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王立松
摘 要:本文从通过对于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安托瓦纳·贝尔曼的“异的考验”翻译理论的深入探究,赋予“异的考验”翻译理论新时代下更多的现实意义,从翻译伦理、文化立场以及如何尽量避免“异的考验”中的变形三方面进行分析,启发译者站在文化重构的高度,找到更好的翻译方法,将原文更真实地呈现给读者,从而避免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扼杀。
关键词:翻译伦理;文化立场;文化重构
一、引言
当今时代,文化作为一国发展的软实力受到了极大的重视,而文化的跨国传播离不开翻译这座桥梁,因而翻译成其他语言的作品必须力求做到尊重并且还原原作的文化背景。在各国都在探寻文化“走出去”之路的时代背景下,文学作品的对外译介与传播成为了颇为重要的话题。1984年西方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贝尔曼继“文化转向”提出后,在其著作《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化翻译》一书中对于翻译过程中异的变形进行分类并加以描述,对于如何对待文化差异问题,如何处理文化方面的异有着更加具体的分析,值得进一步研究。异的考验不仅仅表现在语言的差异给翻译造成的障碍上,还体现在观念和态度上。学界一直以来都在关注和讨论,翻译在文学作品对外译介与传播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及發挥的作用,而这些问题仍然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就“异的考验”文化碰撞和异语再造这两个层面的考验进行阐释说明,并且从翻译伦理、文化立场以及如何尽量避免“异的考验”中的变形三方面着手,深化对于贝尔曼“异的考验”翻译理论赋予“异的考验”翻译理论的理解与认识,提倡译者应站在文化重构的高度,除了完成沟通和交流的任务之外,还要真正实现文化“走出去”。
二、文化“走出去”的翻译伦理
语言本身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的印记和符号,无处不流露出文化的特色,因此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更是一种对于不同文化的传达,在这个过程中,将“异”本土化的行为有违翻译伦理。翻译活动的目标实际上是将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异”作为“异”来接受、包容和尊重,力求站在翻译伦理的高度,还原原作。
翻译缘起于“异”,没有了“异”也就没有了翻译的必要。翻译在异国语言文化沟通过程中,是一座必不可少的桥梁。本质上讲,翻译活动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就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活动,是一个彼此间了解与融合的过程,其目标在于消除不同语言之间的理解障碍与隔阂,从而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让文化在交融的过程中更加异彩纷呈。既然翻译过程可以看作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一种双向交流,那么从这个意义来看,翻译活动中涉及的许多重要问题,就本质而言,是伦理层面的,也就是如何认识与对待自我与他者的关系的问题。
继“文化转向”提出之后,贝尔曼于 1984年出版了《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化翻译》一书,有学者认为这一著作直接引发了翻译研究的“伦理转向”。西方翻译界普遍将翻译伦理这一术语的提出归功于当代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安托瓦纳·贝尔曼。异的考验上升到了一个发人深思的伦理层面。
近年来,学界站在翻译伦理的高度,一直热切关注并且讨论有关翻译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例如译者应持有的翻译观念,寻求和掌握的翻译方法,而这些问题仍然存在不小的争议和质疑。同时,在新的历史语境下,翻译路径、翻译形式和翻译目标都发生显著变化。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为了打破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促进文化交融,译者更倾向于传达语言的意思,为了他者更好的理解自我,而牺牲了自我的文化特色。 致使在多元文化交流中,中国文学“走出去”的现状远不及学界对其的期望,而解决此问题,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秉承多元文化交流的态度和立场对翻译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认识与理解。换句话说,翻译的跨文化交流本质以及其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使命告诉我们,尊重差异正是实现翻译伦理目标的基础与核心。
但是这一问题的解决困难重重。贝尔曼在其著作《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化翻译》中,通过深入的研究、分析、阐释和判断,最终将翻译定格为“异的考验”。这表明异语间的交流实则是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在这个过程中,异语流露出独特的文化特性,虽然让多元文化多姿多彩,但却是翻译活动的严峻考验和顽固障碍。但我们要做到让中国文化通过翻译更好地走向世界,那么就需要结合深刻的文化内涵,将翻译方法的选择置于多元文化立场和视野下及文化重构的高度去加以审视与探讨。
三、文化“走出去”的文化立场
贝尔曼将翻译活动界定为“异的考验”,是想要揭示出翻译活动的跨文化本质,形式上表现为对自我与他者关系的处理。基于这一认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面临语言差异,同时还要挖掘出隐藏在语言差异背后的文化差异。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语言差异是最直接具体的阻碍,译者如若在不了解文化背景的情况下,机械地找到译出语与译入语相对应的语言文字符号,那么只是翻译成了变形的文本,虽然是呈现出了翻译文本,但却无法呈现出译入语背后的文化渊源,无法让读者感受到异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反之,好的译文往往是建立在深刻了解译入语文化背景,尊重、保存并且还原差异后呈现给读者的。由此可见,从基本层面来看,翻译只是不同语言文字符号的转换与对应,但从根本层面来看,却是跨文化交流的必要途径,是多元文化的碰撞。传达异彩纷呈的文化魅力,让文化“走出去”是译者的职责。
“异的考验”是对译者文化态度与观念的考验,要求尊重差异,并且最大限度的还原译入语的文化内涵。换句话说,译者要通过译文表达自己的文化立场,对翻译文本进行文化重构,让译文更真切地呈现原文的文化内涵,这样读者才能在品读翻译文本时更好地理解原作的社会文化背景。在翻译中国文学作品时,译者应俱备负责的态度,并且以坚定的文化立场做到让中国文化“走出去”,让世界各国通过翻译文本更真切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让中国文化保持本真,影响世界。
贝尔曼在《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代的文化与翻译》一书中,对翻译中的文化差异现象展开深入剖析,以不同以往的文化视角来探讨翻译的基本问题,揭示出翻译的跨文化本质,从而指出尊重差异、还原差异的翻译文化观。这对于翻译学界产生了广泛而普遍的影响。回首过去的经验教训,中国文学作品在莫言之前迟迟无缘诺奖,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体现的深厚文化内涵无法得以还原,无法以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影响外国文化并对异国文化和语言进行改造,从而丰富异国文化。审时度势,翻译文化观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进程尤为重要。
翻译是跨文化交流活动的中介,对文化传播的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劳伦斯·韦努蒂曾指出在受多重因素决定的翻译活动中,译者对异域语言与文化的态度和理解程度,对本土文化价值的认识与立场,是决定译者如何制定翻译策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充分认识和理解出发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后,文化传播的质量才能得以保证。因此,破除文化差异这一障碍有赖于文化立场的建立。那么怎样才能树立正确合理的文化立场呢?首先,必须尊重客观事实,不能扼杀文化差异。其次,在对待异域文化时,应平等看待文化差异,不能极端地以自我为中心,亦或盲目崇拜他者。
在中国翻译界,鲁迅的“信达雅”翻译理论影响颇为广泛,其理论中也表明了鲁迅对于翻译活动中文化障碍破除所持有的文化立场。鲁迅将“信”放置首位,这就表明其尊重异域文化的态度和立场。鲁迅的立场十分分明,他认为翻译必须要保持原文的异国情调,提倡“在有些地方,宁可译得不顺口”也要尽可能保存洋气。鲁迅宁可牺牲掉“信达雅”中的“达”,也要成全其翻译文本的“信”,这足以体现鲁迅坚定的文化立场。虽然他采取的翻译方法,看似技巧拙劣,但是却是一种负责任的尝试,体现出其面对文化差异力求还原本真的可贵精神。正是鲁迅这种“硬译”和创造新詞,才使得当时先进的西方文化得以在中国传播,达到给中国人民新思想以启迪的目的。反之,在翻译中,如若消灭客观存在的差异,将“异”同化,则不利于文化交流和社会进步,不利于读者对于异国文化的认识与把握,算得上是对语言文字的暴虐。如果本土语言中无法找到与异语所对应的词汇或者对应的词汇内涵不同,那么译者宁可牺牲译本的通俗易懂,采取生造新语词、新表达的翻译策略,也要尽可能保留原文风貌,呈现出原文语言文字背后独特的文化魅力,做到让文化通过翻译“走出去”。
四、文化“走出去”对于“异的考验”中变形的避免
翻译中的变形大多是无意识的,导致译文偏离原文,译者应充分认识到导致这些变形的倾向和力量,从而在翻译过程中对其有意识地避免。“异的考验”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目的语文化在接触、体验异国语词、文本时产生碰撞的考验。二是,异语语词、文本从本土语境连根拔起之后,在新环境生存的考验。“异的考验”不仅是对于译界文化态度和文化观念的考验,同时也是语言的差异带来的考验。语言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犹如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而对于目的语而言,异语的不同发音、写法、句式等等都无法经过翻译原原本本呈现出来。而利用异语中的语言习惯来改造和丰富自身,力求尊重原作,还原原作则是一段处处坎坷的漫漫长路。译者往往会停留在翻译的语言文字转换层面上,机械地找到对应的语言文字符号而忽略了两种不同语言文字背后的文化差异,从而直接将译入语通俗易懂化了。这样的翻译方法对于多元文化下的跨文化交流尤为不利,只能让文化成为翻译活动中不可跨越的鸿沟。译者有义务通过保留原语文本中的语言和文化中的“异”来丰富目的语的社会文化,从而通过翻译活动达到让文化真正“走出去”的目的。贝尔曼提出的十二种变形倾向对译者如何扼杀了异的生命力做出阐释和说明。本文通过分析异的考验十二种变形倾向中文化属性较强的几种变形,希望可以有助于译者避免变形倾向,丰富译入语文化,提升保留原语言文化特色的翻译水平。
1.明晰化
对于原文中隐晦的语言和含糊的表达,译者倾向于将含糊隐晦之处转化为明晰的表达,从而让翻译文本明晰化。文章读来清楚明白是写作和翻译的一个基本准则,许多译者和作者都十分重视这一点。通过翻译活动,翻译文本将原文清楚明白地传达给异国读者是译者的本分,也是翻译活动的意义所在,但是翻译过程中,对于明晰化却有两种不同理解。
第一种理解为:通过翻译活动中的这种明晰化倾向,译者将这些隐含的因素加以转化,从而让其凸显出来,有利于将原文中隐晦的、不明确的或是被压抑隐藏的意思明确表达出来,从而让读者理解起来显得更容易。另一种理解为:明晰化是对于原文的多余改造,得到的译文是加工粉饰后的,原文不希望明确的意义却变得明晰,造成原本存在多义的语句变为单意。
2.扩充
译文虽然要求完整,但许多译文往往比原文更加全面,比原文更长。斯坦纳曾经称翻译是一种通货膨胀。翻译过程中的扩充倾向,其实是由合理化和明晰化导致的。合理化和明晰化这两种倾向实际上就是把原文中隐藏的意思外显化。看似将文本扩充地更加完善,实则是徒劳无功。扩充实际上并没有补充出什么,而是增加了文本中文字的数量,并没有增加表述方式,使得文本冗余,毁了原文简明凝练的语调,压抑了原文的本来面貌。外显化或许可以使翻译文本更加清晰,但却使表达松散冗余,实际上会让原文的清晰语调变得模糊不自然。翻译活动中,要有意识地避开扩充倾向,避免过度翻译。
3.质量受损
译文的质量受损是将原文含有形象性和丰富性内涵的特定词汇转换为异语语词后,其原本的形象性和丰富性受到损伤的一种翻译倾向。译文找到另外的词汇,来对应原文中的术语,表达方式和人物形象等内涵丰富,容易引发联想的词汇,这种翻译倾向让原文语言文字背后的丰富具体的形象有所偏差。那么译文中的术语、表达方式和人物形象等或许会让读者相应的产生有一定偏差的联想和感知。
4.对方言网络和异国情调的破坏
方言元素是多元文化的体现,同样具有多元性。本土方言相比于文明语言更加自然,更加形象,这一本土元素符合散文追求形象化的目的。在散文中,方言的后于性特点则是散文追求的生命力和价值。所以说方言在散文作品中具有很高地位,若果扼杀方言的生命力,则是散文原作的一大笔损失。对于方言的翻译采取异国情调化的传统方法,或是将其索性改用本土化的方言取而代之,是散文原作的不幸,只能让原作受到异域文化的影响而变形。异化并没有原原本本地呈现出原文的异,反倒是将外国的异转变为本土的异,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5.对固定表达和成语的破坏
原文中的表达、意象、谚语等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人类历史的相似性,这其中传达的意思总能在异语中找到相似的对等物。但是对于这类文化背景相异的词汇来说,对等也只是就其所传达的意思,而不能找到对等的文化符号。因此,这些对等并不等同于真正的翻译,在对等的同时,文化的独特性也被扼杀。对于对等物的依赖大大削弱了译者的谚语意识。在翻译中,译者要有意识地加强自己的文化意识,展现谚语的异域魅力,丰富谚语世界。
五、结论
本文对贝尔曼的翻译主张进行深入研究,力求更好的阐述贝尔曼的翻译思想,并且通过阐述贝尔曼翻译思想中折射出的翻译伦理、翻译文化观以及文化立场进行分析和阐释,丰富这一理论的现实意义。本论文指出翻译是为了满足社会文化的伦理需求,为了弘扬民族文化,让本民族的文化和价值观走出去,从而提升本土文化的世界地位。同时,本论文还选取了文化属性较强的几种变形进行了具体说明,进一步说明翻译中的变形倾向压抑了原文的异,破坏了原文的异国情调,使译文不能从语言或是文化层面上还原原文,充实目的语,是一种民族主义的表现,有碍民族文化间的交流。通过此番说明,提醒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避免使原文变形的错误倾向,指出优秀的译文应该对原文的异怀有敬意,帮助译者认识翻译和文化走出去之间的关系,从而让译者在跨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世界多元文化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Berman, Antoine. L Epreuve de l Etranger, Culture et Traduction dans lAllemagne Romantique [M]. Paris: Gallimard, 1984.
[2]Berman, A. La Traduction et la Lettre ou lauberge du Lointain [M]. Paris: Seuil, 1999.
[3]Venuti, Lawrence. The Scandals of Translation—Towards an ethics of difference [M]. London: Routledge, 1998
[4]Venuti, Law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 [M].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04.
[5]德里达.书写与差异[M].张宁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1.
[6]刘亚猛.韦努蒂的“翻译伦理”及其自我结构[J].中国翻译, 2005, (5).
[7]刘云虹、许钧.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介——关于葛浩文的翻译[J].外国语, 2014, (3):16 - 17
[8]刘云虹.翻译价值观与翻译批评伦理途径的构建 [J]. 中国外语, 2013(5): 83-88.
[9]韦努蒂.翻译与文化身份的塑造 [A].查正贤译.刘健芝校.许宝强,袁伟选编.语言与翻译的政治[C].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
[10]许钧.论翻译的选择[J].外国语, 2002, (1).
[11]许钧,高方.“异”与“同”辨——翻译的文化关照[J].南京大学学报,2004(1): 10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