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投融资过程中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2017-05-30 16:27:22李丽娟
中国商论 2017年27期

李丽娟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而一家企业想要增强自己的经济实力,通常情况下都是通过投资或者融资这两种方式来进行运作。合理地运用这两种方式,能够使企业获得更大的经济收益,而想要合理地运用投资和融资这两种方式来增强企业经济实力,就需要对企业投融资过程的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构建,这样就能有效地对风险进行识别,得出合理的风险评估报告与风险分析报告,并且还要对风险进行控制、跟踪、监控。只要风险管理体系构建成功,就能有效地避免在企业投融资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让企业能够在投融资过程中获取最大利益。本文首先对企业投融资概念进行论述,然后对企业投融资过程进行分析,最后对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研究。

关键词:企业投融资过程 全面风险管理体系 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F8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9(c)-102-02

近几年,国内市场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很多企业都通过投资或者融资这两种手段来增加企业利益,但是,因为它们在投融资过程中没有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清楚认识,没有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而导致企业投融资失败,自身企业利益受损。因此,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有必要对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构建,保证对风险的合理评估、合理分析,有效的减少风险发生概率,使企业能够在投融资的同时减少它所带来的风险。

1 企业投融资的概念

企业的投融资拆分开来就是企业投资和企业融资这两种企业经营运作方式,这两种企业经营运作方式主要目的就是为企业获取大额利益,是企业的经济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接下来,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两种企业经营运作方式。

1.1 企业投资

在企业投资过程中,是将企业所拥有的资产进行投资,在投资过程中,要承担它所带来的相应风险。企业必须按照国家法律来进行投资,只有合法的企业投资才能称为经济活动或者说经营方式,在企业投资过程中,企业要对所面临的风险进行评估[1],认真对投资环境进行合理分析,防止没有对风险进行正确认知,而导致企业投资失败。企业的投资主要可以分为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两种。

1.2 直接投资

直接投资往往是将企业资金直接投入生产经济环节,该投资主要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进行直接投资,然后通过企业生产经营所带来的利润来获取投资收益。在目前的市场中,这种投资手段最常见,在各个企业总投资中占比一般较多。

1.3 间接投资

企业的间接投资一般都是在企业在金融或者证券等金融机构中进行投资,将企业资金投入证券、股票、国债等金融资产,主要盈利模式是获取股利、利息等。随着国内金融市场体系的逐渐完善,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资金进行间接投资,间接投资在企业总投资的占比也在逐年增多。

2 企业融资

企业的融资也有两种运作方式,分别是内源融资与外源融资两种。

2.1 内源融资

企业经营过程中所获取的资金就是内源融资,它是在企业运作过程中,不断将企业的留存盈利转变为投资的过程[2]。内源融资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自主性以及融资成本低,内院融资的自主性主要表现在它只需要通过企业中的董事会进行批准,就可以进行,不受外界的约束,而融资成本低则是与其他融资相比较,企业不需要付出大量运作费用。

2.2 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主要就是指企业通过贷款、股票等手段来获取融资,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大部分企业都是通过外源融资来进行融资操作,这也是企业获取资金的主要方式。相比内源融资,外源融资获取资金量大,但是所带来风险也很大[3],在进行外源融资前,需要对市场风险进行合理的评估,对风险意外的发生早作预防。

3 企业投融资过程所面临的风险分析

在企业投融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的风险,对于可以避免的风险我们要尽量避免,对于避免不了的风险,我们要及时防范,而在企业投融资过程中主要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下面将对这些风险进行分析。

3.1 企业投资风险分析

3.1.1 投资对象风险

企业在进行投资中,要对投资目标的经营状况进行合理分析,保证该企业能够为自身企业带来足够利益,使投入资金能够完全回收,并且达到投资的最终目的。

3.1.2 利率风险

企业在进行间接投资买入债券时,要对银行存款利息进行风险评估,避免因为银行存款利息的上升,而导致债券价格降低,企业资金受损。

3.1.3 财务风险

在进行企业投资时,要注意企业自身财务,保证企业自身的流动资金充足,在遇到突发状况时,企业依旧能够正常运作,而不是将企业资金全部用来投资,这样的话,风险一旦发生,企业或许将面临倒闭风险。

3.2 企业融资风险分析

3.2.1 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主要是企业在运作过程中所筹资金在进行经济活动时失败,而公司流动资金不足,公司不能正常运作。在进行融资方案制定时,要对项目投资失败做出分析,如果项目风险过大,则可以通过股权融资来进行融资,将风险进行分摊。

3.2.2 项目风险

在进行融资过程中,融资筹资人可能会对项目中的某些权利失去控制,當失去权利获取的利益超过融资获取的资金,并且高于其他融资方式对筹资人所产生的利润,就视为利益损失。但是筹资人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在项目失败时转移部分风险。在进行融资手段时,如果项目风险大,企业筹资人可以通过股权融资、项目控制权融资来进行融资,项目风险小则可以通过银行借贷等融资方式进行融资。

4 企业投融资过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构建

在企业投融资过程中,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十分重要,没有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会导致面对风险时,往往做不到系统化思考模式,对于投融资风险始终没有有效的方法来对风险进行管理。构建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具有以下环节。

4.1 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对比风险管理体系来说,是最重要的基础,利用各种科学的方式方法,可以对企业投融资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风险进行正确识别,然后才能够进行风险分析,并利用有效的方式来对面临的风险进行处理。

4.2 风险估测

在风险管理体系中,风险估测主要是通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已有资料来预估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后企业的损失程度。通过风险估测,可以使企业投资者了解到投资失败后的利益损失程度,采取预留资金的方式来做好准备,使风险带来的损失最小化。

4.3 风险评价

风险评价主要是对风险发生概率及风险所带来的利益损失进行评价,对风险概率及带来损失进行分级,根据评定级别来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手段。

4.4 风险计划

对于已经存在的风险进行应对措施,保证风险能够被有效避免或者解决,按照风险评定级别来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对发生概率高的风险,应提早制定应对计划和管理措施。

4.5 风险控制

保证已经制定好的风险措施能够得到实现,保证将损失控制在企业可承受范围之内,避免因为风险发生而致使企业在投融资过程中遭到难以承受的经济损失,风险控制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转移、受损管理、资金保留这四种控制方法。

4.6 风险管理措施手段评价

一个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在对风险进行处理以后,要对风险的处理手段进行分析,然后进行评估,最后进行修正。保证下次风险发生时能够提高风险管理控制水平。

5 结语

目前,市场经济秩序虽然在不断完善,但是在企业在进行投融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风险。根据墨菲定律,可以得出,只要企業进行投融资就肯定会有风险出现,而风险管理也肯定不会对所有发生的风险进行考虑,所以只有构建一个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才能尽量的考虑更多的风险,从而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 刘婷.以财务风险管理为基础探讨企业集团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J].经营管理者,2015(28).

[2] 唐拥军,蒋艺.地方国有投融资企业全面风险管理SPIC体系构建[J].财会通讯,2016(17).

[3] 王爱群,王艺霖,余双江.基于全面风险管理的企业预警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