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驰疆
去年,全美国最有权势的黑人男女——奥巴马和奥普拉·温弗瑞,推荐了同一本书;今年初,这本书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4月11日,它又拿下普利策奖的小说奖,再度成为话题。据悉,该书还将被翻拍成网剧,导演是刚刚凭借《月光男孩》获得奥斯卡大奖的巴里·詹金斯。
初看这本书的名字——《地下铁道》,不少读者会以为它是一部历史题材的小说,与19世纪美国废奴主义的地下组织有关。但读后令人意外的是,这本书竟是一部带着魔幻色彩的作品,作者科尔森·怀特黑德打造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地下逃奴网。书中考究的俚语和细节带着现实色彩,但又不乏脑洞大开的童话式场景,风格各异的逃奴火车站,没有杀戮与歧视的黑人农场,都极富想象力。可以说,怀特黑德既写出了历史中的苟且,也写出了人性里的诗与远方。
怀特黑德是生于纽约上东区的黑人富二代,从小衣食无忧,哈佛大学毕业后就到了《村声》杂志写评论。1999年,他推出了处女作《直觉主义者》,讲述虚构城市里有色人种的故事,获麦克阿瑟天才奖;两年后,他又写了本名为《约翰·亨利日》的悬疑小说,进入普利策奖最后一轮评选名单。
身为精英作家,怀特黑德擅长的是天马行空地想象;但身为非裔作家,他又渴望写出自己血液里厚重的东西。在第二部小说获得成功之后,他把历史题材列进了计划名单,他说:“第一次听到‘地下铁道时,我以为那是个带领黑奴走向自由的庞大交通,后来发现它其实是废奴组织的称谓,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铁路网。”怀特黑德决定把儿时的想象和真实的历史结合,花了16年打造出一个虚中有实的世界。
小说中,女主人公科拉是19世纪中期佐治亚州种植园里的黑奴,怀着对自由的渴望,在朋友的带领下坐上了“地下铁道”的列车,逃离佐治亚,经过南卡罗莱纳、北卡罗莱纳、田纳西,来到印第安纳州。一路上,她一面躲避赏金猎人、民防团的追捕,一面在铁道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学习知识、寻找出路,许多人为她失去了生命。在南卡羅莱纳州,科拉遭遇了天大的阴谋:该州的白人表面上在帮助黑人,实际上却要利用黑人做医学实验!怀特黑德说:“真实的黑奴逃亡路上的艰辛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细节描述上,怀特黑德苛刻得近于强迫症。他翻阅了近百万字的资料,甚至拿到了美国政府的一手文件——上世纪30年代,美国政府曾雇佣一批作家采访八九十岁的老黑奴,整理出血淋淋的自述。小说中,奴隶主对奴隶的强暴、酷刑,对包庇奴隶的白人的惩罚都是历史的真实描写。书中,主张废奴的白人被吊在树上,全身沾满羽毛示众的描写让许多美国人震惊。
怀特黑德说:“我曾对黑奴的历史一无所知,因此想用自己的方式告诉众人,不要忘记我们的种族经历过多可怕的黑暗才有了今日的自由。”
也许,这本既写实又魔幻的小说,代表的不仅仅是怀特黑德自己,而是当下美国一大批精英黑人的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