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心怡
摘 要:本研究意在探索文学文本英译中过程中四字结构的运用。本文研究的数据来源英国哲学家、政治家、作家:弗朗西斯·培根所写的《那喀索斯——论自恋》原文节选、笔者译文以及中国著名翻译家杨自伍先生的译文。研究思路是分组比较两篇译文四字格的使用,拟提出翻译文学性文本时四字格的使用方法。
关键词:四字格;《那喀索斯—论自恋》;文学文本翻译;卡特弗德
一、引言
四字格是中国语言艺术的结晶,它是中国古典文籍中重要的叙事表情形式。四字结构凝练精简,整齐划一,充分的体现了中文独有的“形式美”和“音律美”。 但以线性结构的英文甚少可以有如此节奏感的表达,故而在英译中的过程中译者容易忽视译文对于四字音律美的需求。
同义对称结构广泛的运用到了四字格的造词过程中(韩陈其. 同义对称结构四字格所映射的词化现象[J].汉语学习,2008,(1))。同时一些学者也在进行系统化的关于四字格的研究也在进行,其研究方向主要是四字格功能中的声象与意象(申小龙. 中文句法建构中的声象与意象——四字格功能研究[J].北方论丛,2006,(2))。另有学者(冯树鉴.实用英汉翻译技巧[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304)将四字格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汉语成语,因袭定型,词序固定,不能随意拆散或组合;另一类是普通词语,结构松散,可以根据一定的语境灵活组合。
本文所研究的四字格是广义的概念,包括成语和非成语。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步骤
1.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的原始数据选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作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著的《那喀索斯——论自恋》。《那喀索斯——论自恋》改写自希腊神话。
那喀索斯是河神之子,神女厄科爱上了俊美的那喀索斯,但是厄科因为天母赫拉对其美貌的嫉妒,被施诅咒,因而只能重复别人说过的话的最后三个字。所以只有当那喀索斯对厄科说出“我爱你”时,厄科才能向少年表达出爱意。可是,那喀索斯根本不喜欢厄科,于是厄科带着憎恨,给那喀索斯下了“永远对着倒映自己的泉水说着‘我爱你”的诅咒。最后,厄科因为诅咒带来的邪恶,带着遗憾消失了。而那喀索斯在无意搅动水面发现,他爱上了自己水中的倒影,因为倒影虚无缥缈,他的爱恋永远不可能实现,最后抑郁而死,化为一朵水仙花。水仙花,寓意恋影,而其复数形式Narcissi直译为自我陶醉,自恋,以自我为中心。故而,在文学艺术中那喀索斯的形象多被用来比喻受到惩罚的虚荣、过度的自恋自私、表象致命的吸引力和为了纯粹的认识自我而放弃肉体之爱。心理学家借用这个词,用以描绘一个人爱上自己的现象,即自恋。在《那喀索斯——论自恋》一文中,培根仅用寥寥几笔,便把任务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运用夹叙夹议的方式抨击了当时自私自恋的文化风气。
本文研究的译文资料来自笔者以及中国著名翻译家杨自伍先生的经典译作。
许多名家对《那喀索斯——论自恋》译文做过译注。通过对比几篇名家译作,笔者发现杨自伍先生的译作最精确的解读了培根原作想要表达的内容,同时其文本形式也符合文学文本的行文特点。当前,对于《那喀索斯——论自恋》译文已有许多不同角度的研究,笔者意图从细小处介入,即研究四字格在英译中过程中的运用。
由于文章第二部分过于深奥,且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对文章结构进行了调整,故而没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因此本文的观点和提出的方法及意见仅针对《那喀索斯——论自恋》一文的第一部分。
2.数据研究理论依据
卡特弗德(J.C.Catford)的等值论及翻译转换理论是本文对数据分类采用的理论依据。
卡特福德等值论及翻译转换论是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模式为其翻译理论基础,在传统翻译研究与现代翻译研究之间架起桥梁。卡特福德把翻译理论看成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他对翻译的定义是:“翻译可以这样解释:一种语言的语篇成分由另一语言中等值的成分来代替”(Catford 1965:20)。他认为,翻译这个词本身就是指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过程,也就是指把一种语言的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等系统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相应系统。
等值论及翻译转换论理论的核心是将一种语言的语音、文字、词汇和语法等系统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相应系统。他将翻译转换分为两种,“层级转换”和“范畴转换”;而根据语言的级阶,翻译亦可分为逐词翻译、直译和意译。单位越小,对等的可能性越小。
本文对于数据中出现的四字格的分类基于此,即根据对等文本的级阶高低将所有译文中出现的四字格划归为两组:意群级阶的对等和词级阶的对等。
3.研究步骤
(1)自由翻译原文
(2)对原文被译为四字结构的词句进行筛选分类,共分成两类:意群级阶的对等和词级阶的对等。
(3)通过对这两类对等形式进一步深入分析,得出此选段不同对等情况下四字格翻译技巧。
三、数据分析结果
1.意群级阶的对等
这组词原文与译文在意群级阶是对等的。对比原文直意与两位译者的译文,可以看出原文所给的信息较为完整,因而译文也能较为轻松地译出对等表达的四字格,两位译者都能以四字格的形式将原文的意思概括。故而,在此情况下可更加注重译文文学性的体现。
进一步分析:
译文:Pleased with himself and despising all others, he led a solitary life in the woods and hunting grounds.
杨先生译文:自我陶醉,目无余子,云游林泉猎场,优游岁月。
笔者译文:他是一个孤芳自赏,蔑视他人的人,他经常会出没在山林猎场,过着悠然生活。
在翻译“Despising all others”時,笔者使用了“蔑视他人”,而杨使用了”目无余子”。在中文词汇的运用上,虽同为四字格,杨运用的是成语,而笔者运用的是“四字造词”。在文学文本的翻译下,成语的运用可以更好的体现译文的文学性。
“得意忘形”(即译出意思,但不在意语言的组织结构)为口译中的一大翻译技巧。但在笔译的环境下,形与意同样重要。在整句翻译的结构上,杨的译文在每一个短句都为偶数句构,齐整节奏韵律感极强,而笔者的译文字数奇偶不一,参差不齐,虽然运用了四字格,但仍然未能体现文学文本笔译应有的结构美。
故而笔者认为,在此类对等情况下,在理解原文,寻找译文环境下的对等含义是必不可少的第一步,此外应当更加注重译文文学性的体现,在翻译过程中,通过使用四字格对译文环境下对等含义的概括,可以很好的体现译文的文学性。
2.词级阶的对等
四字格中除了一些约定俗成的成语之外,很大一部分是非成语的四字格。为了使得原文格式更整齐有节奏感,于是这类四字结构就产生了。因为其灵活多变,也被广泛的运用在英译中当中。
这组词对等的单位较上一组小,从句的级阶缩小到了词。因而对等的机会就少了,原文传达的信息也就减少了。
(上表红字部分即为未在原文中出现的部分)
进一步分析:
原文:Narcissus is said to have been a young man of wonderful beauty, but intolerably proud, fastidious, and disdainful.
杨先生译文:那喀索斯,人称风度翩翩美少年,惟心性高傲、锱铢必较、蔑视一切,令人不堪。
笔者译文:那喀索斯,据说是个花样少年,但他性情孤傲,刻薄吝啬,蔑视他人,令人讨厌。
“fastidious”一词,在原文中单独出现,笔者译文中的“刻薄”和杨先生的译文“必较”,都有“fastidious”即“过分讲究的”意思。杨先生运用的“锱铢必较”是一个主谓结构,即用“锱铢”作为“必较”的主语,补充完成四字结构。笔者则运用了并列形式的四字结构翻译“fastidious”,通过寻找“刻薄”的近义词,补充完成四字结构。
故笔者认为,在此种情况下,即原文所对等的意思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四字结构时,可以先寻找实词的在译文环境下两字结构的对等语,再根据中文特有的主谓、偏正、并列、重復等词语关系,对既有的已有实词进行补充,补全为四字格。
四、结论
四字格是汉语文化中独有的现象汉语的四字格结构凝练简约,工整划一。在英译中时,如若采用生硬的表达往往会丧失文章原有的美感,同时译文读者也无法理解外国文化在文学作品中的表达。因此在进行翻译时,在忠实于原文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汉语四字格的优势可以提高译文的质量,可以让译文文笔精练、通顺流畅、行神俱备。四字格的运用可以极大程度上缩短原文与译文的距离。
通过对上述两种级阶情况下四字格翻译的研究,笔者建议的翻译处理方式为:
(1)直接寻找对等语,此种方法最为简便,只要提取原文中的主体找对等,再概括为四字结构或直接寻找意思相同的成语。此种方法用于对等级阶较高的情况;
(2)具象意向对等翻译后补充为四字格,即先寻找语段中的实词的对等词,再结合中文构词的动宾、偏正、并列、补充关系,对既有的已有实词适当顺序调整,补全为四字格。
运用四字格进行翻译时,也需要考虑到不同的四字格的来源,以及其含义、严肃程度和褒贬的感情色彩。因而要求译者对上下文语境的有足够把握,并且对这些四字格本身的内涵了解也要有所深入。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要采取多种策略,做到对文学文本的形式、内容忠实的同时,也要做到“信、达、雅”。
参考文献:
[1]冯树鉴.实用隐含翻译技巧[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5:304.
[2]李养龙.西方翻译理论文献阅读[M].陕西:世界图书出版社,2007:153.
[3]张美芳.功能途径论翻译:以英汉翻译为例[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5.
[4]关孜慧.文化语境与翻译[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3):46-48.
[5]韩陈其.同义对称结构四字格所映射的词化现象[J].汉语学习,2008,(1).
[6]黄国文.从《天净沙·秋思》的英译文看“形式对等”的重要性[J]. 中国翻译, 2003(2):21-23.
[7]吕文澎,喜慧超. 英文互译四字格翻译研究综述[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09(2):59-61.
[8]申小龙.中文句法建构中的声象与意象——四字格功能研究[J].北方论丛,2006,(2).
[9]孙致礼.中国的文学翻译:从归化趋向异化[J].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吗,2002(1):40-44.
[10]张美芳.从语篇分析的角度看翻译中的对等[J]. 现代外语,2001,24(1):78-84.
[11]张美芳,黄国文. 语篇语言学与翻译研究[J]. 中国翻译,2002(3):3-7.
[12]Jeremy Munday. 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J. C. Catford. 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 An Essay in Applied Linguistics[J]. 1965.
[13]Zhang M A, Huang G. A Text Linguistic Approach to Translation Studies[J]. 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2002.
附录
杨自伍先生译文:那喀索斯,人称风度翩翩美少年,惟心性高傲、锱铢必较、蔑视一切,令人不堪。自我陶醉,目无余子,云游林泉猎场,优游岁月;铸侣二三,如鱼得水;行踪所至,仙女跬步不离,芳名厄科。一日偶至清泉一泓,时值晌午,天气炎热,遂卧躺泉边;俯观水中倒影,始而不觉凝神观照,继而自我恋慕,如痴如狂,谛视自家面貌若隐若现,良久不去;出神入定,有如树木扎根,直至感觉消失;终于变作水仙,名曰那喀索斯;水仙早春开花;遂为冥府诸神之祭品——普路托,普罗塞耳皮娜,复仇三女神。
笔者译文:那喀索斯,据说是个花样少年,但他性情孤傲,刻薄吝啬,蔑视他人,令人讨厌。他是一个孤芳自赏,蔑视他人的人,他经常会出没在山林猎场,过着悠然生活;但却也结友一二,活得悠然自在,行迹所至,都有仙子厄科陪伴。于是如此生活着。一天,他偶然来到一处清泉,恰逢正午,烈日炎炎。他侧卧泉边,望见水中自己的倒影,顿时觉得惊艳,倾慕自我,欣喜若狂,定神注视水中倒影,久久不去,如同草木生根,直到丧失感觉。最后他化作水仙花,名字叫做那喀索斯。此花在早春开放,成为神灵祭品,供奉冥王、冥后、复仇三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