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子叶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日臻完善的背景下,保障公民平等发展权利,加强公民意识培养是践行我国政治会议决策的必然趋势。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如果他们缺乏公民意识,那么就会影响他们正确“三观”的形成,甚至可能会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因此,为了使高中生可以在人生关键时期形成独立人格和正确的“三观”,就必须要注重培养公民意识。
一、基于教材资源,了解公民意识
为了使高中生可以养成公民意识,为成为社会合格公民奠定扎实的思想基础,我们必须要充分利用高中学习过程中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了解和明确公民意识的具体含义。从整体上来看,公民意识主要包括社会公民需要具备的正义意识、自由意识、公平意识、平等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权利意识、主体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确保学生可以自觉拥护国家安全,遵守社会交通规则,行使法律赋予自身的合法权利,履行自身应尽的法律义务。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和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此时认识事物和分析处理问题更加客观,且基本上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和世界观方面的知识。但是从整体上来看,此时高中生的心理尚不成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期间可能会出现一些不成熟的表现,尤其是社会意识、心理和生理发展之间具有很大的不平衡性。因此,为了有效地增强高中生的公民意识,切实抓住高中时期来培养和完善他们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就必须充分借助高中政治学科等教学内容来了解和掌握公民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本身是一门重视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培养的课程,这在培养高中生思想道德观念、人文社会思想以及法律意识等方面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该门学科本身同公民意识培养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所以,应切实注重将相关教学知识合理融合到现实生活实践中来,以借助各方面教材内容的学习来积极自主地了解和掌握公民意识方面的相关理论。比如,《政治生活》的第一单元主要讲述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民主参与意识;第二单元主要讲述关于政府方面的知识,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政府观和监督意识;第三单元讲述的民族制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主政治意识和素养等。又如,通过《经济生活》的学习,有助于使高中生树立维权意识和法律观念,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形成科学、客观的消费观;通过《文化生活》的合理开展,有助于使高中生培养创新精神和民族精神,使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确保他们可以成为一个合格的中国公民。
二、关注时政热点,体验公民意识
正所谓“实践出真知”,为了使高中生形成正确的公民意识,除了让他们了解公民意识的相关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对公民意识进行体验,这就需要高中生养成关注时政热点的好习惯。高中政治学科本身具有时政性等特性,其同社会时政热点之间具有很强的联系性。为了可以充分体验公民意识,高中生必须要充分借助时事热点的合理应用来唤起内心深处的公民意识。另外,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和计算机的快速普及和推广使得高中生可以便捷地了解和掌握有关的资料和信息,此时他们可以充分借助网络这个学习平台来了解时政热点,以更好地体验公民意识。
例如,在学习“主权国家”方面知识的时候,高中生可以借助电脑来自主上网搜集一些相关的事件。如,“日本政府在不顾我国政府警告的情况下,依然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等,这种实时新闻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了解公民意识的具体形式和内容,有助于借此来培养高中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尊心和国家主权意识。又如,通过了解当前社会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企业的不诚信现象等事件来使高中生明确企业信誉形象、诚实守信原则和社会责任感等的重要性,借此来使学生体验到诚实守信这种公民意识的重要性,从而使高中生形成良好的公民意识。
总之,为了使高中生可以形成健全的公民意识,必须要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需要在平时学习中了解和掌握公民意识的有关理論和概念,另一方面要注重关注时事热点来体验公民意识,从而充分借此来培养公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