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大师从这里走出
——访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刘旭锴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刘旭锴
又见大师!2016年最后一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一则公告为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以下简称“天津市政院”)带来了一则振奋人心的消息——总工程师刘旭锴被授予“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这是继黄大健、朱兆芳之后,天津市政院推出的第三位国家级勘察设计大师。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这一国家级荣誉称号,由住建部发起、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组织评选。其当选条件十分严格,要求当选者在勘察设计领域成绩卓著,为相关专业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作为天津桥梁设计领域的领军人物,刘旭锴获得这一称号并不令人意外,可谓实至名归。从业近三十年来,他主持完成了上百项重点工程和多项重大科研课题,尤其在大跨度拱桥、斜拉桥、开启桥、城市立交和城市隧道等方面造诣深厚,获得的各类奖项和荣誉更是不胜枚举。
我的成长来自于一次次地被“压担子”,因为凭我当时的能力,还无法全面掌控那么重要的项目。在技术前辈们的帮助下,依托院里的综合实力,还是圆满地完成了项目。这样的经历,确实让自己获益匪浅。
精力充沛、态度亲和、作风干练,这是刘旭锴给笔者的第一印象,丝毫看不出他将迎来52岁的生日。“获得大师称号,是对个人的肯定,但同时反映的是天津市政院的综合实力。”对于这样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刘旭锴颇为谦逊。在同事的眼中,刘旭锴获得大师称号是水到渠成的一件事。有同事评价说:“作为业内的技术翘楚,不骄不躁埋头苦干,称得上是技术型知识分子的典范。他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大家有目共睹。”
海河上的桥梁是一道道别具韵味的风景,更是融入城市血脉的特殊符号。在海河上游造型各异的21座桥梁中,超过半数是由刘旭锴和他的团队主持设计的。其中有被称为“天津之眼”的永乐桥,这是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纯轮辐索式全柔性索摩天轮桥,还有第一座横跨海河的双层桥梁——金钢桥。其中不少设计已成为教科书中的经典案例。
刘旭锴说:“从小时候的梦想到大学所学,隐约感到自己与桥梁有着不解之缘,但直到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才算是真正开启了自己的桥梁人生。”
自1989年从同济大学桥梁系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刘旭锴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进入了天津市政院。他发现,在学校时,学习的内容更多是和考试联系在一起的,工作后,知识才真正和具体项目结合起来。在刚上班时,他发现自己有很大一部分时间是用来回忆学校所学。
然而,这并没有影响刘旭锴快速融入实际工作中去。在当时,很多人尚不清楚计算机是何物,而他已着手开发一系列计算机专用软件,极大地提升了设计效率,至今仍被天津市政院的同事们津津乐道。
作为引入的首批具有研究生学历的人才,刘旭锴入院不久就被委以重任,成为重点项目的负责人。刘旭锴说:“我觉得有点拔苗助长了,因为凭我当时的能力,还无法全面掌控那么重要的项目。”回忆起1994年承担的小树林立交桥项目,刘旭锴至今依然记忆犹新:“当时在技术层面自己并没有什么可担心的,但对项目所承载的功能,自己却并不是太清楚,更谈不上理解项目对区域经济和发展的影响。”
“在技术前辈们的帮助下,依托院里的综合实力,还是圆满地完成了项目。这样的经历,确实让自己获益匪浅。”刘旭锴认为,正是受益于天津市政院为年轻人提供的机会,让自己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充分的磨练和长足进步。
过去,我们或多或少都走过一些弯路。其主要原因在于从前的设计理念和认知赶不上经济高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设计人员不能只是纯粹的“画图匠”,必须从更宽广的视野考虑,跳出自身专业,全过程、全方位地来审视自己的作品。
“对于我们这一代人而言,赶上了一个比较好的时期,是时代为我们提供了更大的施展才能的空间。”回顾自己的成长经历,刘旭锴认为: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形成了大量的建筑设计需求;另一方面,设计手段和方式的变革,大幅提升了工作的效率。例如,以前用手绘图纸,一个小项目或许都要花上一年的时间,而借助计算机,一个大项目如今或许两个月就搞定了。
“过去,我们或多或少都走过一些弯路。主要原因在于,从前的设计理念和认知赶不上经济高速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刘旭锴举例说,在20世纪90年代初,马路上汽车很少,更没有什么重型车辆,但在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城市中的机动车需以百万来计,这对于桥梁的要求已不可同日而语。然而,作为当时的设计人员,又有几人能预计到这一幕呢?过去的一些设计作品,当初或许曾广受赞誉,而今却成为了发展的瓶颈。这就值得我们反思,虽然受制于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其合理性,但从更长远的时限来看,当时或许仍有改进和提升的空间。
具体而言,如何才能破解前面所说的问题?刘旭锴认为,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解决。一方面是多走出去看一看,学习国外的经验。在一些发达国家,他们同样曾经历过高速发展的时期,也遇到过和我们类似的问题。如今,他们的市政基础设施已步入成熟期,新建的很少,大部分支出是养护费用。例如号称世界第一单孔拱桥的悉尼大桥,设计最早始于1857年,1932年竣工,从而带来了材料技术革命和设计理念创新;再比如旧金山金门海峡之上的金门大桥,于1937年建成,被誉为20世纪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另一方面,要通过大量的交流沟通来完善设计方案。不仅包括和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讨论,还应借鉴其他专业领域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刘旭锴说:“每个人所处角度不同,会形成不同的看法。依托团队的力量,集思广益,才有可能做出更好的设计。”
作为市政基础设施,虽然交通功能是桥梁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同时也要结合城市景观、城市形象全盘考虑,甚至一定程度上要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实际上就是要求设计师对设计有更深的理解。
在刘旭锴看来,设计人员不能只是纯粹的“画图匠”,必须要从更宽广的视野考虑,跳出自身专业,全过程、全方位地来审视自己的作品。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具有更深厚的知识积累,也就是力争成为通常所说的复合型人才。尽管有时摔跟头难以避免,但这是成长的一个必要过程。
竞争日渐激烈,人才成为设计行业最为关键的资源。谁掌握优秀人才,谁就能够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主动。对于年轻的设计人员,我们要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鼓励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开展试验性的工作。逐步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势必成为天津市政院未来发展的有力保障。
竞争日渐激烈,人才成为设计行业最为关键的资源。谁掌握优秀人才,谁就能够在未来发展中占据主动。正所谓,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对于设计行业,这一点体现得更为明显。
与共和国同龄的天津市政院,拥有市政行业甲级、公路行业(公路、特大桥梁、特长隧道、交通工程)甲级、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风景园林工程设计专项甲级、工程咨询甲级、城乡规划编制甲级、工程勘察(综合类)甲级、测绘甲级、工程总承包甲级及工程监理甲级资质,是全国传统八大市政设计院之一。历经68年的风雨沧桑,天津市政院依然保持着蓬勃的活力,走在行业发展的最前沿。其中的秘诀就在于对人才的重视和培养。
刘旭锴认为,设计行业是典型的轻资产、重人才、附加值高的服务行业。他说:“没有现在的办公大楼,换一个场所可以很容易开展工作;而没有这些设计人才,什么也干不了。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通过科学规划和管理,天津市政院目前已经形成了老中青搭配较为完整的人才梯队。拥有一支以3名国家工程勘察设计大师、3名突出贡献专家、17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名天津市中青年授衔专家为代表的专业人才群体。全院1 477名职工中,硕士研究生及以上技术人员538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57人(含教授级高工99人)。
天津市政院始终致力于为年轻的优秀人才打造良好的发展平台,提出加强对“三类人才”的培养,即通过一对一培养新大学生,依托项目培养青年人才,重点培养技术骨干。有针对性地开展导师带徒工作,发挥“传帮带”作用,加快他们成长成才。一位年轻的设计师告诉笔者:“跟着刘旭锴大师做项目,心里有底。和他一起工作没有距离感,容易沟通,尤其是对技术问题的交流十分顺畅,更能学到不少东西。”
刘旭锴说:“结合重点项目‘传帮带’,不仅可以锻炼年轻人,还可以让他们少走弯路。”他认为,年轻人对新知识接受更快,富有朝气,往往有更多的新想法。要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去对待他们,鼓励他们有自己的想法,开展试验性的工作。如果对人才没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心态,企业很难走向更高的层次。逐步成长起来的新生力量,势必成为天津市政院未来发展的有力保障。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近年来,天津市政院还积极实施了知名专家战略,明确提出“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既要严格要求,又不求全责备,努力营造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推崇原创、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有利于‘知名专家’脱颖而出的工作氛围。”
刘旭锴表示,天津市政院通过整合有效资源,持之以恒地培育高端专业技术人才,有理由相信,未来将有更多的大师从天津市政院走出。
问: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怎样的素质?
刘旭锴:对年轻人而言,勤奋是必须的。一方面,知识和技能快速更迭,必须持续学习,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另一方面,工作中必须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只有功夫下到位,才可能有好作品。
更重要的一点是必须能静下心来,专注于基础工作。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人员来说,尤为重要。然而,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各方面诱惑太多,容易产生浮躁的情绪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因此,要真正做到静下心并不容易。耐得住“十年不鸣”,才有可能争得“一鸣惊人”。
对事业要存敬畏之心。都说破土动工算是建筑项目的起点,而对于设计人员来说,当你画下第一笔,或许才是项目的开始。要不忘初心,凭良心做事,从一点一滴做起,不好高骛远,长期积累下来自然会有收获。
问:在您以往的设计作品中不乏创新之举,创新的灵感从何而来?
刘旭锴:建筑材料和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设计人员要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这是实现创新的基本前提。以我自己来说,除了参加国内外的学术活动、大型项目评审和高端技术讲座外,还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阅读国内重要期刊和论文,以保持对行业前沿的了解。当建筑材料和技术研发有了较大的突破时,更容易出现创新。
我认为,创新应当基于对工程的全面了解和把握。实际上,在桥梁设计领域,创新并非天马行空式的异想天开,更多的是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完善。因此,不难发现,在一些新的桥梁设计中,可以看到已有桥梁的影子。
另外,在勘察设计领域,不同专业不可避免地互有交织,互相借鉴是创新的一个重要来源。可以说,组合创新是桥梁设计当前的一个重点。它依赖的不是技术进步,而更多的是对于新需求的敏锐洞察。对于年轻的设计人员,重要的是教给他们方法,并让他们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刘 攀)
人物简介
刘旭锴
1965年生于天津,1989年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进入天津市政院,目前任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二十余年的桥梁设计生涯中,他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优秀设计银奖3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7项,优秀设计奖64项,出版《斜拉桥非线性动力及可靠性分析》专著,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专利授权15项。
1997年被市政府命名为青年岗位能手,班组技术明星
1998年获“天津市劳动模范”称号
1999年被评为天津市“九五”立功先进个人
2000年获第二届天津杰出青年人才奖
2004年获天津市第七届青年科技奖
2005年获天津市中青年自然科学领域桥梁工程专业授衔专家
2006年获“十五”天津市建设科技进步先进个人
2009年入选国家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2012年当选天津市勘察设计大师并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2016年获“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