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大力
四月“世界读书日”前夕,我特地来到巴黎圣米歇尔广场旁木柴坊街37号的莎士比亚书店。一抬头,见书店正面用英文草体抄录着其创始人乔治·惠特曼的语录:“巴黎当地报纸称吾为拉丁区的唐·吉诃德。因为,吾脑海浮想径入云端,众人仿佛都变成了天堂里的安琪儿。”乔治·惠特曼这番话,将五湖四海远道前来六角国的云游客引入了遐想世界。难怪,在巴黎奇趣书店一览里,莎士比亚书店被誉为“最具乌托邦色彩的文斋”,今年还进入“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选出的全球十佳书店之列。
1979年仲夏,我在圣米歇尔喷泉旁纳凉时,偶然发现塞纳河堤岸勒内·维威亚尼街心花园边这家“莎士比亚书店”。一进门恰巧瞥见摊位上摆着一本《1871年巴黎公社》纪念册,其中有幅素描“英国劳动群众向巴黎公社致敬”,情境特别动人,成了我在巴黎选购的第一本书。如今回想起来,我同该书店结缘,并非出自莎翁盛名,而是瞬间感触到对方崇仰自由的意向,彼此灵犀相通。后来几回短暂接触,进一步加深了我的印象。
开莎士比亚书店的美国人乔治·惠特曼是一位倾心文化的智者。经营书店半个世纪后,他的女儿希尔维于2001年继承父业,父女二人共同建立起一座“社会主义乌托邦”。且看,除莎士比亚书店门面上凸显的莎翁肖像,还有《草叶集》作者沃尔特·惠特曼的形影高踞侧墙,边上一句作家附言充满期盼:“过路的陌生人,君不知为本正怀着怎样的热忱在望着您!”书店以此宣示从“仲夏夜之梦”到“以人为本”的信念。
这一信念起始于茜尔维娅·比奇。比奇女士从美国来到巴黎,于1919年创办莎士比亚书店,地址在第六区的杜布依特莱纳街8号,后迁至距之不远的奥德翁街12号。她不畏权势,亦不屈从时髦。书店因她极高的文学修养和品味,很快成为英美文学在巴黎的表征。当D.H.劳伦斯的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在英国和美国遭到查禁时,读者可以在这家书店购买或者借阅这部被既立道德秩序卫道士们禁毁的作品。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乌斯》被英美两国当局禁止出版,也是由茜尔维娅·比奇仗义挺身在巴黎首先推出的。1941年12月,茜尔维娅·比奇拒绝将乔伊斯《芬尼根守灵夜》的最后一册卖给一个德国纳粹军官,致使自己经营的书店被占领军当局粗暴封闭,从此没能再营业。
1951年初,乔治·惠特曼在巴黎木柴坊街的书店开张,起名“西北风”。1962年,茜尔维娅·比奇逝世,惠特曼遂将书店改名为“莎士比亚书店”,与比奇开创的事业一脉相承直至今日。
远在20世纪20年代,茜尔维娅·比奇办的书店就是美国“迷惘一代”作家经常光顾之地。这些人中有斯各特·菲茨杰拉德、埃兹拉·庞德、詹姆斯·乔伊斯和欧内斯特·海明威。海明威在其回忆录《巴黎是一个节日》里用了相当篇幅详细谈及这段往事。至今,书店楼内还挂着镶在镜框里的一张乔治·惠特曼与前来造访的英國游吟诗人、《寄思海上维纳斯》作者劳伦斯·杜瑞勒的亲密合照。惠特曼尔后还在此接待了杜氏的友人、作品被美国当局禁止的亨利·米勒和“嚎叫诗人”阿伦·金斯伯格,可见其意识形态的明显倾向。更何况,书店突出传播以上欧美文坛“反潮流”怪杰们的作品。读者一进门,迎面最吸睛的就是凯鲁雅克的《在路上》,紧接着是“迷惘一代”的诗文专柜,放满多种不同版本的海明威所有中长篇小说、斯泰因的早期著作《三生》和菲茨杰拉德的《夜未央》,还有加西亚·洛尔伽诗集。
乔治·惠特曼的座右铭赫然在目:“吾志在开办书店,因为,书籍营销乃是蓬蓬勃勃的生意。”此处,“生意”系指富有生命力的现象,即盎然的生机,绝非纯粹“做生意赚钱”。莎士比亚书店敞露心扉,常年向游人开放,尤其是为“风滚草”,即在本土枯萎,随风吹滚到巴黎塞纳河畔一隅落拓的“原上草”提供一个落脚处。这家书店之所以闻名遐迩,正是因为店家在楼上准备了床位,免费为无处安身者提供住宿,最多时达到过13个床位。店主公示:任何一个陌生人都能获准在这里过夜,只要清晨起床后整理床铺,帮助店里打扫一下卫生。还有一个条件:每天必读一本书,写下读书笔记交给店主。据称,迄今至少有四万人曾在这里栖身,有的长达数月之久。
我攀援窄小登楼木梯,见楼上有三间书房,周边全放置有可坐可躺的红色绒榻,供人憩息。彼时,两位异域金发少女正盘腿对坐里间床上,每人各拿一册书翻阅,不时亲昵絮语,宛如安徒生童话里的美人鱼,将观者带进卡普里人鱼岛的境界。床侧三维空间放满精装图书,仰卧床上可顺手取来赏析,多为抒情诗集,其中竟有《中国色情诗选》。呈对角形的这个床榻,板壁被用来“人过留影,雁过留声”,贴满大大小小各种文字写的纸片,数十帧个人相片夹于其间,似伊甸园里枝叶纷披的“智慧树”,表露参观者对书店的赞赏。侧间内屋里搁着一架钢琴,供书生一时兴起弹奏,不无雅趣。过廊上有个小打字亭,桌上放一架老式打字机,任读者使用。正对着楼梯的书屋最大,木桌上也有架打字机,一旁有很多书,叠放右侧的两本最为突出,一是海明威《巴黎是一个节日》的英文原版,一是格特鲁德·斯泰因的《巴黎,法兰西》。店主如此安排,显而易见是要让游人体会“迷惘一代”两位名家的“巴黎情结”。一张小告示贴在屋门口:“此室内皆为本店存书,不予出售,仅供阅读。这里是静心读书的场所,请勿拍照”。
一个个读者来此静坐榻上或桌前,翻阅来自大洋彼岸新大陆的文人如何体验“巴黎”这个节日,想到自己现在终于也能身临其境,顿起一番异常的心潮。从这层楼开轩面向塞纳河,城岛像一只绿舟浮泛其上,巴黎圣母院广场尽展眼前。其实,他们应该过桥到左岸这边来,与莎士比亚书店毗邻的就是“艾丝美拉达旅馆”,至今保持着“彼姝”的芳名。
莎士比亚书店今天已经成了一个六角国京城导游带队过来的旅游景点,左侧为该店附设的咖啡馆,饮者中少不了慕店名而来的书痴,一边品味浓香热咖啡,一边翻读刚淘来的书,沉醉于逍遥自在的文化氛围中。我在露天咖啡座喝着一杯卡布奇诺,回味故地重游的新印象。
乍看上去,莎士比亚书店规模相当有限,两块对称门面让人联想到欧洲17世纪的老式装饰风格,然而却是“小中见大”。一位从台湾来的造访者在留言条上写下了引人共鸣的感触:“真奇妙!我在这儿感觉到那样的舒畅。”
(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