兽占领的村子都遭受到残酷的大屠杀。人们会放爆竹(惊吓)、贴春联(红色)驱赶年兽的进攻。为了防止年兽的再次骚扰,放爆竹、贴春联渐渐成为节日习俗。”

世界上不存在“年兽”这种动物,我们又不是三岁小孩肯定是知道的了,但我们更深一步想,“年”这个汉字到底是不是根据这个传说中的动物发明的呢?

“年”字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大量出现,通常写作“上禾下人”,意思是人收割完庄稼后背着走,因为这个事件是每年会发生一次的。这个字的出现,有可能最初只作为收割事件的记录,后来才被引申为时间单位。小篆写成“上禾下千”,甚至后来早期楷书也保留了这个写法,和现代规范字不一样。这个汉字和野兽没半点关系。

实际上,我们点检古代典籍,会发现并没有一本典籍记载“年兽”这个传说。它的产生至少在建国以后,最有可能是近三十年间,不知哪个无聊小文人杜撰的故事。与它类似的是所谓除夕除的是“夕兽”,故事和年兽如出一辙,夕字和除夕风俗也是有可严格查证的来源,“夕兽”这个东西在历史文献里也不见踪影——敢情大年三十我们除一次夕兽,年初一还得再除一次年兽啊。

不过既然是故事,肯定就有原型。

首先,在人类活动区域的边缘,尤其是农垦地带的边缘,的确会有很多大型兽类侵扰。比如虎、猿类、野猪、象之类,甚至伤人杀人的事件也不稀奇。年兽传说自然是把这些惹事精抽象成了一个统一的动物形象。

其次,用鞭炮吓走这些动物的确是有可能的,于是到后来,放鞭炮就干脆成为了我国节日的保留项目,以及春节期间噪音污染和空气污染的重要污染源。而且这个习惯形成得还挺早,在《荆楚岁时记》中也记载大年初一要“鸡鸣而起,先於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这个山臊恶鬼没有实指,但背后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就是针对那些频频骚扰人类的山中野兽。

而贴春联的来源也有据可查,最早也不是红纸,而是用桃木做的“桃符”,在此就不详述了。

最后,总结一下结论就是:

一、“年兽”传说的成型时间很晚,根本不是什么“古代神话”;

二、“年”字和春节的风俗自有其来源,跟年兽传说没有半毛钱关系;

三、笔者本人超级讨厌鞭炮的,但习俗总会随着人类历史的进程而产生或消亡,都有历史规律存在。

粉碎机

猜你喜欢
放爆竹大老爷恶鬼
新语
野鸡“大老爷”
野鸡“大老爷”
香香国
香香国
民国老作文
外挂
害人害己
北京的春节
工会博览(2016年2期)2016-04-22 08:05:49
冤魂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