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祖+李少波
四、清代河湟地区的土司制度
清朝初年,沿袭明末旧制。青海东部地区湟水流域归西宁卫管理,黄河以南的今尖扎、贵德等地归河州卫归德千户所管辖,均隶属于陕西布政使司和陕西行都司。而青海西部广大蒙藏地区仍由顾实汗为首的和硕特蒙古统治。雍正初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结束了和硕特蒙古贵族割据统治的局面,使清朝得以在青海全面建政施治。以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所奏“青海善后事宜十二条”和“禁约青海十二事”为基础,清廷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重大治理措施。
清代,河湟地区陆续调整改建为一府三县四厅的行政建置格局。即西宁府(治今西宁市),下辖西宁县(治今西宁市)、碾伯县(治今乐都区碾伯镇)、大通县(治今大通城关镇)及巴燕戎格厅(治今化隆巴燕镇)、循化厅(治今循化县积石镇)、贵德厅(治今贵德县河阴镇)、丹噶尔厅(治今湟源县城关镇)。对蒙古各部实行盟旗制,将青海蒙古各部编为29旗(札萨克旗),另设具有宗教领地性质的察罕诺门汗特别旗(世称喇嘛旗)1旗,共30旗。旗既是清朝封建国家体制内蒙古地区的军事行政单位,又是清廷赐给蒙古封建领主和宗教上层的世袭领地。各旗之间划定地界,规定不得逾越占地和私自往来,不得私相统属。此外,还对青海蒙古诸台吉对清廷的朝贡制度作了规定。对藏族部落则实行千百户制度,颁发“番例六十八条”,把藏族各部从和硕特蒙古统治下分离出来,由朝廷直接实施管理。给各部落首领分别授以千户、百户等职,清查户口,划分地界,核定贡赋。总计委任千户、百户130多人,千百户职权和领地可以世袭。为加强对青海蒙藏地区的管理,清廷还专设“钦差办理青海蒙古番子办事大臣”,简称“青海办事大臣”,因其衙署设在西宁府城,通常称为“西宁办事大臣”。西宁办事大臣总管包括蒙藏部落和地区政教一切事务。其中包括蒙古王公及札萨克的封爵承袭,藏族千百户头人的任免,各寺院活佛转世事宜。还要稽查各旗、部落的户口、牲畜、田亩、贸易以及受理蒙、藏两族间的各种纠纷和命盗案件等。另外,西宁办事大臣还要主持定期举行的蒙、藏部落首领参加的祭海(即青海湖)会盟仪式。
清王朝加强青海施政的重要措施还包括藏传佛教寺院的整顿。自宋元以来,在历代统治者的大力扶持下,青海地区藏传佛教得到很大的发展。到明末清初更甚,寺院数量的急剧增加、僧团规模极度膨胀。康熙年间,将军郎谈曾指出:“番下愚民,无日不修庙寺,渐至数千余所。西海境诸民,衣尽赭衣,鲜事生产者几万户”。{1}雍正初,年羹尧也谈道:“查西宁各庙喇嘛,多者二三千,少者五至六百。”{2}寺院势力的过分发展影响到国家的安定和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罗卜藏丹津事件中,受到和硕特蒙古贵族长期扶持的塔尔寺、郭隆寺和郭莽寺等寺院僧众公开参与武装叛乱,这促使清廷下决心对青海地区藏传佛教寺院进行整顿。其主要内容:一是限制僧团规模,额定寺院僧侣人数。规定各寺僧额以200人为限,每年由官府稽查两次,“首领喇嘛,出具干结”。二是取缔明代及清初所授国师、禅师等名号,“其印诰缴于礼部,不准世袭”{3}。三是由国家每年给寺院按额定喇嘛数发给衣粮之资,称“衣单粮”。同时取消寺院的治民特权,所属部落民众不再向寺院纳赋服役。这些措施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并不彻底,但对遏止青海藏传佛教势力的发展还是起到了积极作用。僧人数量大为萎缩,减轻了信教群众的负担,特别是大多数寺院的治民特权被取消,寺院势力受到限制。有利于封建国家对寺院和地方僧团的控制和管理。如乐都瞿昙寺也因罗卜藏丹津之乱中受到牵连,其寺主阿旺宗哲桑波在兰州拘禁七年之久。经整顿后,原寺院所属七条沟的民户、田土收归县府,并对寺僧额数和治民特权作了限制。从此,河湟地区政教合一的土官统治体系逐步解体。
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陕甘总督孟乔芳率军进占西宁,招抚青海东部各前明土官。各土官“俱就招抚,孟总督乔芳请仍赐以原职世袭”,{4}土官制度沿而不革。从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至十一年(公元1654年),清廷相繼给原西宁卫土官祁廷谏、祁兴周父子及李天俞等人发给号纸印赦,正式称其为“土司”,并分别授予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等职,令其“各领所部耕牧”。从此以后,土官就改称土司了。土司制度的特点是“封土司民”,官职世袭,土司既是部落首领、封建领主,又是朝廷命官。其性质与元明时期的土官是相同的,只是称呼上的变化而已。据地方志书记载,清代青海东部土司共19家,其世袭基本上是明代土流参治体制下卫所土官的延续。这19家土司,世袭指挥使职衔的有西祁土司和陈土司两家,世袭指挥同知职衔的有东李土司、西李土司、东祁土司、赵土司、阿土司五家,世袭指挥佥事的有汪土司、纳土司、吉土司、冶土司、甘土司、朱土司、喇土司七家,世袭土千户职衔的有循化撒拉上四工韩土司、下四工韩土司(此韩氏二土司皆土官韩宝后裔)和大通曹土司三家。世袭土百户的有碾伯辛土司和小李土司两家。
1、东李土司
东李土司始祖李南哥,第九代李天俞时,西宁城被李自成农民军攻破,李天俞被俘逮,送至西安。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军攻下西安后获释归清,赐李天俞衣冠、鞍马、银两、彩缎,随清军归抚旧族。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甘州(今甘肃张掖)回族米剌印反清,李天俞随总督孟乔芳征讨,生擒伪都司马胡牙,伪守备黑尔定等18人,斩获80余级。接着又率土兵500余骑,收复河西诸城,战功卓著。同年闰四月,顺治帝特赐敕书一道,对李天俞予以表彰和勉励,敕书云:“敕陕西西宁卫指挥同知李天俞:自尔土司归诚向化,故历代授官,管束本地土官人等。兹尔家惨被贼祸,尔即倾心朝,特以先例,命尔世袭照旧管束土官土军土民,并各该家口人等。蒙开国之殊恩,须加意抚绥,务令得所,联属众志,禁捕寇盗,遇有边警听调杀贼。一应军机重务,悉听甘肃镇巡官节制,有功一体升赏。尔宜益殚忠勤,用图报称,毋得私占科扰,及纵容别官侵渔克害,以致众心不附、责有所归。尔其勉之。故敕。”{5}
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九月,兵部授李天俞“西宁卫指挥同知”号纸,准其世袭。十三年(公元1656年),礼部又颁发满汉两种文字篆刻的铜印一方。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李天俞弃权卒于任,其子李澍袭职。十四年从总兵王进宝征讨吴三桂叛军。李澍与弟李洽调水手500余名,造木筏50条支,由新城河口夜渡官军,并率土兵1000余骑继进,先后收复兰州、临洮、巩昌诸城,因功擢升游击之职。李澍死后,无子,由其弟李洽于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袭职。李洽卒,子李师臣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袭职。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青海蒙古和硕特亲王罗卜藏丹津反清,李师臣奉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命,率马步土兵300余名防守撕挞山隘,阻击摆羊戎(今化隆县)一带的叛军。次年,又随奋威将军岳钟琪进讨卓子山、棋子山参与叛乱的藏族部落,屡战有功。李师臣卒,子李大兴于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袭职。后李大兴因事革职,无子,从子(李大兴兄李大成之子)李国栋护理土司印务,至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袭职。李国栋卒后,子李世泰袭职。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循化撒拉族苏四十三反清并进围兰州,李世泰奉檄率马步土兵200人守狄道城(今甘肃临洮)。四十九年,甘肃通谓回民反清起事,李世泰又奉命率马步土兵300人分守兰州城及金城关、庙滩子诸隘,因功晋级从三品。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李世泰告休,由其子李绳武袭职。李世泰喜好医道,告休后在西宁纸坊街开馆行医,成为一代名医。李绳武告休后,子李政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袭职。李政卒后,子李长年于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袭职。李政卒后,子李长年于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袭职。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李长年告休。三十二年,其子李承襄袭职。
东李土司衙门在今民和县上川口,管土民4000余户,2万余口。散处今民和县上川口、杏儿沟、李二堡、米拉沟、享堂、史纳、三川等以及今乐都区石嘴李家庄、努木只沟等,族人在今西宁、湟中、互助、平安、大通等县境内均有分布。辖土千户1员,土百户2员。额设土千总4员,把总6员,马步兵300名。岁纳秋粮1300余石(在西宁、碾伯二仓上纳),土司岁支俸银50余两。负责守卫老鸦峡、积石关和撕挞山峡诸隘口。
东李土司世系承袭表:
(1)李南哥—(2)李英—(3)李昶—(4)李巩—(5)李宁—(6)李崇文—(7)李光先—(8)李化龙—(9)李天俞—(10)李澍—(11)李洽—(12)李师臣—(13)李大兴—(14)李国栋—(15)李世泰—(16)李绳武—(17)李政—(18)李长年—(19)李承襄
2、西李土司
西李土司以李文为始祖,传至第八代李洪远,明末袭西宁卫指挥同知。崇祯末年,李自成农民军将领辛恩忠攻破西宁,李洪远与其妻祁氏暨家丁120人被杀。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奉旨旌表,对李洪远夫妇大事表彰,赐匾曰“忠臣烈妇”“夫妇双贞”。李洪远子李珍品袭职,仍授西宁卫指挥同知。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清廷给李珍品颁发西宁卫土官指挥同知号纸及铜印。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李珍品病逝,九年,其子李凌霄袭职。十四年,吴三桂叛军蔓延陇右,李凌霄随总兵王进宝征讨,收复兰州、临洮、巩昌、西和、礼县诸城,以功加游击衔。后年老告休,子李问彭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袭职。适逢清军进征西藏,李问彭派土把总李可印率土兵从征,可印战死。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李问彭奉调参加平定罗卜藏丹津之战,李问彭扼守什达巴滩泥、小峡诸隘。又派土千总李洪宗率土兵随守备马有仁进剿贵德,在大峡脑之战中,李洪宗阵亡。二年,奋威将军岳钟琪进剿卓子山、棋子山叛军,李问彭运粮有功。雍正帝进授李问彭“怀远将军”称号,封其妻祁氏为淑人,并賜诰命,追赠三代。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李问彭卒,子李承唐袭职。李承唐秉性温良,喜好读书。后以病老乞休,子李演奠于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袭职。不久李演奠病故,其子尚幼,土司印务暂由胞弟李演伟护理。三十二年,李演奠之子李荫筠成年,遂承袭指挥同知之职。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撒拉族苏四十三起事反清,李荫筠奉命率土兵驻守小峡。四十九年,甘肃通渭回民反清,李荫筠又奉命率土兵防守老鸦、享堂,俱有功。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清廷颁授用满、汉两种文字篆刻的“西宁土司指挥同知”铜印。不久李荫筠去世,因其子李逢时先他而死,逢时子李养元袭职。李养元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卒,子李尔昌尚幼,十年后亦即咸丰八年(1858年)成年袭职。同治元年(1862年),西宁地区回族、撒拉族起事反清,占据小南川,进逼西宁府城,李尔昌奉命守顺善堡,因功赏戴蓝翎。李尔昌老病告退,其子李沛霖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袭职。
西李土司辖土民48族,分48庄,963户,3600余人。岁纳秋粮360石,屯粮10余石、草150束。年俸银50余两。额设土千总1员,把总1员,马兵50名,步兵50名。
西李土司世系承袭表:
(1)李文—(2)李镛—(3)李璋—(4)李祯—(5)李继勋—(6)李世显—(7)李愈茂—(8)李洪远—(9)李珍品—(10)李问彭—(11)李凌霄—(12)李承唐—(13)李演奠—(14)李荫筠—(15)李逢时—(16)李养元—(17)李尔昌—(18)李沛霖
3、东祁土司
朵儿只失结,蒙古族。其后裔第十二代祁国屏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率部归清。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随陕甘总督孟乔芳征丁国栋、米喇印反清武装,收复甘州(今甘肃张掖)、肃州(今酒泉),因功授西宁卫世袭指挥同知,赐赦印,接着又授庄浪参将。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长子祁伯豸(zhi)袭职。吴三桂叛乱后,率士兵随清军收复兰州、临洮、巩昌、秦州等地,被授予兰州游击。康熙帝亲自召见并擢升为甘肃提标参将(正三品军职),后又晋升为永昌副总兵、襄阳总兵官,擢至銮舆使(掌管皇帝仪仗等事,从一品)。祁伯豸为官清廉、政声颇佳。后以年老辞官归乡,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病故。祁伯豸胞弟祁仲豸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中武进士。随兄祁伯豸参与平定吴三桂西北叛军之战,因功授西宁镇威远营守备(正五品军职),后又升西宁镇游击,旋改调直隶张家口游击。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奉调从征西蒙古噶尔丹部,次年随康熙帝再次出征噶尔丹,皆英勇奋战,累建奇功。历官参将、浙江金华副总兵、温州总兵(正三品军职),后回原籍署任指挥同知政务。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年)病逝于任上。祁伯豸、祁仲豸兄弟二人均官至总兵,皆忠勇善战,彪炳史册,是清代青海最著名的土司。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祁仲豸长子祁在璿袭职,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青海发生罗卜藏丹津反清事件,祁在璿奉川陕总督年羹尧之命,带领士兵防守乐都大峡口。次年,随西宁镇总兵黄喜林围攻郭隆寺,有擒获。后奋威将军岳钟琪讨伐卓子山藏族部落,祁在璿与其他土司运送军粮,保障后勤供给。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在璿弟祁在玑袭职。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在玑子祁调元袭职,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撒拉族苏四十三等反清,祁调元率士兵先后防守碾伯城、巴暖城(即今民和古鄯)、鲁班峡(今乐都老鸦峡)和西宁城。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调元子祁肇衍袭职。道光六年(公元1826年),肇衍子祁寿山袭职。咸丰九年(公元1859年),寿山子祁承诰袭职。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青海回族、撒拉族发动大规模反清暴动,祁承诰率士兵配合清军、团勇防御城池。同治十年(公元1884年)祁承诰卒,无子,所认定其堂侄祁贵玉尚年幼,由承诰妻刘氏护理土司印务。不久,刘氏卒,由承诰堂弟祁承训护理土司印务。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祁贵玉成年,正式承袭土司之职。之后袭职者不详。民国二十年(1931年)废。东祁土司衙门设在今乐都引胜沟,统领土千总2员、把总4员、马步兵100名。岁纳屯粮120石、屯草250束。所辖庄堡有今乐都区祁家堡、达子湾庄、胜番沟上下祁家衙门庄及今民和县上川口朱家堡、王家堡、草滩黄河南北二庄、甘沟祁家庄、巴丹庄、牛角山城、柴沟、古鄯和今互助县沙堂川等地区。
东祁土司世系承袭表:
(1)朵儿只失结—(2)端竹—(3)祁震—(4)祁成—(5)祁纯—(6)祁武—(7)祁鉴—(8)祁麟—(9)祁登—(10)祁世勋—(11)祁秉忠—(12)祁国屏—(13)祁伯豸—(14)祁仲豸—(15)祁在璿—(16)祁在玑—(17)祁调元—(18)祁肇衍—(19)祁寿山—(20)祁承诰—(21)祁贵玉
4、西祁土司
西祁土司的始祖是祁贡哥星吉,其后裔第九代祁廷谏,明末被李自成大顺军俘虏关押在西安。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清兵攻下西安,祁廷谏获释,赐敕印,令回西宁,招抚番族,仍授世袭指挥使。其子祁兴周清初先后随总督孟乔芳等征战,镇压反清势力,因军功授大靖营(今甘肃古浪县东)参将。十年(公元1563年),回西宁卫承袭指挥使职。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祁兴周子祁荆璞袭职。十四年(公元1675年)吴三桂叛军攻占兰州等地,祁荆璞率土兵随西宁镇总兵王进宝收复兰州、临洮、巩昌等处有功,后病休。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子祁大勋袭职。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卒。其子祁宪邦曾代祁太勋领土兵随总兵黄喜林征讨罗卜藏丹津,在南山后、东冲沟、缠藏脑、摆羊戊(今化隆县巴燕镇)等处作战,颇著战绩。祁大勋死后,祁宪邦于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袭职。乾隆十九年(公元1754年),清廷重颁土司印绶,收回旧印,由礼部重新颁给西祁土司以满汉两种文字篆刻的“西宁县土司指挥使”铜质方印。同年,祁宪邦病数,子祁执中袭职。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循化发生撒拉族苏四十三反清事件,祁执中奉命率马步土兵150余人,星夜赶赴巴燕戎格厅(今化隆县),协同绿营兵防守城区池及隘口。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甘肃通谓石峰堡田五等再次反清,祁执中奉命率部分赴碾伯县东冰沟、老鸦等处防守。后又奉调赴临洮,安定等处作战。俱有功。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祁执中奉诏赴京觐见乾隆皇帝,面献长寿佛一尊。乾隆赐御宴款待,并赐蟒袍、锦缎、银两等。祁执中病故后,先后由其子孙祁云鄂、祁维藩、祁征古袭职。祁征古于九年(公元1859年)去世,无子。弟祁叙古袭职。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青海又发生回族、撒拉族反清事件,祁叙古率土兵防堵有功,加副将衔。十一年(公元1872年),为土番(少数民族部落)拉莫丹控告,祁叙古被革职,由其母李氏护理指挥使印务。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祁叙古以巡防有功,准予襄助其母办理土司事务,十八年复原职。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以功授总兵官,赏戴花翎。光绪末年,告老请替,由其子祁寿昌袭职。
西祁土司所管土民,明代为4族,清初分为8族,计700户,至清末为1054户,6031人;另管寺院4所,僧众40余人。土司领俸银50.4两,粮7.2石(每石折银9.2钱)。有土弁、土兵,无饷,遇征调给盐、菜、口粮。领有土千总1名、土把总2名、步兵100名、战马50匹、驮载马60匹、乌拉马24匹。
西祁土司世系承袭表:
(1)祁贡哥星吉—(2)祁锁南
—(3)祁贤—(4)祁英—(5)祁贇—(6)祁凤—(7)祁恩—(8)祁德—(9)祁廷谏—(10)祁兴周—(11)祁荆璞—(12)祁大勋—(13)祁宪邦—(14)祁执中—(15)祁云鹗—(16)祁维藩—(17)祁征古—(18)祁叙古—(19)祁寿昌
5、陈土司
陈土司始祖为陈子明,传至第十三世陈师文,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归附清朝。五年(公元1648年),陈师文随镇羌(今甘肃天祝)参将鲁典在乌鞘岭阻击米喇印反清回军有功。仍授西宁卫指挥使职,后因功补岔口驿守备。九年(公元1652年)病休,子陈维新袭职。十四年(公元1657年),吴三桂叛军攻陷兰州、临洮,陈维新随总兵王进宝进剿有功,授庄浪卫大松山守备。康熙三十九年(公元1700年),子陈梦熊袭职。陈梦熊任土司职超过五十年,因长子陈琮璟因病未能袭职。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次子陈宗范袭职。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循化撒拉族苏四十三反清,陈宗范奉命率土兵防守小峡。四十九年,甘肃通渭回民起事时,陈宗范又奉命率部驻守西宁玉带桥,俱有功。后告病休,子陈荣于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袭职。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甘肃布政司颂授西宁卫指挥使木质钤记(印)一枚。道光四年,陈荣因老告休,子陈志贵袭职。陈志贵告老后,由其子陈兴恩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袭职。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河湟回族、撒拉族聚众反清,总督沈兆霖率师进剿,陈兴恩奉命率部防守的癿思观(今化隆境)有功。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卒,子陈迎春袭职。光绪末年,陈受玺袭职。
陈土司世居今互助县陈家台一带。管土民600户,领有土千总1员、土把总1员、马兵5名、步兵20名。岁领俸银70余两,纳粮10.4石。
陈土司世系承袭表:
(1)陈子明—(2)陈义—(3)陳斌—(4)陈镛—(5)陈策—(6)陈治—(7)陈风—(8)陈忠—(9)陈辅—(10)陈之畏—(11)陈光先—(12)陈师尧—(13)陈师文—(14)陈维新—(15)陈梦熊—(16)陈宗范—(17)陈荣—(18)陈志贵—(19)陈兴恩—(20)陈迎春—(21)陈受玺
6、赵土司
始祖赵朵儿只木,藏族。第十一世赵瑜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归附清朝。十八年(公元1661年)袭西宁卫指挥同知。赵瑜老故后,其子赵文晖于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袭职。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赵文晖率土兵随钟岳琪征卓子山有功。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文晖子赵尔良袭职,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尔良子赵维宗袭职。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维宗子赵怀璧袭职。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甘肃通渭等地回族反清,赵怀璧奉命率土兵协守冰沟驿。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怀璧子赵珽贵袭职。七年(公元1802年),甘肃布政使司颁赐赵氏土司“世袭指挥同知”木质铃记。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珽贵子赵基袭职。赵基殁后,其子赵光前残疾,未袭职。同治年间光前子赵永龄率士兵随总督沈兆霖镇压回民起义,因功赏戴蓝翎。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赵永龄正式袭职。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废。赵土司治所在今乐都区碾伯镇北40里的赵家湾。辖千总、把总各1员,领马步兵25名。世守板栅沟隘口。岁纳屯粮31.2石,屯草321束,番粮9石6斗8升8合。属民散处今乐都区引胜沟、小儿河、双塔沟及瞿昙寺附近等地区。
赵土司世系承袭表:
(1)赵朵儿只木—(2)赵政—(3) 赵胜—(4)赵斌—(5)赵琛—(6)赵威—(7)赵荣—(8)赵坤—(9)赵继勋—(10)赵建鼎—(11)赵瑜—(12)赵文晖—(13)赵尔良—(14)赵维宗—(15)赵怀璧—(16)赵珽贵—(17)赵基—(18)赵永龄
7、阿土司
始祖阿失剌,蒙古族。第十二代土司阿镇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率部归附清朝,仍授指挥同知。阿镇死后,由其侄阿世慈于顺治十二年袭职。阿世慈死后,其子阿维聘护理印务,因病未袭职。维聘子阿珍于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袭职。阿珍无子,依例应由其侄阿学美袭职,但因故未能承袭,而由阿学美之子阿进廷于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袭职。后苏四十三领导的回民反清事件爆发,阿进廷奉命率士兵守卫碾伯城。不久又调至老鸦峡和乐都南山胭脂沟隘口防御。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甘肃布政使司颁赐阿氏土司“世袭指挥同知”木质钤记。道光十六年(公元1751年),进廷之子阿英贤袭职。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英贤之子阿文选袭职。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反清回民进袭乐都地区,阿文选率土兵参与镇压,战死于老鸦堡。光緒九年(公元1883年),文选子阿保衡袭职。二十年(公元1894年),保衡子阿成栋袭职,次年因事被革职。阿土司治所在今乐都区老鸦峡白崖子村,所属土民清末为300余户,900余口。岁纳屯粮4.5石,屯草37束。辖土千总、土把总各1人,领马步兵25名。
阿土司世系承袭表:
(1)阿失剌—(2)巴尔加—(3)阿吉—(4)阿祥—(5)阿锁南坚藏—(6)阿雄—(7)阿正—(8)阿清—(9)阿朝—(10)阿承印—(11)阿继勋—(12)阿镇—(13)阿世慈—(14)阿珍—(15)阿进廷—(16)阿英贤—(17)阿文选—(18)阿保衡—(19)阿成栋
8、小李土司
小李土司,亦称碾伯百户,是东李土司的支系。其始祖李化鳌是明代会宁伯李英的六代孙。李化鳌在明崇祯年间任大通游击。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率部归附清朝。十二年(公元1655年)授世袭百户,管辖打不受族即今民和县松树庄、胡拉海等处土民。其子李天伸未经袭职,甘州米喇政反清,李天伸率士兵随征,生擒马胡牙等,以功授碾伯所掌印都司之职(流官),管理民务、仓粮。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李天伸又随土司李澍征讨吴三桂西北叛军,克服兰州、巩昌等地,因功被总兵王进宝授给都司札付。回原任后未及袭父职即病逝。李天伸之子李源,因病未袭职。李源之子李尧臣在雍正初年罗卜藏丹津叛乱时,奉调率士兵防守松树庄、撕达山隘口。也未及袭职病逝。李尧臣之子李大集,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为奋威将军岳钟琪运送军粮至天堂寺,染病归里,也未袭职。李大集之子李国鼎于乾隆十二年(公元1747年)袭百户之职。李国鼎之长子李世功于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袭职。世功无子,弟世元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袭职。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甘肃布政使司颁发给该李氏土司“碾伯县九家世袭百户管理土务钤记”。世功、世元均无子,以堂兄世英之长子李绳祖于嘉庆十九年(公元1814年)袭职。李绳祖之子李政昌应袭,但由于同治年间战乱,请报未能获批。李政昌之子李长庚于光绪十五年(公元1889年)袭职。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李长庚堂叔李光华护理印务。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李光华之子李长熙护理百户土务。小李土司治所在今乐都区岗沟镇九家庄。所属土民庄堡有今乐都区老鸦堡、上下水磨沟庄、碾线沟庄、旱地湾庄、卯寨沟庄、迭儿沟庄以及今民和县松树庄、胡拉海等地区。辖土千总、土把总各1人,领马步兵25名。据《湟中李氏家谱》《海东李氏家谱》《西夏李氏世谱》等家谱记载,系西夏国末帝李睍的后裔。
小李土司世系承袭表:
(1)李化鳌—(2)李天伸—(3) 李源—(4)李尧臣—(5)李大集—(6)李国鼎—(7)李世功—(8)李世元—(9)李绳祖—(10)李政昌—(11)李长庚—(12)李光华—(13)李长熙
9、辛土司
始祖朵力癿,元末明初人,系当地土人。归明前世居在今乐都区双塔沟辛家庄。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朵力癿充军,因军功授小旗驻守三川(今民和县三川),巡防黄河渡口。明永乐十二年(公元1414年),蒙古瓦剌入寇,明成祖朱棣御驾亲征,朵力癿随西宁卫诸土官从征,因功封昭武大夫。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朵力癿病故,子奇侯袭职。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奇侯与弟细侯随李英征讨安定卫,因功升总旗,不久病卒于任。从第三世辛庄奴起以辛为氏。辛庄奴多次随征,屡有军功,升任西宁卫百户。明英宗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第十一世辛伟鼎卒于任。其子辛振邦于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从王进宝征兰州等地吴三桂叛军,有功,但因病未能袭职,其子辛郎也因病未袭。辛郎之子辛必正于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袭职。辛必正卒后,其子辛广贤于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袭职。嘉庆七年(1802年),甘肃布政使司颁给“碾伯县世袭土百户”木质钤记一枚。辛光贤之子辛长寿于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袭职。辛长寿之子辛三元因病未袭职。同治年间,河湟地区发生回民反清事件,许多村寨被毁。辛三元之子辛德成带着家眷到藏族聚居区避难,至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才返回故乡。辛德成因病未袭百户之职,其子辛裕后袭职。
辛土司自朵力癿授小旗、奇侯授总旗、辛庄奴授百户至辛裕后,共传十九代五百余年。辛土司辖地除今乐都区双塔沟(今蒲台乡)辛家庄外还有今民和县泉儿庄、窝铁沟一带。辖土把总1人,领马步兵20名。
辛土司世系承袭表:
(1)朵力癿—(2)奇侯—(3)辛庄奴—(4)辛荣—(5)辛政—(6)辛海—(7)辛宝—(8)辛威—(9)辛世安—(10)辛方略—(11)辛伟鼎—(12)辛振邦—(13)辛郎—(14)辛必正—(15)辛广贤—(16)辛长寿—(17)辛三元—(18)辛德成—(19)辛裕后
10、汪土司
汪土司始祖南木哥。第十一代汪升龙,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归附清朝。四年,仍授指挥佥事之职。汪升龙于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卒,子汪鳞袭职。十四年,吴三桂叛军攻陷兰州,汪鳞率土兵随总兵王进宝夜渡黄河,先后在新城、龙尾山击败叛军,并乘胜收复兰州。十八年,汪鳞卒,无子,堂弟汪鼎于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9年)袭职。四十二年,汪鼎卒,其子汪基振袭职。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青海蒙古和硕特亲王罗卜藏丹津反清,汪基振奉命率土兵驻守西宁西川、北川,有斩获。二年,奋威将军岳钟琪进剿卓子山叛军,汪基振奉命运送粮草,夜遇叛军来劫,汪基振率部奋力击败,有功。汪基振卒,子汪于昆于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袭职。三十年(公元1765年),汪于昆之子汪光远袭职。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汪光远之子汪和钧袭职。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领授土官指挥佥事木质钤记一枚。其后,有汪涵贞、汪成芝、汪进善相继袭职。同治元年(1862年),青海撒拉族、回族聚众反清,汪进善率土兵随官军赴巴燕戎格厅所属曲林庄(今化隆县境)防守。次年,西宁回族起事反清,汪进善又奉命率部防守西宁府城。战乱平息后,召集流亡,使所领土民复业。汪进善于光绪十九年病休,子汪祖述袭职。
汪土司世居西宁西川海子沟,辖土民130户,藏民18户,散处今湟中县汪家沟、总堡庄、灰条沟、甘沟、东沟及今互助县沙棠川、马莲滩、西沟坪、坑家庄、北杏园和今湟源县纳隆沟等处。无岁俸,不纳粮。额设千总、把总各1员、土兵25名。驻守哈密尔牙壑隘口。
汪土司世系承袭表:
(1)汪南木哥—(2)汪矢加—(3)汪恺—(4)汪福—(5)汪玺—(6)汪勋—(7)汪泽—(8)汪朝—(9)汪镛—(10)汪澄渊—(11)汪升龙—(12)汪鳞—(13)汪鼎—(14)汪基振—(15)汪于昆—(16)汪光远—(17)汪和钧—(18)汪涵贞—(19)汪成芝—(20)汪进善—(21)汪祖述—(22)汪吉祥
11、纳土司
纳土司始祖沙密。第10代纳元标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归附清朝。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仍授土指挥佥事之职。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卒,子纳象天因病未能袭职。康熙四十年(公元1701年),納象天之子纳正乾成年袭职。雍正初年,纳正乾随总兵黄喜林进剿卓子山叛军,攻占叛军巢穴,叙功加二等,擢升指挥使。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纳正乾卒。八年,其子纳世绩袭职。十五年,纳世绩卒,因其子纳献彩幼,由弟纳世绪暂管土司事务。二十一年,纳献彩成年袭职,后其子孙纳应禄、纳运兴相继于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和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袭职。纳运兴之子纳辅君因病未袭。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纳辅君之子纳朝珍袭职。同年纳朝珍随总督沈兆霖镇压青海撒拉族、回族反清武装,纳朝珍率土兵奉命防守西宁南川什张加,后又随征南山后循先茶堡,皆有功。纳朝珍卒,其子纳延年于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袭职。
纳土司世居西宁南川纳家庄,清末时辖土民200余户,1068口。散处今湟中县纳家庄、癿迭沟、红土沟、岗咱庄以及今互助县纳家庄、今乐都区碾线沟、今民和县米拉沟等处。纳土司有部颁号纸,无印信。无岁俸,岁纳粮3石2斗。额设土千总、把总、外委各1员、土兵25名。
纳土司世系承袭表:
(1)纳沙密—(2)纳速制—(3)纳贵—(4)纳福—(5)纳启—(6)纳荣—(7)纳政—(8)纳惟量—(9)纳汝言—(10)纳元标—(11)纳象天—(12)纳正乾—(13)纳世绩—(14)纳献彩—(15)纳应禄—(16)纳运兴—(17)纳朝珍—(18)纳延年
12、吉土司
吉土司始祖吉保,传至第十二代吉天锡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归附清朝。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仍袭指挥佥事。其子吉象泰因出征得疾,未能袭职。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象泰子吉大永袭职。大永子吉承宗因患残疾未袭职。承宗子吉应魁于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袭职。其后吉应魁子吉朝麟于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袭职,朝麟子吉晴云于嘉庆五年(公元1800年)袭职,晴云子吉步汉于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袭职,步汉子吉万贵于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袭职,万贵子吉献瑞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袭职。献瑞子吉树德,是最后一代土司,袭职时间缺载,有学者推断当在光绪末年。
吉土司治所在今湟中县的癿迭沟吉家庄,散处今湟中县南川吉家庄,今互助县沙棠川、魏家沟吉家庄、今民和县上川口吉家庄等地。辖千总、把总、外委各1员,土兵25名。至清末,纳粮212石,草21束,年俸银40两。
吉土司世系承袭表:
(1)吉保—(2)吉多尔只—(3)吉祥—(4)吉安—(5)吉荣—(6)吉永年—(7)吉清—(8)吉庆—(9)吉梦龙—(10)吉梦熊—(11)吉兆—(12)吉天锡—(13)吉大永—(14)吉应魁—(15)吉朝麟—(16)吉晴云—(17)吉步汉—(18)吉万贵—(19)吉献瑞—(20)吉树德
13、甘土司
甘土司始祖帖木禄,第十代甘继祖于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归附清朝。顺治五年,米剌印反清,甘继祖率土兵随总督孟乔芳征讨有功,但未及袭职即病逝。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吴三桂叛军进至陇右,并攻陷兰州、巩昌等城,甘继祖之子甘廷建率土兵300名扼守黄河渡口,又随总兵王进宝进讨叛军,平定陇右。甘廷建叙功袭指挥佥事原职。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青海蒙古和硕特亲王罗卜藏丹津反清,甘廷建之子甘国振率土兵防守黄河渡口,战事结束后即病卒,未及袭职。国振子甘宰凤亦以病未袭,宰凤子甘灵芝袭职。甘灵芝之后,其子甘三元保袭职。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循化撒拉族苏四十三举事反清,甘三元保奉命率土兵防守巴暖城(今化隆县境)。四十九年,甘肃通渭回民聚众反清,甘三元保又奉命率土兵防守冰沟口(今乐都区境)。三元保于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卒,子甘作霖袭职。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颁授世袭指挥佥事钤记。道光二十一年(公元1841年),作霖子甘世荣袭职。光绪四年(1878年),世荣之子甘钟英袭职。
甘土司治所在今民和县美都川。清末辖土民300余戶,散处美都川甘家庄、庙儿庄、铁公庄、鸾枝沟一带。承纳屯粮5石9斗1升9合,屯草28束3分3厘。土司俸银岁40两。额土千总1员,把总1员、土兵25名。世守鄂家渡口、清水峡二隘。
甘土司世系承袭表:
(1)帖木禄—(2)大都—(3)甘肃—(4)甘林—(5)甘详—(6)甘福—(7)甘宗禹—(8)甘祯—(9)甘文明—(10)甘继祖—(11)甘廷建—(12)甘灵芝—(13)甘三元保—(14)甘作霖—(15)甘世荣—(16)甘钟英
14、朱土司
朱土司始祖癿铁木。至第十一代朱廷章于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归附清朝。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朱廷章率土兵随总兵王进宝赴陇东征讨吴三桂叛军,屡战获胜,收复兰州等城,有军功。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进京朝贡,获赏赐。四十年(公元1701年),授世袭指挥佥事。朱廷章子朱扆、朱扆子朱永泰均未袭职。至朱永泰子朱孙林时才袭职。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循化撒拉苏四十三起事反清,朱孙林奉命率土兵防守巴暖城及积石关、烽火山等隘口。朱孙林之子朱贵于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袭职、朱贵之子朱协于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袭职。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河湟回民反清,朱协在战乱中被杀,土司钤记遗失。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甘肃布政司刊给“世袭土司朱佥事”木质钤记。十一年(公元1885年),朱协之子朱廷佑袭职。
朱土司治所在今民和县朱家堡。清末辖土民100余户,219口。散处民和三川朱家堡、胡浪欠庄一带。岁纳秋粮3石5斗9升7合。无俸饷,额设土兵25名,世守黄河隘口。
朱土司世系承袭表:
(1)癿铁木—(2)金刚保—(3)朱荣—(4)朱洪安启—(5)朱克义—(6)朱臣—(7)朱成—(8)朱清—(9)朱秉权—(10)朱廷章—(11)朱孙林—(12)朱贵—(13)朱协—(14)朱廷佑
15、剌土司
剌土司始祖哈剌反,第十二代传至剌光耀,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率部归附清朝。授世袭指挥佥事札付(号纸)。剌光耀之子剌运昌未袭职,剌运昌之子剌瑸亦因病未袭职。剌瑸之子剌俊英应袭,但袭职时间缺载,剌俊英后,世系不详。
剌土司世居今民和县三川剌家庄一带。清末管土民100余户,300余口,辖土把总1员、土兵20名。
剌土司世系承袭表:
(1)哈剌反—(2)薛贴里加—(3)剌苦—(4)剌贵—(5)剌泉—(6)剌成—(7)剌珍—(8)剌宪—(9)剌应诏—(10)剌应谊—(11)剌登荣—(12)剌光耀—(13)剌俊英
16、冶土司
冶土司始祖薛都尔丁,第十代冶鼎于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归附清朝。十七年,部民冶达尔汉等叛清,勾引西海蒙古入掠米拉沟,冶鼎与土舍冶维合等调集土兵,进行抵御,斩杀冶达尔汉及蒙古入掠者9人,生擒2人。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又同冶惟合等捉拿反叛的马弁马进忠,交由地方官府正法,有功。授世袭指挥佥事之职。冶鼎子冶光斗、孙冶体正均因残疾未袭职。康熙五十年(公元1711年),冶体正之子冶俊祥管理土司事务。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冶俊祥率土兵随西宁镇总兵黄喜林征讨罗卜藏丹津叛军,在摆羊戎(今化隆县境)作战获胜,有功,于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袭职。冶俊祥死后无子,由其侄冶承唐于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袭职。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承唐子冶进忠袭职。道光三年(1823年),冶进忠子冶镇邦袭职。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冶镇绑子冶殿臣袭职,光绪五年(公元1880年),冶殿臣子冶廷凤袭职。
冶土司世居今民和县米拉沟。清末管土民100余户,300余口。承纳屯粮48石,屯草250束。无俸饷。额设土千总1员,把总1员,马步兵25名。世守青石柳峡、冶后山二隘口。
冶土司世系承袭表:
(1)薛都尔丁—(2)也里只—(3)也陕拾—(4)也荣—(5)冶详—(6)冶珍—(7)冶鸾—(8)冶为鉴—(9)冶国器—(10)冶鼎—(11)冶俊祥—(12)冶承唐—(13)冶进忠—(14)冶镇邦—(15)冶殿臣—(16)冶廷凤
17、曹土司
曹土司始祖曹通温布,藏族。清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曹通温布以功授大通川世袭土千户职。后其子孙那巷花布藏、罗藏花尔旦、洛粗冲、端住布尖木错、才他尔加相继袭职。才他尔加病休,子孙布巷加尔、多尔吉札喜相继袭职。多尔吉札喜病休,其子安木啄尔袭职。安木啄尔卒,无子,其弟细旦曾安木加袭职。
曹土司世居大通川,所辖大通川、燕麦川(今大通县、门源县境)等五个藏族部落。清末管藏民150户。无土兵,也没有防守关隘之责。每年承纳贡马24匹,共折银173两6钱。同治年间,因回族起事战乱,不少藏民逃亡,经总督左宗棠批准,暂以半数交纳折银,其贡马银由大通县负责收缴。
曹土司世系承袭表:
(1)曹通温布—(2)那巷花布藏—(3)罗藏花尔旦—(4)洛粗冲—(5)端住布尖木错(6)—(7)才他尔加—(8)端住布巷加尔—(9)多尔吉札喜—(10)安木啄尔—(11)细旦曾要木加
清代河湟土司除上述湟水流域17家外,还有黄河流域循化撒拉族二土司。该二土司皆姓韩,是元明土官韩宝后裔。循化撒拉族原有十二工(“工”即村落),分四房五族。四房皆韩姓;五族则杂姓,而马姓居十之九。清乾隆苏四十三反清事件后,将其中四工划归巴燕戎格厅(今化隆县)。其余八工按地域分别为上四工韩土司(长房)和下四工韩土司(次房)统辖。
18、上四工韩土司
清代上四工韩土司是韩宝第十一代后裔韩炳始受封的。韩炳父韩愈昌护理副千户事务,后招抚番族归附清朝,有功。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被靖逆将军甘肃提督张勇委任为随征都司衔。韩愈昌病故后,其子韩炳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先后被委任以守备、都司职衔。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随清军征讨阿尔嘉昂锁。次年,又奉调征卓子山、黄羊川。雍正六年十二月,随军征剿王喇夫旦,皆有军功。韩炳以循化地区民族杂居,民风强悍,请求设官管束治理。经奋威将军岳钟琪奏请获准,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六月,兵部颁给号纸(雅字七十二号),授予韩炳“保安堡撒剌世袭土千户”之职。韩炳于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病故。子韩文广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袭职。韩文广于十一年(公元1746年)病故,子韩旭于十三年(公元1748年)袭职。韩旭于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病故,无子,弟韩昱于二十九年袭职。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循化撒拉苏四十三(新教)起事反清,并包围兰州城。韩昱率老教土兵赴兰州进剿,因功受赐三品顶戴及花翎。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五月,又率土兵随征甘肃通谓回民军,有功,议叙加职一等。并由甘肃布政司颁授“循化厅属管理上六工番回土千户”钤记。嘉庆初年,韩昱奉命率领土兵赴陕南进剿白莲教起义军。因功进赐参将指挥土司,不久因病告休。子韩辉宗袭土千户之职。道光十八年(公元1838年),韩辉宗卒,子韩福袭职。后韩福随肃州镇官军进剿勒色尔曼叛军,阵亡。子韩起忠袭职,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韩氏土司因事停废。
上四工韩土司管辖循化厅城西街子工、查加工、查汉大寺工、苏只工撒拉族、回族、藏族部民。
上四工韩土司世系承袭表:
(1)韩宝—(2)韩撒剌—(3)韩贵—(4)韩琦—(5)韩恺—(6)韩清—(7)韩通—(8)韩勇—(9)韩增—(10)韩进忠—(11)韩愈昌—(12)韩炳—(13)韩文广—(14)韩旭—(15)韩昱—(16)韩辉宗—(17)韩福—(18)韩起忠
19、下四工韩土司
撒拉族下四工韩土司,其始祖也是明土官韩宝。韩宝第八代孙韩沙班(韩氏四房中排行次房),初管理五族事务,后协办茶马有功,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授予世袭土百户之职,并领获金牌一面。韩沙班子韩清谏、孙韩承恩均未袭职,只是仍管理五族事务。韩承恩子韩大用于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被西宁殷总兵委以守备职衔,不久又被姓商的钦差委以都司职衔。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奉命随大将军年羹尧征讨阿尔嘉昂锁有功,接着又随征卓子山有功。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兵部授予韩大用“保安堡撒拉土千户”之职,所颁号纸为“雅字七十一号”,仍管轄五族事务。韩大用于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病故,族人韩天禄告争土司之职,乾隆五年才处理结案。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韩大用子韩振武袭职。韩振武死后,其子韩玉麟、孙韩光祖相继袭职。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三月,苏四十三聚集撒拉族新教教众起事反清,并围攻兰州城。韩光祖奉调率顾老教土兵进剿有功,赐四品顶戴花翎。四十七年,甘肃布政司颁给韩光祖“循化撒喇下六工千户之钤记”。四十九年五月,又奉命进剿甘肃通渭反清回众有功,叙加职衔一等。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四月,韩光祖与上四工土司韩昱奉命共同领土兵3200人随官军到陕南兴安、汉阴等地镇压白莲教起义,阵亡。其子韩卿袭职。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韩卿奉西宁办事大臣那彦成之命,与上四工土司韩辉宗共同率土兵500名征剿沙卜浪藏族部落,有功,被赏戴蓝翎。韩卿卒,子韩忠魁袭职。韩忠魁卒,其子韩源、孙韩膺禄相继袭职。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清廷处理同治、光绪之际河湟回族、撒拉族反清事件善后,明令废除循化撒拉族上四工、下四工两家韩土司。撒拉八工每工改设乡约1人,直属循化厅管理。
下四工韩土司管理辖循化厅城东孟达工、章哈工、清水工、奈曼工,其中多数为马姓撒拉族和回族。
下四工韩土司世系承袭表:
(1)韩沙班—(2)韩清谏—(3)韩承恩—(4)韩大用—(5)韩振武—(6)韩玉麟—(7)韩光祖—(8)韩卿—(9)韩忠魁—(10)韩源—(11)韩膺禄
综上所述,清代湟水流域有西李土司、东李土司、小李土司、西祁土司、东祁土司、陈土司、纳土司、甘土司、汪土司、吉土司、曹土司、赵土司、阿土司、冶土司、剌土司、朱土司、辛土司等17家;黄河流域有循化撒拉族上四工韩土司和下四工韩土司。共授19家土司。
五、民国时期土司制度的废止
元、明、清时期在西北、西南民族地区实行的土官土司制度,是一种针对边疆民族地区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社会经济发展缓慢的历史环境条件下而制定的特殊管理制度和统治措施。中央王朝授予民族地方首领以世职特权,使之荫袭并各统其部族,承担对国家的赋税、征调、守卫、保寨、朝贡之责。土官、土司有自己的领地与属民,世守其土,世领其民。但其前提是该民族地区对朝廷表示臣服。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土官土司制度对强化大一统的国家意识和维护多民族杂居地区的社会稳定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明朝为了加强统治,在河湟地区实行“土官与汉官参治”{6},即土流参治的政策,以流官为主,土官为辅,有效地防止了土官坐大成患的弊端。清因明制,又根据新的情况和形势“封土司民”,发给相继归附清朝的土官以号纸印赦,正式称之为土司。土司均设土司衙门,管理所辖范围兵、刑、钱、谷各项事务,一土司俨然一小土邦国。部落酋长制与封建官僚相结合是青海河湟土司制度的基本特点。正当西南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土司坐大,不守法度,称雄叛乱,清政府不得不动用武力强制“改土归流”之时,青海土司不但没有“改流”“裁革”,反而还有增设,有的还升职进衔。如岳钟琪就曾奏请给韩土司由百户升为土千户。河湟土司在“保境安民”维护地方安定方面颇著劳绩。如雍正初年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时,各土司竭忠效力,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青海众多的蒙、藏部落以游牧为生,“难以有定之官(流官),治无定之民”,以土司制度管理比派流官管理有更大的便利。这是元、明、清以来土官土司制度在青海延续700余年的重要原因。
然而,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过程。土官土司制度毕竟是特殊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下的权宜之策,它与封建中央集权制和社会文明进步背道而驰的。一个个土司犹如一个个“独立王国”,实行土司制度的结果,势必造成国家政治权力不集中,随着清王朝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这种矛盾越来越突现出来。再则,土司制度与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社会发展迟缓、地方文化落后封闭相适应。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势必要冲破土司制度的羁绊,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还有,土司制度内部越来越多的属民之身份由过去的农奴向农民转化,土司也由原来的农奴主向地主转化,土司制度日益不合时宜。至清末光绪年间,清廷明令废止韩、冶、甘、朱、辛、刺等几家土司。民国初年,青海农业区土司势力日衰,原有的十多家土司,只剩了八家。1931年,由于青海地方官员的请求,并鉴于土司百姓要求废除土司制度的强烈情绪,青海省政府呈请国民政府“明令取消青海土司各职”。同年8月,经国民政府行政院第三十四次国务会议通过《明令撤销土司案》。并呈准国民政府,决定“改土归流”,土司属民改由县、乡管理。从此,河湟地区在延续了六七百年的土司制度被正式废除。在具体执行“改土归流”政策过程中,各土司所在县政府遵照青海省政府决议,“为体恤起见”,每年仍将所收各土司原有地粮中,酌给一部分作为对土司的“赡养”。并分别委各土司以区长或村长之职,以示优待。{7}1935年后,青海省政府在河湟地区清丈土地,换发地契,大部分土司变成了世俗地主。(未完待续)
注释:
{1}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34《艺文志·条议附》。
{2}《清世宗实录》卷20。
{3}杨应琚《西宁府新志》卷15《祠祭志·番寺》。
{4}《清史稿》卷516《土司五》。
{5}王继光《安多藏区土司家族谱辑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36-37页。
{6}《明史》卷330《西域传》。
{7}参见《土族简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