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世平
从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东渡黄河离开陕北,这中间大概十三年的时间称之为“延安时期”。民主政治是延安时期的最大特点,毛泽东曾经指出:“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最进步的地方,这是民主的抗日根据地。”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民主政治建设上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形成了开明的政治风气。总结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与经验,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对于我们党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现政治生态的风清气正,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创新:新民主主义理论及其实践
新民主主义理论是在延安时期形成和发展的,是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理论创新。全面抗战爆发、特别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问题。毛泽东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从1939年10 月到1940年1月,相继发表了《<共产党人>发刊词》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以及
《新民主主义论》,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毛泽东指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它在政治上是几个革命阶级对帝国主义者和汉奸反动派的专政”。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毛泽东进一步阐释了新民主主义政治的内涵,指出新民主主义国家的国体是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
延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各根据地民主政权就属于新民主主义的性质。针对在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的性质问题上,党内外许多人存在认识模糊的状况,1940年3月6日,毛泽东在《抗日根据地的政权问题》中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1941年5月8日,毛泽东明确提出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抗日根据地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性质的社会,指出:“判断一个地方的社会性质是不是新民主主义的,主要地是以那里的政权是否有人民大众的代表参加以及是否有共产党的领导为原则。因此,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政权,便是新民主义社会的主要标志。”
延安时期,在新民主主义理论指导下,各根据地进行了民主政治建设的具体实践。对于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各项政策,毛泽东认为:“这样的政策我们叫新民主主义的政策。这是真正适合现在中国国情的政策;我们希望不但在陕甘宁边区实行,不但在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并且在全国也实行起来。”在共产党提出的民主政治建设各项政策中,最为突出就是在抗日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了“三三制”。针对抗日根據地政权中共产党人占多数的现象,中共中央明确规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中的人员分配原则为“三三制”,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规定共产党员无论是在民意机关还是在行政机关只占三分之一,其目的就是为了吸引广大的非党人员参加抗日民主政权建设,避免出现中国共产党一党包办的现象。正如董必武指出的:“这个制度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反对一党包办,反对一党专政,而和各党派、无党派的各阶级人士,更好地团结合作。”
在“三三制”原则的实行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非常尊重在各个政权机关工作的党外人士,重视他们提出的意见。毛泽东曾写信给各抗日根据地的领导,询问到:“党外人士是否对我们发生不满,其不满之点主要是什么?他们是否感到无职无权,如何使他们有职有权?如何使他们经过参议会、座谈会、参加政府工作与社会事业,把他们进一步团结起来?”时任陕甘宁边区副主席的李鼎铭是党外人士,他提出“精兵简政”的建议得到了毛泽东的重视,毛泽东评价它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是改造我们的机关主义、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的对症药”。“精兵简政”后来在各抗日民主根据地广泛推行,发挥了很大的作用。由于在政权机关受到了尊重与重视,当英国记者问李鼎铭是否有权时,李鼎铭爽朗地笑着回答:“我有职有权。”
延安时期,抗日根据地军民
的生活非常艰苦,毛泽东曾经说:
“我们曾经弄得几乎没有衣穿,没有油吃,没有纸,没有菜,战士没有鞋袜,工作人员冬天没有被盖。”但是在开明政治风气的感召下,根据地人民凝聚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劲往一处使,克服了物质上的困难。在边区延安,连空气中都充满着抗日救国的气概,到处洋溢着高昂的斗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而在国统区,因为国民党政治统治的腐败无能,社会一盘散沙,人们普遍对抗战救国的前途感到彷徨与忧虑。
二、实现民主的政治理念是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内容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非常重视民主的作用。抗战爆发后,毛泽东认为抗日和民主是“目前中国的头等大事”。1938年7月,毛泽东在接见世界学联代表团时,就指出陕甘宁边区的性质是“一个民主的抗日根据地”。毛泽东不仅认为民主是抗日根据地的最大特点,而且他还将民主看作抗日根据地巩固发展的根本保证。1944年,在《召开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第二次大会的决定》中,毛泽东指出:“陕甘
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之所以发展,所以巩固,依靠于政治上的民主、经济上的民主与文化上的民主,团结了各阶层各党派的人民成为一条心。”毛泽东所理解的民主是广大人民的民主,即人民当家作主。1945年7月,当黄炎培在延安向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能否跳出‘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时,毛泽东回答道:“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够跳出历史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民主政治建设中最根本的是民主选举,让人民有真实而广泛的选举权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毛泽东在同世界学联代表团的谈话中指出,民主政治建设最重要的就是“边区各级政府都是由人民投票选举的”。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选举条例》就规定:“凡居住边区境内之人民,年满十八岁者,无阶级、职业、男、女、宗教、民族、财产与文化程度之区别,经选举委员会登记,均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并“采取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之投票选举制”进行选举。各根据地因地适宜采用不同
的选举方法,有“票选”“画圈”
“画杠”“画点”“投豆”“燃香在纸上烧眼”等,针对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地方的选民,选举时还实行了“背箱法”。
尊重和保障人民的权利,是实现广大人民的民主的重要前提条件。1941年5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公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其中明文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地主、资本家、农民、工人等)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除司法系统及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其职务外,任何机关部队团体不得对任何人加以逮捕审问或处罚,而人民则有用无论何种方式控告任何公务人员非法行为之权利。”1942年,边区政府又公布了《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以法律的形式对人民的各项民主自由权利加以保障。毛泽东带头遵守了这些条例与制度,在著名的“让雷公把毛泽东劈死”的事件中,毛泽东不但释放了当事人,而且还表扬这位妇女是好人,敢讲真话,是一位能提意见的好同志。
延安时期,广大知识分子冲破重重阻力、历尽艰辛从国统区来到抗日根据地,就是被根据地的民主与自由所吸引。一些民主人士在考察延安时,他们将延安的民主政治和国民党的专制统治进行对比,也被这里开明的政治风气所深深震憾。在延安深入考察后,黄炎培就认为延安人民和国民党统治下的人民完全不同,这里的人民,不论男女都有着十足的朝气。
三、廉洁政府是延安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目标
延安时期,共产党员在各级民主政权中发挥了先锋作用和模范作用。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的政治报告中要求:
“共产党员在政府工作中,应该是十分清廉、不用私人、多做工作、少取报酬的模范”,“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该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该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因此,自私自利,消极怠工,贪污腐化,风头主义等等,是最可鄙的;而大公无私,积极努力,克已奉公,埋头苦干的精神,才是可尊敬的。”有了广大共产党员的廉洁奉公和大公无私,各根据地的政府就是一种“帮忙政府”,帮的是老百姓的忙。正如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的:“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服务。”延安时期,虽然各級抗日民主政权中共产党员只占三分之一,但是由于共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在政权中还是占领导地位。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从严治党,对共产党员严格要求。在“黄克功”案中,毛泽东在写给审判长的信中指出:“共产党与红军,对于自己的党员与红军成员不能不执行比较一般平民更加严格的纪律。”各抗日根据地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政策法规,从严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工作人员。陕甘宁边区就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陕甘宁边区各级政府奖惩暂行条例草案》《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陕甘宁边区政务人员公约》等,其中《陕甘宁边区惩治贪污暂行条例》就规定以贪污罪论处的十种行为予以严惩。1941年12月,边区司法机关对大贪污犯萧玉壁处以死刑,对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廉洁自律起了很大的警示作用。
延安时期,各级民主政权的工作人员他们只领取最低的津贴,生活十分的清苦。《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第八条就规定:“实行俸以养廉原则,保障一切公务人员及其家属必须的物质生活及充分的文化娱乐生活。”陕甘宁边区各县的县长每月只有津贴二元半,每天粮食一斤四两,菜钱四分,而同期国民党的县长每月的薪俸高达一百八十元。各级民主政权中的共产党员,他们以自己的模范作用建设了廉洁政府。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有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理想。中国共产党员和干部不追求物质的享受,他们的廉洁奉公靠的就是坚定的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陕甘宁边区和其他根据地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国统区的贪污腐化、精神颓靡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许多中国人正是通过对比,才认识到了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将代表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结语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克服了交通闭塞、自然条件恶劣、人民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因素,在陕甘宁边区及其他根据地成功实践了新民主主义民主政治的理论,创造了高水平的政治文明、建设了廉洁的民主政权。延安时期的开明政治风气不仅造福了根据地的老百姓,而且让外来者也耳目一新、印象深刻。美国军事观察员谢伟思曾记述到:“那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言辞和行动都是如此。官员和人民与我们的关系,以及中国人相互之间的关系,都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延安时期的民主政治建设,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上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
党风和政风、社会风气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党风决定了政风和社会风气。没有好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会很差;党风好了,政风与社会风气也会随之变好。延安时期,因为党风清正,使得政风清明、社会风气清新,它们一起构成了开明的政治风气和良好的政治生态。从这种开明的政治风气和良好的政治生态中,人们清楚地看到了共产党的未来以及中国的希望所在。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高校社科类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C0433)
(作者单位:湖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共中央党校中共党史教研部)
(责任编辑 周 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