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伴儿为了占60块钱便宜,被忽悠着买了几万块钱的东西,真的是气死我了。反复跟她说注意不要上当,可还是被忽悠了,你说怎么办啊? ——李先生
近年来,老年人被骗已经发展成一种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那么,老年人为什么容易被骗呢?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 在发展心理学中,有一种理论叫作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该理论指出,对于老年人来说,剩下的时间是有限的,他们更多地倾向与情感相关的东西,这也就可以解释他们为什么对于亲情、朋友以及身体健康等的高关注了。
而那些骗子的“套路”:首先打亲情牌,跟老年人唠家常,与老年人建立情感的联系;接着给老年人一些小恩小惠,利用他们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来提供免费体检等,然后就开始推销自己的产品。
【从众心理在作怪】 在这个过程中,也有老年人从众心理在起作用。随着脱离社会工作岗位时间过长,老年人与主流社会脱节,不能全面获取信息。并且,有的时候老年人会为了使自己不处于孤立、低落的状态,不管自己对该事物是否认同,行为都会受“从众心理”驱使而作出跟身边的人一致的行为。所以当有讲座讲解说保健品功效较好、旁边有人想要购买时,老年人就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其购买的动机增加,独立理性分析的能力降低,也去盲目地购买。
另外,随着年龄的增大,老年人大脑也会跟着衰老。在反应能力、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记忆能力逐渐衰退并且大脑重量逐渐减轻的同时,各种感觉器官功能也跟着衰退。在这个时候,当人的机体处在某种刺激作用的条件下,客观要求与人的应付能力会失去平衡,从而产生一种去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在这种应激状态下,人往往不能立即作出理性的反应。而有的骗子就利用损失钱财、涉嫌犯罪以及子女遇到严重问题等虚假理由去吓唬老年人,使得他们出现一些恐慌焦虑,然后被骗。
的确,诈骗分子应当惩治。但身为老年人或是老年人家属的我们,也应该反省自己并有所作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尽量去防止老年人被骗呢?
【隔断骗子与老年人建立情感联系的可能性】 老年人空闲时间多,缺乏足够的判断力,相对更容易贪小便宜,且又有着太强的“自尊心”,即便知道被骗后也往往难以向子女启齿,就是很多骗子盯上老年人的重要原因。
如在同一个城市,子女可以多多陪在父母身边。如果分隔两地要多打电话,耐心、积极地和父母交流,使他们感觉到安全与陪伴,并让他们相信子女才是最可信的人。今后一旦有骗子要打他们的主意,他们就会第一时间想到与子女商量,减小被骗的可能性。
【老年人提高自己也很重要】 除了家人的陪伴,老年人也需要去调整自己的行为,减少变老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可以多参与社会活动,比如参加戏曲、象棋比赛,练书法等,体验到个人价值的存在感。展现出积极学习的态度,多看新闻报道、听广播,让自己的视野开阔,使自己不那么容易陷入骗局被骗。另外,老年人需要多了解關于预防受骗的知识,加强对社会骗局的认识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