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洪宝
[摘 要] 在“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分析中国与波兰的贸易、投资合作现状,取得的成就,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机遇和展望。
[关键词] “一带一路”;16+1合作框架;中波经贸关系
[中图分类号]F114.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6121(2017)02002606
一、“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框架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一带一路”[12]构想旨在建立横跨欧亚大陆,建立命运和责任共同体,沿线各国在基础建设、投资、经贸、能源及人文交流等各领域展开广泛的合作。“一带一路”经济区开放后,承包工程项目突破3 000个。2015年,中国企业共对“一带一路”相关49国进行直接投资,投资额同比增长18.2%。
2012年温家宝参加在华沙举行的中国-中东欧国家论坛,并提出了全面发展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关系的伟大设想。第二、三、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首脑会晤分别在布加勒斯特、贝尔格莱德和苏州举行,首脑会晤硕果累累。在第三届中国-中东欧领导人会晤中就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合作达成重要共识并制定了行动纲领。在第四届“16+1”首脑峰会上,出台了《中国-中东欧国家中期合作规划》(20162020年)。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在“16+1”合作的平台上,借助“一带一路”契机,在基础建设、经贸、能源的合作方面屡创新高,中国中东欧国家的进出口贸易增速已远超中欧贸易增速。
二、 中国及波兰关系背景
(一)波兰的区位优势
波兰是中东欧地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国家。2014年波兰GDP总量5480.03亿美元,人均GDP达14 423美元,属高收入经合组织国家。波兰拥有诸多的优势:
地理优势。“琥珀之路”是经由波罗的海往南穿越中欧最终抵达地中海沿岸的贸易和通商之路。“丝绸之路” 是中国与西亚各国之间形成的一条贸易和通商之路。波兰在“琥珀之路”和“丝绸之路”的交汇处,其独特的地理优势使其在经贸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地处欧亚大陆十字路口,左邻德国,右靠俄罗斯,是陆路进入这两大国家的中转站。
欧盟市场门户。波兰地处欧洲中心,这一战略位置使其可以在西方成熟的市场和东方的新型市场往来游刃有余。作为欧盟成员国之一,其经济实力处在欧盟成员国中间位置,这也成为其他国家进入欧盟的突破口。
人才优势及有竞争力的劳动力成本。作为申根国家和欧盟成员国之一,人员的自由流动使得波兰有实力培养和吸引高素质、高学历的人才。而这些优质的高技能人才的雇佣成本却有远远低于欧盟老牌成员国。波兰拥有最丰富的高素质工程师,在15~64岁的专业劳动者中,受过高等教育的占比达到19.8%。
抗衰退能力强。作为最早接受“休克疗法”的中东欧国家,在阵痛三年之后,波兰自1992年至今一直保持了經济的正增长,也是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欧盟各国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这一抗衰退的能力足以显示其经济结构的稳固性和经济发展的后劲十足。
优良的产品及良好的投资环境。欧盟内部严苛的产品标准为“波兰出品”贴上高品质、强竞争力的标签。同时严谨而全面的欧盟法律法规体系为波兰自身的法律体系进行了扩充和完善,确保外商有一个安全、稳固、良好运行的投资环境。
(二)中波关系背景
1949年10月,波兰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随后迅速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但中波关系并非一帆风顺,受到了各个时期不同国际形势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两国关系趋于正常化,在经贸、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合作得到了全面快速的发展。2016年中波正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中国与中东欧16个国家的伙伴关系分六类: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波兰)、战略伙伴关系(塞尔维亚和捷克)、全面友好合作关系(罗马尼亚)、友好合作关系(匈牙利)、全面合作伙伴关系(克罗地亚)、 一般关系(其他中东欧国家))。
2004年波兰加入欧盟,同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政策,这诸多因素推动了中波经贸合作的迅速扩大。2005年以来,波兰成为中国在中东欧最大的贸易伙伴,是该地区第一个与中国的贸易额突破100 亿美元的国家。波兰的《2030年计划》中提及的创新能力、再工业化、地区平衡发展的设想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相辅相成。
近年来,两国国家领导人也互访频繁。2015年11月,波兰总统杜达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第四次中国-中东欧国家领导人会晤。2016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抵达波兰首都华沙,距上次中国国家最高领导人访波已有十二年。同月,丝绸国际论坛暨中国波兰地方与经贸论坛在华沙开幕,习近平发表《携手同心 共创未来》的讲话,强调中波要一起推动“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双边经贸全面合作。
三、 中波双边经贸合作现状及展望
1989年波兰第一次举行民主选举,随后进行了政治体制及经济体制的全面改革。近年来其成为欧洲最活跃的经济体之一。波兰于1995年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于1999年加入北约,于2004年成为欧盟成员国。2009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持续下滑,但在中东欧地区,波兰是受其影响最小的国家。
经过30多年的飞速增长,中国成为仅次于美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新世纪的十余年,中国一直保持着高位的经济增长。中国与波兰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波兰加入欧盟之后合作越来越多元化。[3]
根据External and intraEuropean Union trade, statistical yearbook 19582009 中所提供的数据,中国与中东欧新成员国的出口相似指数均在0.5以上,其中与波兰的相似度指数为0.8。[4]中国是波兰在亚洲的最大出口国,也是波兰在亚洲区域内最大的贸易伙伴。2015年,中国成为波兰第二十一大出口市场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波兰与中国货物进出口额为165.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一)双边贸易现状
据欧盟统计局统计,2016年1~9月,波兰与中国货物进出口额为129.0亿美元,增长6.1%。其中,波兰对中国出口14.0亿美元,减少4.1%,占波兰出口总额的0.9%;自中国进口115亿美元,增长7.5%,占波兰进口总额的7.9%;波兰方面的逆差达101.0亿美元,同比增长9.3%。
1.波兰从中国的进口情况
近年来中国对波兰的出口的增长趋势显著。根据联合国comtrade 数据库(1)的数据,2008年波兰从世界总进口额减少28.93%,直至2013年总进口额恢复到2008年的水平;从2004年起波兰从中国进口额的增长率保持在40%以上,2006年为54.1%,2007年达到历史新高63.8%。而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波兰从中国总进口额减少16.3%,但较2007年的总进口额仍有所增长。2010年,波兰从中国进口总额增长分别为24.8%,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2011年及2012年均保持了15.9%,13.2%的增长水平,2013年增长态势明显趋缓。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波兰货物进出口额比上年同期减少11.6%,进出口额都呈减少态势。其中,出口下降9.9%;进口减少13.2%,但波兰与中国货物进出口额却仍保持2.0%的增长。其中,波兰对中国出口减少9.4%;自中国进口增长3.8%。见图12。
2.波兰对中国的出口
入盟之前,波兰向中国的出口持续增长的态势不显著,出口波动较大。2000-2001年出口增长率为127%,而2001年至2002年下降至3.4%。根据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的数据,全球金融危机导致2009年波兰总出口额锐减20.48%。2011年其总出口额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自2004年起,波兰向中国的出口呈稳定的趋势,2006年向中国的出口增长率为19.7%,2007年增长率攀升到66.4%。金融危机对于波兰的总出口额造成的影响并未严重波及到波兰对中国的出口总额。2008年增长25.2%;2009年增长率缩小至7.9%;2010年为13%; 2011年上扬至20.6%;2014年增至21%,但2015年由于波兰进出口分别下降9.9%和13.2%,因此波兰从中国出口也受到一定的影响,比同期下降9.4%。
自2003年起波兰向中国出口占其总出口的比例逐年增加,从2003年的0.68%到2014年达到1.049%的,尽管2015年受到波兰进出口总额全面下降的影响,占比下浮回落至1.039%, 但仍高于2013年的1.035%。
分商品看,波兰的主要出口商品是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贱金属及制品。2016年 1~9月出口额分别占波兰出口总额的24.1%、15.0%和95%,为364.0亿美元、226.1亿美元和142.9亿美元,分别为减少0.1%、增长5.7%和减少64%,纺织品及原料的出口额有所增长,增幅达12.2%。
根据表2数据,波兰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是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家具、玩具、杂项制品。2016年1~9月三类产品出口额合计占波兰出口中国总额的63.7%,分别为4.3亿美元、3.5亿美元和1.2亿美元,分别为增长19.2%、减少37.8%和增长18.6%,另外,木及制品的出口额增长最为突出,增长99.8%。
3.中波贸易结构
第一,双边主要贸易商品。
波兰在汽车、家电产品、食品加工业等制造业实力雄厚。在入盟之后,波兰对出口的商品架构进行了一些调整,以适应欧盟内部的商品结构,从而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对于其他距离较远的市场出口方面,波兰也能调整产品结构来适应不同的需求,提供在价格上及质量上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根据波兰经济部的数据显示,波兰向印度出口的产品中主要是采矿机械和设备,电力资源设备以及防御等产品。波兰向美国市场出口的产品主要包括机械设备、汽车、及飞机。与上述发达国家的出口结构相比,波兰对中国的产品出口结构有所不同。波兰对中国的出口主要是贱金属及制品机电设备出口产品,为附加价值低的产品。其他主要商品包含原料,矿物,金属,简单机械组件以及化学产品。[4]其中值得关注的是食品占波兰出口商品的比例很高,自2013年波兰出口中国的肉类和奶制品数量稳步增长。
第二,双边的贸易结构。
从表3(3)双边贸易结构来看,中波双边进出口多数仍集中在制成品贸易上。根据技能和技术强度的标准划分:高技能和技术强度的制成品贸易占比近50%,而中等技能和技术强度的制成品为前者的50%。低技能和技术强度的制成品在所有制成品中占比最小。
表3 2010年中国进出口波兰的贸易结构/百万美元
波兰贸易商品总额其中:初级产品其中:制成品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制成品低技能和技术强度的制成品中等技能和技术强度的制成品高技能和技术强度的制成品
出口9438.31391.809045.421977.00836.102055.904013.17
進口1696.91719.95976.6585.8769.34447.39370.38
龙海雯[5]在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的贸易竞争性测算中指出:中波在诸多产品领域都具有互补性:如饮料烟草、非食用原料、矿物燃料和动植物油脂产品、化学品、械运输设备、杂项制品等。同时在计算中国与中东欧国产品市场相似度时指出:中波的市场相似度均未超过30,属于互补性市场,不存在恶性竞争的局面。
4.中波双边贸易的展望
尽管波中之间存在较大的贸易逆差,但逆差额趋于减少。同时波兰也在调整对华出口的商品结构,未来波兰对中国的出口量会进一步增加。波兰信息与外国投资局局长马依曼表示,由于语言、文化及历史的主要原因造成波兰企业对中国市场缺少了解,加之波兰向中国出口的商品竞争力上都有一定的不足,导致波中之间的贸易逆差。未来,两国经贸合作也从传统领域扩大到工程机械、能源、金融、航空、电力和信息技术等领域。货运方面: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后建设的成都至波兰罗兹和苏州至波兰华沙的直通货运班列,这两条铁路成为中国和欧盟之间速度最快的铁路线,可以在两国货物运输方面大大缩短时间、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波兰产品在中国的竞争力。波兰已经成为亚投行的成员国,此组织的主要目的是在“一带一路”框架内大力开展包括铁路、电信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中波的双边贸易合作潜力无限。
(二)中波双边投资现状
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的数据,波兰是欧盟排名第四,在中欧地区排名第一位的投资目的地。
中国对波兰的投资。中国与波兰两国之间双向投资的数量逐年增加。波兰是中东欧国家中获得外国直接投资最多的国家。主要的因素是: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巨大,较高的GDP增长率,较为稳定的政治环境,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欧盟东扩为中东欧入盟的国家提供了更高的世界舞台,运作优良的市场环境,及较为完善的市场体系;其中波兰在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成员国中被评定为最高增长率的国家之一。在国内需求增加及贸易扩大的双重作用下,波兰一直保持着较高的经济增长率。2009年金融危机的艰难的时刻,波兰保持着正的经济增长率。同时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框架的平台,2013年中国在波兰直接投资较上年增加了一倍。据商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底,中国在波兰直接投资达到3.64亿美元。
中国对波兰投资的稳定增加的态势主要归因于两方面。在中国方面,是加大“走出去”的工作力度,完善便利化的政策环境,充分挖掘“一带一路”倡议的投资潜力,鼓励并帮助中国企业积极开展跨国经营。在波兰方面则是:一是转型经济过程中经济增长率的增加;二是波兰政府及商界欲通过吸引直接投资,改善波兰与中国的贸易平衡;三是波兰经济拥有接近欧盟老成员国经济水平的优势,加之其处于中国与欧盟老成员国中间的地理位置,对于投资者的吸引力很大;四是波兰入盟后,使得中国的投资可以以较低成本进入欧盟共同市场,同时也取得了中东欧地区低成本的生产基地。 五是多个投资者园区的建立。例如在波美拉尼亚专属中国投资者产业园区,园区内可享受欧元区待遇,吸金力巨大。
目前已有广西柳工集团并购波兰HSW公司工程机械部,湖北三环集团并购波兰最大的轴承制造企业KFLT轴承公司等成功的投资案例。
波兰对中国的投资。波兰在2009年对华投资为13个项目,约为1084万美元的投资。2010年11个项目,约为1243万美元的投资。2011 年,投资项目增至240余个,实际投资额1.2 亿美元,增速超过10倍。截至2016年4月底,波兰在华投资项目数303个,实际投资金额2.1亿美元。其中主要项目有三北-法拉科锅炉有限公司,山东新汶矿业与KOPEX 公司生产液压支架项目等。[6]
中波双边投资展望。全球化的进程,尤其是波兰加入欧盟和中国进入世贸组织,推动双方投资的发展。波兰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条件为中波双边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波兰经济靠近老欧盟成员国的主要市场优势,入盟后的红利,中国转口生产的诉求,波兰出口商减少两国出口和进口的巨大差距的愿望强烈,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下,中国对波兰的直接投资会继续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并且会呈现投资的多元化的趋势。
四、中波所面临的问题
(一)不对等贸易关系
在双边贸易中,中波长期保持贸易顺差。根据商务部的数据,2016年前九个月波兰贸易逆差为101亿美元。中波贸易失衡较为显著。中方的大量顺差尚不能被中波国家的企业级经贸往来所改善。
(二)复杂的对话关系中波关系呈现出三轨制的特点:首先,简单的双边关系。2016年中波正式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中东欧国家中是合作关系的最高级别;其次,复杂的双边关系。中东欧十六国是一个地缘的概念,不是一个如亚太经合组织等较为规范的组织,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却是基于这个概念上而建立起来的,框架内的具体合作细节都需要各国协商合作执行。但中东欧十六国内部首先国家众多,其次其语言、文化、民族、宗教、和历史关系也较为复杂。再次各个国家的国情、政情、民情、社情、法情和商情也大为不同,因此中波在中国中东欧框架内的合作就复杂很多;最后,复杂的多边关系。在准备入盟期间,波兰为了能够顺利加入欧盟,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内部调整。入盟之后,顾及其欧盟成员国的身份,中波在各方面的合作都无法回避欧盟体制内的约束和管理。例如波兰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多利用欧盟基金,因此在投标过程中,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不明显。同时欧盟的相关法律法规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中波的经贸合作。
缺乏的相互了解
由于地缘的原因,中波历史上就相互了解甚少。在“一带一路”倡议和“16+1”合作框架的平台下,近年来双方经贸往来,人文交流都频繁许多,但诸多问题仍然存在。如中铁公司承担波兰高速公路建设工程,由于缺乏对波兰对于环保问题的严苛要求、缺乏对波兰人工成本的计算模式以及对波方工程质量的严苛监管的了解,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五、中波经贸未来的机遇和展望
(一)英国脱欧以及欧盟的动荡
2004年,波兰在多年“向东看”的努力后,成功加入欧盟。但在2009年欧洲经济危机和欧元区债务危机中,虽然罕见的保持了正增长,但欧盟、欧盟成员国之间以及欧元的问题使得各方重新考虑未来的路该如何走。此时,波兰等其他新入盟的国家都开始寻找新的经济长点和新的合作对象,此后便加快了与中国的各方面的合作。而2016年英国在公投之后决定退出欧盟,这无异给欧盟以及欧盟成员国重重的一击。欧洲、欧盟的格局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都是一个未知数,这些不确定性为中波在经贸方面的合作带来新的机遇。
(二)新的投资合作框架
当前,在中国中东欧合作框架内建立的100亿美元专项贷款和30亿美元中国-中东欧投资合作基金大带动下,以及2014年11月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的推动下,中波可通过已有的投资计划加快融资模式创新,打造独特的中波投资合作的新框架。
(三)扩大中波贸易规模
波中贸易逆差达100亿美元,就目前来看单单靠中波双方企业级别的贸易往来是无法改变现状的。中国中東欧国家确定了未来5年将双边贸易提升至1 000亿美元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推动下,中波可以扩大中波贸易合作的空间和层次,挖掘更多的合作空间和潜力。
[参考文献]
(1)图1~4数据来源:联合国贸易商品统计数据库
(2)表1~2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2016年1~9月)“国别贸易报告:波兰”http://countryreport.mofcom.gov.cn/record/view.asp?news_id=52443
(3)表3数据来源:根据UNCTAD 数据库整理所得
[参考文献]
[1]王立国.高校智库服务“一带一路”的路径与对策[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39144.
[2]于美娜.论“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公共外交发展策略[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159164.
[3]周弘.欧洲发展报告(20132014)欧盟东扩10年:成就、意义及影响[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
[4]付瑶.欧盟第五次扩大对中欧经贸关系的影响[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5]龙海雯,施本植.中国与中东欧国家贸易竞争性、互补性及贸易潜力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6(2):7884.
[6]李纬.中国与波兰、捷克、匈牙利近二十年经贸合作发展述评[J].生产力研究,2012(4):252253.
[责任编辑]王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