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文兵
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的意见》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新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意识形态领域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面对的实践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交融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在绵延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中形成了内涵博大精深、形式丰富精致、特色极为鲜明的价值规范和话语体系,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价值追求和精神标识最典型最独特的代表,毫无疑问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活水。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不能脱离文化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历史发展清楚地表明,任何国家、任何民族都有其鲜明的传统文化,文化发展都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前进。尤其是像中国这样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又历久弥新的的国家,传统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成员思想行为的影响更为深远,对社会生产生活各个领域的制约更为突出和持久。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代对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我们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民族根基,并不是表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是等同的,也不是肯定从传统文化中能够直接产生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传统文化存在着历史条件、时代背景、经济基础、阶级立场和实践基础等方面的巨大差异,“从理论来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马克思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经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无论是从时代特征、思想内涵还是从理论根源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不是传统文化的简单再现,而是提升和超越了传统文化,二者不能等量齐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坚实的基础只能建立在中华文化建设发展的规律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内在的、历史的联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思想资源。
2.传统文化是凝练核心价值观最深邃的精神支撑
核心价值观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永恒不变的,它反映的是特定历史时期中在国家统治思想、社会主流观念及个人思想意识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取向。传统文化中最基本、最深厚的内核始终没有改变,高度重视对个人与国家、社会及他人的交往关系,尤其强调社会本位,着重突出个人对国家、社会的责任和奉献,突出对家庭成员、他人的仁爱与付出,崇尚社会公共领域中公平、秩序、和谐、友善等价值追求。哲学解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指出,“即使在生活受猛烈改变的地方,如革命的时代,远比任何人所知道的多得多的古老东西在所谓改革一切的浪潮中仍保存了下来,并且与新的东西一起构成新的价值。”
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一条主线,那就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与传统文化相交融,形成和发展具有民族特色、民族风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新时期提出核心价值观是对传统文化内在生命的延续和拓展,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基和精神血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和肥沃土壤,能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价值支撑和道义支持。”这是现阶段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百年目标奠定了坚实的精神支撑。
3.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核心价值观的独特历史养料
任何时代的核心价值观都不可能脱离国家和本民族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思想文化的发展历史。无论是拥有不同历史传统的东西方国家或是处于不同发展阶段具有不同宗教信仰的民族,他们的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与本国本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的,并且在发展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实现了对自身历史传统的传承创新。现阶段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发展时期更深入地为社会进步和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寻求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和完善同样不能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否则将会像镜中之月、水中之花一样难以为继。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刻、最根本的精神力量,代表着中华民族最独特、最持久的价值体系,蕴涵着中华文明长盛不衰最丰厚的文化基因,也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与世界文化交流、交锋、抗衡中立于不败之地最深刻的根源。传统文化中最为丰富又最具特色的就是调整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及个人与自身关系的规范和法则,它们在既定的社会秩序中最大限度地处理了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秩序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交往关系,为社会的稳定进步和生产生活的有序开展创造了最基本的思想基础,也最突出地体现了中华民族作为统一体的群体价值体系和社会成员自身的个体价值认同。虽然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剧烈的时代变革和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传统文化体系也经历了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和历史变迁中的重大挫折,但传统文化中最核心、最本质的文化基因却一直延续下来,并且在新的时代中依然彰显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需要,也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
马克思主义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文明延续的内在基因,二者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路程中逐渐实现了交融和互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加以考察能够深刻地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核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内容存在密切的内在关联,传承弘扬以道德理念为根基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实现社会治理,维持良好秩序及处理个人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关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国家建设层面上家国同构、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
传统文化中,任何社会成员都是家国关系中的连接点,所有的社会成员及其关系构成了家国天下复杂有序的系统,这个系统中蕴含着从天道贯通人道的、包括统治者在内的所有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的最普遍、最一般的社会规则,这是传统文化中家国同构、天人合一精髓的最集中、最鲜明的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的国家、社会、个人的三个“倡导”与传统文化是紧密关联的,由传统文化构建的社会系统向外延伸就成为九州四海的天下世界,向内收缩就成为乡邻家族的宗法体系,传统文化中的社会结构及其思想形态为从国家、社会和个人层面概括和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最直接、最坚实的思想基础,处在这个社会网络中的每个社会群体和成员都是在这样的社会关系网络中展现自己的存在方式和相互关系,由此展现出个体独特的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进而衍生出处理社会关系、实现社会交往的道德准则,并在社会实践中内化为社会成员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完全不同于传统文化产生的封建制度,社会运行的内在秩序和社会治理的规范体系也迥然各异,但不同的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下都面临着处理好国家、社会、个人之间关系的重大问题,而且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领域都会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表现形式和复杂多样的社会难题,解决好这些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借鉴和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找到适合时代发展趋势的路径。基于社会主体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在社会关系中的特殊位置,当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有层次、有针对性地树立不同的价值目标,针对特定主体提出不同的价值要求,确立不同的价值准则和规范。对各级党政机关管理者及其工作人员来讲,就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全面推进和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的实践活动,以切实有效的行动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态度不断巩固党依法执政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对普通社会成员来讲,就是要引导他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热爱国家、拥护党的领导、爱岗敬业,努力形成社会成员之间团结友善、扶危济困、守望相助的崭新社会风尚,共同建立和谐美好的社会氛围和良好人际关系。
2.社会运行层面中自强不息、包容共存的文化胸怀
中华文明是最古老、最悠久也是最优秀的人类文明之一,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引领着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不仅深刻影响了中华大地众多民族的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也对周边国家和民族乃至世界各个民族、各种文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诸多内容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和文明演变的共同规律,具有超越时代局限的普遍意义和共同价值,依然能够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可以通过传承创新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而展现其独特的价值。“天行健,自强不息”“地势坤,厚德载物”就是中华民族精神最生动的表现,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而长盛不衰的最根本原因就是传统文化中蕴藏的文化基因。传统文化在历史上担负着承载民族知识和文化薪火的重任,担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和提升社会成员素质的使命,即使处于乱世或民族分裂的特殊时期,传统文化依然保持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完整和统一,并为社会进步、民族团结提供了持续不断的精神力量。
传统文化的道德自觉性强化了社会成员对民族精神的认同,也充分体现了包容共存的文化胸怀。世界上多种类型的文明形态、文化体系、宗教信仰都在中国的广袤大地上较长时期地存在,在与中华文明的交流中相互吸收并产生了新的表现形式,中华文明与其他文明在这种包容共存、融会贯通中都得到了发展和壮大。正是在极具包容性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下,中华民族既能始终保持强烈的民族意识和鲜明的民族本色,又能在对外交往中培养面向世界的气魄和包容全球的胸怀,展现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
3.个人发展层面上反思内省、开放创新的文化意识
中国传统文化是注重人的道德修养的德性文化,在思想教育中强调个体自身的道德自觉和以道德教化为先,突出修身为本、三省吾身和慎独等修养方法,通过自觉的、坚持不懈的反思内省,把道德教化从深层次诉诸个人内心修养,并通过亲身实践表现出来。道德修养注重体验天道与人道的融会贯通,由内而外彰显出人作为主体的道德价值,由此形成的道德认知规范并制约着每个人在处理社会关系时的道德意识和行为。尽管传统文化中的思想都有着特定的阶级要求和时代内容,但重视人伦关系、强化主体责任、崇尚内省提升的修养方法依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大地上创造的文明,也是同其他国家、民族不同形态的文明相互交流、共同借鉴,在展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和规律的进程中不断完善而形成的文明形态。“从历史来看,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本身是在中西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展开的,并且整个历史进程中都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交流、交融、交锋。”社会主義核心价值观就是根据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和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时代新要求提出的,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把传统文化的精神力量和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融入世界文明的潮流中为国家富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到位,弘扬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致思路径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根本的就是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的调整转化和传承创新,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需要国家大力倡导、全社会积极培育和所有社会成员一起践行的持续过程,在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涵养核心价值观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1.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创新传统价值观,彰显文化魅力,提升文化竞争力
应该明确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是产生于封建小农经济、宗法等级制度和专制皇权基础上的,不可避免具有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必须对传统价值观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使其具有新时代的本质和特征。当今国际社会的竞争从本质上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包含文化在内的国家软实力的竞争。“核心价值观能否深入人心,成为社会的共识,取决于两个方面: 一是核心价值观本身是否符合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心理,是否植根于传统文化,是否体现民族特性;二是核心价值观本身是否科学先进,是否顺应了世界潮流,是否反映了本民族的前进方向。”生活在既定生活中的个体无不受制于社会提供的环境和发展条件,并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以主体性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反馈于社会系统,从而实现人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联。例如,作为民族精神核心的“爱国”
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但其内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已发生重大变化,已经同现时代主旋律的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紧密结合在一起。就中华民族而言,优秀传统文化始终是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文明史最根本的基础,经历了频繁的朝代更替和社会经济、政治、阶级结构、制度环境的巨大变迁,承受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这些内外部因素都没有改变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彰显、作用发挥,也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反映了文化建设的现实诉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的有效途径,以此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向国际社会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吸引力。
2.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质,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础上弘扬社会正气,维护良好秩序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之一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最基本、最重要的思想基础就是要建立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觉和自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和凝神聚力最坚实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包括人对社会的贡献以及社会对人发展的满足等方面,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人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整体性的内在联系。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上社会失范的发生首先是从道德规范上显现出来的,社会转型中必然出现道德规范的缺位,或原有的道德规范失去了维持社会秩序和约束社会成员行为的效力,但一个常态的社会应该把社会失范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和限度之内,不至于损害正常的社会运行秩序。就人的类本质而言,人并不是孤立的、抽象的个体存在,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而存在和发展的,每个单个的人也都是作为社会系统的个体生活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特定时代的社会关系中,正是在以社会实践为动力和载体的进程中才能长远地存在社会的进步与人的发展相互作用、交叉融合的双向运动,不断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社会发展不仅是整个系统的环境变化,更多地表现在社会成员的思维观念和行为方式中。只有社会风气纯正、社会关系和睦团结,每一位社会个体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进一步提升道德素质,在这种交互交融、双向渗透的过程中实现人与社会关系的不断完善和价值目标的落实。
3.全面落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在传承传统道德过程中提升国民素质,强化知行统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作为一个具有多重规定性的复杂存在,其自身属性的表现也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究其本质规定而言,人区别于世间一切其他生命的根本标志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原价值,是人的本质规定性在价值层面的集中反映。当前我们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包含国家、社会和公民之内三个层面的有机整体,从内在关联和价值指向上看,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要全面实现的“自由人联合体”价值目标的体现,是以社会系统进步中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最终目标的,实现的基础和落脚点是社会成员高度认同并自觉遵守的价值准则。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发展的人这一价值主体,努力创造条件使社会各领域都能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理念,通过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社会成员的道德意识、情感、信仰、归属等精神因素,最终形成与核心价值观相符合的道德认同机制。
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树立和坚持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主流價值观念,在尊重个体发展要求的前提下构建全社会认同的道德价值观念与思维行为模式,构建和谐、包容、共生、持续的良好道德秩序。实现这一过程的重要任务就是形成全社会认同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并在此进程中提倡和鼓励社会成员在处理社会关系中提升认知水平。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践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始终立足体现人的价值本质的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注重深入发掘协调个人与国家、社会和他人的价值准则,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理念,从而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落到实处。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政法学院)
(责任编辑 矫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