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生活》 教学设计与评析

2017-06-02 10:05孙媛媛李玉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17年5期
关键词:能量物质探究

孙媛媛 李玉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生物学》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本章涉及了《练习使用显微镜》《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细胞的生活》四节内容。通过本章前三节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了解了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认识到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微生物(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那么细胞是怎样进行正常的生活的?本节从物质、能量和信息变化统一的角度,以探究实验和典型的事例进行讲授。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入学一个半月,通过对生物学的学习已经知道了一些生物学概念、定义和学习的基本方法,对生物学也产生了一定的兴趣。生物这门课程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而且,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探索知识的积极性很高,学习和运用知识的欲望很强,我就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动嘴、动脑、动手,去发现、归纳、总结,人人参与到学习中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学生能说出细胞中含有的物质。

(2)学生能认识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

(3)学生能描述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4)学生能知道细胞核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

2.能力、情感態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动手,培养学生合作、探索、分析、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生物学科素养,使学生逐步树立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细胞中含有水、无机盐、糖类、蛋白质、脂质等有机物和无机物,理解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理解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3)细胞核控制生物发育和遗传。

2.教学难点

(1)理解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

(2)理解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能量转换方面的作用。

五、教学设计思路

课时安排:一课时。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这是生物学的重要概念,而学生头脑中并没有“物质”和“能量”的概念。利用学生喜欢动手做实验的特点,引导学生设计并完成几个环环相扣的实验:奶粉实验、双缩脲反应实验、土豆实验、花生实验、种子燃烧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发现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地理解概念,建构知识,培养他们善于观察生活和自主思考的能力。淀粉遇碘变蓝,在植物光合作用时会用到,为学生以后学习做好铺垫,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是高中生物中的部分,应用在本节课,是为做好初高中衔接的教学工作。

六、教学准备

1.实验准备:奶粉、土豆、花生、清水、双缩脲试剂、碘液、白纸、解剖针、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火柴、实验托盘。

2.教学课件。

七、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师:(展示PPT图片,采访同学)你每天的生活都有哪些内容?

生:吃饭、学习……

【教学意图】认同人是由细胞构成的,回忆自己的生活需要吃饭,获得能量,大脑支配思考,引出细胞的生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细胞需要物质

师:我们的班级是由每位同学组成的,而每个人是由细胞构成的,我们每天摄取的食物,最终会为我们的细胞提供物质,而物质到底是指什么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

实验探究一: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运动的。

教师指导实验步骤:将奶粉倒入盛有温水的烧杯中。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实验,观察奶粉在水中的变化。实验结束后,学生回答奶粉在水中的溶解现象。PPT展示方糖在水中溶解的微观过程,引导学生认识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且分子是运动的。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实践能力,通过溶解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3.细胞的物质组成

师:我们通过探究理解了物质的概念,细胞的生活需要哪些物质呢?让我们一起来通过实验验证下。

实验探究二:细胞的物质组成(有机物)。

教师指导实验步骤:PPT展示实验步骤、注意事项、提示。分组进行探究实验:①奶粉加双缩脲试剂(变紫)。②土豆片滴加碘液(变蓝) 。③花生包裹在纸张中碾压(油印)。学生小组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并回答。

师:细胞需要蛋白质、糖类、脂类等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有机物,因为含碳,所以可燃。

【教学意图】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从生活中发现新知:细胞中有蛋白质和糖类和脂类物质等有机物。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能力。做好初高中教材内容的衔接,为学生学习高中生物做好铺垫。

探究实验三:细胞中的物质组成(无机物)。

师:相对有机物,自然界中还存在一种不含碳的不可燃的无机物,而细胞中是否存在这样的无机物呢?口说无凭,实验为证。

教师演示燃烧种子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剩余灰烬为无机物,并注意酒精灯的使用。PPT展示葡萄干和吸氧图片,引导学生说出细胞中除无机盐以外的其他无机物。观察实验现象,认知种子细胞中存在无机物(无机盐、水、氧等)。

【教学意图】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认知细胞需要无机盐、水、氧等无机物。

小结:总结细胞中物质种类,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强化知识。

4.细胞膜

师:(PPT展示《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细胞中的哪个结构控制以上物质进出细胞?

学生观察动植物细胞结构,回忆以前的学习内容,推测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教学意图】复习旧知,学习新知。

5.能量

师:细胞膜像学校的保安一样,保卫我们的安全,保安每天的工作很辛苦,要保证三餐的摄入才能有能量工作,因为我们的食物中具有一种能量,叫作化学能。

师:(PPT展示风车发电、奔驰的汽车图片)它们具有哪些能量?

学生观察图片,发现生活中的能量,理解能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知识点。

【教学意图】认知能量可以转换的原理,引出动植物细胞能量转换器。

6.能量转换器

PPT图片展示:食物—人—动物细胞,阳光—植物—植物细胞,启发引导学生思考能量通过细胞中的哪个结构进行能量转换,讲解能量转换过程。学生观察图片,复习旧知,认识动植物细胞中和能量有关的细胞结构——线粒体、叶绿体,了解能量转换过程。

【教学意图】复习旧知,学习新知——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叶绿体),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

7.细胞核(DNA)

师:细胞的物质进出和能量转换是由细胞的哪个结构控制的?

学生阅读教材第53页,在科隆羊多莉的故事中发现克隆羊多莉长得像B羊,B羊给多莉提供了细胞核,细胞核控制生物的發育和遗传。

播放细胞核结构视频,引导学生认识DNA上携带遗传信息,使他们对DNA有直观认识,并理解其功能。

【教学意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在阅读中找到知识点,并学习新知。用播放视频的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

8.总结

细胞中的物质可以分为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类,它们是由分子组成的,物质进出细胞是由细胞膜控制的,细胞通过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生命活动。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统一。

【教学意图】强化巩固新知。

9.练习题

PPT展示习题(习题以游戏的形式展开,首先呈现纸风车图形,每扇风车有不同的分数,点击会链接到相对应难度的习题),学生选择相应分值习题,思考问题并回答。同时展示克隆哺乳动物资料。

师:是否支持克隆人技术?

【教学意图】拓展实践,情感升华,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使学生学会站在科学角度,理性看待科技进步。

八、板书设计

评析:

细胞需要物质和能量,细胞之间需要进行信息交流,这些都是生物学的重要概念。对学生而言,“物质”“能量”和“信息”都很抽象。基于对教学内容的认识以及对学生现有认知的了解,孙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探究、演示实验等方式组织教学,课堂设计采用激趣、合作探究、概念教学的模式,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发,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和实验探究活动,高质量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工作。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激发兴趣

强烈的求知欲是学习的最好动力,而感兴趣恰恰是激发求知欲的一种有效方式。该节课做到了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带着问题探究、带着结论交流,每一名学生都参与进来了。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一起研究并解决问题,由兴趣做引导,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学习了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有机物和无机物)这部分内容。

二、合作探究

因为初一学生还没有学习化学,学生对“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这个知识点很陌生,但处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动手能力强,所以孙老师选择了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冲奶粉实验,引导孩子从生活中的日常现象发现新知。接着利用三个探究实验:奶粉中加入双缩脲试剂、土豆片上滴加碘液、碾压花生,让学生看到明显的实验现象,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想了解产生这些实验现象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的兴趣。学生通过教师的提示得到新知:细胞中含有蛋白质、糖类、脂类等有机物。最后演示实验:燃烧花生种子,启发学生思考,细胞中是否含有不可燃的无机物,并通过葡萄干、吸氧图片的提示,引导学生说出其他无机物的种类。

三、概念教学

新课标提出了“概念教学”的理念,这是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之一。可以说,所有的教学环节设置都围绕着突破核心概念而来。该课环节设置丰富,目的就是用兴趣做引导,最终落实在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上。

四、学段衔接

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是高中必修一《分子与细胞》中的内容。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和学习效果,孙老师把在高中学习的内容拿到初中来,以增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从教学现场来看,这么做的效果非常好,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还增加了教学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五、板书设计

孙老师用思维导图做板书,从中心词向外逐层次延伸,让过去条条框框的板书真正地“活”起来,让学生能通过板书顺利梳理出本课的知识体系。

人都说,教学是一种缺憾的艺术。即使是一节成功的课,高质量的课,它也有其不足或还需要完善的地方。该课的缺憾之处如下,学生对物质这个概念认识较为模糊,这个环节设计可以进一步优化;关于风车发电和奔驰的汽车具有哪些能量问题,学生掌握的相关背景知识较少,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应给学生更多一些时间来阅读教材。另外,老师的语言虽然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但在评价方面稍显不足。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评价语相对单一,二是往往错过最佳的评价时机。

总的来说,这是教学设计合理,教学过程完整,教学效果显著的一节好课。

(注:此课荣获哈尔滨市南岗区第32届“百花奖”一等奖。)

编辑/佟馨 E-mail:1010381257@qq.com

猜你喜欢
能量物质探究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喝茶养生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能量之源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凝聚办好家长学校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