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们爱去咖啡馆写东西?

2017-05-31 08:56施业中
新城乡 2017年5期
关键词:星巴克咖啡馆噪音

施业中

“这是家令人惬意的咖啡馆,温暖、洁净而且友好,我把我的旧雨衣挂在衣架上晾干,并把我那顶饱受风吹雨打的旧毡帽放在长椅上方的架子上,叫了一杯牛奶咖啡。侍者端来了咖啡,我从上衣口袋里取出一本笔记簿和一支铅笔,便开始写作。”

1960年,当海明威回忆起四十年前自己旅居巴黎的生活时,他在《流动的盛宴》中写下了上面这段对当地咖啡馆的描述。

半个多世纪过去,今天的咖啡馆依然是深受年轻人们青睐的另类工作场合。越来越多的人跑到咖啡馆去工作,好像不去咖啡馆就没法好好干活。咖啡馆究竟有着怎样的魔力,能在一百年间源源不断的吸引人们跑去办公写作?

实际上,出现于法国大革命的现代咖啡馆,最开始并不是普通百姓日常消费得起的地方,只有那些无需上班的有闲阶级知识分子们才能担负得起在这里呆坐一天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直到1971年,第一家星巴克在西雅图创立,咖啡馆才正式开始走向民众。在星巴克CEO霍华德·舒尔茨眼里,咖啡馆是一个“第三空间”,它区别于家宅和办公室,能让来到咖啡馆的人们暂时摆脱来自家庭和工作的困扰。无论是伴侶的唠叨、孩子的哭闹,还是办公室压抑的氛围和吵闹的交谈声,都在咖啡的香气中烟消云散。

《消费者研究》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在室内噪音中更适合从事创意性工作,而写作就是最典型的创意性工作。就像极度专注的思考某事往往想不出办法,但休息一下回来可能就有了解决方案。恰到好处的噪音(70分贝)是最利于专注工作的音量环境,极度的安静实际上则会削弱你的注意力。由于咖啡馆独有的氛围噪音实在太有名,甚至有网站专门模拟了咖啡馆的背景音,供那些由于任何理由无法去到咖啡馆的人工作时使用。

当然,咖啡馆之所以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却并不仅只有氛围噪音这么简单。

木质扶手椅被拉开时与地板摩擦的声音、意式咖啡机工作时的隆隆声、上餐的铜铃叮咚声、咖啡勺和马克杯碰撞的声音、人们交谈和进食的声音、打字的声......低沉混乱长时间持续的氛围噪音混合着空气中弥散着的咖啡与食物的香味,在咖啡馆这个温馨而优雅的空间里,所有东西都被混合得美妙而恰到好处,仿佛只要在桌前坐下,点上一杯卡布奇诺,就可以在四小时之内写完拖了一个星期的稿件。

在咖啡馆写作有一种仪式感,你被数十双眼睛似有似无的撇着,身边的人都在学习和工作,不远处指尖敲打键盘的声音也会让你更有动力。社会助长效应描述的就是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如果有观众或竞争者在场,将会激发起优于独处时的表现的倾向。咖啡馆正是社会助长效应的完美诠释。

对那些喜欢咖啡的人来说,咖啡的香气能冲淡deadline的焦虑和灵感枯竭的痛苦,这也是他们跑去咖啡馆干活的根本原因——咖啡和咖啡馆能让工作变得幸福。

猜你喜欢
星巴克咖啡馆噪音
Be a Helper in the Meow Cafe猫咪咖啡馆的小帮手
噪音,总是有噪音!
差咖啡馆
无法逃避的噪音
作品五
全球最大星巴克里面到底怎样?
星巴克的成功与其独特企业文化分不开
白噪音的三种用法
就是想泡在巴黎咖啡馆里
水上咖啡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