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半个多世纪以来,横滨充分利用日本首都圈建设契机发展成为日本第二大城市。横滨与天津都属于典型的双重“双核结构”,区位环境相近。借鉴横滨在首都圈中的定位与发展模式、城 市功能分担、承接首都产业转移、“站城一体化”开发等经验,天津应在发挥天津港物流优势、吸引新区人口来津居住、发展城市连绵带、承接异质型产业、专业人才培养与输送等方面着力发展。
关键词:横滨 天津 京津冀协同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6(c)-140-02
在全球化与网络化的作用下,门户城市从沟通区域内外的中心城市,逐渐发展为全球战略性资源、通道和产业的控制中心。天津是一个特殊的门户城市。由于距离首都北京只有130多公里的距离,一直以来天津作为经济中心难以超越北京。然而,随着首都圈国家战略的确立,北京开始疏散其经济功能,这给天津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如何紧抓这一历史性窗口机遇,加速现代化天津建设,不妨借鉴一下日本横滨的发展经验。日本的横滨市与我国的天津市具有相近的区位环境,皆地处半封闭海湾内侧的首都城市圈内,其城市发展经验及对首都圈腹地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值得天津思考和借鉴。
1 横滨在首都圈中的定位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日本东京开始进行首都圈整备规划,先后建立了7个副都心。横滨利用日本都市圈首都功能疏散的发展机遇,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由之前的落后城市一跃成为现在日本的第二大城市。横滨市内有位于东京湾西岸的横滨港。横滨港具有现代化的管理经验,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国际贸易港。借鉴横滨在首都圈中的定位与发展模式有利于天津开拓城市发展思路。横滨的城市发展主要经验如下。
1.1 两个“双核结构”
东京和横滨是典型的“双核结构”,两座城市在城市发展定位上有着明显的差别。东京是日本的首都,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横滨是日本首都圈面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城市,是日本最重要的国际贸易港之一。
横滨市中心与新横滨又形成了一个“双核结构”。新横滨是通过新干线车站选址远离主城区并发展为城市新中心的典型案例。新横滨的定位不同于横滨市,是形态紧凑、功能复合的新中心。为了避免双核功能趋同,横滨市总体规划提出新横滨地区主要发展 IT产业,横滨市中心则加强同横滨未来港的联系,发展旅游观光产业。新城不依附老城发展,与老城产业联动,功能互补且不趋同,这是新横滨得以开发的关键。
1.2 日本首都圈的城市分工协作
在日本的首都圈建设中,非常重视产业分工协作。为了解决东京湾地区港口的竞争问题,日本于1967年提出了《东京湾港湾计划的基本构想》,对7个港口进行了职能分工,使各港口依托自身资源与特色优势,形成了分工合作、优势互补的结构。千叶港专注于原料输入,东京港集中于内贸,川崎港专为企业输送原材料和制成品,横滨则主要负责对外贸易,承担着整个首都圈的国际贸易、工业品输出、集装箱货物集散。产业分工协作制度使港口间的竞争转变为协同发展,不仅使各港口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还提升了东京湾地区港口的整体竞争力。
1.3 吸引首都产业转移,促进产业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期,日本为了减轻东京的城市负担,促进与周边地区的均衡发展,决定将产业和人口向外转移。横滨为吸引东京的产业转移,制定了一系列的投资政策,建立了一套有效的投資管理体制,并辅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大批的东京企业。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已入驻横滨临海工业带和67个工业园的2332家企业中有半数来自东京。横滨在2010年还成功说服日产汽车把总部由东京迁至横滨,实现了横滨多年来一直想吸引日本大企业来横滨投资的目标。
同时,横滨港一直以满足客户需求为核心,努力改善软件环境建设。如集装箱码头全天候工作,保证向船舶提供快速畅通的服务;建立工作协调机构,简化申请装卸货物手续;减少船舶的港口费用,减少周日靠港船舶和作业货物的设备使用费,推行有竞争力的货物装卸作业收费标准。
1.4 分担首都圈第三产业功能
横滨通过启动“未来港口21计划”,成功地分担了集中于东京的首都圈商业及国际交流等功能,促进了首都圈的均衡发展。“未来港口21计划”就是将横滨市中心地区及滨水区域连为一体,重新整建。整建后的未来21世纪地区焕然一新,不仅洋溢着历史风情,而且成为海和绿地环绕的城市休闲空间。港湾未来21世纪地区不仅吸引了本地市民,而且吸引了大量东京市民到这里休闲度假。港湾未来21世纪地区的开发与建设吸引了多家公司本部及商业、文化设施在该地区集聚,给横滨市带来了经济的繁荣。
2 新横滨的“站城一体化”开发
新横滨由新干线站点发展成为横滨市新中心,并实现了从“工作在新横滨”到“生活在新横滨”的转变,是日本新干线站点站城一体开发的成功案例。新横滨站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经验如下。
首先,明确开发时序,有序开发。新横滨开发阶段性目标明确,城市建设有序。首先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考虑产业需求,利用便利的基础设施和交通条件吸引企业进驻,通过提供工作岗位聚集人气后逐渐满足食品、生活用品、娱乐设施等多样化需求,丰富城市的生活功能;发展后期,更新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为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实现职住平衡。
其次,完善提高各种交通要素。缩短通勤时间是吸引老城和东京都市圈内其他城市人口来新横滨就业的必要措施。与新横滨站接驳的有JR地铁线和横滨市营地铁线,其中市营地铁线连接新横滨和横滨市中心,加强老城与新城的联系。除了人口流动,物资流动对新城发展也很重要,因此道路交通系统不容忽视。与新横滨站连接的环状2号线和经过新横滨的高速横滨环状北线,增强了新横滨公路运输能力。新横滨还在后期开通了通往成田机场的大巴,将新横滨IT产业发展推上了一个新高度。实现高铁和空港联运,可以大幅节约时间成本,吸引对时间敏感的产业,如展览物流业、高新技术产业及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引领城市产业升级。此外,新横滨的停车场配套相当完善,还配建了自行车停车场,提高了道路系统的利用率。
最后,避免功能趋同,打造城市特色。为了避免功能趋同,新横滨的四个区域各具特色,主导功能有IT高新科技、商务办公、体育竞技、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保护,相互独立又彼此联系,降低城市内部的同质化竞争。除了IT产业之外,新横滨还大力发展体育事业。通过举办各种体育赛事、音乐会和演唱会等,大力提升新横滨的知名度。2002年承办世界杯后,新横滨的客流量稳步上升,增加近一倍。此外,完善居住环境、健全医疗、开发地下空间、保护生态、加强防灾等也是新横滨开发的重要举措。
3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对天津的对策建议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是国家的大布局,是我们向更高水平发展的新机遇。天津承载着打造“一基地三区”的历史重任,拥有新海新区等“金字招牌”,具有区位、港口等明显优势,发展空間十分广阔。横滨(新横滨)——东京(副都心)与天津(滨海新区)——北京(雄安)在区位结构上极为相近。如何对接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做好协同发展,减缓首都职能压力,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议题之一。雄安新区的设立,势必在分散首都功能方面重新进行战略定位和产业布局。天津在服务雄安新区的同时,应借鉴日本首都圈的发展经验,及时把握动向,抓住机遇,协同发展。
第一,依托天津港优势,强化物流服务业。利用雄安新区的内陆特点,充分发挥天津港优势,主动承担雄安新区原材料和零部件进口、产品出口等方面的职能。未来雄安新区及京津冀地区将形成一个庞大的消费聚集区,天津港在消费品的物流方面发挥作用大有可为。通过打造有特色的、环境优美的综合商业地区,吸引北京、河北的人来天津休闲度假,旅游购物。
第二,以站点为核心高密度开发,发展城市连绵带。随着铁道网络的不断完善,未来沿线车站站点将成为城市间的重要节点。雄安新区的设立有利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有效缓解北京“大城市病”。在临近雄安新区的天津相关地区通过开发住宅,打造有特色的、环境优美的综合商业地区,实现“工作在雄安,居住在天津”的愿景,并吸引北京、河北的游客来津休闲度假,旅游购物。站城一体化的开发,不仅可以使天津城市中心有效“瘦身”,还能吸引雄安新区的年轻人来津居住,分散北京的人口压力。
第三,明确城市发展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天津要与北京、雄安新区在城市功能定位、产业布局规划等多方面加强沟通,吸引除雄安新区产业定位以外的其他北京产业功能,与雄安新区形成相互间的产业互补链,利用天津已有的工业基础优势吸引北京技术人才和相关企业,在天津建立研发转化和孵化基地。同时,在滨海新区和雄安新区的发展规划方面,要避免功能趋同,相互之间形成联动互补的关系。
第四,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教育培训资源。公共文化服务作为城市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之一,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活力。河北省与北京、天津的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文化教育方面落差较大,天津可以利用这一特点,一方面通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开展文化艺术活动、打造艺术文化教育平台、设立各种文化艺术评奖及文化基金等举措,提高市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提升城市知名度,带动城市经济增长,彰显天津城市魅力,另一方面天津市应根据雄安新区产业发展定位,有针对性地设置教育专业,培养和输送专业人才,成为雄安新区的人才培养和输送基地。
参考文献
[1] 李文静,翟国方,何仲禹,等.日本站城一体化开发对我国高铁新城建设的启示——以新横滨站为例[J].国际城市规划, 2016(3).
[2] 刘龙胜,杜建华,张道海.轨道上的世界——东京都市圈城市和交通研究[M].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
[3] 刘重.借鉴日本横滨发展经验建设天津国际港口城市[J].城市,2007(4).
[4] 董顺擘.对天津在首都圈发展中的建议——基于日本横滨与韩国仁川在首都圈发展中的经验[J].城市,2015(5).
①基金项目:天津社会科学院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中心立项课题“日本门户城市发展经验借鉴研究”(DBYBG16006)。
作者简介:龚娜(1981-),女,天津人,天津社会科学院东北亚区域合作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