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武圣俊
打好中国农机决胜之战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总工程师陈志谈中国农机
本刊记者|武圣俊
目前,我国农机装备技术整体还处于跟跑阶段,在信息化、智能化为引领的高端技术领域还有被发达国家进一步拉大距离的趋势。加强科技创新,实施“智能农机装备”专项成为引领农机行业进步,加快缩短国际差距,支撑中国农机、农业跨越升级,打造农机制造强国的必由之路。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总工程师、中国机械工业协会会长陈志是国家“智能农机装备”重点研发专项的受聘专家,承担着项目策划、立项及承担单位审定的重要的工作。为了解中国农机工业、中国农业机械化、中国农机科研等相关问题,记者对陈志进行了专访。
记者:中国农业机械工业目前的整体实力如何?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正处在什么样的阶段?
陈志:改革开放的40年,是中国农机工业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动企业快速发展,稳步迈向市场的发展历程,是农机工业制度创新、引进先进技术,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历史写照,更是中国农机工业上规模、上档次,优化产品结构和资本结构,实现由量变到质变,从农机生产弱国发展成为世界农机生产大国的历史性跨越。1977年,中国农机工业总产值为54.22亿元,到2016年达到4516.39亿元,40年增长了83倍,特别是2004年《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机购置补贴实施以来,发展迅速,2005-2014年被称为中国农业机械的“黄金十年”。
但是我国农机工业现在进入了“新常态”阶段,在增速上,2016年与2015年、2014年相比增速进一步下滑。
我国农机工业虽然也进入了新常态低速增长阶段,但与其他机械行业不同,市场供给不足依然是主要矛盾。农机化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农机装备品种有7000多种,我国目前仅有3000多种。原因主要受土地规模小、农艺多样化的影响外,也与我国农机工业起步晚有较大关系。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农机化发展仍存在诸多“短板”,亟待解决。
农机装备不能有效供给,农业生产的瓶颈就无法突破,全程机械化就难以实现。比如谷子播种和收获装备、葡萄埋藤和起藤装备、甘蔗种植和收获等装备的短缺,严重影响该产业的发展。山区丘陵农机装备不足,撂荒地不断增加,影响农村现代化建设。由于各个国家农艺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不同、市场需求不同,农机装备无法像汽车、工程机械、机床等装备可以通过产品进口、技术引进等方式获得,只有靠我们自己研发和生产。解决产品短缺为农业生产提供装备支撑成为最重要的任务。
记者:中国农机工业虽然起晚了很多,但是农机工业发展速度却还是非常快的,那么这主要是得益于哪些方面呢?
陈志:中国农机能在起步晚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得到这么快的发展是得益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政策、市场、科技、社会等因素的诸多改变。
政策因素
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公布施行,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纳入了有法可依、依法促进的法治轨道。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也都多次提出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
近些年来政策支持农机发展的力度空前大。中央财政农机购置补贴投入由2004年7000万元逐年大幅增加至2011年237.5亿元,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开始实施,并逐年加大支持力度形成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发展农业机械化的积极性。
市场因素
农民的收入连续十年快速增长,20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了9892元,在购机补贴政策强力支持下,农民购买农机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除此之外,人力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我国主要农产品劳动力成本占生产成本的42%-62%,农村人工成本的提高,促进机械替代人工进行农业生产。
随着农业生产结构、农村组织结构、土地流转等的发展,广大的平原地带正加速向大型机械发展,农机产品的需求更新在这些区域突出表现为大型取代中型、中型取代小型的特点。现在保有的各类农机产品基本在5-7年之间就需要更新。
当前我国大米、小米、大豆、豆油、白糖、棉花等主要农产品价格分别高出国际价格水平的17.3%至132.6%。提高农业机械化将成为提高生产率、降低农产品价格、提高国内农产品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技术因素
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很好地支持了农机关键装备重点开发研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设置了“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优先主题,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全面部署了农机化和农机科研重点任务:大型农业动力与作业装备研制、秸秆收集固化成型关键技术及装备、 现代农机智能装备与技术研究、大型农机数字化制造与自动生产线技术等。
社会因素
我国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四化”同步推进的新时期,现代要素替代传统要素(增机器装备,减传统农具和人蓄力)是普遍规律。
我国农村的关键要素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对农业机械化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作用和功能认识越来越深刻。到2020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加快(2020年将达到60%,比2013年提高6.3%)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机器替代劳动力是大趋势。土地有序流转、农业适度规模及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农业机械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记者: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是否存在着一些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问题?
陈志:这要通过加大对农业装备研发、生产和推广的支持和投入来解决。要将农业装备的研发、中试、产业化、示范、推广通盘考虑,全程进行支持和投入。
我建议,应该建立农机装备发展部际协调机制。这个协调机制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质检总局等部门共同组成,根据市场需求导向,机制办公室设在农业部,由农业部农机化司承担协调机制日常工作,重大事项及时向国务院报告。各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研究制定本部门加快农机装备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农机装备制造大省建立相应的农机装备协调机制。
记者:目前我国农机科研力量整体如何?我国农技技术的优势领域和薄弱环节分别是哪些?
陈志:随着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机制造业已经形成了涵盖科研、制造、质量监督、销售、行业管理等方面完整的体系。企业逐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我国农业机械制造业中有近20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技术开发中心,近200家中型企业已经设立了技术开发中心,工程技术人员、试验仪器设备不断完善优化,可进行设计或产品改进。小型企业以制造生产为主。
从中央到地方的农机科研院所在共性和基础性研究、新产品技术开发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级科研院所有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农业部南京农机化研究所、中国农业工程研究设计院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机研究单位院有21个。
在大学方面,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江苏大学、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等一批部属、省属高校近年来强化了农业机械专业教育和科研,在农机的基础理论和共性技术以及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贡献。同时,发改委、科技部、教育部、农业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等部委(行业机构)主导建立了国家农业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草原畜牧业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农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土壤植物机器系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产机械装备国家工程实验室等一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提升了在行业的共性、基础性研究及新产品创新开发能力和水平。
记者:我国农机产业是否存在产能过剩的现象?您认为应该如何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机构性改革?
陈志:我国农机行业现在已经出现严重的结构性产能过剩,特别是低端产能过剩,在传统粮食作物农机类中更为突出。我国现在生产能力在2万台以上的拖拉机生产企业有200多家。而如中国一拖、雷沃重工、时风集团和五征集团等大型企业的年产能均超10万台,这些企业的产能已远远超过我国目前200万台的年需求量,加上规模企业之外的众多小型拖拉机制造企业,中小马力产能严重过剩,小喂入量小麦收获机和玉米收获机的产能也远远大于市场需求,造成目前低端市场竞争激烈,利润摊薄,对企业发展极其不利,影响行业进步。
我觉得首先还是应该增加农机产品的种类并且提升产品的质量,这样才能使国产替代大量的进口,从而增强有效供给,为农机工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总体上讲,目前应该实施“低端转移、中端提升、高端突破”的策略,推进农机工业供给侧改革。
记者:随着机械化的发展,中国农业正呈现着什么样的发展趋势?机械化会为农业、农村、农民带来怎样的变化?
陈志:2014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第一大任务。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实现规模种植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主旋律。土地经营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农业机械的选型和效率,大型农业机械作业能有效降低单位面积的作业成本,尤其是在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机械作业的效益越来越明显。应该通过积极鼓励土地托管和租赁承包等方式,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实现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追求土地经营效益最大化。
土地确权登记等制度规范土地流转,将加快农业的规模化经营,从而推动我国农机工业的发展和产业升级。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专业化组织生产之后,对农机产品的要求将趋向于大型化、专业化和智能化。农业经营制度改变之后,农业的补贴制度也将面临更深层次的变革,也将促进农机企业改变现有的经营、销售以及服务模式等。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和工业化中期阶段,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由“农闲打工、农忙返乡”转为常年性稳定外出,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三化”特征明显,农业劳动力结构性、季节性、区域性短缺的矛盾逐步显现。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着谁来种地、怎样把地种好的重大问题,面临着质量效益不高和产业国际竞争力不强等严峻挑战,以农村劳动力为例,据有关部门统计,2015年我国外出农民工总数突破2.78亿,而且每年还在增加。在一些地方的农村,几乎很难找到青壮年劳动力,许多村庄只有老人、妇女搞农业,不同程度出现了农村干活缺人手、创业缺人才的现象。我国城镇化率已达到56.1%,至“十三五”末期,还将转移1亿左右农业人口,同时,60岁以上的劳动力占74%,农村劳动力结构性短缺以及用工成本的大幅上涨,使农业机械作业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农民对农业机械作业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记者:“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的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要达到70%的目标。您认为应该怎么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高效、高质量的完成这个目标?
陈志:从农机装备装备对农业机械化的支撑来讲,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创新驱动,产业升级。以创新驱动支撑结构转型、高新发展促进产业升级为主线,按照“强基础、攻高端、深融合、创高效”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关键装备为突破口,着力培养自主创新能力,引领农机工业产业升级。
面向需求,重点突破。围绕粮、棉、油、糖大宗粮食和战略经济作物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装备配套,主攻大田作业、收获后商品化处理和现代畜牧业养殖三大方向,着力完备产品品种,以高效、智能、节能环保重点农机产品及关键核心部件的技术突破为重点,缩小差距、填补空白、补足短板、全面提升。
质量为先,完善体系。围绕基础前沿和关键共性技术,加强行业研发及验证、技术标准、质量监管体系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企业质量主体意识,推进先进制造,提升产品质量,打造自主品牌,增强行业发展内生动力和市场竞争力。
农机农艺,深度融合。集成品种、栽培和机械化生产技术,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农业工程技术与健康养殖技术结合,开展集成创新与示范应用,支撑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现代农业发展。
依托工程,形成合力。推进关键装备的技术攻关和试验示范推广。加强政策支持、规划引导,各方力量有机结合,形成农机装备发展新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