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复杂多变的社会背景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严重,加强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结合当前95后大学生心理特点,在认真理解其内涵的基础上,探究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然特征,分析当前我国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优化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提供有效依据。
关键词: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
基金项目:湖北师范大学2016年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重点项目“积极心理学视角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016SZA03)
作者简介:张艳,女,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辅导员,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7)29-0058-03
自2013年9月,首批95后大学生走进大学校园,标志着95后大学时代的到来。如今,他们已是各大高校的主力军。95后大学生出生和成长在社会转型发展期,环境的变化塑造了他们鲜明的个性特征,无形的社会压力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巨大影响。所以,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变得日趋严重。虽然各高校越来越重视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是95后大学生心理素质仍未得到提高。为了适应教育对象的新变化,有效做好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学习和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积极心理学的价值理念为导向,审视当前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发后人思考。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美国,由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格曼(Martin E.Seligm an)提出。它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等积极品质的一门科学。积极心理学着重对人自身的积极因素进行研究,目的在于怎样让普通人更好的发展、生活,让具有一定天赋的人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潜能,它提倡用积极的心态面对常见的心理问题,用积极的思想去解读心理现象,从而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其帮助和影响有心理困惑的人,获得最大幸福,进而快乐生活。积极心理学主要从三个不同层次来研究:(1)主观上,主要研究积极情绪和体验,包括人类的幸福感、满足感和快乐感,希望人们对过去表示满意,对现在拥有的表示幸福,对美好的未来表示快乐;(2)个体上,重在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涉及到意志力、承受力、创造力、观察力和才智等内在的积极力量和品质;(3)群体上,主要指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教育的系统性,认为培育和发展人的积极力量和品质要依靠社会、学校、家庭等社会支持体系的多方联动。
二、积极心理学视角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然特征
(一)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需要培育积极的人格品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综合素质为目标,而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希望大学生不要遇到相关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对于是否能切实发展大学生本身的心理素质关注度不够。95后大学生正处于人格成熟的发展关键期,人格的塑造受环境影响较大。因此,为了促进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这就需要利用积极心理学的主张,从问题人格出发,到发现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再充分认识良好人格特质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从而帮助大学生关注成长过程中自身的积极品质,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应对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克服消极,发现并发挥其优势,不断自我完善,进而培育和塑造积极健康的人格特质,成为有良好社会适应能力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二)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需要挖掘积极的力量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需要满足教育对象的需求。现代95后大学生普遍享受着优裕的物质文化条件,因受“应试教育”教育体制的影响,95后大学生出现了自卑、考试焦虑、恐怖等比较严重的心理失衡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是这些少数有心理困扰的学生,并给予他们一些相关心理知识的普及,以及简单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以让其慢慢调整。实际上,这种方法所传递的心理教育内容是消极的单纯修复。然而,问题的解决需要由内到外,需要淡化消极,诱导积极。借鉴积极心理學的观点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光是要解决心理和行为上的问题,更要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所以,单一、狭小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就无法顺应,需要树立积极教育理念,充分挖掘每一个人自身的和他人所能给予的积极力量,这种“力量”不仅包括积极的内在力量,即积极情绪、情感体验,还包括外在力量,即积极评价体系和积极组织系统。
(三)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需要介入积极预防
传统心理学简单的认为,心理健康就是没有心理疾病或心理问题。受传统心理学的局限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习惯将那些具有情绪困扰、行为调适以及适应困难的学生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忽视了那些表面看上去快乐、阳光,实际上处于心理健康“边缘”的学生群体。因此,为了促进95后大学生心理素质均衡、全面发展,既需要关注已出现了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学生,也需要重视具有心理障碍和行为问题的潜在危险者,还需要关心正常的学生,形成全方位的积极预防,进而克服传统心理咨询的事后补救工作的缺陷。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然透视
近十年来,大学生自杀、吸毒、暴力等负面事件在媒体上出现的次数逐年增多,各高校因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心理问题而休学、退学的人数逐年增加,这都直接反映了大学生心理问题在数量、严重程度上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此,党和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出台一些文件和政策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相关政策文件的影响下,虽然各高校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些比较可喜的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来看,当前我国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四个方面。
(一)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存在“问题化”倾向,忽视“发展性”教育
受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集中于95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而对其心理发展关注较少。其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偏心理问题预防。因为高校重在关注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和心理危机的学生群体,甚至把一些常见的危机案例作为教育内容,以致95后大学生所了解到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多为消极的,如人际交往、情绪问题、神经症等常见心理问题的特征,以及如何预防这些心理问题等,就会让学生误认为只有产生了这些心理问题才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同时,也在学生心里产生了一些消极暗示,总在想如何能够避免产生心理问题,而忽视对其如何提高自身心理素质的思考。(2)偏心理问题矫正。因为主动向心理咨询师求助的大多是有心理困惑或心理障碍的学生,所以咨询师也就将目光更多的投向已经产生了心理问题的学生,在咨询过程中也主要是提供一些针对性的疏导和矫正观念,试图通过一系列方法消除学生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改善不良的行为模式,帮助恢复其心理平衡,使其重新调整适应学习生活。对每一个心理正常的学生如何提高心理素质,对心态健康的学生如何变得更积极、更优秀则很少谈及。可见,这种教育理念既忽视了学生自我发展的潜能,不能满足学生自身需求,也忽视了学生的心灵成长,就很难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完善、统一的积极组织系统
一直以来,我国各高校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交给学校的专职辅导员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如果学生心理素质差,学生出现抑郁、自杀等严重心理问题或事件时,自然的会被社会认为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没做好,做得不到位。可以说,当前心理健康教育主力来源于学校,忽视了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性,没能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教育是一个系统的过程,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心理疾病的消除,只依靠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与辅导是很难达到预期目标的,而是依靠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实现。因此,当95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出现负性情绪(悲观、焦虑、孤独等)时,并不能及时得到身边同学的积极开导,也不能及早得到父母应有的关心和帮助,加上95后大学生独立、被动的特点,他们只会选择自己将悲观情绪压抑在心里,久而久之,便会越来越糟,直到悲剧发生。可见,当前的这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脱离的状态,必然使得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有效的积极组织系统。
(三)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和预警机制缺乏实效性
为了有效落实和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各高校都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确立了相关的心理咨询和预警机制,但因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缺乏、资金不足等因素,使得该机制在运行中缺乏一定的实效性。一方面,心理咨询工作不能切实针对全体学生,只关注了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缺乏全面性和系统性;另一方面,学院心理健康辅导员—心理委员—寝室长的三级预警机制在执行中比较被动,没有真正起到预警的作用,大都采取的做法是,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先由学院心理健康辅导员对学生情况进行初步判断,若情况比较严重,则联系学生家长,送往医院诊断医治,若情况不严重,则由院系监控,由心理健康辅导员干预。显然,这基本上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工作状态。
(四)95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偏离实际
伴随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各高校纷纷采取多种途径实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但在教育内容上偏课程化,有些脱离实际。(1)心理健康课程内容偏离目标。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课程对待,以必修课的形式开展,沿用专业课的教学模式,形式单一,主要讲授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预防和处理措施等内容,忽视了积极人格品质的形成和积极情绪的培养,难以实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標。(2)心理健康实践活动内容偏理论化。各高校为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除了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外,还利用新生入学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月等关键时段,面向全体学生开展讲座和多种教育活动,但讲座和活动的内容大多是心理健康基本常识、心理障碍知识的宣传和普及,而只有少部分有心理障碍或感兴趣的同学主动参与,导致教育内容的应用性、目的性还不强。
参考文献:
[1] 童林,李霞.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54-57.
[2] 王佳利.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探索,2013(3):138-139.
[3] 张丽,蔺子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4(26):19-21.
[4] 陈淑萍,颜秀红.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科学,2014(1):28-30.
[5] 汤静,汤娜.积极心理学视角下90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微探[J].蚌埠学院学报,2016(3):145-148.
[6] 周毅敏.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15(15):48-50.
[7] 梁爽.积极心理学教育:高校的呼唤、优势与基本思路[J].学术交流,2014(2):221-224.
[责任编辑 秦 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