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末叶壮师剧音乐研究回顾与展望

2017-05-30 10:48徐瑞奇
歌海 2017年1期
关键词:壮族音乐

徐瑞奇

[摘 要]壮师剧作为壮族主要剧种之一,是由师公仪式歌舞发展而来的壮族民间剧种。该剧种的独特之处在于音乐唱腔一唱到底。回顾壮师剧的文献研究,了解该剧种兴衰历史与发展,以及民间文学、民俗学、宗教学、仪式学、音乐形态学等综合学科的研究特点,为壮师剧音乐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壮族;壮师剧;音乐

壮师剧是壮族师公戏的简称。壮语称“唱师”“唱诗”,也有人称“壮诗剧”,属于师公戏系统,用壮语演唱。壮师剧主要流布于红水河下游的桂中地区,如象州、武宣、来宾、马山、上林、武鸣、贵港等壮族聚居地。其渊源与师公戏相同,由傩祭活动中的师公歌舞脱胎而成,其传统剧目、音乐、表演都具有师公活动的遗韵;形成于清初,现已形成独具风格的民间小戲剧种,可以演出各类题材的剧目。作为壮族两大剧种之一的壮师剧,是桂中地区壮族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现已被列为广西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学界对壮师剧的关注,始于20世纪中叶。最早在文献里提到壮族师公戏的是壮族学者红鹰(蓝鸿恩)的《百花园中的新品种——僮戏》①,文中介绍到:几百年前在广西壮族地区就流传一种颂神、祈福,带有迷信意味的“师公戏”。有歌舞、有唱腔;有打击乐,无管弦。另有莎红、向凡的《发展中的僮剧》②,认为“僮族的师公戏生、旦、净、丑都有它不同的风格,我们也准备向师公戏吸收一部分营养”。从两篇文献介绍的内容来看,壮族师公戏在壮剧形成前就已经在广西一些地区流行了,但是发展比较缓慢。壮师剧真正恢复正名是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壮师剧逐渐成熟和发展,学者们的相关研究成果相应丰富起来。笔者按其发展轨迹分为四个阶段:

一、据《壮族简史》记载,清同治年间(1862—1874),贵县已出现了演唱有故事情节唱文的唱师,并具备了戏剧诸多特点。此时的壮师剧多用于社交、壮族风俗等场合。

二、20世纪50—70年代,壮师剧曾经盛行一时,但在这个阶段其发展经历两次重大波折:一个是土地改革,壮师剧被视为迷信、色情遭到禁演。一个是文化大革命时期,壮师剧被当做“四旧”来批判,从此转入地下。

三、20世纪80—90年代,蒙光朝等人在来宾壮师剧大会上为其平反,恢复演出。在这个阶段,拉开了壮师剧及其音乐研究的创始期,壮师剧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四、21世纪以来,在国家和自治区政府下发了抢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及广西各高校师生加强对本民族音乐研究的背景下,各地政府文化部门、学者们、业余爱好者纷纷投入对壮师剧的发掘和研究中,取得可喜可贺的研究成果。

20世纪末叶的壮师剧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壮师剧历史渊源、壮师剧剧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壮师剧唱本唱词的研究、壮师剧音乐形态的研究、壮师剧的综合研究等。

一、壮师剧渊源研究

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的研究主要在壮师剧历史渊源与文化背景上研讨。因壮师剧属于师公戏系统,说到师公戏,就不得不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傩文化,南宋的周去非在《岭外代答》①中介绍了“桂林傩队”,此时已发展为一种大规模的宗教祭祀活动中的一部分。在清朝嘉庆年间的《临桂县志》中有了“跳神”的记载,先是祭祀仪式乐舞,后便在庙宇舞台出现,此时的“跳神”活动可以说是师公戏形成的重要基础。

20世纪80年代,顾乐真认为:“傩”是中国古代华夏民族的一种宗教仪式,带有迷信因素,用来驱鬼和逐疫,后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②这与郭秀芝的观点相似,郭氏认为:“随着傩祭的南下,广西的师公戏成为中原傩文化的地方化、民族化的结果。追溯历史早在周初,《诗经》《周礼》《夏宫》中就有关于其文字记载。”③

潘明训④和张健年⑤的观点基本一致,他们认为壮师剧主要是在壮族民间演唱叙事长诗的基础上,不断吸收“师公”祭祀舞蹈,经过长期的演变而发展形成。

蒙光朝认为:师公“跳神”是壮师剧发展初期阶段。⑥ 根据《壮族简史》记载:19世纪广西贵县的鹤山村出现了有故事情节唱文的“唱师”,19世纪后,因其具备了戏剧特点如:分角色演唱,有各个行当简单的台步和舞蹈表演,吸收并融化了民间歌曲和小调来丰富唱腔等,才可称之为壮师剧。⑦ 从向群、梁丽容⑧的研究来看,用于酬神、祭祀、逐疫的民间宗教性质的师公歌舞是孕育师公戏(壮师剧)的母体并且各个民族的师公戏与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顾乐真通过观摩贵州首届民间艺术节中的原始民间傩戏演出,认为其形式与广西跳师公相似,虽地域不同,傩文化渊源相同,但广西壮师剧发展缓慢,呼吁戏剧工作者及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壮族师公戏。⑨

20世纪90年代,丁世博、陈丽梅根据其来源与内容,将师公戏分为三种类型。从传统剧目中看到了残存古傩的遗规遗俗,说明古傩与师公戏的渊源关系。⑩ 莫社光、梁丽容以贵港市的田野调查为基础,通过考察其发展历史,得出了师公戏演变为一种戏曲形式的原因。?輥?輯?訛 胡仲实归纳了学界关于师公戏起源的两类观点,但胡氏认同的是古代巫教的自然演变而非中原傩在广西的扩散。?輥?輰?訛

在以上学者的论述中,我们看到壮师剧源于中原傩文化,并融合了壮族民间信仰原始宗教,而有广西地方特色和民族色彩。

二、壮师剧唱本唱词研究

韦国文从语音学的角度对壮师剧的师腔唱词和欢腔唱词进行分析,为科学的掌握壮师剧唱词韵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輥?輱?訛

莫幼政对广西马山县合群乡心汉村国兴屯壮族师公经书的传承、分类及思想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认为很多剧目的艺术水平较高,它们是壮族民间文学的主体,也是壮族古籍重要组成部分,更是需要传承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中灿烂的篇章。?輥?輲?訛

广西大学覃慧敏的硕士论文《师公戏唱本研究》①,把师公戏唱本放到了中国戏曲文化的大背景大环境中考察和分析其价值和未来的发展,对师公戏唱本的分类、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特征、价值等方面进行探讨。

刘娟娟、蒙建维②对武鸣县壮族师公戏中唱本内容、语言、结构进行简要分析,呼吁相关学者及部门加强对师公戏的挖掘整理工作,传承保护好这种壮族特有剧种。

高校学位点的建设为相关领域学术研究提供很好的平台,以杨树喆、覃德清教授为代表,指导的研究生分别以个案研究为特色,从文学、语音学、语言学等角度对壮师剧唱本唱词的具体分析和研究。由于专业不同,音乐本体研究无法深入。从论文学科专业看,壮族师公戏研究,音乐与舞蹈学的学科研究滞后于文学学科。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三、壮师剧剧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20世纪80年代,师公戏有300多个剧目,多从汉族戏曲移植过来,如《梁祝》《西厢记》《女驸马》等。《莫六鱼洞》《莫一大王》《顺知戽海》《白马姑娘》等剧目则是根据壮族民间故事编写的,富有民族的生活气息。③从中可以看出汉族戏曲对壮师剧的影响。

蒙光朝通过对壮师剧的剧目分析,指出其反映了本民族的社会生活、历史传说、地理环境、心理素质和风俗习惯等。④

庞邵元指出了柳州师公“文武坛”祭祀仪式,是土著越人巫文化与佛、道文化相结合而成的一种具有壮、汉师公祭祀特点的形式,并分析了其中所具备的戏曲因素,从音乐特色、舞蹈身段等方面分析了地方剧对其产生的影响。⑤

黄桂秋从壮族师公戏的传统剧目内容构建,人物命运和文化内涵的把握,从纵横两方面探讨了师公戏对人生、社会、世俗的探索及人文关怀。?譾?訛

通过对壮师剧剧目的整理与分析,使后人了解到壮族人民的历史、生活习惯、信仰风俗、心理状况,有助于拓展对壮师剧音乐本体研究的认知。

四、壮师剧音乐形态研究

学者们对壮师剧音乐形态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最具代表性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戏剧研究室编写的《师公戏音乐》⑦和韦苇、向凡的《壮劇艺术研究》⑧以及蒙光朝的《壮师剧概论》⑨三部专著。

1982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局戏剧研究室编写的《师公戏音乐》,该书记录了广西各个地区师公戏音乐的唱腔、锣鼓牌、曲牌,共计300多首(其中壮族师公戏音乐有唱腔114首,锣鼓牌18首),除壮族之外,包含汉族、仫佬族、毛南族、瑶族的师公戏唱腔和曲牌。钟泽骐的《师公戏音乐概述》⑩一文,作为《师公戏音乐》的篇首。钟氏从师公戏的源流沿革、唱词艺术手法、曲调规律、演唱及演奏形式等四方面探讨了历史悠久、特色鲜明的包括壮族在内的师公戏音乐,并提出只有对它进行适当革新,才能使这种艺术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日趋完善。该书列举并记录了来宾、武鸣、贵县、上林、马山县等地壮族师公戏音乐谱例,为壮族师公戏及其音乐研究提供了丰富和宝贵的文本资料,是20世纪80年代师公戏音乐研究成果的开篇之作,具有开拓性的史学意义。

韦苇、向凡的《壮剧艺术研究》一书中的“壮剧”,其概念包括了壮族三个剧种:即南路壮剧、北路壮剧和壮师剧。探讨了壮族戏曲艺术的源流沿革、唱腔剧目、舞台美术等诸多方面的特点。在第一章的壮剧源流中描述了壮师剧从古傩到师公戏的进化、发展历史。第三章的壮剧音乐中也专门论述了壮师剧唱腔的结构、衬腔与唱词特点、调式调性和打击乐的鼓点节奏等,并附有谱例说明。

由于该书的“壮剧艺术”的概念包含着“壮师剧”这一现在看来已被分离出独立于“壮剧”外的“壮师剧”剧种。所以,该书在各章内容中将“壮师剧”融合在壮剧的论述之中。

蒙光朝的《壮师剧概论》对壮师剧艺术做了较为全面、系统性研究。该著是20世纪90年代壮师剧研究唯一的专著,在当时的学术界和文艺界很有影响。全书分为五个章节,分别为壮师剧溯源及发展、剧目的特色、音乐特色、表演艺术特色、壮师剧团及艺术概况。在壮师剧的音乐特色一章中,详细论述了唱腔及曲调特色,并举例分析,同时对壮师剧音乐未来的提高和发展提出建议。

以上三本书都涉及了壮师剧音乐的形态及内容分析。比较而言,《师公戏音乐》记载的音乐唱腔是最早、最丰富的。遗憾的是该书中壮师剧音乐的谱例没有记录采集者和出自于哪部剧中。《壮剧艺术研究》《壮师剧概论》中的谱例均引自《师公戏音乐》。《壮师剧概论》在内容上增加了改革后壮师剧音乐的新发展,并详细分析音乐特色,弥补了《师公戏音乐》的不足。相比之下《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中壮师剧音乐谱例出处标记更为详细。

五、宗教仪式与壮师剧关系的探讨

(一)民俗学者的研究和思考

壮师剧是从一种带有民间宗教成分的戏剧雏形发展而来,其音乐与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宗教学对师公音乐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学者把目光投向壮族师公仪式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农学冠关注了师公戏与古代人们“请神驱鬼”的宗教活动的渊源。认为师公戏在发展中先由简单的戴面具的师公舞,再吸收故事诗、音乐、彩调、粤剧等某些形式逐渐发展成为较复杂的师公戏。成为独立的剧种后,“师公戏完全摆脱了宗教气味,具有朴实而活泼的艺术特点”①。

20世纪90年代,研究方法有新的突破。廖明君从民俗学、社会学、哲学角度,探究南宁市郊区陈村师公戏团演出的师公舞,认为它在巫师祭祀活动中发展而来,阐释了壮族农耕文化的内涵。②金重对西南民间戏剧进行论述,关注到祭祀戏剧,认为从傩仪、傩舞中产生的傩戏,是祭祀戏剧中的一大门类。祭祀礼仪活动中就有戏剧的因素,广西的壮族师公戏是法事的延伸,并论述了它的由来和艺术特色。③

“壮族仪式剧”④的提出,源于澳洲学者贺大卫来广西的一个研究项目(1991-1994在广西的调查),对接联系人是顾建国(顾乐真)先生。这一研究项目的开展,对广西宗教仪式剧研究方法和观念的改变及壮师剧的研究产生了促进的影响。一段时间以来,在壮族仪式研究方面取得一些重要成果。贺氏认为:音乐是仪式表演作为仪式的重要“建构”手段之一,大体上它还常常给我们提供关于表演风俗史的一些有价值的线索,并提示应关注仪式中打击乐的模式系统研究。贺文中还引用魏捷兹提出的:“这些仪式究竟是文化的折射,还是由乡村社会生活构成?”这些问题的提出将引发宗教仪式与壮师剧研究深层思考。

20世纪90年代,还出版了壮族宗教仪式的综合性介绍,如《壮族百科辞典》⑤等著作,资料来源于田野调查,内容具体详实。

从以上学者研究中可看到,宗教仪式与戏剧的关系仍是学者们的主要关注点。

(二)音乐学者的研究与思考

壮师剧源于傩文化,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壮族聚居区各地师公音乐各有区域特点,也导致壮师剧的音乐风格各具特色。

黄增民认为壮族的宗教音乐“巫歌”和“师公调”源于壮族先民骆越人的祭祀活动。①黄氏从音乐形态学上分析上林、马山县的三、四声部师公调音乐的旋律特征、调式调性,以及和当地民歌的关系。

陈恒芳通过对河池市壮族傩戏音乐的考察,论述了师公的法事活动、壮族傩戏师公唱腔的音乐曲式结构特征,以及分析了河池一带村民会讲壮、汉、客家三种话的文化融合特殊现象反映在壮族师公戏中。陈氏专门强调了:“师公们利用当地民歌的音调及衬词融进师公戏音乐之中,使其宗教性的音乐具有它神秘的色彩,又能使当地村民易于喜欢和接受。”②

与前两位不同的是钟泽骐③从壮族师公戏中主奏乐器入手,专门研究了壮族师公舞(戏)中的打击乐器——蜂鼓的艺术性能。钟氏总结出蜂鼓的五种节奏类型结构特点、鼓皮两面音高的主属调式音高关系,运用音乐形态学方法分析了蜂鼓在与堂鼓、高边锣配合下获得独特的效果。这是继蓝鸿恩之后,唯一的一篇运用音乐形态学的方法深入地研究师公戏或舞中主奏乐器节奏特色的文献。

在广西艺术研究所编著的《广西傩艺术论文集》④中,包含四篇壮族师公戏实地调查和介绍,“其史料价值更重于学术研究”⑤,为后续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必要的基础。

六、志书类编撰与出版

集成类成果指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各民族优秀音乐文化遗产抢救、收集、审编工作启动。与壮师剧相关的描述性研究成果特点有: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⑥《中国戏曲志·广西卷》⑦,是学者们对广西境内的师公戏进行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与研究,其描述性成果被“壮戏”所包含。其中包含着对壮族师公戏及相关音乐概念的定位、定性等以客观和科学分析的态度理清其多元的形态与归属,而后科学地进行收编。负责集成工作的团队有:广西自治区地方志办公室等、广西剧协如王民基、周民震、顾建国(顾乐真)、李寅、赵令善等。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西卷》的编撰工作始于198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桂林举行了全国文学、外国文学、艺术学科规划会议,正式将《中国戏曲志》列入国家社会科学重点科研项目。⑧在广西卷中,从剧种、剧目、音乐、表演、舞台美术、演出场所、演出习俗等方面记述了广西地区戏曲事业的发展与现状,并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少数民族剧种进行整理、编撰、记谱,包含壮师剧唱腔收录及曲谱汇编,历经十年,于1995年出版。

199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出版的《广西通志·文化志》⑨全面记述自治区文化厅主管的艺术表演、电影、群众文化、图书馆、文物和博物等广西文化艺术事业的历史和现状。其中记述了广西壮族特色剧种——壮师剧的历史源流、腔调类别和剧目名称等。

在戏曲集成类研究中,不以汉族曲艺音乐的结构概念套用壮师剧艺术形态,并确定了壮族语言文字的记录方法。以上问题的解决,一方面既体现了科学原则和文化多元的客观规律,同时也充分地体现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尊重。⑩

《广西民间戏曲集成志·广西卷》的收集、记谱与翻译和整理取得巨大成绩,为进一步研究壮师剧提供必要的资料性的参考,对广西的戏曲艺术乃至其他学科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价值。

七、综合类中壮师剧研究

对壮师剧的研究属于壮族历史、文化研究的一部分。壮族研究始于19世纪末叶。此时的壮族研究涉及壮族历史、语言、习俗、宗教、婚姻家庭及壮汉两民族的关系等问题。一些研究方法、手段刚起步,导致深度不够、研究成果不集中、基础资料缺乏、观念不够成熟等问题。因当时动荡的社会背景,壮族文化研究仍有很大局限性。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大背景下,壮族研究开拓出新局面。如广西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组、广西民族研究所、民族民间文化研究所、广西艺术研究所、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所等壮族研究机构和团体建立并不断发展壮大。特别是多学科的加盟拓展了壮族研究视野,涌现出诸多研究成果,涉及物质、精神、制度文化等,为壮学的建立提供了重要基础。

20世纪90年代广西壮学学会成立,是壮学产生的重要标志。研究队伍进一步扩大,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成为趋势。特别是国际合作项目“壮泰传统文化比较研究”启动,使众多研究者运用比较研究方法越出广西看壮族,越出壮族看壮族,是壮族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①为壮学研究创造了条件。

此时,学者们的研究范围涉及了壮师剧的不同方面,包括壮师剧的历史渊源;唱本与唱词;音乐形态;宗教信仰相关壮族文化等。但由于学科的原因其研究特点还只在文学、社会学、民俗学、民间宗教等领域。

在综合类中的壮师剧研究论著有:

文化类及壮族史类有周作秋、黄绍清、欧阳若修、覃德清的《壮族文学发展史》②,胡仲实的《壮族文学概论》③,张声震的《壮族通史》④,壮族简史编写组编著的《壮族简史》⑤,玉时阶的《壮族民间宗教文化》⑥,李路阳、吴浩的《广西傩文化探幽》⑦,李德成的《中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⑧,覃乃昌、潘其旭《壮学论集》⑨,覃彩銮、卢运福《多彩视野中的来宾壮族文化》⑩等。

戏剧艺术类有周育德的《中国戏曲与中国宗教》?輥?輯?訛,顾乐真的《广西戏剧史论稿》?輥?輰?訛,曲六乙的《中国少数民族戏剧》?輥?輱?訛,王文章的《中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輥?輲?訛,容世诚的《戏曲人类学初探:儀式、剧场与社群》?輥?輳?訛,康保成的《傩戏艺术源流》?輥?輴?訛,冯厚的《少数民族戏剧研究》?輥?輵?訛,方鹤春的《中国少数民族戏剧研究论文集》?輥?輶?訛等,在这些论著中,对壮师剧的发展、特点、传统剧目及重点作品进行简略或详尽的概述。

论文类中,钟泽骐对比了汉族师公戏与壮族师公戏的异同,认为壮族师公戏在继承发展过程中已经壮化了。①壮族师公戏用壮语演唱壮族曲调,唱词讲究腰脚韵,具有说唱艺术特点。从壮师剧移植汉族剧目即可看出,壮族剧种对汉族艺术的借鉴和吸收。如《梁山伯与祝英台》《文龙与肖尼》等。

苏沙宁、欧阳园香论述了广西北路、南路、壮师剧三类壮剧的流传地域、覆盖面和发展态势;比较其音乐唱腔、表演风格、表演程式的区别。②李悦认为壮师剧的生成样式是以民族歌舞、说唱为基础,但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了宗教的较大影响。③

从这些作品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民族精神品质在文学作品中的保存和发展,艺术作品把它很好的表现了出来。不管是内容或是形式,壮师剧是“神”的因素慢慢隐退,“人”的因素逐渐增加,最后完全世俗化,形成独立并富有壮族特色的民间戏剧的过程。壮师剧不但是壮族民间文化的载体,还反映了壮族人民的审美观念、心理素质、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

最后,关于壮师剧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情况在广西不同地方的县志中有相关记载,如在《来宾市志》《来宾文化志》《合山市志》《柳州市志》《贵县县志》《武鸣县志》《象州县志》《马山县志》《忻城县志》中都有其相关记载和描述。

综合类文献研究,研究学者分为艺术学和文学社科类。除了戏曲学周育德、曲六乙、王文章、钟泽骐、李锐,音乐学苏沙宁等外,多数是文学、社科类学者的相关研究。壮师剧作为综合艺术,音乐学层面研究非常薄弱。因此有关壮师剧音乐资料也只能从文学的民俗学、民间文学、宗教学的研究中获得。这也是在壮师剧音乐研究综述中大量的使用非音乐戏曲研究成果的主要原因。

八、壮师剧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一)研究特点

1. 研究方法的多元

现有的文献研究在多种学科视野下对壮师剧的考察,形成了多学科参与,各抒己见的研究格局。运用了文化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文学、社会学、伦理学、宗教学、音乐学、戏曲学以及比较研究方法等,多重视角、多维度地探求壮师剧历史渊源、壮汉文化融合继承和发展研究。

2. 研究队伍的壮大

以壮族史学为代表的梁庭望等;以民间文学为代表的蓝鸿恩、蒙光朝、农学冠、莫社光等;戏剧界为代表的顾乐真、曲六乙;以文学、民俗学为代表的杨树喆、廖明君、黄桂秋、莫幼政等;以音乐学、戏曲音乐为代表的有韦苇、向凡、丁世博、钟泽骐、黄增民、苏沙宁、陈恒芳等。

3. 艰难的基础资料整理翻译工作

集成志资料的收集、整理、编撰、记谱和汇编工作是非常繁琐和艰难的,多亏了学者们任劳任怨的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由衷地敬佩他们为编撰志书所做的工作,使得珍贵的历史资料保存下来。

4. 重视民俗与剧种的关系

壮师剧由初具雏形的戏剧形式发展为正式的少数民族剧种,越来越成熟,离不开相关的民俗活动,应该说一些地区民俗的完整保留,给壮师剧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生存土壤,从娱神到娱人,正在进一步的革新和完善之中。

(二)研究不足

1. 壮师剧缺乏整体系统的研究。现有的研究涉及了壮师剧不同方面,多是对其渊源、民俗、信仰、唱本的单向研究和综合类的研究,缺乏从地方剧种的整体性的系统研究。

2. 壮师剧的音乐本体研究薄弱。由于原始音乐唱腔一唱到底,加上壮师剧的表演用壮话,由于民族语言制约导致研究者望而却步。这也是造成壮师剧音乐研究相对文学、戏剧、民俗等领域滞后的主要原因。已有壮师剧音乐相关研究大多还只是介绍性质。壮师剧音乐评论还处于空白状态。

3. 剧种研究意识不够。无论是戏曲学还是音乐学者都缺少从地方剧种这一视角对其整体的系统的研究,加强研究意识可以推动壮师剧的健康发展。

4. 对壮师剧的分布尚缺乏“排查”式的有计划、逐个个案调查研究。壮师剧是年轻的地方剧种,流传地不同,且各具特色,应做些基础的个案调查,理清音乐特点和发展规律,使理论与实践结合,促进壮师剧的发展。

5. 壮师剧音乐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尚未引起重视。这一方面落后于其他“非遗”保护研究领域。

笔者认为,为更好促进壮师剧音乐水平提高,以下六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其一,政府部门人员加快组织开展对其发掘与研究工作;其二,文化部门重视壮师剧剧种课题选题科研工作的落实;其三,培养壮师剧传承人,使得师承关系不受制约;其四,举办壮师剧文化艺术节,此乃是交流、传播的途径之一;其五,编写壮师剧相关书籍、整理编辑剧目;最后,应举办有关壮师剧创新发展研讨会。壮师剧在继承传统保持民族文化特质的基础上,应有所创新和发展。借鉴今日戏曲改革,增添时代的审美特色,这样有利于壮师剧这一地方民族民间剧种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从壮师剧的现有研究成果来看,为今后的进一步探索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壮师剧的艺人和学者们坚守及付出为壮师剧的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三)展望

进入21世纪后,壮师剧研究有了新的起色,21世纪初《壮学丛书》的出版,标志壮学研究走向新发展阶段,是壮学研究的里程碑。对壮族社会群体及其文化,进行历史性、现实性、整体性的系统研究。研究队伍围绕《壮学丛书》的编纂工作展开,代表性研究学者有:张声震、梁庭望、覃乃昌、覃彩銮、潘其旭、周作秋、廖明君、欧阳若修、覃德清、农冠品、黄绍清、岑贤安、蒋廷瑜等。目前的成果颇丰,已出版书目类别19种;其后,有全国哲学社会科学“七五”重点规划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史丛书》的子课题《壮族文学发展史》中,涉及包括壮师剧在内的壮族民间戏剧历史发展,对于精彩的、有代表性的剧目介绍十分详细。

壮族师公文化研究方面,杨树喆①运用了民俗学、宗教学、人类学、民族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桂中壮族聚居区师公教,进行师公、仪式、信仰考察和探究。对师公从名称、职能和属性进行了解读,记述了师公沟通鬼神的手段、师公学习技艺和传承的方式。详细记录了壮族师公的法事种类与特点。其中对壮族师公仪式音乐和舞蹈进行了简单的论述,从信仰的角度研究了师公的唱本、科本和神灵系统。最后论述了师公教是否是宗教,以及与巫、释、道、儒的结合。此外,通过实地考察研究师公度戒仪式、师公技艺展演中了解师公戏的演唱乐舞艺术。②

甘羚运用民俗学研究方法,通过对壮族巫师传统与仪式演剧的分析,探讨二者的关系,其中结合师公戏唱本分析内容,认为其“祭戏合一,祭中有戏”,并具有仪式性和质朴性。③

倪彩霞追寻了师公戏“三元真君”师祖,如何从道教进入少数民族宗教,随着民族迁移进入广西并被师公奉为教主,最终成为地方戏剧的戏神,探讨了宗教对中国古代戏曲的影响。④

陈丽琴从文艺生态学视角下探讨壮族民间戏剧如何更好发展,其中包括与宗教信仰息息相关的壮师剧。陈氏认为,传统教育是戏剧传承的良好文化生态环境,是一种自觉地传承途径,可以把戏剧引入中小学课堂等。⑤罗红流从地域民俗文化的角度,将上林壮族师公戏与它所在的环大明山地区的民俗文化结合起来研究,探讨师公戏的发展。⑥也有从伦理学⑦、生态学⑧角度入手,对师公戏伦理道德现象及生态观念进行研究。

青年学者潘林紫、冯彩媚尝试对广西戏曲音乐文字史料和曲谱史料的现状概述及分析,提出“立足文字史料与曲谱展开广西戏曲音乐历史研究的构想” ①的思路,精神可嘉。

壮师剧作为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它和汉族诸多剧种一样,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戏曲灿烂篇章,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入研究其当代发展趋势和动态,对推动少数民族戏曲的当代传承与创新发展,以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维护中华民族音乐戏曲劇种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正如顾乐真在《筑城观傩记》一文论述广西师公戏时所说:“现今在桂中、桂西、桂西南不少民族地区也仍然存在师公活动与演出师公戏。但我们对师公戏的研究尚不深入。”“作为一种民族艺术形态,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是不能放弃的。要为民族艺术研究留出一席之地。”②我们希望壮师剧能引起学界的关注,开展广泛深入的研究。

猜你喜欢
壮族音乐
壮族嘹歌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奇妙的“自然音乐”
《Cat’s book》
音乐从哪里来?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壮族山歌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