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思远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电网结构的发展日益得到完善,与此同时,由于电力工程输电线路处于开放式运营环境,并受其杆塔点多、面广、线长等特征的影响,使得输电线路通道外力破坏事故频出不断,在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同时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笔者基于社会实况的调查,以理论研究为手段,以实践经验为依据,就输电线路通道外力的破坏形式与防治策略进行简要分析,具有一定的参考性,盼为行业间形成技术交流。
关键词:输电线路;外力破坏;防治策略
通道外力破坏作为输电线路运行过程中的常见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困扰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难点问题,新时代的发展背景下,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与安全意识对现代电力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现代电力输电线路通道外力破坏及其防治策略研究,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现代电力事业的发展,对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1 通道外力破坏对输电线路的危害
所谓外力破坏,既是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输电线路的一種破坏形式,如输电线路下方的机械不当施工、树木不合理砍伐、风筝线缠绕电网导线等。我国当下对于输电线路的保护并无明显措施,其大多处于暴露状态,甚至存在一些线路处于人口密集区域,极易造成线路发生外力破坏。破坏一旦形成,在造成电力部门经济损失的同时给人民生活与日常生产带来极大的不便。现实生活中,一些群众对于输电线路的危险性不能做到正确认识,故意或是不经意间的触碰,致使线路发生的断路或短路,破坏严重时,甚至造成区域性电网系统的瘫痪。除此之外,因不法分子盗窃基杆塔的塔材致使其失去稳定性,从而使得线路因坍塌而发生延迟。
2 输电线路通道外力破坏的形式及原因分析
2.1 保护区内违章建筑和植树
近年来,一些单位和个人在违反电力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未经授权在输电线路保护区域内进行房屋建设,且该现象屡禁不止,非法建筑和输电线路保护区的矛盾非常突出,线下障碍难以清除。输电线路的外力破坏,由于其随意性特征,致使线路运行与维护工作量大大增加,这样不仅电力部门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因电网的稳定性破坏而导致社会无法正常运行,影响了工业和农业生产发展与人民的正常生活。如新、改建工程由于早期协调工作力度不够,导致与当地人矛盾未能及时解决,致使线路下方的建筑物与树木在线路投运前无法及时处理,与此同时新的违章建筑与违栽树木又在不停的出现,新老矛盾的交织使得我们在处理过程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进行树木修剪时,经常遭受恶意阻碍,扣留工具,漫天要价,强行索赔,甚至谩骂殴打,致使维护工作无法正常进行,从而降低了线路运行的安全性。
2.2 保护区内开展公共活动
线路附近企业举行庆典的氢气球、人民娱乐放风筝、商业性广告条幅等在空中与导、地线、横担等缠绕在一起,使得线路发生相间短路或单相接地。随着商业活动频率的不断增加,为烘托现场气氛,经常会采用气球、彩条来进行装饰,等到活动结束后,又往往无人进行拆除,致使彩条与气球任意飘向天空,随着气压的增大,使其破坏后自由降落,在此过程中,输电线路犹如篱笆般阻挡了气球与彩条的下落,一旦挂在线路上,势必会造成线路短路。
2.3 保护区内进行机械施工
施工机械碰线是最常见的外力破坏形式,比如塔吊、吊车、打桩机、自卸车等。其他类型管线施工碰线,临近或者穿越电力线路、通信线路等架空管線施工展放、紧线过程中,有可能出现上下弹跳及左右摇摆造成对输电线路导线距离不足或碰线引发放电事故。开挖或平整土地破坏。在地表进行开挖或平整有可能引起滑坡、掩埋杆塔、杆塔倾倒等后果;地下开采也有可能地表塌陷、滑坡等。
3 输电线路通道外力破坏防治策略
3.1 实施线路通道内危险源、危险点监控
输电线路安全隐患的消除,一方面派专人值守,以防隐患继续发展;另一方面积极发放违章隐患通知书,对违章单位或个人进行法律法规宣传与教育,并签订安全协议,同时监护和指导施工现场设立警示牌,将电力危害、禁止施工事项、安全距离及相关联系电话注明清楚。对于施工便道,协助施工单位设立车辆限高牌,同时对施工单位(大型机械操作手、安全负责、现场监护)进行现场授课,结合事故案例的讲解,使其对电力安全防护知识、注意事项及事故危害做到直观认识,从而加强其对输电线路的防护意识与行为。
3.2 改进工作方式,建立信息联络
要求施工单位提供在线路保护区内有施工作业的施工进度安排表,班组根据施工单位的施工进度安排人员现场监护与指导。在线路保护区内的每项作业开工之前,要求施工单位及时通知班组,由班组派出人员到现场后,方可进行作业。对A类危险点专门聘请附近责任心强的护线群众一对一24h进行现场守护,发现威胁时,及时制止并立即通知班组;班组每天发送短信,温馨提示施工作业负责人及现场作业人员注意安全,在作业时,及时与班组联系,班组将24h提供技术指导和监控。
3.3 加强巡视,建立“黑点”档案
加强电力设备运行维护工作力度,严格按照规程规定,定期开展巡视检查,掌握保护区内及保护区外有可能危及线路设备安全运行的各种情况(违章建筑、挖掘、机械施工、放风筝、种植等),发现潜在隐患,及时消除。对保护区内外有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地点要加大巡视力度,适当缩短巡视周期,落实责任制,必要时要派驻安全守护员。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区内外的防外力破坏“黑点”管理,统计在册,实行动态管理,并开展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值,按照3级控制原则调整巡视周期,分类控制:Ⅰ类“黑点”巡视次数每周不少于1次,Ⅱ类“黑点”巡视次数2周不少于1次,Ⅲ类“黑点”巡视次数3周不少于1次,确保电力设备安全运行。对正在进行中的可能随时造成设备事故的重大“黑点”隐患,应视现场情况安排专人现场驻点监护。
4 结语
综述,本文以通道外力破坏对于输电线路的危害入手,通过破坏形式与破坏原因的分析,系统性的提出了防治策略,以技术的角度保障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真正实现我国输电线路通道外力破坏的能控、可控以及在控目标。
参考文献:
[1] 程航,吴晓杰,马明.输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对策的探讨与应用[J].电力安全技术,2012.
[2] 卓盖章.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的原因及措施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产业,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