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刘世朋
(辽宁省瓦房店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大连 116300)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联合IgG指数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
王淼,刘世朋
(辽宁省瓦房店中心医院神经内科,辽宁 大连 116300)
目的 本文就脑脊液寡克隆区带联合IgG指数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研究和分析。方法 选取76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进行讨论和分析。根据患者的病理进行分类,将76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将同期的86例期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同时,经由脑脊液寡克隆区带联合IgG指数的检测方式。同时,观察各组OCB检测结果、各组IgG指数结果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OCB检测结果分析情况。结果 通过上述实验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干预组患者的IgG指数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上述实验研究结果的对比分析后发现,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经由脑脊液寡克隆区带联合IgG指数的检测方式,能够有效的了解到IgG的合成情况,对疾病的诊断起到辅助作用。
中枢神经系统;脑脊液寡克隆区带;IgG指数检测;诊断价值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有许多,例如中毒、免疫损伤、感染、遗传以及内分泌紊乱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症状有运动障碍、意识障碍、头晕头疼等。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命健康,因此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引起了广大人们的关注。经过相关研究后发现,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采用脑脊液寡克隆区带联合IgG指数的检测方式较为有效[1]。所以,本研究为了探究脑脊液寡克隆区带联合IgG指数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对其进行了相关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9月~2016年2月辽宁省瓦房店中心医院进行就诊的76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理进行分类,将76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将同期的86例期非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中男34例,女42例,年龄21~76岁,平均(46.73±6.37)岁;对照组患者中男48例,女38例,年龄21~68岁,平均(46.05±5.96)岁。经过对比分析发现,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于以上的所有患者进行脑脊液和静脉血的采集,并使用静脉血制作血清。同时,将一份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的标本进行检验,一份患者的血清和脑脊液的标本冷冻留存。在进行IgG指数检测检验时,使用的仪器为BNI系统免疫散射比浊仪,生产公司为西门子公司,生产地为德国,使用的试剂和校准品等均使用西门子公司的配套用品。在进行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验时,使用的仪器为SEBIA HYDRAGEL电泳分析仪,使用的试剂和校准品等均使用公司的配套用品。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的IgG指标、OCB阳性例数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OCB检测结果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l5.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IgG指标情况比较 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后发现,干预组中炎性疾病患者的IgG指数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MS的IgG指数为(1.35±1.13),而对照组的IgG指数为(0.52±0.35),两组患者的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IgG指标情况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OCB阳性例数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OCB检测结果情况比较 经过数据对比分析后发现,在对照组患者中无人为阳性,经检验后被诊断为Ⅰ型。同时,病毒性脑炎的10例患者中均为阴性,且为Ⅰ型。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OCB结果及分型比较
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首次发现于1942年,现今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验广泛的应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检验中[2]。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早期时使用常规的检验方式是无法进行诊断的,因而经过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后发现,在中枢神经系统早期病变时脑脊液LgG会出现一些变化[3-4]。经过相关实验研究后发现,若是血脑屏障损伤程度越高,那么白蛋白的比率越高[5]。从孟俊,朱巍巍,彭奕冰等人[6]的实验研究结果中可知,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验方式对于非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诊断率较高。从本实验研究结果中可知,干预组患者的IgG指数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的OCB检验结果均为阴性,为Ⅰ型。同时,病毒性脑炎的患者也均为阴性,为Ⅰ型。由此可见,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患者经由脑脊液寡克隆区带联合IgG指数的检测方式,能够有效的了解到IgG的合成情况,对疾病的诊断起到辅助作用。因此,脑脊液寡克隆区带联合IgG指数的检测方式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检验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1] 潘勇军,杨华.脑脊液免疫球蛋白指标在急性脊髓炎症性疾病中的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1(4):286-287.
[2] 肖持坚,李小敏,黎敏,等.寡克隆带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疾病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0,21(14):118-120.
[3] 胡文彬,薛本春,吴君霞,等.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及IgG指数的检测方法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J].安徽医学,2010,31 (12):1534-1537.
[4] 王金行,宋鉴清,刘柏新,等.脑脊液寡克隆区带及IgG指数在多发性硬化中的临床意义[J].广东医学,2011,32(13):1725-1726.
[5] 杨洪芬,张正君,赵果园,等.脑脊液寡克隆抗体(IgG)检测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 (2):314-315.
[6] 孟俊,朱巍巍,彭奕冰,等.脑脊液寡克隆区带检测联合IgG指数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意义[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5,14(4):335-336.
10.3969/j.issn.1009-4393.2017.0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