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立玉
【摘要】陈与义的《无住词》多作于其晚年寓居湖州青墩无住庵期间。因宦海的浮沉、权臣的倾轧以及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得空灵玄远、清幽淡泊的禅境美,气定神闲、怡然自得的禅趣美在其作品中时有體现。
【关键词】《无住词》禅境美 禅趣美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9-0229-01
《无住词》是南北宋之交著名诗人陈与义(字去非,自号简斋)的一部词集,现存词18首。尽管陈与义主要以诗著称,但他的这18首词,前人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黄昇《中兴以来绝妙词选》称其词“虽不多,语意超绝,识者谓其可摩坡仙之垒也”;《苕溪渔隐丛话》亦称其词清婉奇丽;《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更赞其“吐言天拔,不作柳亸莺娇之态,亦无蔬笋之气,殆于首首可传,不能以篇帙之少而废之”。
词集得名于其晚年寓居湖州青墩的无住庵。《金刚经》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庵名本此。”意即不要让自己的心思停留在某一个地方胡思乱想。简斋终身好佛,以此为词集名称,实际上也寄寓了极深的禅意。尽管涉世之初,简斋也曾有拯世济物的怀抱,但宦海的浮沉、权臣的倾轧,加上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使得仕与隐的矛盾在他的心底一直存在。尤其是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涯、身体的孱弱,使他对“老荠绕墙人得肥”的归隐生活充满向往。因此,到了晚年,他更是成了一个火热政治斗争的旁观者,并以不赋诗为“休心法”,与天经、智老等高僧频繁交往,最终归于淡泊,咏出“琼楼玉宇总无尘”,“我是人间富贵人”的大彻大悟之句,从而把自己关在房中去“贪诵楞迦四卷经”了。对于陈与义来说,他吸收禅宗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世态炎凉、人生的荣辱浮沉已看透看淡,更加注重对自己身心自由和精神愉快的追求,从而达到超脱、旷达、任运随缘的境地。因此,空灵玄远、清幽淡泊的禅境美,气定神闲、怡然自得的禅趣美,在他的《无住词》中时有体现。
一、空灵玄远、清幽淡泊的禅境美
空灵是艺术的生命。艺术境界只有空,才能充满灵气,生意盎然。因此,充满禅意的艺术品常常会呈现出水月空花般的空灵美。而静境能养心,静思出智慧,所以,对寂静美的追求也是禅境的重要体现。《无住词》的禅蕴首先就体现在对空与寂的境界的表现上。你看《发驾导引其三》:“烟漠漠,烟漠漠,天淡一帘秋。自洗玉舟斟白醴,月华微映是空舟。”天高地迥、风淡云闲、月华微映、空舟白醴,所展现的完全是那种远离尘嚣的空而寂的世界。虽然是拟作,但字里行间仍透露出一丝禅意。尤其是他的《浣溪沙》,更是记载了在青墩寺生活的空寂境界:“送了栖鸦复暮鼓。栏干生影曲屏东。卧看孤鹤驾天风。起舞一尊明月下,秋空如水酒如空。”月色溶溶,悠悠远钟随风飘来,栖鸦、栏干、曲屏、孤鹤以及来无影去无踪的天风,天韵悠悠,禅意盎然,远钟的声响,恰恰衬托出了环境的幽寂;秋空、酒空、水如空……一切都是空,一切乱世烦扰,一切红尘秽俗,都被钟声涤荡清洗,而诗人的心灵也在这钟声中走向一片宁静澄澈的境界中。再如其《南柯子·矫矫千年鹤》,诗人独坐僧阁塔院,无人知晓他的存在,只有“矫矫千年鹤”、“茫茫万里风”相伴,他欣赏着环境的空寂,体验着内心的孤独,沉浸在一种“出世般”的快乐之中。
二、气定神闲、怡然自得的禅趣美
“趣”,是作者在生活中欣赏自然美时所获得的一种更高境界的精神享受,也是作者在艺术作品中反映这种美时努力追求的一种更深的美的境界。陈与义早年即受佛道思想的影响,南渡之后,对清闲自由的生活更是充满了倾慕和向往,因此,他作品中的禅蕴,不仅仅是对“空”“寂”的自然美景的再现,更是作者内心的外化,是源自于作者内心的、愉悦而又安然静谧的趣味,加之作者心中有佛,佛家的那种禅趣自然也融入其中。禅宗强调“明心见性”,强调只有心净才能更好地审视物象,以一颗不染尘埃的明亮之心去感受自然、欣赏自然,才能使自然和心灵相映成趣。因此,在简斋的词作中,时不时流露出气定神闲、怡然自得的禅趣。或著一席纱巾,拄一根藜杖,于明月凉风之下,酒阑人闲之际,带香而归,那一份悠闲自在,那一份超然自得,足以与苏东坡的词情、词境相媲美(《虞美人·超然台上闲宾主》);或闲居岩岭之上,山泉烹茶,一瓯清露相伴,一炉香云相随,围炉品茗日不可少,随缘自适的闲适从容,与世无争的清新飘逸,何其类似于苏轼禅悟后的那种空、静心境(《玉楼春·青墩僧舍作》)!就连无住庵中的一池芙蓉、一枝木樨,都能给他带来快慰,让他感受到在这种静谧的闲居环境中参禅作诗的乐趣。而“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临江仙·夜登小阁》),更是在轻松宽慰的闲情结尾中透露出作者超脱放达的情怀,词句明净,境界空灵,所以,陈廷焯评其“笔意超旷,逼近大苏”。
当然,陈与义接受禅家思想,也并不是真的想要成为什么“出生死”、“超三乘”的所谓的佛,这只不过是他在坎坷的世路中用来随缘自适、忘情物我而保持一种超然自得的意态的方法而已。
参考文献:
[1]唐圭章.唐宋人选唐宋词[M].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2]陈与义.陈与义集.中华书局[M].1982.
[3]永瑢.四库全书总目提要[M].中华书局.1965.
[4]杨玉华.陈与义·陈师道研究[M].巴蜀书社.2006.
[5]宁智锋.简论禅宗对陈与义的影响·理论界[J].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