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首届人民法治论坛会议综述

2017-06-05 15:09耿振善
21世纪 2017年3期
关键词:法学会法治建设

文//耿振善

大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首届人民法治论坛会议综述

文//耿振善

为深入学习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推进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软实力,2017年2月18日,《人民法治》杂志社在北京召开首届人民法治论坛,会议以“新形势下的中国法治文化建设”为主题,对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了研讨。

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江必新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江必新指出,新形势下的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文化有各种类型,有品质高低优劣之分,只有提炼好、研究好、发展好相应的文化,才能使人类的进步发展沿着正确的轨道前行。任何制度文明背后都有文化基因和文化支撑,最具生命力的制度形态一定扎根在深厚的文化土壤中。要实现制度的现代化,没有文化的现代化是不行的。文化有经世致用境界、学术境界、艺术境界、道德境界、人文境界、传播境界六种境界。经世致用境界生化出激发力,学术境界生化出说服力,艺术境界生化出感染力,道德境界生化出感化力,人文境界生化出熏陶力,传播境界生化出感召力,这六种力量的聚合,无疑会让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没有高品质的法治文化,不可能建成高品质的法治国家。

江必新强调,要开发和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强调法治文化自信,中国作为一个大国,没有文化自信,就等于没有精神脊梁。西方的法治文化并不是唯一类型的法治文化,不能把西方的法治文化当成是普世的、唯一的、最优秀的或者是未来的必然归属。必须建构适合于我们国情,与我们传统文化能够产生某种合理联系的新的法治文化。只有开发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才能正确指导、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实践。只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话语体系和法治文化,才能够增加中国在世界上的法治话语权,才能够增加国际法治话语体系中的中国元素。

田明海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共北京市纪委纪检监察四室主任

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江必新在开幕式上作重要讲话

江必新进一步指出,开发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需要百炼成钢、久久为功。要形成独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非一日之功,更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是一个长期的积淀、筛选、比较、淬炼的过程。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一要在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上下功夫,二要在探讨文化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上下功夫,三要在客观与理性分析上下功夫,四要在整合与融合上下功夫,五要在转化与创新上下功夫,六要在归纳与提炼上下功夫。

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共北京市纪委纪检监察四室主任田明海主持开幕式,田明海介绍了与会领导嘉宾,宣布首届人民法治论坛正式开幕。

在开幕式上,《人民法治》杂志社社长、总编辑陈文斌致书面欢迎词。陈文斌在欢迎词中指出,自成立起,《人民法治》杂志社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始终坚持为良法善治发声、为公平正义张目、为法治中国建言、为中华复兴鼎力的宗旨,始终关注司法改革,关注法学前沿,关注社会焦点,关注百姓民生,取得了公检法司、政府法制办、纪委监察系统等实务部门的肯定,也取得了法学理论界的认可。举办人民法治论坛,是《人民法治》杂志社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积极履行国家级法治媒体职责,主动搭建平台推进法律实务工作人员与法律科研专家学者交流互动的一次重要的尝试,是一次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比较大规模的具体行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必须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是我们党首次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写入全会决定,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现实性、规律性和历史性的深刻认识。《人民法治》杂志社选择在这个历史节点,举办首届人民法治论坛,以“新形势下的中国法治文化建设”为主题,就是想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以推进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胡立勇上海巨如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人民法治》杂志社战略合作单位、上海巨如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立勇在开幕式上致辞。胡立勇指出,作为一家以金融企业为龙头,集教育、旅游、能源环保、养老保健、车联网、物联网、文化传媒为一体的综合性、多元化经营集团的上海企业,巨如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拥有先进的管理理念和专业人才,展开布局全球资产配置策略,将打造包含私募、公募、保理、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银行保险、征信、证券交易所全方位金融平台。巨如集团始终秉持依法治企思想,崇尚法治精神,一直谋求实践依法治企的发展精神,这与《人民法治》所崇尚的法治理念高度契合。巨如近年来致力于打造一个充满诚信合规的平台,“合规”即经营活动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企业在学习西方法律的过程中,也将能够借鉴西方法治文化建设的经验,从而促进中西方法治文化的交流,促进法治建设的良性发展。今后,巨如集团也将继续加强公司的法治建设,提高广大干部员工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养成依法经营、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良好法治习惯。同时,不断丰富企业法治建设经验,为《人民法治》和“人民法治论坛”塑造出企业法治典型案例,用更丰富的形式鼎力支持“人民法治论坛”开展工作。

陈惊天《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总编辑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合影留念,随后进入会议主题发言阶段。《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总编辑陈惊天主持第一主题发言单元,本单元共有六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会议主题作了精彩发言。

李德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作了题为“以法治文化塑型‘法治中国’”的精彩发言。李德顺首先探讨了“法治文化”的概念,李德顺指出,“法治文化”最初是从“普法”形式的意义上提出的,用的是“文化”的狭义概念。在广义上,“法治文化”意味着全社会和全体人民行使权利,担当责任的积极参与,使法治不仅仅是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方略,而且成为人民普遍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人民通过尊法、知法、守法、用法去追求和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法治文化”是与“人治文化”相对立的一种政治文化类型。尽管“人治文化”或“权治文化”曾是我国长期的政治文化传统,但现在已远远落后于时代,亟待突破更新,代之以法治文化。李德顺随后探讨了法治文化的精神实质与核心理念。李德顺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本质上是以人民为主体,以追求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为核心的文化体系。李德顺最后强调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打造法治文化。打造法治文化不纯粹是一项学术理论的探索,它更是一项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创新实验,是与“四个全面”相伴而行的一个内在历史进程,它的目标在于为“法治中国”培土浇水、立标塑型。

何家弘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法律语言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证据学研究所所长、教授

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法律语言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证据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何家弘作了题为“文学是传播法治文化的重要载体”的精彩发言,从载体角度探讨了法治文化的传播。何家弘指出,我们在法治文化的内容层面有需要改进和完善的东西,但是我们更需要认真思考载体的问题。一种文化的内容再好,没有恰当有效的传播载体,它也很难在社会中生根,很难发挥作用。法治应该是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法治的发展应该是“自上而下”的,领导者率先垂范,养成尊重宪法、遵守法律规则的行为习惯。衡量一个国家的法治发展水平,主要不是看立法,不是看纸面上的法律,而要看法律实施的状况。法治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加强法治文化的建设,中国要建设现代法治国家,就需要先进的法治文化。法治文化的传播需要制度的载体,也需要学术的载体。我国的法治文化不发达,可能有社会传统的问题,但也有文化传播载体的问题,包括法治文学不够发达的问题。以后,中国的文化要走出去,中国的法学要走出去,中国的法治文学也要走出去。

胡建淼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行政执法行为研究会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行政执法行为研究会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教授胡建淼作了题为“坚持法治文化自信”的精彩发言。胡建淼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非常重要,因为一个国家没有文化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很难做到。法治文化的核心是法治,法治也叫规则之治。一个国家善于用规则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来治理国家,来解决各种纠纷,而且人们遵守这个规则,可以说这个国家已经形成了法治文化。我们现在正处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时期,一定要抓好法治文化这个环节,只有从官员到百姓真正培育起来一种法治文化,法治中国才真的指日可待,否则会非常遥远。

莫于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莫于川作了题为“行政法治文化革新与法治政府建设——从法律价值观变化的视角”的精彩发言。莫于川分别从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1.行政法治文化的基本理念、构成特征及现实意义;2.法治政府建设工程对行政法治文化提出更高要求;3.法律价值观变化是行政法治文化革新的关键内涵;4.条理法理论是推进行政法治文化革新的便利抓手;5.高度民主的新行政法是行政法治文化革新的目标。莫于川指出,行政法治文化广泛存在,影响巨大、深厚、深远。大力推进的行政法治文化革新的基本目标就是新行政法,或曰民主行政法。具体表现为九个方面:1.新行政法的本质是人本、民主、科学的行政法;2.新行政法的方略是逐步地走向民主化的行政法;3.新行政法的目标是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4.新行政法的特征是有助于形成和谐的政民关系;5.新行政法的追求是公众参与管理走向共同治理;6.新行政法的形态是多元、民主、能动的行政法;7.新行政法的方法是刚柔相济的多样化管理方法;8.新行政法的品格是既约束公权力又保护私权利;9.新行政法的走向是增强民主性实现民主行政法。

周军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

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周军结合法治实践作了题为“扬善治之帆、乘文化之风、破发展之浪——浙江嘉善以善治观引领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的精彩发言。周军主要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对浙江嘉善以善治观引领法治文化建设的实践思考:首先,善治观是法治新内涵在嘉善固有的“善文化”根基上厚植扎根的实践成果。周军指出,人民群众对于法治的期待,并不仅仅单纯需要简单的规则之治,并不仅仅单纯需要稳定的、安定的和有秩序的治理,而是渴望内容更丰富、层次更高的获得感、公平正义感和幸福感,这是法治文化回应民声、顺应民心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次,善治观是嘉善县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在价值目标上的共同取向。善治观贯穿于政府治理、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等各领域的改革和改进,蕴含着善者治理、善意治理、善于治理等多重要义,对于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具有交互耦合的作用。最后,善治观是嘉善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积健为雄、聚力勃发的基本脉络。基层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平台,又是法治文化建设的熔炉,既是一种集合,又是一种冶炼。

王运声《中国法治文化》月刊执行总编辑司法行为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法治文化》月刊执行总编辑、司法行为研究会副会长王运声作了题为“认知法治文化 感知法治文化”的精彩发言。王运声指出,认知法治文化实质是对法治文化的理性思考,就是透过实践来如何认识法治文化。中国的法治文化必然要求是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治文化,指导中国法治建设的法治文化必须是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和中国本土法律制度特征,是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服务的法治文化。我们的法治文化首先是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法律制度融合的产物,同时也是吸收世界法治文化合理内核的产物,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高级阶段,强调依宪治国、强调法治思维指导下的行为方式,强调尊崇法律、遵守社会规则的全新治国安邦理念所需的法治文化,这种法治文化将给中国增添全新的治国理念,增添法律至上、摒弃人治的新时代的法治文化。对法治文化的感知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来认知:一是法治组织的法治建设状况和法治行为方式的外在表现形式;二是法治载体的法治建设和法治文化的传播途径和方式。这是我们可以感知法治文化的两条重要途径。

单一良《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社长人民法治网总编辑

《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社长、人民法治网总编辑单一良主持第二主题发言单元,本单元共有七位专家学者围绕着会议主题作了精彩发言。

崔永东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崔永东作了题为“中国现代法治文化建设应当处理好的几个问题”的精彩发言。崔永东主要探讨了三个应当处理好的问题:一是要处理好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要建设现代的法治文化,应该继承传统文化中有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在道德和法律关系问题上,“德法并用”这样一种主张在今天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仍然有它的生命力。道德法律化过程当中应该强调一点,不能把过高的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二是处理好国法与活法之间的关系问题。国法是国家制定法,活法是社会规则。国法和活法并重,国家司法和社会司法并重,应该成为我们今天的法治战略。法治并不单纯是国法之治,同时还是活法之治,司法也不光是国家司法,还包括社会司法,这两者的关系要处理好。三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问题。文化的创新应该以继承为基础,应该以继承为前提,没有继承的创新是无源之水,继承又不能排斥借鉴、吸收外来文化,所以继承、借鉴外来文化后有一个综合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创新的过程。

中国行为法学会法律服务行为研究会筹备组负责人、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法律部总经理郭卫华作了题为“以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依法治企”的书面发言。郭卫华从四个方面阐述了法治文化与依法治企。一是法治文化的内涵,“法治文化”是指融注在人们心底和行为方式中的法治意识、法治观念、法治原则、法治精神及其价值追求;是一个法治国度的法律制度、法律组织、法律设施所具有的文化内涵;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涉及法治的行为方式。二是法治文化建设对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和文化土壤,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支柱。在国家层面,法治文化能推进党的纯洁性建设,引领依法治国的前进;在政府层面,法治文化能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和依法办事能力,加快依法治国的进程;在社会层面,法治文化能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形成推进依法治国的强大合力。三是企业法治文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企业自身而言,有助于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就企业与企业而言,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就企业与社会而言,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四是中国华融以法治文化建设推进依法治企的有益实践。中国华融已经将“坚持依法治企,打造‘依法合规、治理科学、运行规范、管控有序、权责统一、廉洁高效、发展稳健’的‘法治华融’”写入了企业文化读本,并将其作为中国华融依法合规发展的金科玉律。

支振锋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环球法律评论》副主编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环球法律评论》副主编、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支振锋作了题为“法治文化与大国崛起”的精彩发言。支振锋指出,文化是更深层、更持久的民族力量,文化也是中国进行法治建设更加有底蕴、更加有深度的支撑力量。我们讲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而理论自信来源于理论自觉,理论自觉来源于文化自信。回顾人类的文明史和文化史可以发现,真正对人类产生深刻影响的文化,往往都是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有实力的民族或者国家作为载体。文化崛起的根基需要强大的民族和国家力量的支撑。没有强大的国家,就没有强大的文化。大国的崛起会支撑一个国家的法治文化和整个法治的崛起。同时,法治文化和法治本身又是大国崛起的重要支撑和保证。从第三世界国家转型和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国家转型非常难,崛起非常难。国家转型不仅需要强大的国家能力,还需要法治文化。法治文化对大国崛起起着保障作用,通过对权力的制约,通过对权力滥用的约束,使一个国家具有可持续的发展力量。大国崛起和法治文化两者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保证、相辅相成的关系。对于中国来讲,如果要实现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和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需要法治建设,需要形成良性的法治文化作为保障。

林松涛福建省寿宁县人民法院院长

福建省寿宁县人民法院院长林松涛作了题为“落实‘两创’精神,让梦龙无讼文化焕发新活力”的精彩发言。林松涛指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既要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也要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如何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呢?关键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要大胆实践,要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冯梦龙文化是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宝贵的精神财富。据不完全统计,习近平同志至少8次点名称赞冯梦龙,8次引用冯梦龙名言,其中党的十八大之后点赞5次。寿宁法院与冯梦龙文化始终相伴同行,是冯梦龙文化的挖掘者、继承者、转化者、宣传者和受益者,寿宁法院通过目标规划、内涵诠释、模式转化、品牌运作、宣传引领等围绕冯梦龙无讼文化进行“两创”实践,取得了收获。2013年以来,寿宁法院连续4年实现诉讼案件数全省最少、万人诉讼比全省最低。寿宁法院以“三级化讼”为龙头,逐步形成司法品牌集群效应。以冯梦龙文化为内容特色的历史文脉得到了传承发展。冯梦龙无讼文化连同法院院训、法院精神,成为凝聚寿宁法院干警精神力量、涵养法官精神品质的重要源泉。

朱崇坤中国行为法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会秘书长

中国行为法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会秘书长朱崇坤作了题为“我国法治文化建设路径探讨”的精彩发言。朱崇坤指出,实现法治最重要的是首先要在我国建设以人本主义、平等主义、理性主义、权利本位论为核心价值观的现代法治文化。当前我们在积极进行制度变革以及制度设计的同时,更应当加强现代法治文化建设,采取综合措施,改造并扬弃传统法律文化,建设并弘扬现代法治文化,潜移默化地改造人们观念,推进现代法治建设。一要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的市场经济,建立并夯实法治文化发展的经济基础。民营经济的发展能够培养社会成员的平等及独立意识,发展民营经济能够培养出社会成员的权利意识,民营经济能够培养出社会成员理性及制度意识。二要推进公民社会的建立,创造法治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为了实现我国公民社会的法治环境及法治文化,必须要实现“大社会,小政府”。政府要成为服务型政府,而不应当成为主导型政府。三要厉行法治,加强法治文化发展的实践基础。国家领导层要率先垂范,立法、执法与司法人员要践行法治,社会成员要积极守法。四要加强法治文化教育与宣传。法律知识的教育要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中,重视大众媒体的传播,一方面要严格把握媒体的传播内容,另一方面在电视节目中应建立专门的法制宣传频道。

蒋来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主任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主任、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蒋来用作了题为“新形势下法治文化建设的重点”的精彩发言。蒋来用指出,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是精神层面的文化,第二个是制度层面的文化,第三个是器物层面的文化。文化先于个人存在,文化塑造人,文化约束人,好的文化对于人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需要继承和传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扔掉文化中的糟粕。对此,一要根除不平等观念。身份不平等问题应在封建等级制度废除后就得到了解决,但不平等的灵魂并没有随着所寄生的制度躯壳的消灭而自发地消亡。只有用“一把尺子”量所有人,强力将法治准则公正地适用于所有人,才能夯实法治文化建设的基石。二要约束控制“乱作为”权力。权力规范有效运行是法治社会建立的重要标志,无限扩张的权力要“瘦身减肥”,所有权力均要受到约束和制约。权利制约权力,权利监督权力,应成为权力运行的新常态。领导干部带头崇尚法律、执行法律、信守法治精神,人民群众才能守法尊法用法,法治文化才能培育得起、传扬得开。三要强力扭转“打点”现象。人情是伦理关系的养分,但不能成为法治社会的基石。要解决“打点”的不良风气,必须打通淤塞的通道,让“打点”成多余。规范办事流程,让“打点”不经济。建立健全惩处机制,让“打点”不好过。四要问责追责“动真格”。法律法规执行力不强是社会反映强烈的问题,法治体系缺乏健全有效的问责追责体系则是重要的“病因”。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开动问责追责的“压力机”,在问责上“踩油门”,倒逼领导干部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

江伟北京党建基地研究员北京高校中特理论协同中心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教授

北京党建基地研究员、北京高校中特理论协同中心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教授江伟作了题为“中西廉政文化对比与互补”的精彩发言。江伟指出,廉政文化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共生体,它以廉政为其价值追求、以文化为其主要表现形式。廉政文化有根性,不同的政治生态环境产生不同特性的廉政文化。中西文化历史渊源不同,政治生态环境迥异,廉政文化在其运行中表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中国传统廉政文化中蕴含着令人肃然起敬的积极因素,在后世为政处事中具有传承价值。中国传统的廉政文化希望为政者积极向善、为政以德,但这种美好的祈愿一旦离开了规则的力量,人性向善就易于流于形式,“性善”造就了民众对权力制约的“惰性”。中国共产党继承了传统廉政文化的精华,逐步完善了廉政文化的生态体系。西方反腐体系相信外来约束的力量,期望用外来的强力约束达到监管个体自身的目的,因此对自律文化的建设日渐忽略和柔化,他们缺少对廉政文化的哲学层面的构建。中国的廉政文化特征如水,软约束性强,依据于人的善知与良知,功在扬善;而西方的廉政文化特征则如火,硬约束性强,依据于国家的强制力,功在止恶。两者虽用力方向不同,但共同促进社会发展。因此中西廉政文化互补将完善和丰富人类廉政文明建设。

苏泽林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司法行为研究会会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司法行为研究会会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泽林作总结讲话。苏泽林指出,首届人民法治论坛研究新形势下的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对于响应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要求和文件精神,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进全面法治中国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苏泽林肯定了此次会议的成果,苏泽林指出,发言的专家学者主要围绕法治文化的本体论、方法论、价值论等方面展开了研讨和论述。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针对法治文化的概念和内涵、性质与特点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讨;二是围绕法治文化与文学、艺术,与管理、治理,与廉政、监督,与软实力提升、文化自信、大国崛起等问题发表了精彩的演讲;三是聚焦新形势下的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和路径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今后法治文化建设的方向是传承吸收借鉴一切先进文化成果来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重点是弘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要弄清楚如何才能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要深入研究中国法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范畴和重大问题,为中国法治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二要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关系,切实提升中国法治文化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增强中国法治文化的软实力。三要坚持体现社会主义政治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四要坚持全方位、高层次和多样化的建设路径。

会议最后,《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社长、人民法治网总编辑单一良宣布会议闭幕,首届人民法治论坛正式胜利闭幕。

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江必新,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司法行为研究会会长、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苏泽林,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原副部级专职委员、中国女法官协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秀红,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原副校长、教授李文燕,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德顺,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法律语言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证据学研究所所长、教授何家弘,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兼行政执法行为研究会会长、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教授胡建淼,中国行为法学会副会长、中共北京市纪委纪检监察四室主任田明海,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宪政与行政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莫于川,华东政法大学司法学研究院院长、中国法治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崔永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廉政建设与社会评价研究室主任、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蒋来用,福建省寿宁县人民法院院长林松涛,《中国法治文化》月刊执行总编辑、司法行为研究会副会长王运声,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环球法律评论》副主编、中国廉政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支振锋,浙江省嘉善县人民政府法制办主任周军,中国行为法学会基础理论研究会秘书长朱崇坤,北京党建基地研究员、北京高校中特理论协同中心研究员、北京市委党校党史党建部副教授江伟,上海巨如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胡立勇,巨如集团独立董事、合规总监任强,巨如集团副总裁费振东,《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社长、人民法治网总编辑单一良,《人民法治》杂志社副社长姜建生,《人民法治》杂志社执行总编辑陈惊天,《人民法治》杂志社秘书长、人民法治论坛组委会秘书长陈平,以及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公检法司等部门近3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

人民法治论坛是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主管、《人民法治》杂志社主办的高端学术论坛,论坛力在关注法治中国建设热点,推进重大法治理论和实践问题探讨,助力法治中国建设。此次会议为第一届论坛。《人民法治》杂志社是成立于2014年的国家级综合性法治类媒体,由中国行为法学会主管。《人民法治》杂志社以为良法善治发声、为公平正义张目、为法治中国建言、为中华复兴鼎力为宗旨,经过两年的发展,现已形成包括《人民法治》杂志、人民法治网、人民法治论坛、《依法治国的地方实践》丛书等多种形式在内的传媒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猜你喜欢
法学会法治建设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空间法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
中国空间法学会第11届CASC杯国际空间法模拟法庭竞赛圆满落幕
治理下的法治与法治下的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