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二号杂交原种不同时间点交配的产卵规律调查分析

2017-05-30 09:42李燕飞乐波灵赖艳梅莫云霞蒋玉莲何珊珊徐安英
南方农业学报 2017年4期

李燕飞 乐波灵 赖艳梅 莫云霞 蒋玉莲 何珊珊 徐安英

摘要:【目的】明确两广二号杂交原种的产卵规律及最适交配时间,为有效缩短蚕种卵龄差及改进蚕种制种管理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两广二号杂交原种4个品种(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7532×湘晖)的母蛾为试验材料,调查不同品种在不同时间点交配其母蛾在各时段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百分比及单蛾产卵量和不良卵率,找出两广二号杂交原种不同交配形式的产卵规律。【结果】同一品种不同时间点交配的产卵规律有所不同。中系品种(芙蓉×932和932×芙蓉)拆对后产卵有明显的产卵高峰期和产卵低谷期,产卵曲线呈波浪形,其中于8:00和9:00交配的母蛾产卵不集中,产卵时间跨度长;而于10:00和11:00交配的母蛾拆对后迅速产卵并达产卵高峰期,产卵相对较集中。日系品种(湘晖×7532和7532×湘晖)各时间点交配的产卵规律基本一致,产卵趋势较平稳,均在拆对后迅速产卵,每个时段的产卵量随产卵时间的推进逐渐减少。4个品种不同时间点交配对其单蛾产卵量、不良卵率的影响不明显,但从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来看,各品种间的单蛾产卵量、不良卵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不同时间点交配对产卵高峰期和产卵集中度有影响,对单蛾产卵量和不良卵率无明显影响,但其发生规律存在差异。生产上应根据家蚕母蛾产卵规律适当调整母蛾交配、拆对、投蛾和收蛾等的时间点,蚕种保护及浸酸也可参考母蛾产卵规律进行相应处理,减少卵龄差,提高蚕卵孵化整齐度及孵化率。

关键词: 两广二号;交配时间点;产卵规律;单蛾卵量;不良卵率

中图分类号: S88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1191(2017)04-0728-06

0 引言

【研究意义】兩广二号是由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合作育成的夏秋用四元杂交种,具有抗高温、抗逆性强、强健好养、高产稳产、茧丝质量优良、适应性广、繁育系数高等优点。自20世纪90年代推广以来,两广二号一直是我国华南地区的当家品种,对促进广西蚕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在长期的推广繁育和继代过程中,其性状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如出现不同程度的卵龄差。生产上,蚕种孵化不齐多发生在卵龄差较大的蚕种批次上,尤其是短期冷藏种(廖华珍,1997;余武昌等,2011)。卵龄差主要与母蛾产卵量及产卵集中度有关,因此,探索两广二号杂交原种4个品种(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7532×湘晖)的产卵规律,掌握不同品种的产卵特性,为改进蚕种制种管理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同时对解决因蚕种卵龄差造成孵化不齐给蚕种场带来损失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前人研究进展】家蚕母蛾产卵集中度和产卵量与家蚕品种、化性、蛾体成熟度高低、交配后拆对投蛾时间、交配时间、交配环境及产卵环境有关。曾晓英等(2011)通过比较不同蚕品种不同交配时间的产卵成绩,发现交配3 h拆对有利于增加产卵量及减少不受精卵,缩短或延长时间均不利于提高产卵成绩。高根银(2012)认为只有发育成熟的母蛾交配产卵,才能增加单蛾的产卵量,降低不受精卵率。叶建蔚等(2015)对桂蚕N2原原种的造卵产卵性能进行分析,认为桂蚕N2的两个中系亲本单蛾产卵数明显偏少是导致该品种原原母种单蛾产卵量低的主要原因,品种遗传性影响产卵性能。产卵时的室内温度也会影响蚕卵质量。高建华等(2011)以云蚕7、云蚕8为试验材料,调查在不同温度下雌、雄蛾不同交配时间对雌蛾产卵数和卵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交配温度24~25 ℃、交配时间4 h左右的条件下,雌蛾的产卵量最多、良卵率最高。钟苏苑等(2014)研究表明,在25~28 ℃的条件下,两广二号杂交原种母蛾产卵多集中在前5 h,5 h后产卵量明显下降。此外,王晓红等(2011)调查发现,贵蚕8号在投蛾后2~4 h和6~8 h出现产卵高峰,黑暗条件下贵蚕8号产卵早且产卵量较高;张俊涛等(2012)以7·湘和9·芙两个家蚕品种为研究对象,探讨音乐对家蚕成长及交配产卵的影响,结果发现适宜的音乐对蚕生长发育和交配产卵有一定的良性影响,但不同家蚕品种对音乐的响应效果也不同;胡仕叶等(2014)研究表明,在温度7.5 ℃和相对湿度75%的条件下,桑蚕雌蛾的耐冷藏性因品种不同而异。【本研究切入点】目前,有关两广二号杂交原种不同时间点交配的产卵规律鲜见研究报道。【拟解决的关键问题】选取生产上两批蚕种4个试验区的母蛾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时间点交配母蛾在各时段的产卵量和不良卵率,明确各蚕品种的产卵规律及最适交配时间,为有效缩短蚕种卵龄差及改进蚕种制种管理技术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 1 供试品种

2015年下半年生产的两广二号杂交原种: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和7532×湘晖。

1. 2 试验方法

2015年10月在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原种场开展相关试验。每个供试品种盛发蛾当天早上6:00开灯感光,待蚕蛾羽化后每个品种选取同一时期羽化、形体适中、健康成熟的母蛾随机等分成4组(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内基地生产的蚕种),每组设2个重复,每个重复28头蛾,分别编号。选取同批对应品种、当天羽化、体质健康的雄蛾交配。在25 ℃(干湿差2 ℃)、相同光线和温湿度的条件下,按两广二号杂交原种的交配法则进行交配,采用单蛾框制种。第1处理组于早上8:00交配,12:00拆对投蛾在蛾圈内产卵;第2处理组于9:00交配,13:00拆对投蛾在蛾圈内产卵;第3处理组于10:00交配,14:00拆对投蛾在蛾圈内产卵;第4处理组于11:00交配,15:00拆对投蛾在蛾圈内产卵。每处理在投蛾1 h后转移母蛾到另一张蚕种纸上对应编号的蛾圈产卵,调查13:00~20:00每小时内的产卵量、21:00~次日8:00的产卵量及总产卵量。采用同样方法调查另外一批蚕种(广西蚕业科学研究院武鸣基地生产的蚕种)。

1. 3 统计分析

不同时间点交配在各时段的产卵百分比为各产卵时间段产卵量占总产卵量的百分比。不同时间点交配的单蛾产卵量为该处理28只母蛾的平均产卵量(不产卵者不计入平均值)。不同时间点交配的不良卵率为该处理28只母蛾总不良卵量占总产卵量的百分比。试验数据采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 1 两广二号杂交原种不同时间点交配后各时段的产卵情况

2. 1. 1 芙蓉×932产卵特点 由图1可看出,于8:00交配的母蛾产卵特点是开始有少量卵产出,随着时间的延长产卵速度逐渐加快,12:00~15:00的产卵量很少,15:00~17:00的产卵量达次高峰,17:00~19:00的产卵量达峰值,产卵集中在15:00~19:00,该时段的产卵量占76.55%;与其他时间点交配产卵不同的是产卵高峰期出现在18:00~19:00,而其他时间点交配母蛾在该时段的产卵量均急促下降。于9:00交配的母蛾产卵量在15:00~16:00时段达峰值,产卵集中在14:00~ 17:00,该时段的产卵量占62.19%。于10:00交配的母蛾在拆对1 h内就迅速产卵,达到产卵第一高峰期,随后1 h的产卵速度急促下降,接着产卵出现第二高峰期。于11:00交配的母蛾也在拆对1 h内迅速产卵,达到产卵第一高峰期,停顿1 h后产卵进入第二高峰期。

不管是哪个时间点交配,母蛾均表现为拆对后即开始产卵,且在19:00后产卵量急促下降。于8:00和9:00交配的母蛾均呈先有少量卵产出,然后逐渐出现产卵高峰期。于10:00和11:00交配的母蛾产卵特点是拆对1 h内迅速产卵并达产卵高峰期,拆对产卵较集中,产卵4 h累计产卵量分别达83.92%和89.68%,而于8:00和9:00交配母蛾的拆对产卵4 h累计卵量仅为28.68%和67.17%(表1)。

2. 1. 2 932×芙蓉产卵特点 由图2可看出,于8:00交配的母蛾在拆对后2 h内并未产卵或产卵量很少,拆对产卵4 h累计产卵量仅为24.47%,在17:00~20:00的产卵量达第一高峰期,占47.27%,随后1 h的产卵量急促下降,但21:00~次日8:00的产卵量占比较高,达20.95%。于9:00交配的母蛾在15:00~16:00出现一个高峰期,停顿1 h后开始大量产卵,随后的每个时段产卵量波动不明显,至21:00~次日8:00的累计产卵量达23.94%。于10:00交配的母蛾在拆对后2 h内大量产卵,停顿1 h后进入第二阶段的产卵高峰期(17:00~20:00),20:00后产卵量急促下降,21:00~次日8:00累计产卵量较其他时间点交配的产卵量少,仅为11.41%。于11:00交配的母蛾拆对后迅速产卵,停顿1 h后进入第二次产卵高峰期,随后2 h的产卵量减少,但21:00~次日8:00累计产卵量最多,达25.72%。

从图2可看出,各时间点交配母蛾的产卵曲线均呈波浪形,产卵高峰期和低谷期几乎在同一时间点上,产卵集中在15:00~16:00、17:00~19:00及21:00~次日8:00这3个时段,产卵高峰期后停顿1~2 h又出现另一个高峰期。由表1可知,于8:00和9:00交配的母蛾开始不产卵或极少量产卵,而后逐渐进入产卵高峰期,产卵不集中,其拆对产卵4 h累计产卵量仅为24.47%和33.60%;于10:00和11:00交配的母蛾拆对后即大量产卵,产卵相对集中,拆对产卵4 h累计产卵量分别为68.30%和65.51%。此外,21:00~次日8:00时段的累计产卵量占比较高,与其他品种明显不同。

2. 1. 3 湘晖×7532产卵特点 由图3可知,湘晖×7532各时间点交配的产卵规律基本一致,产卵趋势较平稳,均在拆对后迅速产卵,拆对产卵4 h累计产卵量较多,产卵集中,每个时段的产卵量随着产卵时间的推进逐渐减少,21:00后几乎不产卵,整个产卵过程没有明显的产卵高峰期。由表1可看出,20:00~21:00的产卵量比例随着交配时间点的推移而增加。

2. 1. 4 7532×湘晖产卵特点 由图4可知,7532×湘晖各时间点交配的产卵规律也基本一致,产卵趋势较平稳,均在拆对后迅速产卵,每个时段的产卵量随着产卵时间的推进逐渐减少,也没有明显的产卵高峰期,21:00后几乎不产卵(图4)。拆对产卵4 h累计产卵量较多,产卵集中。从表1可看出,20:00~21:00的产卵量占比随交配时间点的推移而增加,但均比湘晖×7532的占比高。

2. 2 两广二号杂交原种不同时间点交配对单蛾产卵量和不良卵率的影响

由表2~4可看出,芙蓉×932、932×芙蓉、湘晖×7532和7532×湘晖4个品种不同时间点交配对其单蛾产卵量和不良卵率的影响不明显,但从双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3和表4)来看,各品种间的单蛾产卵量、不良卵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是由各蚕品种的固有特性所决定。

3 讨论

每个蚕品种的产卵规律并不一致,可能与品种的固有特性有关(林昌麒,1987)。本研究结果表明,中系品种(932×芙蓉和芙蓉×932)拆对后产卵有明显的产卵高峰期和产卵低谷期,产卵曲线呈波浪形。其中,932×芙蓉在21:00后的产卵量占比较高,因此生产上尽量不选择该品种即浸,即使即浸也要在生产技术标准时间往后推迟几个小时,并结合卵色确定浸酸时间,以免蚕卵过嫩出现浸酸死卵。日系品种(湘晖×7532和7532×湘晖)拆对后迅速产卵,前期产卵量较多,后期逐渐减少,整个产卵过程的产卵量呈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在实际生产中日系品种容易散对并产卵,或在交配前产卵,建议在原种繁育时日系品种要早拆对、早投蛾。钟苏苑等(2014)研究發现,在25~

28 ℃的条件下,两广二号杂交原种母蛾产卵集中在前5 h,5 h后产卵量明显下降,7·湘×芙·9在投蛾后1 h即达产卵高峰,芙·9×7·湘则在投蛾后2~4 h才进入产卵高峰。本研究结果与钟苏苑等(2014)的研究结果略有差异,可能与蚕品种、交配时间点不同有关。

交配时间点对各蚕品种产卵的集中度有一定影响。中系品种于8:00和9:00交配的产卵相对分散,产卵时间跨度长;而于10:00和11:00交配的产卵相对较集中。日系品种各时间点交配的产卵规律基本一致,产卵趋势较平稳,均在拆对后迅速产卵,每个时段的产卵量随着产卵时间的推进逐渐减少。于11:00交配的处理中,中系品种在21:00~次日8:00及日系品种在20:00~21:00的产卵量占比均较其他时间点交配的占比高。综上所述,两广二号杂交原种的最佳交配时间点为10:00,生产上可采用早感光、迟交配的措施,做好交配时间安排,提高蚕种质量。本研究结果还表明,不同时间点交配对单蛾产卵量和不良卵率无明显影响,但在调查中发现不良卵率随产卵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升高,且最高不良卵率主要发生在产卵末期,中系品种最高不良卵率发生在21:00~次日8:00,日系品種最高不良卵率发生在20:00~21:00,与林昌麒(1987)研究发现蚕卵不受精卵率与蚕品种有关,且随产卵时间推移而逐渐升高的结论一致。

通过掌握不同蚕品种的产卵特性,能给蚕种繁育过程中母蛾投蛾、收蛾、蚕种保护和蚕种人工孵化处理等提供时间依据。如母蛾生产中可采取早感光、迟交配的原则,让同一批母蛾最大程度地在同一时段内产卵,最大程度缩短卵龄;蚕种入库保护或即时浸酸时间可根据各蚕品种的产卵规律和蚕卵颜色安排,在蚕种生产上如需安排即时浸酸种,建议20:00杀蛾,既可减少卵龄差,最大限度使蚕种卵龄一致,又能有效减少不受精卵比例,提高蚕种质量;如蚕种卵龄差异明显,安排蚕种入库时可往后推移,尽量减少因蚕种卵龄差造成孵化不齐给蚕种场带来的损失。

4 结论

不同时间点交配对产卵高峰期和产卵集中度有影响,对单蛾产卵量和不良卵率无明显影响,但其发生规律存在差异。生产上应根据家蚕母蛾产卵规律适当调整母蛾交配、拆对、投蛾和收蛾等的时间点,蚕种保护及浸酸也可参考母蛾产卵规律进行相应处理,减少卵龄差,提高蚕卵孵化整齐度及孵化率。

参考文献:

高根银. 2012. 不同成熟度雌蛾交配对产卵和受精的影响[J]. 江苏蚕业,(4):25-26.

Gao G Y. 2012. Influence of mating female moth at different grades of maturity on spawning and fertilization[J]. Jiangsu Sericulture,(4):25-26.

高建华,高翔,丁志伟,黄俊荣,张金祥. 2011. 不同温度下交配时间长短对母蛾产卵数及卵质的影响[J]. 北方蚕业,32(2):7-10.

Gao J H,Gao X,Ding Z W,Huang J R,Zhang J X. 2011. Influence of mating time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egg-yielding amount and egg quality of female moth[J]. North Sericulture,32(2):7-10.

胡仕叶,张安臣,杨胜特,韩世玉,王太兴,黄礼平,田应书,王文学. 2014. 桑蚕雌蛾7.5 ℃冷藏不同时间的产卵效果[J]. 湖北农业科学,53(14):3335-3339.

Hu S Y,Zhang A C,Yang S T,Han S Y,Wang T X,Huang L P,Tian Y S,Wang W X. 2014. Spawn effects of female silkworm moth refrigerated with different time under 7.5 ℃ ion[J]. 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53(14):3335-3339.

廖华珍. 1997. 实施综合技术措施 提高家蚕短期冷藏浸酸种的孵化率[J]. 广西蚕业,(1):34-35.

Liao H Z. 1997. Performing multiple technologies to improve hatchability rate of silkworm egg after cold storage and acid treatment[J]. Guangxi Sericulture,(1):34-35.

林昌麒. 1987. 家蚕产卵快慢的研究[J]. 蚕学通讯,(3):24-27.

Lin C Q. 1987. Study on oviposition speed of silkworm[J]. Newsle-

tter of Sericultural Science,(3):24-27.

王晓红,曾晓英,姜 虹,孙运鹏,黄桂晖. 2011. 不同光照环境对贵蚕8号产卵成绩的影响[J]. 农技服务,28(11):1604-1605.

Wang X H,Zeng X Y,Jiang H,Sun Y P,Huang G H. 2011. Influence of illumination intensity on silkworm(Guican 8 strain) spawning.[J]. Agricultural Technical Services,28(11):1604-1605.

叶建蔚,汤庆坤,贾雪峰. 2015. “桂蚕N2”原原种造卵产卵性能的调查分析[J]. 广西蚕业,52(3):23-26.

Ye J W,Tang Q K,Jia X F. 2015. Analysis of silkworm(Guican N2 strain) ovulation and oviposition performance[J]. Guangxi Sericulture,52(3):23-26.

余武昌,蒋满贵,李国栋,阳诚,何珊珊,莫云霞,李燕飞. 2011. 不同库外保护时间和冷藏时间对冷藏浸酸种孵化率的影响[J]. 南方农业学报,42(2):201-204.

Yu W C,Jiang M G,Li G D,Yang C,He S S,Mo Y X,Li Y F. 2011. Effect of protection and refrigeration time alteration on hatching rate of acid-treated silkworm(Bombyx mori) eggs[J]. Journal of Southern Agriculture,42(2):201-204.

曾晓英,王小宏,孙运鹏,黄桂晖,岳宣,何静,王芳. 2011. 交配时间长短对家蚕卵质卵量的影响[J]. 北方蚕业,32(1):37-39.

Zeng X Y,Wang X H,Sun Y P,Huang G H,Yue X,He J,Wang F. 2011. Influence of length of mating time on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silkworm eggs[J]. North Sericulture,32(1):37-39.

张俊涛,王叶元,赵凌艺,曹淑芬. 2012. 音乐对家蚕生长发育及交配产卵的影响[J]. 广东蚕业,46(2):22-27.

Zhang J T,Wang Y Y,Zhao L Y,Cao S F. 2012. Influence of music on silkworm growing, mating and spawning[J]. Guangdong Sericulture,46(2):22-27.

鐘苏苑,邱国祥,王先燕,胡智明,张桂玲,李征,文字威,郭定国,张化成,孙京成. 2014. 两广二号杂交原种母蛾产卵规律调查[J]. 中国蚕业,35(1):28-30.

Zhong S Y,Qiu G X,Wang X Y,Hu Z M,Zhang G L,Li Z,Wen Z W,Guo D G,Zhang H C,Sun J C. 2014. The law analysis of female moth(Liang Guang No.2 strain) spawning[J]. China Sericulture,35(1):28-30.

(责任编辑 兰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