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部
2017年1月3日,《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收到电视节目评论人、网络自媒体“冷眼看电视”的一封手写公开信。
公开信评论了这档书信朗读节目的内容。一期60分钟,由明星演员朗读由节目组选出的私人信件,每封信中间穿插学者的“拆信”解读。“冷眼看电视”说:“制作这样的节目实在需要勇气。”
在网友眼中,这样一档主打“纯美”风格的节目,已成为娱乐至死的综艺霸屏时代的一股“清流”。
《见字如面》2016年12月29日首播,至截稿时,在腾讯视频和黑龙江卫视已播出六期,全网点击量累计过亿,豆瓣评分9.4分,这个口碑成绩几乎没有任何一档国内综艺能与之匹敌。
在关正文的手写回信中,他提到,观众“需要更具智慧的内容,以便得到远超感官娱乐的更大快感”,因此,这类节目虽不是短期的风口,却是长期的主流。
无独有偶,2017年2月7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收官战以市场份额超过第二名30%的绝对优势,拿下了收视冠军。
“不光是文化类节目,实际上多样性的节目生态中,有价值有意义有营养的节目还是有极大空间的。”关正文说。
目标:“每封信都直击人心”
1983年,著名戏剧家曹禺已年过七旬,他请人装裱了一封书信,郑重挂于家中客厅。
“我不喜欢你解放后的戏。一个也不喜欢。你心不在戏里,你失去伟大的灵通宝玉,你为势位所误!”写信的人是小他14岁的著名画家黄永玉,在信中,他犀利地评论了曹禺的戏剧创作。
《见字如面》选择了这封信以及曹禺的回信,由演员张国立和王耀庆分别朗读。
“在今天,我们确实已经很难见到艺术家之间这种直率真挚的批评了。”关正文这样概括这封信的现实意义,“今天的批评大多是商业炒作的共谋,就是大家伙儿抬轿子,所有的艺术品都是商品,都和经济利益挂钩。”
这一来一往两封信以及张国立与王耀庆的演绎,很快引发了网友的热议。知乎作者罗罔极直言不讳道:“几乎不用修改多少字,这封信我们就可以送给张艺谋,而且毫无违和感。”
《见字如面》在筹备期间搜集了上万封书信,最终选定百余封,上达中国最早的家书“黑夫家书”,下至向社会公开征集的当代私人信件。选择的标准是“值得被更多人看见”,目标是“每封信都直击人心”。
“最终入选的信件强调了关涉历史的重要性、当事人的重要性和信件内容的有趣性。”关正文说。
事实上,除了选择信件需要斟酌,一些文言文写成的书信如何翻译也让制作团队备感压力。
文学专业出身的关正文承担了这个工作,他避免了“训诂式”翻译。一个例子是,李白《与韩荆州书》中的“傥急难有用,敢效微躯”,被译为“万一您碰上急事儿、难事儿,有用得着我的地方,我这条小命就是您的”。
“我们一直努力考虑的问题是:这些文字是不是活了?写信的人,比如李白、韩愈等,他们的形象是不是鲜活的?”关正文说。
关正文透露,他最初想做的是一档读书节目,但最终的落脚点转为书信。
原因在于,信件具有天然的真实属性,这意味着它一方面有个人特色,另一方面又更易让观众进入历史情境,形成认知历史与名人的“充满意外感的窗口”。
节目播出第三期后在微博话题榜登顶,良好的受众反馈证明,这样的选择是正确的。观众朱敏便这样概括观看的体验:“这是高级的穿越。”
“书信这种形式正在消亡,但是书信里承载的文化与文明不应该消亡,应该转到电子媒体和互联网上,而《见字如面》就是在做这个事情。”香港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许子东说。
“您说我总是逆势而动,其实哪有那么悲壮?”
“我发现您最近的作品总是喜欢逆势而为。”“冷眼看电视”给关正文的公开信中写道。
关正文与其团队实力文化的确做了很多“逆势而为”的节目,比如《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
这类节目与《奔跑吧兄弟》相比,不够闹,也没有“流量鲜肉小花”,其“文化类”的标签,某种意义上意味着更高的观看门槛,容易被视作“小众”。
這也就能够解释,为何《见字如面》一开始很难招到广告冠名商。
“广告市场的辨认从来都比创新要慢半拍,他们更倾向于投放那种已经有数据支持、经验判断的产品。”关正文说。
即使第一季《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拿到了总决赛2.59%的收视率(超过《中国好声音》总决赛2.31%的收视率),以及优质观众数据,广告市场对于文化类节目的辨认仍然相对滞后。
《见字如面》有三个联合出品方:实力文化、黑龙江卫视和环球网。三方的资金保证了节目正常制作、播出、上线,也可以保证节目相当程度的宣传。
坚持做创新性文化节目这种“逆势而为”的背后,是制作团队对市场独特的判断。
在“冷眼看电视”看来,关正文在另辟蹊径地利用自己的作品,与当下社会越来越匮乏的文化内涵尽可能地产生关联。
“您说我总是逆势而动,其实哪有那么悲壮?”被大数据总结出的用户集中消费的品种,在关正文眼里只是“描绘了传播的舒适区”,而在这个传播的舒适区里,总会有别的文化需求存在。
在娱乐泛滥的时代,观众需要的绝不仅仅是质量低劣的麻醉剂。喧嚣的综艺能够冲高收视,并不意味观众只满足于单一的消费品种,也不意味观众对更具智慧的内容没有需求。
关正文认为,长远来看,人类精神生活的主流并非感官层次的娱乐品,当下市场上感官娱乐产品的暴发,是对过去某种稀缺的补偿,而伴随着观众受教育程度的整体提高,文化类节目其实会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
“这样看来我们就是顺势而為了。”关正文说。
在这种逻辑之下,对市场的预判跳出了大数据所描绘的“金刚圈”,创作者对产品长线价值和长久盈利能力的信心便不是一种“勇气”,而是一种“底气”。
从第一季到第二季,《汉字听写大会》的盈利由500万元飞升到8000万元,这是制作团队瞄准长线价值获得成功的佐证。
关正文说:“老想着急功近利挣快钱,你得选别的行当。”目前,《见字如面》良好的播出效果已经吸引了一些广告商对第二季的兴趣,“它的市场价值是显见的”。
“不按常理”的选择与传播
《见字如面》的联合出品方、电视播出平台黑龙江卫视,并非整体收视率名列前茅的一线卫视平台。从整体格局上来说,黑龙江卫视这类二线卫视与一线卫视差距悬殊已是业内共识。
回顾2016年,二线卫视偶有的几档收视较好的节目,也是引进海外模式的综艺,如四川卫视的《咱们穿越吧》、安徽卫视的《我们的法则》原版皆为韩国模式。
而二线卫视在模式节目上与一线卫视相比,在购买版权和邀请明星时都不占优势,使得其突围面临诸多尴尬。
“300万元请不来一个明星。”云南卫视《士兵突击》总制片人孙俊辉曾感慨,很多明星宁愿片酬少点,也要参加一线卫视的节目,以求更好的宣传效果。
《见字如面》邀请朗读嘉宾时,很多明星演员都是“为参加一档具有情怀的人文综艺节目,抱着公益心来的”,从不参加综艺节目的演员何冰便很快接受了邀约。
在拥挤的综艺市场上,当卫视平台被户外真人秀挤破头时,综艺同质化已是绕不开的问题,相比之下,《见字如面》成了闪光的“异类”。
一位网友评论道:“这和那些不需要思考、不需要投入,只需要傻乐的娱乐节目太不一样了。”而演员的出色朗读也获得了好评:“演员不是被消遣,而是被尊重,用他最擅长的本领展示文化类节目应有的样子。”
黑龙江卫视选择投资出品《见字如面》,可以说是另辟蹊径地找到了突围方法——绕开那些霸屏的模式综艺节目,做一档形式小而美、具有文化品相的节目。
“在传播策略上,这首先是互联网节目。”关正文说。具体而言,《见字如面》采用了先进行互联网传播,再进行电视播出的策略。
2016年12月5日,《見字如面》先在腾讯视频播出了“单曲版”,即单封信件的朗读版本,为“合集版”节目的正式播出营造了良好势头。
正式播出阶段,“合集版”每周四在騰讯视频更新,每周六在黑龙江卫视播出,留下了两天口碑发酵时间,上线后很快引发了“自来水效应”,持续蝉联豆瓣一周热门影视榜首。
对黑龙江卫视而言,这是传统媒体节目传播方式创新的一次有益尝试。关正文认为:“既然是创新,就不可以按常理论,电视端台网联动可能不只是电视台自办新媒体一条路。”
在文化类节目中,《见字如面》显然是“头部内容”。但关正文觉得如此对比“一点意思也没有”:“我们就是要跟一线娱乐节目竞争。当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同期有好多头部娱乐节目现在都没了,这是件有趣的事。”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