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低应变基桩检测在施工中的应用

2017-05-31 04:52高振慧
山东工业技术 2017年10期
关键词:应用

高振慧

摘 要:低应变反射波法属于对完整性加以检测的一种重要方法,资料分析相对准确,而且采集较为迅速且方便。

关键词:低应变基桩检测; 低应变;应用

DOI:10.16640/j.cnki.37-1222/t.2017.10.103

1 工程概况

宁夏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固海灌区2016年(第一批)渠道砌护改造工程位于同心县,受宁夏回族自治区水资源管理局的委托,对(固海六干渠砌护改造工程)2根基桩进行了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检测。

1.1 检测依据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

1.2 检测环境

现场并没有对低应变法检测结果可能产生影响的震动源。

2 检测原理

低应变法检测基桩完整性在测试的过程中,通过桩顶竖向激振,在桩身缩径、扩径等部位,有反射波的出现。并且通过接收、放大以及相关处理进程当中,可以对反射信息进行更好的识别,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判断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3 现场检测

3.1 桩头破除

桩顶表面应平整密实且无积水,锤击点和传感器安装点应打磨平整,对桩顶的混凝土质量、尺寸以及具体条件进行检测,发现条件不存在差别。打磨点位置见图1。

3.2 传感器安装

传感器的安装应与桩顶面垂直,安装位置宜距桩中心2/3半径处。依照具体的桩径大小,进行传感器的布置,大概有两个到四个传感器并处于对应转台,在监测点进行超过三个有效信号的记录。激振点和检测点与桩中心连线成90°的夹角。

3.3 激振锤的选择

利用现场敲击的方式进行实验,并进一步选择合适的激振力锤以及选择像一个你的锤垫,从而得到桩身反射信号方面的内容。

缺陷位置可以依照相關公式进行计算。

且在公式当中可以了解到:

其中的x所表达的是桩身缺陷与安装点之间所具有的距离大小(m)

Δtx则表示的是速度波第一峰与反射过程中所产生的时间差距(ms)

C表示的是被检测桩本身具有的波速值(m/s)

Δf′——幅频信号曲线上缺陷相邻谐振峰之间具有的频差(Hz)

3.4 桩身完整性类型

与缺陷深度相结合,并结合桩型和信号特点,结合地基条件和具体的施工状况展开具体分析。

4 质量评定

依照《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14中,根据实测时域信号特征或副频信号特征将桩身完整性分为Ⅳ类展开一定的综合判定以及综合分析:

Ⅰ类桩桩身完整。时域信号特征在桩底存在相应的反射波,但是在2L/c时刻之前却并没有反射波的存在;另外幅频信号特征则属于在桩底谐振峰排列过程中得以反应的,在这种情况下所得到的相邻频差为△f≈c/2L。

Ⅱ类桩本身有缺陷存在,不影响结构承载力的发挥。时域信号特征是2L/c之前有轻微缺陷反射波的发生,桩底能够见到相应的反射波。而幅频信号特点则能够对桩底谐振峰在排列过程中的间距加以了解,并了解到相邻频差△f≈c/2L,在轻微缺陷条件下谐振峰与桩底产生的信号具有的频差为△f> c/2L。

Ⅲ类桩桩身存在缺陷,因此影响结构承载能力。所以在幅频信号和具体特征方面有一定的缺陷,反射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而某些特征则处于Ⅱ类与Ⅳ类之间。

Ⅳ类桩桩身有比较严重的问题发生。时域信号特征2L/c时刻之前的反射波可能会存在缺陷,或有周期性的存在,而并没有桩底反射波存在;或者因为桩身本身有一定的缺陷,导致波形低频大幅度振动情况发生,桩底并不会产生相应的反射波。利用幅频信号特点,对谐振峰排列加以反应,了解到相应的间距特点,并得出相邻频差△f> c/2L,此时并没有桩底谐振峰;或者因为桩身有比较严重的问题存在,谐振峰只是单一存在,桩底并不会产生相应的谐振峰。

5 低应变法桩身完整性检测结果

5.1 基桩完整性检测结果

5.2 低应变检测曲线图

5.3 检测结果统计表

5.4 检测结论

本次共检测宁夏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固海灌区2016年(第一批)渠道砌护改造工程(固海六干渠砌护改造工程)2根桩,其中Ⅰ类桩1根,占检测总桩数的50.0%,Ⅱ类桩1根,占检测总桩数的50.0%,无Ⅲ、Ⅳ类桩。

参考文献:

[1]JGJ106-2014《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S].

[2]反射波法桩基完整性检测分析仪(KON-PIT(N))[S].

[3]GB5000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4]JGJ94《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