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毅,刘勇伯
(宝清县气象局,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影响大豆高产的气象原因与生产对策
李凤毅,刘勇伯
(宝清县气象局,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大豆是我国的一种主要农产品,它能够提供人们正常的营养所需。近年来,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大豆的需求也更加旺盛,时常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大豆高产逐渐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在这个生产过程中,对气象条件有着严格的要求,包括对温度、湿度及干度等的控制。主要探讨了对大豆高产产生较大影响的气象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生产方法。
大豆;高产;气象因素;生产对策
我国大豆种植范围广、面积大,主要生产于干旱、偏远、寒冷地区耕地上。这种种植条件对大豆的产量带来很大的挑战性,无论是水分、温度还是光热都很难控制,更何况这些地区经常会发生一些自然灾害,如旱涝等。影响大豆高产最主要的因素是降水量和温度。为了能够提升大豆产量,应该着重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1.1 温度因素
在大豆的生长周期中,各个时期的水热条件都有所不同,要根据每个地区的气候条件来确定最佳温度。对于大豆来说,温度影响着它的成长速度和大小。由于我国现阶段许多大豆种植基地的设备还不够完善,不能对其温度进行最佳的控制,使其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同时各个大豆种植地区的温度条件本就难以平衡,这不利于大豆获得高产。尤其是在大豆的萌发期,当温度条件超出既定的范围时,就容易影响未来的产量。高纬度地区如东北黑龙江等地,经常出现积温不足的情况,致使大豆的生长难以展开。较寒冷的区域,大豆植株相对来说比较矮小,营养价值也不容易被吸收。
除此之外,当温度较低或者较高时,会对植物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现在大棚种植大豆也经常采用一些机器设备来进行控温,但是这方面我国的设备水平还比较低下,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1.2 水量因素
水分能够对大豆营养价值的产生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不同的发育时期对水量的需求有所不同,产生的影响更是千差万别。我国黄淮一带区域的大豆种植长期受到旱涝的威胁,尤其是干旱现象发生的频率达到50%以上;而较于北方地区而言,南方地区更经常受到雨水过多的影响,导致大豆根部得不到有效的呼吸,进而使得根部的酸度逐渐上升,甚至产生烂根的情况。因此,对水量进行适当控制十分重要。耗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大豆的产出能力。为了能够使产量得到有效提高,需要从不同角度来解决大豆对水分的需求[1]。
2.1 引进最新技术和设备,加强温度控制
我国许多大豆种植区域位于偏远地区,温度较低。虽然不能改变这个事实,但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改善目前这种状况,如从国外引进最新调节温度的技术,从生物、化学以及物理角度来进行完善,尽量在不产生其他负作用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产量。另外,可以购买设备对当地温度进行阶段性的调查,找出适合当地大豆生产的最佳温度,将温度控制在这个适宜范围内。不仅仅注意对生长期温度的调查,还需要对萌芽期、成熟期等整个生长周期温度进行调查,以此形成一个标准。每一年度都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范围的浮动和调整。如黑龙江垦区的大豆种植地,通常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土壤的温度,使大豆能够早熟,进而在有效的积温内尽可能获得更高的产量。在育苗阶段,分为母床和子床,一般情况下,母床设为离地床,进而使得床温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温度。而子床通常是地面床,能够让土壤的水分需求得到满足。同时需要配备一些防寒设备,减少霜冻危害的威胁。当大豆以小棚的方式进行种植时,热量难以控制,所以采用这种种植方式时需要对多种因素进行考虑。
2.2 采用滴灌方式,满足基本的水分需求
大豆的生长离不开水量的灌溉。随着大豆耗水量的不断增加,其产量会出现明显的递增趋势。但当超出一定范围之后,产量的增加与耗水量之间的关系越来越不密切,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现象,灌水量持续增加,但是产量却不断降低,因此对水量的调节需要十分严密。现阶段主要的灌溉方式有滴灌、喷灌等。其中,滴灌方式能够使大豆根部的水分得到满足,进而使水分被有效吸收。因此,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可以多采用这种方法来进行大豆生产,但是当前这种方法还不够完善,还需要对各个生长周期水分的需求量有充分的了解。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大豆所需的水分灌溉量也有所不同,在滴灌时需要调节水量的大小。
除此之外,由于大豆种植区域容易遭受干旱、涝灾的威胁,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这些损失。大面积的种植区域需要进行合理密植,在大豆与大豆之间留有一定深度的通道,当遭遇涝灾气候时,有利于水分尽可能流失,从而不会在根部滞留过多的水量。在遭遇干旱时,厚重的土壤能够使大豆根部的水分不太容易蒸发,并且要时刻遵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尽可能实现最佳调节。当遇到干旱或者涝灾的情况时,更是要对灌溉进行合理的调节[2]。
综上所述,就目前我国大豆的种植水平而言,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众多环境因素中,气候条件对大豆的产量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光照、温度及水分等因素的调节需要有一定要求,其中温度和水分这两个因素十分关键。为了实现大豆高产的目标,要不断改善这两个条件,尽量让它们处于最佳范围之内,进而提高大豆的生长水平。同时可以借鉴和引进其他国家先进的控温、控水技术,更好地实现高产目标。
[1]董志新,李绍长,刘建国,等.中国大豆生产发展和超高产研究对策[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2):170-172.
[2]商宝荣,张庆文,张传成.依安县大豆产量与气象因子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6):282.
扫一扫,看你的观点
1005-2690(2017)05-0018-02
S565.1;S162.5+4
A
2017-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