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桥区融合建设防洪排涝和水利风景区两大河网体系的思考

2017-06-05 08:51
浙江水利科技 2017年3期
关键词:河网调蓄防洪

林 毅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水利海洋渔业局,浙江 台州 318050)

路桥区融合建设防洪排涝和水利风景区两大河网体系的思考

林 毅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水利海洋渔业局,浙江 台州 318050)

洪涝灾害已成为影响路桥区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之一,同时对水利景观建设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对路桥区的河网情况、河网体系建设的有利和不利条件进行调查研究,并提出河网建设思路和骨干工程建设内容,从而形成路桥区防洪排涝和水利风景区2大河网体系,提供坚实的水利基础保障,优化水生态环境。

防洪排涝;水利风景;河网体系;融合

1 问题的提出

路桥区河网属 温黄平原金清水系,纵横交错,池塘密布,具有河面窄、底坡平、数量多、生态好等特点,是较为典型的温黄平原河网。河道是路桥区的主要水利工程设施,防洪排涝是路桥区河道的主要功能,生态景观是路桥区河道的自然禀赋。

2 河网概况

路桥区现有河道438条,总长709.62 km,其中,市级河道6条,长61.34 km,区级河道15条,长131.98 km,乡镇级及以下河道417条,长516.30 km。河道中间或出口分布着35座水闸,调节河网水流。

2.1 河网水系分布

(1)一条河以西区域,历史悠久,城镇发育,人口密集,水文化和桥文化底蕴深厚,先天河网体系条件较好。以南官河为轴线的河网体系是路桥区公共空间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黄岩、温岭河道相连,呈现江南水乡特有的风貌。

(2)一条河以东区域,为近代逐步围涂形成的大片平原,地势较平坦,人口密度小。现状河道经人工开挖形成网格化,横向有西部延伸而来的长浦、青龙浦,纵向有较为顺直的一、二、三、五、七、八、九条河等。在骨干河道之间密集分布着众多小河道,便于农业灌溉。

(3)河道分布密度东部大于西部,河宽普遍狭小,除

金清港河面宽度100 m以上外,其余大部分河面宽度在30 m以下。河道的功能以行洪排涝、灌溉供水为主,兼顾航运及生态景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镇化程度的提高,用地性质的改变,河道行洪排涝的功能要求逐步提高,灌溉供水的功能要求逐步减弱,生态景观的功能要求逐步突出。

2.2 独立水系及圩区

路桥区东部平原由滩涂逐级围垦而来,地势自西向东倾斜,高程自3.50 m往东递减,至十塘降至1.80 ~ 2.00 m。为满足农业耕作排水、灌溉,需要独立控运水位。目前,路桥区已形成了八九塘水系、十塘水系、联盟圩区、德升圩区、台州农垦场圩区等2个独立水系和3个圩区,面积3 867 hm2(5.8万亩)。

2.3 水 闸

路桥区河网大部分水量经金清新闸、剑门港闸入海,小部分水量往北经栅浦闸注入椒江或由岩头闸直接注入台州湾。路桥区共有水闸 35座,其中大型水闸1座,中型水闸3座,小型水闸31座。这些大、小水闸,是路桥区河网水流调节的阀门,保障路桥区防洪排涝安全。

3 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1 有利条件

(1)上级对河网建设高度重视。自2002年开始,路桥区启动了以河道综合整治为主要内容的水环境整治工作,从规划入手,分年排出计划,划定部门职责,考核督查紧抓不放,历经“十五”“十一五”努力,为河道综合整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自2011年开始,路桥区持续发力,开展了“铁腕治水”“铁腕治污”等一系列治水重拳、组合拳,治水治河水平跃上新台阶。自2014年开始,路桥区按照浙江省“五水共治”的统一部署,高起点、谋全局、重细节,治水治河工作势如破竹,成绩喜人。

(2)治水护河的理念深入人心。水利部门在“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重要涉水时间节点,利用多种媒体,开展涉水法律、法规的宣传。“五水共治”开展之初,就形成了自上而下、铺天盖地的宣传,治水工作家喻户晓,其影响力大,群众对治水工作的关注度、支持度、满意度直线上升,治水护河的社会氛围已然形成。每次台风和强降雨带来大大小小的洪涝灾害,都给路桥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仅2010年“7 · 26”强降雨1次涝灾,路桥经济损失就达2.856亿元,降下的是雨,流走的是金,历次洪涝灾害的影响,更加坚定了路桥人把水治好的决心。

(3)治河经验日益丰富。路桥区河网发达,治水是一项长期的积少成多并不断巩固的工作,特别是近年开展的河道整治和“五水共治”,兴起了全民治水的热潮,从规划到实施方案,再到现场管理的要点,力求深思熟虑、总结提升、好中选优,已经形成规划、建设、管理为主轴的水利人才梯队。重视治水经验的代际传承,补强人才断层。

3.2 不利条件

(1)先天不足,一时难以弥补。路桥区处于温黄平原下游,地势低洼,水利设施薄弱,易洪易涝是这个地区一直存在的突出问题。水利景观建设缺少系统规划。

(2)短板不少,破解办法不多。耕地占补平衡难、资金筹措难、拆迁安置难等问题,是制约河网体系建设的突出短板,重大骨干水利项目落地遭遇关键要素制约。

(3)老问题有解决,但没有治全治断。水环境质量提升老问题依然得不到有效地破解,大河网提升难,小河网提升更难。

4 2大河网体系建设思路

加快融合形成 防洪排涝和水利风景区2大河网体系,主攻防洪排涝,同步建设水利风景区,以“一浦一河一湖多点”作为思路主线,充分利用省级重点工程在土地、资金方面享受的优惠政策,扭住骨干河道建设,打通大动脉,水路纵横畅通,对骨干河道进行重点建设,以重点带一般,有效破解治水困局。

路桥地处温黄平原腹地,上游来水排涝入海距离超过40.00 km,河道曲折狭长,排涝入海又受潮位制约,须候潮排水,长期以来,路桥区的防洪排涝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目前路桥区的防洪排涝能力不足5 a一遇。为了实现城区排涝标准达到20 a一遇、农田排涝标准达到10 a一遇的目标,防洪排涝体系建设主要思路有:

一是拦。依托 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的桐屿调蓄区,把西北片上游的来水通过河道的流通和节制闸的调节作用,纳入栅岭汪调蓄区,经削峰后通过隧洞从栅浦闸排入椒江。

二是疏。加强全区河道淤积情况的监测,滚动轮疏和重点疏浚清淤结合。沟通城区的单体池塘和断头河,消除排涝瓶颈,扩大水面率,恢复调蓄能力,解决局部的积水成涝问题。

三是排。增加往东和往南方向的排水出口,提高现有河道排水能力,加快排水速度,降低内河水位,减少淹没时间。在城区河道设置泵站,增强强排能力,解决城区河道宽度不足、排涝不畅的问题,增加排涝入海口门,改变候潮排涝的不利状况,实现24 h排水,

四是抬。根据路桥区的实际情况,结合棚户区改造、新区建设和城区主干道路沥青化,适当抬高地面高程,提高 防涝能力。

五是护。严格按照浙江省水域占用管理办法,加强水域保护,维持合理的水域面积,有效遏制无序占用和破坏水域的现象,恢复河网水系的防洪排涝格局,提升河网的调蓄能力。

六是转。建立局部的围圩电排区,改造低洼地,有效解决点状区域防洪避灾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转变低洼地区的农田作物种植产业结构,降低农业洪涝损失。

2019年下半年猪价或出现较快上涨,进入新一轮价格周期。根据生猪生产周期推算,当前能繁母猪存栏将影响明年下半年肥猪上市量,由于种猪调运受阻、受疫情影响低价区养殖户淘汰母猪以及养殖企业资金流偏紧,将会影响2019年下半年供给,有可能出现供应偏紧的局面,猪价进入新一轮上涨。

七是防。依靠科技进步,建设智慧防汛,采取防汛防台防旱的科学措施,有效降低台风、暴雨和干旱的灾害损失。

4.2 水利风景区河网体系

依据路桥区水利条件和城镇发展趋势,以市区“一环四区、一轴两带”为核心,紧密结合台州市水利旅游景观体系建设思路,拟建路桥区“一轴三环”水利 风景区,打造西部湿地水上公园、东部海上游艇乐园、中部田园风景区,营造移步换景、步步新景的特色水利风光(见图1)。

(1)西部湿地水上公园。以路桥西区为主,涵盖飞龙湖湖区,沿上分水、山水泾、下分水进行建设,主要有飞龙湖平原水库景区和“回字形”河道打造的湿地公园。同时,挖掘沿河城市风光潜质,融合十里长街文化韵味、新城商业气息、都市休闲风情和湿地风光。

(2)东部海上游艇乐园。沿青龙浦、七条河、金清港、西门口、琅矶山、东西廊岛海域,串连行宫游艇俱乐部、游艇小镇和近海东、西廊岛等近海观光游,以游艇为主题,开发东部近海旅游航线。

(3)中部田园风景区。沿南官河、新桥浦、三才泾、青龙浦等河道,形成“回”字形水上走廊,结合金清、横街、新桥沿河水利景观建设,突出营造田园风光和耕读文化。

图1 路桥区河网水系规划图

5 推荐主要骨干工程

5.1 新建青龙浦排涝工程

将青龙浦从现状平均宽16 m拓宽到40,70,100 m,新建南官河(横向、斜向)与永宁河交汇处闸泵站2座、十塘节制闸1座,新建青龙浦排涝闸泵站1座,开挖2处面积共65 hm2(980亩)的调蓄湖。拓宽青龙浦排涝通道和新增涝水直排入海口门后,可较大程度减轻金清港的排涝压力,降低路桥区洪涝灾害风险。

5.2 新建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

栅岭汪排涝调蓄工程是《温黄平原水利规划》提出的改善桐屿、螺洋西部山区洪涝问题的推荐工程,通过实施栅岭汪工程,涝水通过永宁河北排椒江,是解决桐屿、螺洋排水出路的最短路径。主要内容有:一是新开高新河,上接下分水、下连栅岭汪隧洞、永宁河;二是开挖桐屿低地调蓄区,水域面积1.8 km2,总库容621万m3,正常水位2.40 m。正常情况下,调蓄区由节制闸与河道分隔,成为独立控运的水域。

5.3 整治七条河

七条河为路桥区东部平原纵向骨干排涝河道,承担着较为重要的排涝任务。将七条河从现状河宽25 ~ 34 m拓宽至50 m,同时扩建五洞闸,增加通航功能,扩大南排金清港能力。

5.4 圩区整治和水闸除险加固

实施路北圩区工程,治理圩区总面积2 km2,泵站1座,设计流量10 m3/s。对海晏闸、解放闸、十南闸、五洞闸进行改、扩建,消除安全隐患,增强排涝、调蓄和通航能力。

6 结 语

通过河网的融合建设,路桥区有效提高防洪排涝能力,营造平原河网特色的水利旅游景观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水利基础保障,补齐防洪排涝和水生态环境短板。

(责任编辑 黄 超)

TV87

B

1008 - 701X(2017)03 - 0025 - 03

10.13641/j.cnki.33 - 1162/tv.2017.03.007

2016-07-14

林 毅(1979 - ),男,工程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河道、水库等方面的研究。E - mail:15948455@qq.com

猜你喜欢
河网调蓄防洪
分流制排水系统中初雨调蓄池的方案研究
快速组装防洪挡水墙装置
夏季防洪防汛
调蓄设施布局设计模型研究
长春市某雨水调蓄池的工艺设计与计算
昆山市平原河网地区活水畅流工程方案设计和效果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基于PSR模型的上海地区河网脆弱性探讨
基于安卓平台的河网建模与可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