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拥有多余东西的简约生活如此重要?
减少身边的东西,只用最低限的东西生活的人被称为“极简生活者”。注意,极简生活者们的生活和“极致简约的装饰样式”是不同的文字用语,是完全不同的两派,不能放在一起考虑。海外的极简生活者多是20-30代的年轻人,他们的理想就是“不拥有&不购买=极简生活”。当然这其中也有经济不景气、生活困难、压力山大的理由,但是不能否认的是不使用金钱、不依存物品而能舒适地生活,是一种回归自然,还是人类本性的期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现代过于嘈杂的生活和物欲横流的现实的不认可。
所以,我们不一定要向这些极简生活者一样,如苦行僧般活在这个世上,但是他们的这种“不拥有多余东西的简约生活”,即减少个人的欲望,确实能带来心神的安宁和平静,进而带来个人生活的巨大变化。
如果能确定自己理想生活之后就要开始挑选物品进入“扔”的作业当中来了。这个时候应该给自己一点时间考虑并不时问自己“对于自己来说真正必要的东西是什么”。
首先,处理不使用的东西和重叠拥有的东西。重新审视一遍家中所有的东西,包括一年没穿过的衣服或者已经没有兴趣的装饰杂货,收纳,盒子等道具、日用品的库存等。
比如用锅子就能烧水,那么特为烧水多准备一个水壶就已经没有必要,再比如在洗完碗筷后用干净的布擦干,那么沥水的筐子就可以扔了。还有现在家家都有过多小家电的问题,记住能用一样代替其他用处,其他的都可以不要,等等。
极简生活者们扔掉的东西,是电视机,微波炉,打印机,电烤箱,吸尘器等家电占了大部分。来客用的被子,招待用的食器等,基本不太使用的东西都成了被处理的对象。如果没了餐巾纸盒、垃圾箱等,日常生活中很普通的物品的话,生活样式肯定会产生变化。
浴室、厨房的水槽边不放置任何东西,是极简生活者们的铁则。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最容易积水脏污的地方更耐脏,打扫起来也轻松。反而,持有少量设计上品,有质感,质量好的卫浴和厨房道具少量就可以了。
所有的收纳都采用或做成开放式的。如果没了有门的收纳和吊柜之类,就可以防止物品的增加。一般来说,收纳场所的增加是因为东西在增加,所以,尽量减少收纳或者把收纳做小等,要点在于有必要重新审视家中的收纳空间和家具。冰箱也采用小尺寸的,即可环保省电,又能防止购买过多食品库存,这也是极简生活的思考方法之一。
最难的是食器的选别。选别食器的要点是“兼用,多用途”。比如选用的汤碗不只是可以盛汤还能放色拉,甚至用来吃饭。上菜的盘子还能用作其他用途等。之后,所有选择的食器最好都能耐热,都能放在烤箱和微波炉中使用。反正“一碗多用”是选择的原则,这样一来数量也能减少到最少实用的量。
如果选择有分隔的盘子的话,一个盘子中可以放多种菜,那么就没有必要用上很多盘子了。所有食器选择白色,用白色统一,这样即使收纳在开放式的收纳棚中也会给人清爽干净的印象。采用统一样式的东西,就可以正好叠着收纳,会更节省空间。与持有不同种类的食器比,同一样式统一颜色的食器远远来得洒脱漂亮。
最小限的食器数量,如何最大限地搭配使用,这是考虑技巧的时候。把稍大的板作为盆使用,用小碗当作筷架使用等,可以愉快地考虑出各种各样的活用方法。
外出旅行时,所带:连衣裙2条,长袖T恤2件,长袖衬衫2件等,同样的衣服都会控制在2的数量上。即便如此一个月以上持续在外也不会有问题。如果家中的衣橱衣柜中也能做到同样的话,那么就能过上极简的生活了。如果各有3件就可以搭配出各种各样的装束和时尚。减少衣服的数量时,与之配套的是购买选择的衣物都要是优质,不管是材料还是做工都要精致的东西。
有一个朋友,在购买新衣服的时候,总是先考虑能否和自己持有的衣物组合出3套不同的搭配样式,如果不能就不会买。对我来说相当具有参考价值。
你是否发现,大名鼎鼎的史蒂芬乔布斯,雷军等总是穿着相同的服饰。没有了为选择和搭配的烦恼,时间的短缩也称为可能,把这些时间用在其他方面是不是会更好,就像乔布斯那样。T恤或者白衬衫等,总是这样穿,把它作为自己的注册商标的“制服”来看待,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没有书籍,杂志,CD等所谓的“精神食粮”的日子不会好过,但是几百的书和CD收纳在家中,要场所要管理还花钱更积灰,还不如全部数字化来得方便和好伺候。当然,所有的资料全部数字化保管也有难处,比如最新的书籍、菜谱等可能就下载不到,这个时候保持最少的量,或者看完后捐掉卖掉,要学会处理和舍得处理。
家中只要有一个小小的收音机或者蓝牙对应的小音箱,家里的任何地方都能随带随用,不管在什么地方都能欣赏到音乐和电台。
每每完成一项令人欣喜的工作后,给自己买点“奖励”犒劳自己。说到奖励自己,其实更多的是为自己想购物时能减少罪恶感的托辞和借口。真想慰劳自己的时候,不一定非要是物品。外出旅行、健身体验、去星级饭店吃顿饭、去看场芭蕾舞、给自己买张电影院的VIP卡、盲人按摩院的年卡等,以前就想经历的事趁此机会用来犒劳自己反而更好。这样的经验值远比获得物品时的一时欣喜来得更能让心获得长时间的满足。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极简主义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