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猛
摘 要: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围绕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战略部署,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提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必须坚持选人用人的正确导向”;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才能继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关键词:选人用人;政治生态;从严治党
为政之要,莫先于用人。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以下简称《新准则》)强调: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必须严格标准、健全制度、完善政策、规范程序,使选出来的干部组织放心、群众满意、干部服气,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选人用人导向。这是在认真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基础上,提出的明确要求。
一、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的重要意义
(一)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国家长治久安
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比其他任何领域的不正之风给党风政风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危害都要大。无数事实证明,用好一个干部,就树立一面旗帜,一根标杆;用错一个干部,就发出一个错误信号,一种误导。老百姓看我们的党,选人用人是一个重要的观察窗口。选出老百姓满意的人,老百姓就会对党增加信心,而选出一个老百姓不满意的人,就容易让老百姓寒心。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扭曲党的用人路线,为腐败分子混入干部队伍大开方便之门,损害党群干群关系,腐蚀党的执政能力,危害党的事业。
(二)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巩固全面从严治党思想制度成果的关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思想成果集中体现思想理论的表述和一系列党内规范文件的制定实施上。可以说,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完备成熟,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了良好制度框架基础。然而,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我们的理论和制度成果要靠广大党员干部内心信奉和模范遵守。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成为决定因素。选人用人正确,才能敢于担当,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常抓严管、真抓真管,才敢拉下脸、下真功夫、用狠劲,才能严格执行制度,防止作风问题反弹反复,才能移风易俗,严格控制住腐败增量,持续净化社会政治生态。这就需要把那些信念坚定、德才兼备、为政清廉、勇于担当、敢于亮剑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选人用人正确,才能争取时间、赢得民心,为巩固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和制度建设成果创造条件。
(三)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组织保证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有了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过硬的领导班子,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才有坚实的组织基础,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才能得到严格执行;反之,基础不稳,各种矛盾和问题就会滋生蔓延。干部队伍源清流洁,是党内政治生活风清弊绝的重要前提,《新准则》第八部分强调坚持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四)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是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选人用人工作体现着鲜明的价值观和政治导向,选人用人导向正确,党内政治生活就会正气充沛,干部就会见贤思齐、心齐气顺;用人不公,就会邪气横生、人心涣散,从政环境陷入恶性循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的无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七个有之”,有四个与选人用人不正之风有关。巡视发现一些地方和部门不正之风和用人腐败问题反映突出,违规用人问题比较普遍,正是这些地方、部门政治生态恶化的污染源。
二、当前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严重危害
(一)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会导致执政党的政治信任流失
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大行其道,会动摇社会对干部制度的信任。在涉及干部提拔任用問题上,由于缺乏明确的信用保障,不仅一些素质不高、条件不充分的人不择手段地投机取巧,谋取晋升机会,就连那些本来素质较好、条件过硬的干部,为了增加保险系数,防止成为不正当竞争的“牺牲品”,也会无奈地加入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队伍。从某种程度上讲,由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存在的种种不正之风,使得干部制度不仅不能取信于民,而且难以取信于官。
(二)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会导致官场逆淘汰的发生
如果通过跑关系、送钱容易获得官位,就会使越来越多的人被迫选择这个潜规则,愿意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和精力放在努力工作上的人会越来越少,最终造成“劣官驱逐良官”的普遍逻辑。官场“逆淘汰”风气一旦形成,便会形成“用得正人,为善者皆劝,误用恶人,不善者竞进”的局面。“劣币驱逐良币”的官场生态,正气不张,邪气丛生,不仅破坏干部队伍建设,且危及民生和社会发展。
(三)选人用人不正之风会导致人身依附性增强,制度约束力减弱
对党忠诚、对组织忠诚是中国共产党对党的各级干部的基本要求。但是,一旦出现跑官要官、买官卖官的现象,对组织的忠诚就会异化成对提拔者个人的忠诚,发展下去,人身依附关系将取代组织归属和认同。这必然会造成“对上负责,不对下负责”,领导中意的费劲心思去做,领导不关注的即使制度有规定、群众有需要,也会想尽办法变通,或者做做样子,走走形式。人身依附消解了制度的约束性,制度的执行效果会大打折扣。针对选人用人中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为避免选人用人不正之风的严重危害,新《准则》明确了选拔任用干部的具体标准,为正确选人用人指明了方向。
三、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全面推进从严治党
(一)严格选人用人的标准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指出,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把公道正派作为干部工作核心理念贯穿选人用人全过程,做到公道对待干部、公平评价干部、公正使用干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用人真正做到了公道正派,其他的都变得简单了。在具体工作中,要把牢“三条标准线”。一是突出政治标准,把对党忠诚的干部用起来。选人用人,第一要看的是政治素质,看是否能够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基本路线,看在大事大非面前态度是否鲜明、政治立场是否坚定,看是否树立“四种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二是突出道德标准,把廉洁干净的干部用起来。选人用人,要把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廉洁自律准则、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作为衡量和检验干部的重要标尺,切实把好作风关、廉洁关;三是突出实践标准,把敢于担当的干部用起来。坚持事业至上、发展至上,要把坚决贯彻、主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对那些面对新常态,没有新思路、工作不在状态、打不开局面的干部,该问责的问责、该调整的调整,强化担当,鼓励实干,切实把好能力关。
(二)规范选人用人程序
选人用人必须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坚决纠正唯票、唯分、唯年龄等取人偏向,民主推荐结果只是作为选拔任用的重要参考,不能作为用人的唯一依据。选人用人过程中,我们要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严格完成动议、民主推荐、考察、讨论决定、公示、任前谈话等规定动作。同时,要防止形式上走了程序,实质上走了过场。
(三)着力健全选人用人的各项制度规范
选人用人是党的一项重要、复杂的工作,只有用制度来规范,才能赢得干部的信服和群众的认可。选人用人制度是我们党对干部队伍建设客观规律的把握和对长期实践经验的总结,一项规定就是一个保证,一个步骤就是一道关口,其规范性和完整性能够确保选人用人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干部选用的各个关键环节中,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的资格、条件、程序、纪律办事,做到坚持原则不动摇、执行标准不走样、履行程序不变通、严守纪律不放松,在执行选人用人制度上当好表率,切实防止制度执行上的“稻草人”现象,避免产生“破窗效应”。
(四)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
党管干部是选人用人的基本原则,是确保干部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要深化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党委书记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落实纪委监督责任和组织部门考察责任,加大干部工作问责追责力度。坚持对考察对象的干部档案“凡提必审”,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凡提必核”,纪检监察机关意见“凡提必听”,反映违规违纪问题线索具体、有可查性的信访举报“凡提必查”,无论哪个阶段、哪个环节发现问题都要认真核查,有硬伤的一律排除在外,坚决防止用人失察、“带病提拔”现象发生。《新准则》还提出,“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宽容干部在工作中特别是改革创新中的失误。”这样就能激发和调动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五)加強选人用人监督问责
加强选人用人监督,是保证选准用好干部、纯洁用人风气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职要问责,违法要追究。”通过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进行全程监督,能够有效督促各级党组织、领导干部和组织部门严格按制度规定选人用人,防范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种种偏向。加强选人用人监督的重点是:监督严格执行用人原则和标准情况,看用人导向是否端正;监督严格把握用人资格和条件情况,看用人把关是否严格;监督严格履行用人程序和步骤情况,看用人程序是否合规;监督严格遵守组织人事纪律情况,看用人风气是否清正。加强选人用人监督的同时必须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行为实行“零容忍”、坚决不放过,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让那些搞不正之风的人不仅捞不到好处,而且要受到严厉惩处。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6.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6.
[4]中共中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