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声
[摘要]语文教学中,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因此,教师应从课文标题、课文内容、动态生成这三个方面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师生互动;动态生成;标题;内容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1801
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比较少,很难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新课程改革之后,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积极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以此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那么,教师应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借助课文标题开展师生互动
很多教师都希望与学生积极展开互动,但往往无从下手。事实上,在语文课堂中与学生展开互动交流的机会有很多。教学中,教师借助课文标题便可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既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又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执教《活化石》一课时,为了与学生更好地进行互动。在新课教学伊始,教师就借助课文标题与学生展开互动,问道:“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化石吗?”问题提出后,学生纷纷表示不知道。此时,教师便用多媒体呈现几种化石,有鱼化石、恐龙化石、树叶化石等。对这几种化石进行简单的介绍后,教师又问道:“现在你们知道什么是化石了吗?”“化石就是亿万年前动物、植物尸体化成的石头。”听到学生这样的回答,教师顺势说道:“是的,今天我們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活化石》,通过学习课文,相信你们一定会对化石的形成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课文标题是课文的“主眼”,借助课文标题与学生积极展开互动,可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课内容形成深刻的认识。因此,教师应积极借助课文标题与学生积极展开互动交流,利于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
二、借助课文内容开展师生互动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的课文不计其数,教师应做一个教学的有心人,积极借助具有较高教育价值的课文内容与学生展开师生互动。
例如,执教《神笔马良》一课时,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后,提出这样三个问题:第一,马良的神笔是怎样得来的?第二,为什么说这是一支神笔?第三,马良用这支神笔画了什么?要回答这些问题,学生需要再次认真阅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师生进行讨论交流后,学生准确回答问题:“这支神笔是一位白胡子老爷爷给马良的,之所以被称为‘神笔,是因为用这支笔画出的任何东西都会变成真的,于是马良用这支神笔画了耕牛、门、马、水车等。”得到学生的回答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同学们回答得很好,看来你们很认真阅读课文内容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分析课文。”这样由浅入深地进行教学,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小学语文课文内容丰富多彩,因此,教师应根据相关的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就课文内容展开的师生互动,教师应该适当参与,不应仅由学生发言,而教师却一言不发。
三、借助动态生成开展师生互动
在语文课堂中,经常会出现教师意想不到的动态生成。对于这些动态生成,教师应积极把握,并有效利用这些动态生成与学生展开广泛的交流和互动,以此来激活学生的思维,打造高效课堂。
例如,还以教学《神笔马良》一课为例,教师讲解课文到精彩的时候,突然有学生问道:“这位白胡子老爷爷为何要将神笔给马良呢?为什么不给其他孩子呢?”突如其来的问题打断了教师的讲解,但教师并未生气,而是微笑地引导学生针对该问题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有学生说:“因为马良喜爱画画,所以白胡子老爷爷才给了马良这支神笔。”有学生说:“因为马良善良,喜爱给穷人画画,所以白胡子老爷爷才给了马良这支神笔。”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时教师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说得很好。如果马良是一个坏人,不爱给穷人画画,那么白胡子老爷爷肯定不会将神笔给马良。”……这个动态生成的出现是教师事先并未预想到的,但对于该动态生成,教师积极抓住机会与学生开展互动交流,这样的做法值得提倡。
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预想不到的动态生成,这是教师无法预设的,是课堂中一种极为自然的现象。每当出现动态生成时,教师应考虑这个动态生成是否有与学生积极开展互动交流的价值。如果存在教育价值,教师应抓住机会与学生积极展开师生互动,让动态生成发挥更高的价值。
总之,在语文课堂中积极开展有效的师生互动,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师应积极把握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与学生积极开展互动交流。同时,师生互动的时间应合理安排,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让师生互动发挥最大限度的作用。
(责编蓝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