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昌呆子

2017-05-30 10:48赵霞
文学少年(绘本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呆子儿地活计

赵霞

呆子是小昌的绰号,“呆”字越方言发音似“nie”。小昌生来痴愚,做过不少呆事,流传最广的一桩,据说还是他小时候的故事。

那是盛夏的一个黄昏,男人小孩们纷纷下河游水,女人们忙了一天,照例阖上门,各自在家洗浴。偏有几个坏肚的家伙找着小昌,偷偷嘱咐给他一些话。这叫小昌格外高兴。因为呆的缘故,同伴群里他总搭不上话,更少受到这样的专门待见。他照着这几个小子的吩咐,乐颠颠儿地进了屋,走到他娘正在洗浴的房间门口,趴着门缝瞧了一会儿,又乐颠颠儿地跑出来,把看到的景象一五一十地说给那群挤眉弄眼的小子听。

这桩趣闻很快播散开来。打那以后,他就成了人們眼中不折不扣的小昌呆子。

小昌长到大小伙儿的时候,既没人上门说亲,也没有姑娘肯嫁他。而他自己竟也不曾流露出一点儿娶亲的愿望。不久,他从一个单身的青年小伙儿,变成了一个独身的中年男人。只是他的脸上仍旧挂着一副孩子的表情,见人依旧“嘿嘿”地憨笑。可惜不大有人理会他。只有小孩子偶尔和他玩笑,玩笑过了,还是跑得远远的。

唯有每年的农忙两季,却是小昌大受欢迎的时节。此时家家最缺抢农忙的人手,须赶在几个大好的太阳天里,将稻子收割、打刈、过筛完毕。稍有延误,不幸遇上雨水,或是连稻带梗烂在田里,或是收到一半,却给雨水浆湿,一季的辛苦白费无数。

于是就有人家出钱去聘劳力。小昌身大力壮,心眼着实,干起活儿来最不惜力,一时成了众人争聘的帮手。一家的农事方罢,马上有新的人家赶着跑到他家,约定明天的活计。起初总是他娘代为应承下来,老人过世后,大家便直接找小昌约活儿。有的时候,他正挑着谷担,便给人拦在道上。他不懂得挑拣活计,约了便去,去了便狠做。雇主看在眼里,也不亏待他,工钱总是算得满当而爽利。

可惜农事一过,渐渐地又不大有人理会他了。他一时未从前头的热络里回过神来,见人还是“嘿嘿”地迎上去,一副相熟的神情,却不再有人和他搭话。

只有我们一帮小孩子,偶尔还放开胆子捉弄他一回。远远地,看他担着箩走过来了,蒲扇似的一只大手搭扣在扁担前头,另一手微张在身侧,随着脚步用力前后晃动。我们伺在路旁,专等他走近了,攸地跳将出来,一齐大喊:“小昌呆子——”接着便“哄”的一下,四散而逃。

这样的玩笑,我们却只敢结伙儿来做。换成一个人的时候,看见小昌老远走来,总是慌忙躲开的多。我们害怕他的大手会冷不丁抽下来。

有一回,正是一个人走着,兜头碰上小昌。我转身要跑,却见他并未举起骇人的大手,倒是努力浮起一脸的笑,一副见到老朋友的模样。我于是也大着胆子喊他一声:“小昌。”从此,他只要看到我,远远地便走过来,憨笑点头地跟我打招呼。

那一天,我跟一群女伴簇拥着往前走,小昌迎面而来,站定在旁,冲着我乐呵呵地笑。女孩子们奇怪地看看我,顿时叫我感到,结交这样一个傻子是多么脸红的一件事情。我于是冷冰冰地板起脸,装作不认识地走过去了。

那以后,我留了心眼儿,一见到小昌过来,便飞也似的避走开去。他的笑未及收回,傻站在那里。好在很快地,他也把我给忘了。偶尔再碰到,他的目光只是憨实而陌生地掠过。他已不记得我了。

秋天里,我回老家探亲,听到了小昌去世的消息。他没有子女,葬礼是村里筹资帮忙安排的。小昌的去世并未激起村人多少谈兴,听到的人,顺口道一声“,小昌没了”,也算是对他的纪念。我问父亲:小昌这么早没了?父亲说:近七十了,也不早了。这让我有些意外。我的记忆里总还留着他憨笑站立的模样,像个孩子。

猜你喜欢
呆子儿地活计
秋夜
活计
雍朝戏事——从《活计档》看雍正帝与宫廷戏曲的发展
呆子吃盐
续编六
爱发脾气的锅
大头呆子
呆 子
呆子卖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