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微博辅助英语学习情况调查

2017-06-01 12:19:08张春艳
长春大学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学生

张春艳

(楚雄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云南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微博辅助英语学习情况调查

张春艳

(楚雄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云南 楚雄 675000)

微博是网络等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强大的信息发布和传播功能不仅为用户创建了重要的信息交流阵地,也使大学生的英语学习有了新的平台和载体。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微博持有情况以及大学生利用微博进行英语学习的动机、方法、资源、频率及倾向等调查,有助于英语教师构建高效课堂,适时为学生创建移动的英语学习环境;有助于在校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转变角色,完善英语学习活动形式。

微博;大学生;英语学习

微博自跨入中国国门之后很快就迎来了盛极一时的微博时代,新浪、搜狐、网易、腾讯等各大门户网站顺势推出的微博服务已成为人们获取网络信息及各类资讯的重要端口。 微博自诞生之日起一直在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它不仅把人们从信息的接收者变成了信息的参与者,而且也改变了人们接触互联网的习惯。目前,微博被政务、社会组织、名人以及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其他人士广泛使用,微博也被应用于诸如新闻报道、生活提示、心灵鸡汤、随笔札记、活动炒作、故事笑话、教育教学及语言学习等众多方面。微博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一种常态化的存在,并一直保持着相对固定的用户量。就英语学习而言,微博被视为一种新的学习资源和学习工具,甚至已有部分学校把微博作为一种英语学习工具运用于辅助学生的英语学习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因此,分析大学生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使用微博辅助大学英语学习的现状,仍具一定现实意义和价值。

1 微博

(1)微博的定义。微博(Weibo),即微型博客(Microblog)的简称,也是博客的一种,是一种通过关注机制分享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社交网络平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的平台。微博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包括标点符号)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提到微博,人们就会想到美国的Twitter服务,微博这一术语最早便是来自于美国人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2006年创建的新兴公司Obvious。在初始阶段,所谓Twitter服务仅是以类似于手机短信的形式与其他成员沟通交流的形态。2009年8月,中国“新浪微博”内测版成功推出,微博开始在我国网民中日益流行和普及,各类网络新词在微博使用过程中应运而生并广为流传,出现了盛极一时的微博时代。

(2)微博的特点。微博的发展在2011年可谓是其发展的巅峰,用户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也造就了许多民众、政府、组织等在微博上发声并开展互动。微博的简短、快速回复、现场感强、更新迅速、经济实用、非制度化等特点,致使其具有极强的互动性,且能够在网络上迅速汇集众多的关注并获得较大的影响。自从微博的诞生及快速发展以来,其实时传播功能加快了信息传播速度的同时,已成功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轻松实现了信息的远距离传送。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信息交互的过程,打破了传统的信息发布和传送形式,即人人都可以享有分享信息的权利。也正是微博的这些特点直接决定了微博运用于大学英语学习中的可能性以及独到的优势和特色。

(3)微博辅助英语学习的理论依据——微型学习理论。微型学习这一概念是2004年奥地利学习研究专家林德纳提出的,他认为,微型学习是一种指向存在于新媒介生态系统中,基于微型内容和微型媒体的新型学习。国内学者张豪锋、朱喜梅在《整合式微型学习探微》一文中将微型学习定义为:“就是将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小片段的学习活动与技术设备的使用结合起来,让学习变得更加生活化,使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轻松地进行学习。”[1]以上两个概念都共同指向了学习时间的自由性、灵活性,学习内容的碎片性、微型性,学习地点的随意性及移动性,这些特点正好和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相吻合。

2 研究方法

(1)调查对象。本研究随机抽取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境内一所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25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来自于该校下设的7个二级学院,分别包括4个文科方向的二级学院,3个理科方向的二级学院。由于每个学院及专业的学生人数不等,问卷的发放主要是按人数较多的学院多发几份、人数较少的学院就少发几份的原则进行。总之,调查者始终本着以较大辐射面为基点在全校各专业学生中随机分散式发放并收集。

(2)调查工具及数据处理。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2份,问卷的有效率为96.8%。问卷题目的设置涵盖9个调查项,主要调查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学生在微博上花费的时间及学生通过使用微博想要获取到的英语知识类型等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调查,并对调查到的数据运用软件Excel2007进行统计和分析。由于题目的设置有单选和多选两种类型,因此在数据结果的显示上则主要采用百分比的形式加以呈现。

3 结果与讨论

图1 男女生比例

(1)男女生比例及微博账号持有情况。据统计,此次问卷调查所涉及的男生比例占44.63%,女生比例占55.37%(如图1所示)。从整体上来看,男女性别差异不是十分明显。

图2 微博账号持有情况

从图2的数据可知,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都持有至少一个微博账号。虽然学校地处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但从大学生持有微博账号的情况来看,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学生能够紧跟时代发展,善于运用信息技术,而不是在信息化进程中被“边缘化”的群体。

图3 英语学习动机

(2)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心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动机支配的,动机是激励人们行动的内在动因和直接动力。通过图3数据显示,在所有的学生中,43.8%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考试,35.95%是因为对英语感兴趣,而出于工作需要的占38.42%,需要出国的占2.89%,其他占3.71%。根据调查,我们可以很容易地了解到,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英语主要是为了考试或工作。学生的英语学习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学习动机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能产生动机,而动机又能促进学习。正如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的那样,动机适度地激发,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正面的影响。

(3)学生英语学习方式。从图4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喜欢依靠老师讲授学英语的学生占64.46%,喜欢通过网络、多媒体、微博等途径学习英语的学生占50.86%,喜欢通过参加学习小组讨论或者参加英语角活动交流学习的学生占56.61%, 喜欢通过看书进行自学的学生占42.79%。调查结果显示,云南地州本科院校的大学生英语学习虽然主要还是偏向于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但与此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的英语学习也表现出了独立性特点,即有高达一半以上的学生都喜欢通过网络、多媒体、微博等进行英语学习,也喜欢通过积极主动参与课内外其他活动学习英语。该组数据的结果一定程度上说明,云南民族地区的在校大学生学习英语的方式具有多样特征,并且学习意愿不一定就比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弱。通过此组数据,教师也应看到,英语教学中网络、多媒体、微博甚至微信等的运用是可以加以尝试的教学形式,而教学设计上偏重活动部分也并不是不可行。

传统遗传算法[9]杂交过程的实现往往是从上一代种群中随机选择两个个体进行杂交,对于杂交生成的子代,采取直接替代父代的方法,但是在替代的过程中存在子代的适应度低于父代,出现劣势个体的情况,使整个算法的收敛速度变慢,在遗传代数一定的条件下,最终解的误差率上升。

(4)学生微博英语资源利用效果。从图5可以看出,云南民族地区在校大学生们,认为利用微博学习英语在词汇学习方面帮助最大的占31.4%,认为利用微博学习英语在阅读方面帮助最大的学生比例占21.9%,认为利用微博学习英语在口语方面帮助最大的学生比例占24.38%,认为利用微博学习英语在写作方面帮助最大的学生比例占12.39%,认为利用微博学习英语在听力方面帮助最大的学生比例占9.91%。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微博在辅助自身词汇学习方面的帮助较大,而对于听力的提高作用却不是很大。

图5 微博英语资源利用效果

图6 学生微博学习英语频率

(5)学生微博学习英语频率。通过调查,如图6所示,学生每天都会刷新自己的微博,但不会每次都进行英语学习。学生平均每月在微博上学习英语的时间为5小时以内的占67.76%,平均每月在微博上学习英语的时间为5至15小时的占18.59%,平均每月在微博上学习英语的时间为15至25小时的占7.43%,平均每月在微博上学习英语的时间为25至35小时的占4.54%,平均每月在微博上学习英语的时间为35小时以上的占1.65%。数据表明,学生虽然都有微博,但大部分学生在微博上学习英语的时间投入并不多,这可能和微博自身的功能局限有关,但或许与学生通过微博获取信息能力不足的关系较大。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微博辅助大学英语学习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微博的存在已再不仅局限于其基本的功能,更不是一种娱乐工具。

图7 微博学习英语写作情况

(6)学生微博学习倾向。这里涉及到的学习倾向主要是指学生将来想要通过微博获取到有关写作的知识和内容等。此次调查如图7所示,希望在微博上了解到有关写作范文解析的学生占 59.09%,希望在微博上了解到有关写作经典例句的学生占74.79%,希望在微博上了解到有关写作模板的学生占35.95%,希望在微博上了解到有关写作常用搭配的学生占39.66%。数据显示,学生对于可以通过微博学习英语知识的意愿较强,而写作及写作经典例句这两组数据也从一定侧面显示,学生对自身的英语写作水平或许比较担忧,可能找不到合适的写作水平提高的途径和方法。

图8 学生微博学习意愿情况

根据调查,假设有一个能够提高英语水平的微博存在,但要求学生必须关注并每天花费一定的时间通过微博学习英语,表示愿意尝试的同学如图8所示占100%。这也就说明,云南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极其愿意改变目前自身通过微博进行英语学习的现状,愿意尝试通过一些新兴科技或者手段学习英语。因此,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可以在微博辅助大学英语教育学方面多做尝试,构建基于微博进行大学英语学习或者教学的新模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增进英语学习效果及实用性。

4 微博辅助英语学习的启示

4.1 微博辅助英语学习对教师的启示

第一,微博的出现不仅带来了媒介环境的彻底改变,对教育的冲击也达到了空前。在当今高速运转的社会中,微博以其裂变式的高效信息传播模式、单向跟随的用户关系和碎片化的简短文本形式,为用户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2]。高校外语教师应充分意识到微博运用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巨大潜力,在英语教学中微博的尝试性使用将有助于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和师师交流,有助于师生获取更多有关英语的知识等,从而致力于教师多渠道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学生多渠道拓展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容。

第二,微博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运用于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已是大势所趋。由于微博用户关注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源,所以英语学习相关微博终端所发送的信息应考虑到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所有用户的兴趣点和信息受众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学生对微博这一新鲜的英语学习载体和学习形式有充分了解,才能主动去接触知识源,也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及学习,才能进一步激发学习者的热情。不论是教师本身还是学生个人,都应该适时尝试目前已有的新型学习方式,转变传统观念并顺应时代发展。

第三,微博有利于形成移动的学习环境。随着电信、广播电视、互联网的高速融合,4G技术趋于成熟,学生通过手机上网也越来越便利。“移动学习”理念也开始逐渐被大众广为接受,教师在构建英语学习第二课堂的同时,应充分考虑“移动学习”应用于英语教与学的可行性,致力于引入新观点、新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帮助学生形成随时随地学习的习惯。

总之,大学生在纷繁的微博世界中如何有效关注并获取自己感兴趣的英语微内容,最大限度发挥微博辅助大学英语学习的作用是教师亟需思考并解决的问题之一。教师应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提前做好功课,帮助学生筛选符合自身英语学习特点的微博内容,或通过教师自己的账号实时进行有效英语学习内容的推送并推荐其他英语学习方面有价值的微博账号,做学生知识建构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当然,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在大学生中越来越普及,诸如微博等的英语学习应用程序也越来越多,甚至是琳琅满目,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合理及有效使用,擅于寻找一切有助于英语教育教学的途径,做有效的知识发布者及虚拟课堂的引路人。

4.2 微博辅助英语学习对学生的启示

第一,学生应充分利用各类英语学习应用程序,加强学习意识,弥补自身的不足。基于微博的大学英语辅助学习是大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解决各类学习问题的过程,某个英语辅助学习应用程序的使用只是某一个层面上的问题。由于各类学习应用程序各存差异,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辨别优劣的能力,能够选择适合自身需求的工具。然而,学生也应意识到,内需是一切学习形式有效性提高的基础,学生只有在长期的积累中慢慢积累和沉淀,对学习本身心存紧迫感和危机意识,才能积极投入英语学习,提升英语水平。

第二,学生应转变传统教育教学中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主动构建自身知识体系。在微博环境下,实现学生角色的转变是较为容易的事情。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对教师发布的学习内容进行锁定和查询相关知识之后,比较容易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然而,为了完成某个特定的学习任务,学生应制定一个较为可行的学习计划,在准备学习资料和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做到同伴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这也是学生更新知识及构建自身英语常识体系的重要过程和必经阶段。

第三,善于实时反馈,加强与教师的互动,主动参与课前、课堂及课后教师主导的英语学习活动。在微博平台上,相互关注的用户可以自由地互评,各种思想的碰撞可以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博文内容,但与此同时,针对同一问题可能会存在的争议则需学生及时与教师沟通并形成反馈,得到教师正确的指导,从而保证学习效果及时效性。

微博辅助大学英语学习,有利于学生扩展自己的学习空间,使学生的学习场所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或者教室,而是延伸至课外。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在微博提供的学习、交流平台上,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节约时间、毫不拘谨地最大限度运用英语知识并尝试进行有效输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以致用。

5 结语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强调:“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3]微博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及媒介,出现较早、用户规模庞大且相对稳定。微博作为一个基于信息分享和交流的平台,在注重时效性和随意性的同时也兼容了博客、社交软件和移动设备的优点,它不仅可以支持图片、音频、视频、超链接等多媒体内容,并支持用户通过计算机、手机、各类移动设备、即时通讯工具等多种终端探访等特点,直接决定了微博在大学英语中的应用价值。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微博英语教学不仅可以向学生展示网络化教学的好处,也可以极大地丰富大学英语教育教学内容,提升大学英语的弹性,构建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氛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充分体现了微博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总之,通过诸如微博等的软件学习英语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发展趋势,大学生通过微博学习英语既能提升自己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全方位增强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弥补传统英语教学方法上的不足。

[1] 张豪锋,朱喜梅.整合式微型学习探微[J].现代教育技术,2010,20(7):21-23.

[2] 魏超,陈璐颖,白雪.微博与微信[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5.

[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R].中共中央国务院,2010.

责任编辑:刘 琳

An Investigation to Microblog-assisted English Learning of College Students in Ethnic Areas

ZHANG Chunyan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huxiong 675000, China)

Micro blog is a product of network and othe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With the functions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and communication, it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information exchange platform for the users but also for the college students especially in their English learning. The survey on the situation of micro blog using in ethnic areas and their learning motivation, methods, resources, frequency and tendency will be helpful for English teachers to construct classroom teaching mode and create mobile learning environment, also helpful for learners to transfer roles and perfect means of English learning activities.

micro blog; college students; English learning

2016-12-26

云南省教育厅项目(2015Z189);楚雄师范学院校级研究项目(1407)

张春艳(1985-),女(彝族),云南禄丰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应用语言学与外语信息化教学研究。

G642

A

1009-3907(2017)04-0086-06

猜你喜欢
大学生英语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学生写话
学生写的话
读英语
酷酷英语林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中国火炬(2010年9期)2010-07-25 11:45:09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