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言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逐步引起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共鸣和响应。前不久召开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峰会,为“一带一路”注入了新动力。“一带一路”从构想到实践,日益体现其鲜明的中国特质和完整的体系化特征。
一是体现公平民主的国际政治观。“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特征是共商、共建、共享,不走传统的阵营对抗模式,不单方面追求绝对优势和绝对安全。因而这与狭隘的“地缘政治扩张说”格格不入,与霸权政治观更有清晰的分野。对“一带一路”的本质理解,应将它看作是与世界人民广交朋友、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观。如果说中国首倡有什么自身诉求,那就是服务中国最大的政治,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体现协作发展的国际经济观。发展是“一带一路”的鲜明特色,其基本涵义包括:首先是发展优先。用发展解决问题,通过为全球增长注入新动力,共同把蛋糕做大,使得参与各方实现帕累托改进,而不是对既有利益的蛋糕进行再分配,那样只会带来更大的矛盾冲突。其次是突出关注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坚持世界的命运由各国人民共同掌握,从根本上说要靠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问题得到解决。中国从自身的发展经验体会到,单靠外部援助和利益让渡,不能从根本解决发展问题,必须重塑经济体的内部发展动力。基础设施等支持经济长期增长潜力的公共投资,对后进国家的经济起飞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发达国家也是重要的投资机遇。最后是协作推进。中国以合作而不是排他独占的方式实践,寻求与国际多边开发机制的互补、与“一带一路”其他国家提出的相关区域计划的对接。中国以互通有无而不是单向的方式行事,既厌绝殖民主义的单边索取路线,也无意重蹈朝奉体系的单边赐予路线。“负担说”认为“一带一路”将是超过中国能力的负担,这是将“一带一路”视为中国独角戏的误解。
三是体现开放包容的国际文化观。毫无疑问,“一帶一路”倡议体现了中国哲学观,比如“周邦虽旧,其命维新”的革新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道德观,“兼济天下”的义利观等。另一方面,中国倡导和谐、包容的文明理念,尊重各国发展道路。“一带一路”连接着世界上的多个文明,它与沿线国家人民的深切需求结合起来,与跨境和平交流繁荣发展的历史传统结合起来,就会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力。汲取历史文化遗产,推进现代化合作,这本身就有创造历史的深远意义。
中国在与世界的互动中更新发展文明。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带一路”建设不是朝夕之功,外部犹疑在所难免。“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坚持实践“一带一路”,终会引向全球化新道路。
责任编辑:宗军 印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