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瑞君
摘 要:随着我国电力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电网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智能电网的不断普及使得电力运行与管理工作呈现出了新的特点。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是确保相应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维持电能输送效率与安全的必要组成部分,而继电保护定检试验则是获取相应设备状态与性能参数指标的关键环节。本文在阐述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定检试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执行策略,旨在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定检试验
1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定检试验主要内容
1.1 定检试验准备
保护定检工作开工前,要求将检修设备和运行设备实现电气上的隔离,相互联系的二次设备间的隔离要求保护作业人员来实现。智能变电站由于保护装置与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之间已没有实际的二次电缆连接,取而代之的是包含大量信息的光缆,这些光缆中不仅包含了检修设备的信息,还包含了运行设备的信息,因此不能通过简单的拔插光缆实现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间光路的隔离。
1.2 二次装置定检试验
智能站将常规站保护装置中的采样回路单独设计成了合并单元,将操作回路单独设计成了智能终端,因此装置校验不仅要涉及保护装置,且要兼顾合并单元及智能终端。
(1)双AD采样不一致校验
智能站保护装置采样采取复采模式,当两路采样不一致时即闭锁相应保护。通过智能测试仪向被测保护装置输入两路带检修品质位的电流,大小分别为4A和8A,当动作值为6A时,虽有一路采样达到保护动作值,但保护不应误动作,应报双AD采样不一致并闭锁相应保护。
(2)检修不一致校验
智能站中保护装置及其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三者要求检修状态一致才能够实现相互间信息正常传递,否则会造成相应的闭锁。智能终端检修不一致时无法上送正确的刀闸变位,同时对本间隔保护装置及跨间隔母差装置的跳闸命令及遥控命令视为预传动不出口。
(3)合并单元校验
合并单元即为保护装置的采样回路,现场校验需要核对零漂值,采样精度,不同的是由于合并单元数据传输采用帧格式进行,因此应对合并单元数据的丢帧、乱序、无效等情况进行测试。通过光数字校验仪向被测合并单元分别模拟丢帧,乱序,检修位无效等情况,此时保护装置应该视接收数据无效并闭锁与之有关的保护。
(4)智能终端校验
智能终端即为保护装置的操作回路,现场校验需要进行实际的传动试验,刀闸切换试验及分合指示状态的核对,智能终端背板端口分布诸多光口并连接大量尾纤,每跟尾纤中都有相应GOOSE信号的传递,当信号传递中断时接收端装置便会报相应的GOOSE断链告警,因此应对每根光纤断链时相应的装置、后台及调度端接收信号是否正确进行核对。具体做法为根据SCD文件解析每根尾纤中的数據流向,按顺序依次拔插每根尾纤,查看所拔插光纤对应的现场GOOSE接收端装置及后台和调度端断链信號接收是否正确。
1.3 二次回路定检试验
(1)直阻和绝缘的校验
智能站保护按就地化原则布置,保护室和开关场之间基本不存在电气联系,主要靠光缆实现连接,CT二次回路电气距离短,运行环境良好,只要验收时把关严格,定检时仅需紧固端子排接线即可,而装置电源回路若开路则可通过相应装置发故障信号及时发现,绝缘破坏则可通过直流绝缘监察装置报出接地支路进行处理,实时监视手段完善,因此可以适当弱化二次回路直阻和绝缘的校验。
(2)VLAN分区校验
智能站过程层设备和间隔层设备之间除直采直跳模式外,为适应备自投、母差及网络分析仪等设备采集间隔SV及跳闸的需求,还存在网采网跳模式,即将过程层设备及间隔层设备同时接入过程层交换机,但若接入交换机数据进行全域广播时,广播数据会充斥整个网络并站用大量网络带宽,造成网络风暴。在过程层交换机中组建虚拟局域网(VLAN),可有效避免网络风暴带来的瘫痪问题。
2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定检试验策略研究
2.1 强化定检试验工作方案管理
导致试验管理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相关的职能部门在制定试验计划时考虑不周,漏掉了一些重要的细节;同时在操作层面上,由于部分试验人员在进行预试时,马虎大意,责任心不强,未按照相应的流程一步步来,也会导致试验出问题针对这些原因,必须完善管理制度,加大预试验计划的编制和监管力度,有效杜绝缺项、漏项的情况在进行试验操作时要反复检查核对,确保每一步都按流程进行。
2.2 严格执行继电保护定检试验标准要求
首先试验人员要严格执行电力部领发的《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对该规程中所规定的试验项目、标准和要求等,都要严格遵守,不得随意更改和降低标准。可在现在所使用的试验数据表格里,增添规定限值与历年值、出厂值等各种所需初始值的对比栏,这样可以很方便地将试验数值与初始值进行比较,及时发现试验设备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2.3 提升定检试验准确度
在试验时应该引入“极化指数”的测量方法,这种测量方法可以很好地适应这种类型的变压器的吸收特点,绝缘受潮的反映水平更灵敏和准确。
在试验中应尽量选用数字化、微机化的测量仪器设备,如A1-6000自动抗干扰精密介质损耗测量仪等它们抗干扰能力普遍较强,而且读表方面进行判别时相对容易。
3 结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定检试验针对的目标与对象是多样化的,其具体试验过程包括试验准备、二次装置定检、二次回路定检等主要内容,在实践操作环节,应按照科学规范的流程开展工作,通过强化定检试验设备和预试方案管理、严格执行继电保护定检试验标准要求以及提升定检试验准确度,全面提升定检试验的实际效果,确保智能电网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处于理想水平。
参考文献
[1]朱瑾.基于智能电网构架的计量定检及智能采集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34):14-15.
[2]辛耀中,石俊杰,周京阳,等.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现状与技术展望[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1):2-8.
[3]王增平,姜宪国,张执超,等.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2):13-18.
(作者单位:国网漯河供电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