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星 易星
摘 要:本文针对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的影响,对基坑及周边建筑进行现场检测以及相关计算分析, 提出几点建议为检测基坑影响时参考之用。
关键词:基坑;检测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基坑工程的规模也迅速发展,而基坑开挖附近一般会发生土体流失及应力状态的改变。土体流失及应力状态的改变一般以土的水平和竖向位移的形式表现出来。基坑支护系统的刚度及开挖方法决定着土的位移,土的位移导致周边建筑受其影响而产生破坏。
1 工程概况
某住宅楼为6层砖混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该住宅楼南侧基坑开挖施工的影响,产生了一定的质量问题。
2 现场检测及计算分析
现场对该住宅楼和基坑同时进行检测,根据现场检测数据以及相关技术资料,对住宅楼的安全性是否受到基坑开挖影响进行计算分析。
2.1 住宅楼检测
2.1.1 基础检测
抽取住宅楼一处基础采用钻芯法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值检测,所测构件混凝土强度设计等级为C25,检测结果见表1:
2.1.2 结构侧向位移检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住宅楼顶点侧向位移进行检测,观测点所在墙体表面粉刷层及饰面层未予剔除,其顶点侧向位移检测结果见表2:
2.1.3 住宅楼结构典型损伤情况抽查
(1)经现场抽查,(9-10)/(1/B)轴阁楼层墙体存在裂缝,剔除粉刷层后检测,所测裂缝为粉刷层裂缝,砖体尚未开裂;
(2)经现场抽查,(1/10)/(C-E)轴阁楼层墙体存在裂缝,剔除粉刷层后检测,所测裂缝为墙体与圈梁交接处粉刷层开裂,砖体尚未开裂;
(3)经现场抽查,(1/7-1/8)/(C-F)轴六层顶板存在一条裂缝,剔除粉刷层后检测,该裂缝长约3.8m,最大裂缝宽度为0.20mm。经对该现浇板板底底排钢筋采用非破损法进行检测,实测平均钢筋间距为210mm(设计为200mm),实测钢筋保護层厚度最小值为16mm(设计为20mm);
(4)经现场抽查,(8-9)/A轴五层墙体存在裂缝,剔除饰面砖及粉刷层后检测,砖体尚未开裂。
2.2 基坑开挖工程检测
2.2.1 基坑支护
根据基坑支护方案得知:本工程基坑开挖深度人防地下室为4.65m;地下汽车库深度为4.45m。基坑挖土按1:1.2~1.5放坡;土钉采用Φ48,壁厚3.2mm的钢管制作,用钢筋焊上倒刺,土钉长度12.0m;护坡采用C20细石混凝土喷射施工,厚度不小于100mm,护坡钢筋采用Φ8@200单层布置,加劲筋采用Φ14的钢筋与土钉有效焊接;土钉竖向布置3排,间距1.0/1.2米,横向间距1米,土钉呈梅花型布置。经现场检测,基坑支护与方案相符。
2.2.2 基坑监测
根据基坑监测内容了解到,目前监测单位对以下项目进行了监测:(1)周围环境沉降观测;(2)圈梁水平位移观测。
根据日常基坑监测得知:(1)截至现场检测日,该住宅楼所布置的各测点累计沉降均未超过安全报警值,累计下沉最大为110mm;(2)截至现场检测日,圈梁水平位移观测的各测点累计位移均未超过安全报警值,累计位移最大为5.00mm。
2.2.3 基坑与住宅楼之间实际退让距离检测
经现场检测,基坑与住宅楼之间实际退让距离最小值为12.0m,该处基坑深度约为4.5m。
2.2.4 基坑开挖现状勘察
截至现场检测日,基坑靠近住宅楼的开挖已结束,土建单位正进行底板混凝土的浇筑。
2.3 计算分析
根据现场检测结果,结合设计图纸及基坑监测情况,经计算分析,我们认为基坑支护与土方开挖对住宅楼的主体结构安全尚未造成相应的影响。
3 结语
由于基坑工程牵涉面广,且岩土地质情况复杂,基坑工程的变形机理也有所不同,外加支护方案和施工低劣等原因,导致基坑对周边建筑的影响难于掌控。为减少基坑开挖对周边建筑造成安全隐患,结合现场检测结果,发现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1)加强对基坑支护方案的专家论证,确保支护方案的合理有效;(2)加强对基坑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确保基坑开挖严格按照预定方案进行;(3)加强基坑日常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反馈,排除异常后方能继续施工。
参考文献:
[1]桂国庆,涂铿.深基坑工程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程力学增刊,2006.
[2]李勇.基坑开挖对邻近建筑物地基承载力影响的探讨.山西建筑,2005.
[3]《基坑工程手册》编写委员会.基坑工程手册.中国建筑工程出版社.
作者简介:杨晓星(1982-),男,硕士,江苏武进人,工程师,研究方向:建筑结构检测;易星(1981-),女,硕士,江苏金坛人,实验师,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与电子商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