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筱筱
【摘要】VR新闻是VR技术在新闻业中应用的一种新的新闻形态,相关的业务在国内外已广泛出现。VR新闻具有“带给用户沉浸式的场景感”和“改善用户的感官体验”两大传播优势,但是,它与传统的新闻理念和新闻业务也存在很多不兼容的地方。所以VR新闻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与研究,找出问题并解决,才能更好地使用新技术推动新闻业的发展。
【关键词】VR新闻;技术;冲击;新闻业
一直以来,新闻业快速发展的阶段都离不开传播技术的有力支撑。在遭遇新媒体强烈冲击的背景下,VR技术似乎为普遍衰落的大众传媒业带来了一线希望,于是各大媒介组织纷纷试水,VR新闻一下子成为业界乃至全社会讨论的热点。学界对于VR新闻的研究也迎来了一个小高潮。国内有学者从叙事学的角度谈到了VR技术对传统新闻生产的影响,认为其具备重构人类新闻生产未来的潜力;也有学者结合鲍德里亚的“拟像”理论批判VR技术使人陷入“虚幻真实”以及隐藏于其中的复杂媒介权力关系;喻国明将VR技术作为新媒介样态考察,并预测其能通过定义新的市场规则从而颠覆现有的媒介格局;也有学者以案例的方式探讨了VR新闻的机遇和挑战。
但是,新技术在新闻业的应用既开拓了种种可能性,也有可能因为“水土不服”无疾而终,过于盲目地崇拜技术也有可能会给新闻业本身带来伤害。因此,VR技术与新闻业之间存在的种种不兼容现象更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关注,找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更好地使用新技术推动新闻业的发展。
一、VR技术及VR新闻实践现状
Virtual Reality(VR),在国外引用较多的是Shenchang Eric Chen的定义,“传统上,虚拟现实系统使用3D计算机制图法构建模型,渲染实时的虚拟环境”。[1]一般而言,许多学者认为VR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产生一个为用户提供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模拟的三度空间虚拟世界,用户借助特殊的输入或输出设备,与虚拟世界进行自然的交互。具体说来,用户借助于计算机生成的三维虚拟环境,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浸入其中并与其进行实时互动,创造出一种“身临其境”的“第一代入感”。[2]VR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已广泛应用于传媒、社交、娱乐、游戏、人工智能等领域,国内外新闻业对其的观照产生了诸多VR新闻产品,笔者梳理了国内外主要新闻媒体的经典VR报道。
2013年美国传媒巨头甘内特(Gannett)集团推出首个解释性新闻项目《收获的变化》(Harvest of Change),这是业界VR新闻的首次尝试,它也为VR技术应用于新闻报道提供了典范;2015年美国广播公司(ABC)推出“ABC News VR”的服务,《叙利亚之旅》(Inside Syria)是其首个关于探访叙利亚濒危文物秘密场所的VR报道,观众可随记者共同“走进”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参观叙利亚战区的濒危古迹,感受真实的叙利亚当地情况;同年11月,《纽约时报》推出手机APP应用——NYT VR,其作品《流离失所》(The Displaced)报道了儿童难民的艰难生活,该作品的成功也为《纽约时报》在VR新闻领域的发展建立了巨大的优势;美联社于2016年2月宣布与硬件厂商AMD合作,利用AMD Radeon图形技术来创建虚拟环境,将生活环境周围的新闻和纪录片的内容重新构建;英国《卫报》和BBC随后也推出了一些体验短片,其中《卫报》的《6×9:单独监禁的虚拟体验》给用户带来了独特的感受。其中,美国广播公司(ABC)、《纽约时报》和美联社的成功实践最为引人关注,但综观西方国家在VR新闻领域的作品不难发现,这些VR新闻主要集中于新闻纪录片等领域,仍有较强的局限性,VR新闻的报道模式有待继续开拓创新。
同時,国内媒体也在积极探求VR新闻的报道模式。2015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中央厨房首次制作了“9·3”阅兵VR全景视频,全程记录阅兵盛况;同年,财新网推出了VR纪录片《山村里的幼儿园》,该纪录片关注了贵州山村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之后,财新网也将VR技术用于日常新闻和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如2015年12月20日深圳发生的山体垮塌事故,财新网从多角度发布了“深圳山体垮塌事故VR新闻系列报道”;2016年1月24日,央视网首次对体坛风云人物颁奖典礼进行全景直播;同年3月,也有多家媒体携带VR设备播报“两会”新闻;2016年6月7日,重庆晨报上游新闻客户端推出了全国首个VR新闻频道,发布了“VR川美毕业生作品展”“上游VR带你逛重庆地标”“上游VR全程直击2016重庆高考现场”等作品;网易新闻联合清华大学、AMD发起成立“VR Derma Lab”;搜狐视频在2016年8月底宣布启动VR合作平台;同时,VR新闻实验室在北京成立,首批成员单位包括《广州日报》《郑州晚报》《重庆晚报》等12家主流报纸,旨在共同探索VR新闻的报道方式。国内不同媒体的纷纷试水,开启了“带着读者去现场看新闻”的新闻报道模式。
二、VR新闻的传播特点
1993年,G.Burdea和P.Coffet提出了VR的“3I”特征,即沉浸感(Immersion)、交互性(Interactivity)、想象性(Imagination)。[3]VR的典型特征使其应用于新闻业时呈现出独有的优势。
(一)带给用户沉浸式的场景感
沉浸性是指VR能让使用者产生自己似乎完全置身于虚拟环境之中的感觉,并可以感知和操控虚拟世界中的各种对象,而且能够主动参与其中的逼真感觉。[4]新闻媒体采用VR技术,可以近乎完美生动地复现新闻事件的“现场”和“全貌”[5],为用户提供“场景”令其有身临其境之感。以往的新闻表现形式尚不足以淋漓尽致地展现新闻现场,而VR新闻不仅融合了传统媒体表达新闻时所用的媒介形式,且开辟了一种“沉浸式体验”的全新视角,用户戴上眼罩就可以感受飞机从头顶掠过,扭头就可以参与到信息的传播过程中,它将观众自然地带入“场景”中,用户不再是简单地“看”“听”“读”新闻,而是在“亲历”新闻事件。如在美国广播公司推出的《叙利亚之旅》报道中,用户在场景里可跟随记者亲临叙利亚现场,感受清真寺和国家博物馆,看到居民的生活状态,这种沉浸式的场景感带给用户逼真的体验。2015年深圳发生山体垮塌事故,财新网推出四条VR新闻,让用户在场景里感受事故现场及救援过程。
(二)改善用户的感官体验
“口语媒介产生了部落化的社会形态,人们主要依靠听觉、嗅觉、味觉来感知世界,麦克卢汉称其为部落化时代,并认为这是美好的时代”。[6]而后出现的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都只是利用了人的某个感官感知外界信息,难以达到麦克卢汉所言的感官平衡状态,而VR技术以水平定位系统模拟用户视角,通过高画质的全景展示带给用户良好的视觉体验,最先进的3D音效模拟环绕式带来舒适的听觉体验,手柄操控、行为检测、语音识别等多种类的交互方式可提高用户在行为甚至触觉上的交互体验。因此,VR新闻可调动用户的多种感官,多感官参与的状态能为用户带来更平衡的感官体验。以《丰收的变化》为例,其12个报道视频呈现出了诸多细节,如草垛旁的蝇虫和空中的飞鸟,观众可以在环视视频中得到丰富的感官体验。2016年9月新浪新闻推出的《舟游天宫》搭建了更具人性化的可视化互动平台,让新闻报道可“触摸”,其专题页面直接模拟神舟飞船的内部环境,网友通过点击飞船内部的一些按钮,进入相对应的策划栏目,仿佛化身为宇航员一同探索太空。
三、VR对新闻业的冲击
新技术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为行业发展带来新契机。当前,VR技术在新闻领域已崭露头角,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新闻阅读体验,但就如何更好地将VR技术运用于新闻业仍有较多问题需解决。本文试从以下几个角度总结新闻业在运用VR技术时所面临的挑战。
(一)技术本身的局限性
技术本身的局限性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其应用于各个领域时出现的不尽如人意之处,这些自身的“缺陷”也是其应用于新闻业时的首要挑战。从用户角度来看,提高使用VR设备过程中的舒适度至关重要,但目前主流的VR头盔,如HTC VIVE、索尼VR等重量都超过了500克,续航时间短,透气性差且便携性不足,佩戴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眩晕感。此外,VR新闻需依靠具体设备才能观看,此使用习惯用户未得到充分培养,视频的传输带宽问题也制约着VR的普及。对于新闻单位来说,目前的VR视频采集设备普遍造价较高,相关人才储备也不丰富,这些都导致目前VR新闻无法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流方式。
(二)解构传统新闻的真实性
李良荣教授认为,新闻与生俱来的基本特点有两个:一是真实,二是新鲜。[7]相较于VR应用较多的游戏、娱乐、旅游等其他行业,真实是新闻业的生命线,但VR技术是虚拟真实,这和新闻观念中的真实并非一个概念。新闻工作者在制作VR新闻时,为了复现新闻现场给予用户更完美的感官体验和视觉冲击,难免会对场景做出特定的技术处理,而当用户沉浸在虚拟现实场景中时,感官上的真实体验会冲击用户对意义上的真实性思考,使其难以区分真实与非真实的场景要素,这种虚拟真实从某种程度上解构了传统新闻观念中的新闻真实。并且,与传统新闻工作不同的是,VR新闻对画面有着天然依赖,然而过于依赖画面的新闻可能会冲击观众对新闻本身的理解,缺少文字的描述也会削弱新闻本质的呈现,使新闻不“真实”。
(三)冲击传统新闻的舆论引导作用
VR新闻对新闻现场的直接“复现”在某种程度上等于把观察视角直接扔给了观众,而其丰富的场景表现要素使得新闻细节具有更为多样化的解读空间,读者解读新闻的视角变得更加多元化,新闻被“误读”的可能性随之上升,由此或可导致舆论“失焦”,为正面价值的舆论引导带来了新的挑战。且人们接受信息的思考过程被简化,理性认识逐渐让位于感官体验,读者失去了理性、深刻的新闻视角的引导,便会对传统的客观、理性等既有的新闻观念形成一定冲击。
(四)增加新闻生产的难度
从新闻采集的层面看,VR新闻需要新闻工作者不仅具备新闻采集的基本功,还要具备熟练操作VR设备的能力。为了给读者以“我在现场”的感觉,新闻从业者不得不放弃长焦镜头,携带VR设备深入到新闻现场进行采集,特别是采集险情、战地、自然灾害等新闻时会大大增加工作的难度和风险。新闻的写作和编辑不再是依靠文字,而变成了VR现场的复现,这可能会让新闻工作者过于追逐画面感,从而弱化对新闻文本内容的重视以及对新闻背后深刻内涵的挖掘。新闻媒体利用VR设备进行新闻报道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模式和标准,从新闻的主题到后期的剪辑、制作等也未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这既需要考虑VR技术本身的特点,也要结合用户体验来进行调整、改进和完善。VR新闻的生产和传播还存在成本过高、耗时过长的问题。据专注于VR新闻产品的Mini USA公司市场营销经理Lee Nadler介绍,相较于制作标准数字视频,VR视频在拍摄和后期处理方面耗时更多,其中后期制作需要花费十倍于过去的时间,同时,人力成本也成倍增加。[8]
(五)适用的新闻报道类型有限
笔者总结了目前国内外VR技术应用的新闻报道类型,如《丰收的变化》此类的解释性报道,《叙利亚之旅》等灾难新闻,《舟游天宫》等科技新闻。VR在自然、体育、战争等场景性、冲击性较强的新闻报道上确有优势,但它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新闻报道模式,如时效性强的新闻、深度报道等,即使是灾难性新闻也可能因VR新闻过于渲染悲情画面而遭人诟病。新闻最基本的功能是告知受众信息,以帮助其消除某种不确定性,新闻的内核是文本的意义,不取决于现场体验感,也不依赖于视觉的强烈冲击。因此,VR技术更适合生产电影、赛事等为用户带去非凡体验感的艺术性作品,而那些更关注文本内容而非视觉体验感的新闻事件就对VR的需求偏低。报道模式的不确定性对于新闻媒体的业务布局、人员分配、成本估算等而言都是不利因素。
(六)盈利模式不清晰
目前VR新聞的盈利模式并不清晰。虽然2016年VR在美国新闻业已进入“深度测试”阶段,主要是“VR 沉浸模式”和“VR 数字原生广告”。同年,《纽约时报》创立T Brand Studio品牌工作室,目的也是为广告客户提供VR原生广告的系列服务。然而目前面临的窘境是:在当前用户规模下,花费数倍于传统新闻的成本制作出的VR新闻并不能创造与之匹配的广告收入。我国的VR新闻盈利模式同样不明朗,若VR新闻这一新的报道形式不能为新闻业带来更大的收益,甚至造成利益的减少或者亏损,想必在市场的驱动下,其应用场景会进一步缩小。但也有乐观分析认为,若VR的新闻现场感、即时性等诸多方面都得到增强,VR技术逐步应用于广告领域,或许会成为媒体创收的新手段。
四、结语
VR与新闻业的结合或许能带给用户沉浸式的场景感,促进感官更加平衡化,但场景也会带来煽情,平衡也会弱化思考,VR新闻的生产是否能适应新闻行业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本文以审慎之心从批判的视角探讨VR为新闻传播业带来的冲击。
梅赛尼在1970年出版的《技术与社会》一书中,总结了近代出现的三种不同的技术观:技术“善”论、技术“恶”论、技术“中性”论。[9]笔者既不承认技术是一切进步的原动力,也不赞同技术是万恶之源,片面地强调技术的某个侧面会使我们陷入绝对化的泥沼之中。技术的发展是为了推动社会的良性运转,从口语时代的耳语相传,到印刷时代的大批量复制,再到如今的互联互通时代,新闻传播事业一直与技术密切结合,也依靠技术取得了更好的传播效果,一定的传播技术推动了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但VR与新闻业的结合还未确立标准范式,新闻业界从实践层面上将其结合也是尝试之举,VR是否能大规模地应用于新闻业还是未知数。“VR”遇到“新闻”是美丽的错误还是正确的结合,我们不得而知。但任何一项新技术,不是也不可能是媒体转型的救命稻草。笔者并不排斥VR技术带给新闻业的机遇,但更强调以冷静的视角观察一项新技术的应用,学界应从学理上探讨其专业范式,业界也应在新闻实践中摸索出更好的新闻生产方式,共同推进新闻事业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QuickTime VR–An Image-Based Approach to Virtual Environment Navigation,by Shenchang Eric Chen Apple Computer,Inc
[2]史安斌,张耀钟.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J].新闻记者,2016(1).
[3]Burdea G C, Coiffet P:Virtual Reality Technology[M]. John Wiley & Sons, Inc.2003.
[4]杭云,苏宝华.虚拟现实与沉浸式传播的形成[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6).
[5]史安斌,张耀钟.虚拟/增强现实技术的兴起与传统新闻业的转向[J].新闻记者,2016(1).
[6]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32.
[7]李良荣.新闻学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23.
[8]Marron.M.B.Watershed Moments in Journalism. Journalism &Mass Communication Educator.2015:352.
[9]E. G. Mesthene: Technology and Social Change,1970.
(作者為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硕士生)
编校:张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