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相互认知“赤字”待消除

2017-05-31 08:05王建斌
环球时报 2017-05-31
关键词:中德卫东赤字

王建斌

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作为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动机”,中德面临世界经济发展乏力、世界局势不确定性增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国际环境。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5月31日起访问欧洲并将德国作为首站。笔者认为,这对中德两国加强合作、共同寻找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促进中欧投资保护协定谈判的推进均有着重要的意义。

中德两国要想完成这样的使命首先要民相亲、心相通,而基础是相知。反观现实,中德两国在相互认知上存在巨大“赤字”,主要是德国对中国认识误区长期存在。

不久前,中德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在北京正式启动。在首次会议配套活动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原校长、现北京体育大学书记曹卫东教授的亲身经历引人深思。曹卫东教授1998年赴德,师从法兰克福学派当代传人霍耐特教授。他向曹卫东提出的问题却让人大跌眼镜:“中国有铁路吗?”“你的孩子不梳大清时的辫子吗?”要知道,霍耐特是德国知识界的精英,是社会话语体系中极有分量的人物。当这样的人对中国的了解仍停留在100年前,可以想象德国普通民众对中国的认知会是什么状况,因之中国在德国形象之负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如果把这种现象称为德国对中国“认知不足”的话,另一个极端则与之相反,可被称为对中国能力的盲目高估。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整体实力的增强,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的势头逐渐加大。2016年中资企业在德直接投资近30亿美元,同比增长258.6%,中资并购的企业包括世界工业机器人巨头库卡等高科技企业。这引起了一些德国人的恐惧,他们担心中国利用国有资金买空德国,用并购获得相关企业的技术,进行技术超车,提高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最终取代德国在世界上高端制造领域的领先地位。

其实德国人的这种忧虑缺乏事实基础。中国在德直接投资的总量不足88亿美元,仅占海外在德投资存量的1%。与德国在华8000家企业、700亿美元的投资总额不可同日而语。德国应该看到,中国的发展给德国带来的是机遇:2016年在世界经济发展乏力的情况下,中德贸易达到了1700亿欧元的规模;2016年中欧1702列货运班列中有1034列往来于中德之间。2016年,中国成为许多德企在全球最重要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德国应放弃零和思维,摒弃针对中国企业并购进行的《对外经济法》修订,为开放的世界经济秩序的建设和维护做出示范。

此外,德国还应放下对政治、社会制度差异的偏见,不以标签作为自己判断的准绳,而是以事实。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改善中德两国在认知上不平衡这一状况?笔者认为,加强人文交流对话机制及大力促进中德青少年、特别是学生交流是一个有效的路径。因为这一机制的建立,使人文交流与政治互信、经贸合作一道成为中德关系发展的“三大支柱”,对于促进中德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推动中德两国共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人文交流没有“速成秘方”,必须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增进年轻人的相互了解,其实是让人文交流“接地气”。在中德留学生互派方面也有着巨大赤字:中国在德学子有约4万人,构成外国在德最大学生群体,而德国派往中国的留学生仅有8000人。提高中国留学的吸引力,加强中德高校之间的合作和沟通,促使更多的德国学生来华,应是我们近期工作的一大任务。▲

(作者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主任,中德人文交流机制研究中心负责人)

猜你喜欢
中德卫东赤字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雍和宫》
鼓乐活动中德艺融合教育的实践探索
中德两国高校教师发展中心比较研究
国际双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及借鉴
种心情
互信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