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王雯慧
创新驱动以需求导向发展农业机械化
——专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毛世平研究员
本刊记者|王雯慧
“十三五“规划及“中国智造2025”规划的落实标志着我国农机行业正逐步向“智造农机”转型,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集聚资源强科技、兴主体、推全程,集中力量补短板、抓薄弱、保安全,全面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
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年来我国农机行业规模跃居世界首位,但依然存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之“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会给农机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未来五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有什么样的展望?带着这些问题,本刊记者对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毛世平研究员进行了专访。
记者: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为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综合能力提供重要支撑。回顾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毛世平:回顾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史,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从国家主导阶段逐步转变为以农户为基本单元、市场经济拉动为主体、国家扶持引导为关键的国家引导阶段。农业机械化的国家主导阶段可具体划分为起步阶段、加速发展阶段与强化发展阶段。国家引导阶段可具体划分为调整阶段、市场化发展的探索阶段、理性发展阶段与“智能农机”发展阶段。
人物档案
毛世平 男,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研究员,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评议人、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评审专家、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评审专家、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评审(咨询)财务专家、国家发改委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评审专家、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审专家;农业部工程建设项目评估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技术经济理论与方法、科技政策、公司治理与财务理论。
1950年我国第一个拖拉机站在沈阳市成立,1952年再次投资230亿元建立拖拉机站11个,这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起步。1950-1952年间,国家累计向农民发放贷款15.7亿元,用于解决农业生产中农具、种子、肥料、牲畜的购置与使用问题;并在农业互助组织的国家贷款与技术指导方面、农用药械和新式农具的使用方面制定了一系列奖励农业生产的优惠政策。
1953年至1965年是国家主导阶段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在国家主导型的方针政策下推进:在进行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来发展农业机械化,由部分地区试点农业机械作业发展到全国范围的农业机械作业,因地制宜地发展适合我国地域特征的小型农业机械化;农业机械所有权归地方集体经济所有,地方农业合作组织是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国家建立了统一的农业机械服务、维护和研发体系,促进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
1966年,国家提出“1980年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奋斗目标,并分别于1966年、1971年和1978年召开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进行动员部署,全国性的农业机械化大发展运动由此展开。1966-1980年期间,国家重点扩建农业机械工业,按计划新建农机制造、配件生产企业,大体建成了门类较为齐全的农机制造、维修与配件生产体系,1980年企业数量达1829家,总产值103.7亿元,基本能够满足农业生产中的各类农业机械需求。
与此同时,国家投资建设农业机械化服务保障系统,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集研究、检测、推广、维修于一体的较为完整的农业机械化保障体系。截止到1980年底,全国建成县级及以上农业机械研究机构2113个、农机具试验鉴定站46个、农业机械化中等专业学校134所,县常设农机培训班1800多个,50%的人民公社与20%的生产大队设有农业机械维修点,80%的人民公社建有农机管理站。
调整阶段(1981-1994年)。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机站的集体经营体制也发生了变化,随之出现了农机站、农机队、农机组承包经营拖拉机等多种形式,乡(镇)、村每年向农机站、农机队、农机组收取一定的费用,农业机械经营使用的自主权逐步扩大。结合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规模较小的特点,国家积极引导农民使用小型农业机械开展农业生产,形成了农业机械装备以小型农业机械居多的局面。
为降低农业机械的使用成本,国家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平价柴油鼓励农民使用农业机械。同时,为弥补农业机械制造企业因价格管制而造成的政策性损失,国家采取补贴、减免税收等形式进行补偿。
市场化发展的探索阶段(1995-2010年)。随着国家支持政策的持续出台和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1995年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基本实现了跨区作业,农业机械利用率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与此同时,全国范围内专业化的农业机械服务组织数量不断增加,按照市场规则服务于跨区域的农业生产、收获环节,农业机械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新模式逐渐发展壮大。
至1998年底,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了农业机械管理条例、农业机械安全监理及维修相关法规;尤其是1998年实施并于2009年进行修订的《农业机械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和2004年颁布的《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提高农机产品和作业质量、保障安全、规范市场、促进增产和农民增收、在提高农机利用率、实现农业机械规范化管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理性发展阶段(2011-2016年)。在惠农支持政策的拉动下,中国农机市场一直保持稳健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多方受益、稳步发展的特征。
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与落实促使农机市场的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快车道:一是国家支持政策得到拥护,中央财政持续大幅增加财政补贴资金,从2004年的7000万元增至2011年的175亿元,覆盖所有农业行业生产关键环节的农业机械;二是农民得到了实惠,国家不断提高支农资金,实施农机补贴等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帮助农民实现增收;三是企业获得了发展,我国农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与利润大幅增加,企业发展速度、发展质量得到快速提高。我国农机市场逐步形成了品牌格局、区域市场格局、产品结构格局以及技术升级格局,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进入了理性发展阶段。
“智能农机”发展阶段(2017年至今)。作为重点发展的十大领域之一,农业机械装备制造业以实施“中国制造2025”为契机,瞄准高端农业装备的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适应性等技术难题,以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自动化、智能化、专业化为目标,以发展先进适用、低排放、低污染、高能效、高效率的环保型农机产品为载体,推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农业装备的深度融合,提高农机产品的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提升我国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同时致力于推进基于农业生产的作业、服务、信息等多方位支持的全程解决方案,促进农业装备产业升级,迈向农业机械装备制造强国。目前,我国正跨步进入“智能农机”发展阶段。
记者: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目前我国农机行业的现状是什么?
毛世平:从产品与市场方面来说,近年来我国农机行业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截止到2015年年底,我国2422家规模以上农机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4523.60亿元,同比增长7.32%,利润总额为259.76亿元,同比增长9.16%;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农机具、零部件等构成我国农机工业的主力军。新产品及特色化与个性化产品增多。国内农机制造企业新产品研发及投入市场速度加快,特色化与个性化产品增多,外观及产品性能和用途的创新使产品在一定区域有稳定的市场。展阶段。
从政策支持方面来看,首先,农机购置补贴财政资金大幅增长。“十二五”期间中央持续出台各项惠农政策,加大对现代农业、特别是农机购置的补贴力度,农机购置财政补贴高达110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3倍多,财政资金的引导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农机化的快速发展。其次,研发投入取得突破性增长。“十二五”期间,科技部等有关部门部署实施了农业装备重点专项,实施了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及国家863计划“智能化农机技术与装备”项目,研制了一批关键技术与重点装备;基本建立了市场为导向、以骨干企业为创新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农业装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再次,农机从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转变。“十二五”期间,我国部分农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制造工艺水平显著提升,数字制造、激光加工、机器人焊接等先进制造手段改造了传统的制造工艺,提高了制造水平和产品的可靠性。
记者:当前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或者说,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瓶颈是什么?
毛世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点。
农业机械化工作者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有待提高。新时期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我国的相关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农业机械化工作者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当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人员存在知识结构老化、创新思维不强及责任心有待提高等问题。
农业机械化发展不平衡、机械化程度有待提高。农机购置补贴能够激起我国农民购买农业机械的热情。但是,我国农机购置补贴有限,农民购买力不强,尤其是对大型农业机械的购买更显得力不从心,制约着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不利于农业机械化的全面发展。
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健全。我国农业机械种类不断增加,得到大范围的应用与推广,逐渐向加工和畜牧类生产延伸,但其配套服务并不健全,农业机械化服务体系不能适应农机服务市场和发展的需求,严重制约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科研投入不够。目前,我国农业科研投入力度仍然不够,导致很多已经老化的设备和仪器没有及时进行更换,影响着农业生产进程。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大局。
创新理念与创新机制不够成熟。我国农业机械产业创新不足、同质化严重,产能绝对过剩与相对不足相互交织,导致农机行业发展基础和共性技术薄弱,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及附加值总体偏低;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适合我国农业劳动力不足和地域特点的高效、智能装备及具有原创性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农机产品缺乏,远不能满足当今农机工业的发展需求。如何通过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理念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和结构创新来实现突破,是我国政府和农机企业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行业技术与管理水平有待提高。我国高端农业装备制造业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产业技术创新体系不健全,高端农业装备基础性、战略性、前沿性科学研究和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的支持机制明显滞后,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技术创新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技术创新体系亟待加强,行业管理水平不能适应农机行业发展的需求。
记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之“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会给农机行业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毛世平:“十三五”期间科技部组织实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之“智能农机装备”重点专项,从基础研究、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典型示范等三个层面设置了十一项重点任务。该专项将力争突破智能农机技术与装备瓶颈,支撑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发展,提升我国农机装备水平。
我国农机行业长期存在着中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问题,随着市场竞争的国际化,我国农业装备技术创新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而智能制造将成为农机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十三五”期间农机工业拟实施行业公共平台建设工程、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工程、高端农业装备发展工程、采用现代制造技术工程,开展智能制造试点,国家每年拨付国家智能制造专项资金予以扶持,地方同步进行配套,为下一步组织实施农机装备创新、产业化专项与重大工程、开发一批标志性与带动性强的重点产品和重点装备、实现自主研制及应用、推动农机装备突破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记者: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未来五年,从农机工业技术层面对我国农机行业的展望是什么?
毛世平:“十三五“规划及“中国智造2025”规划的落实标志着我国农机行业正逐步向“智造农机”转型,必须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集聚资源强科技、兴主体、推全程,集中力量补短板、抓薄弱、保安全,全面促进农业机械化提档升级。从农机工业技术层面,有以下几个方面:
加快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步伐。以支撑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目标,聚集优势资源、强化创新基础、推进联合协同、提升创新能力、主攻薄弱环节、推进集成配套,增强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绿色环保、智能高效的机械化技术的有效供给,加快中高端、多功能农机装备的研发应用,加大丘陵山地适用机械、设施园艺机械、草牧业关键机械的科技攻关,提升农机装备信息收集、智能决策和精准作业能力,切实改变“无机可用”“无好机用”“有机难用”局面。
转变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驱动。开展农机新产品补贴试点,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加快转化。贯彻实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建设规划(2016-2020年》,建设农业机械化重点实验室、科学观测站和科研基地,增加科学家数量。充分发挥企业在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和引领作用,组建一批产、学、研、推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联盟,建设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战略咨询专家组。围绕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引导和支持农机企业及产品走出去。
完善农机作业保障条件,实现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开展机耕道、机具存放设施建设,基本实现8亿亩高标准农田农机作业无障碍。探索建设集农机作业信息获取、作业计量、远程监管、应急指挥等于一体的农机作业安全监控平台。推动建设国家农业机械试验鉴定中心,持续改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条件。开展农垦农机标准化农场创建活动,建设农垦标准化机务区,提高农垦农机示范带动能力。
促进农业机械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围绕改善农机应用条件、强化机具供给和活化作业服务机制,开展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扶持政策的研究和创设。积极争取各级财政投入和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科技创新,鼓励引导农机制造企业加强丘陵山区适用机具研发供给,有效解决“无机可用”问题。创新丘陵山区农机社会化服务机制,积极发展农机合作社等经营服务组织,提高丘陵山区农机作业组织化水平,引领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发展。
农业机械化应用推广层面,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实施“互联网+”农业机械化,促进信息化与农机装备、作业生产、管理服务深度融合。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大数据应用,提升农机试验鉴定、技术推广、安全监理信息化建设水平。着眼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效率效益,支持鼓励农机管理部门、生产流通企业、社会服务组织、农机合作社开展市场供需对接、机具调度、服务保障等方面的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