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
摘 要:作为教师,要上好一堂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开头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妙,这样可以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关键词:动手导入;温故知新导入;设陷式导入;设疑式导入
常言到”万事开头难”,一个好的开头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妙,因此,要想上好一堂数学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十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我总结出数学课的几中导入新课方法。
一、动手导入提高兴趣探究
数学教学大多是枯燥的符号,干瘪的定理理论,乏味的公式记忆与计算,学生往往一开始就失去学习些兴趣.根据初中生好奇、好动的生理特点,组织学生动手实践操作,通过学生动手动脑探索知识,发现、验证定理的存在,可使他们的兴趣骤然提高。例如: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时,上课一开始可以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再把这三个内角拼在一起,得知恰好拼成一个平角,即得出结论: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这样导入,摆脱了老师枯燥的讲授,学生索然无味的听取的现象,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为下一步的学习创造了一个最佳的学习氛围。
二、温故知新导入法旧知促进新知
温故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取新知。此法导入能使知识更加系统化,使学生所学知识纵向发展,并迁移到正确的轨道上去,也可使学生从中感悟知识的前后联系,对所学新知识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从而达到以旧促新,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例如:在教学分式减法时,可以先复习分数的通分,通分的依据、关键和方法,了解分数通分这个知识的延伸点是分数的加减法,在此基础上提出分式的加减法是否也可以用到通分,从而让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的进入新知的探究与学习。
三、实际动手操作导入,调动学生兴趣
儿童心理学表明,爱动手和问问题是每个儿童的天性.教师可指导学生动手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实践操作,所获得的知识要比教师灌进去的知识牢得多.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发展了学生智力.例如:在教学圆柱、圆锥体体积时,教师拿出两组圆柱和圆锥教具,每组分别等底等高,让学生用圆锥向圆柱里装沙子。学生个个争先恐后,课堂气氛高涨。可实验结果却是:用装满沙子的圆锥向圆柱里装,有时三次装不满,有时三次刚好装满,有时三次装不完。虽然结果不满意,但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和求知欲,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趁着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让学生对圆柱、圆锥的底和高进行比较,然后再装,学生轻松地掌握了圆柱和圆锥的关系。这样,学生的求知欲被有力的激发出来,这种学习效果要比教师硬塞公式好得多。
四、陷式导入激起求知欲望
数学课的教学有许多内容从正面讲很费口舌,而且效果不好,学生被动地听,也不主动思考。这样就可以在上新课之前给学生一个“陷阱”,使他们上当受骗,从而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零指数时,教师可以提问:a的n次方表示什么意义?学生回答后,老师追问a的0次方表示什么意义?学生:是表示0个a相乘。教师立刻否定,从而导入新课,学生在上当受骗的情况下,好奇心驱使他们急于想知道这是为什么?正确的結果又是什么?注意力很快就集中起来,他们就会带着疑问,自然的随着老师一起进入对新知识的探究与学习中。
五、设疑式导入法悬念重重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开始就给学生创设疑问、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如讲三角形的全等的判断时,课设疑:有一个同学依照表姐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们能不能不把玻璃带回家就可以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同学们议论纷纷,众说纷纭。此时趁机导入新课: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下面我们就探讨和学习这个新知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六、演示教具导入法,直观形象引入
演示教具导入法能使学生吧抽象的知识,通过演示教具,形象、生动、直观地掌握。例如:在讲弦切角定义时,先把圆规两角分开,将顶点放在事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上,让两边与圆相交成圆周角,角BAC,当角BAC的一边不动,另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切时,让学生观察这个叫的特点,是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另一边与圆相切,它与圆周角不同之处是其中一条边是圆的切线。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总之,数学课的导入方法很多。其关键在于方法能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全方位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让学生自主的参与学习,注意力高度集中,为学习和探究新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