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在大学羽毛球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17-05-30 04:45:35甄洁陈琳林
体育风尚 2017年5期
关键词:技术教学

甄洁 陈琳林

摘要:在运动心理学中,较为重要的一个问题是运动技能迁移问题,其是体育教师在教学以及训练中应必须掌握和熟知的一部分。本文主要针对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在大学羽毛球教学中的影响以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导学体育教学和训练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羽毛球;运动技能迁移;技术教学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羽毛球运动的不断推广和普及,大学生越来越喜欢羽毛球这项活动,并且积极主动地融入其中。现阶段,大部分高等院校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身体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将羽毛球作为一项重要的体育选修课程。但是由于我国高等院校羽毛球教学起步较晚,并且处于初级阶段,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学习羽毛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技能,需要体育教师将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应用其中,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进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简述运动技能迁移理论

技能迁移指的是在原有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掌握和了解一种新的技能的影响。技能迁移分为两个部分[1],即正迁移和负迁移,在原有运动技能上,新技能产生的积极和正面影响为正迁移,而负迁移则为在原有运动技能上,新技能产生的消极和负面影响。在运动技能迁移形式方面[2],将其分为横向迁移和纵向迁移两种,横向迁移指的是竞技技能或者运动技能之间的联系,具体的说,其指的是通过某一种技能的学习而获得的能力;纵向迁移指的是有一种运动技能逐渐向复杂、特殊技能的转变。所以,需要体育教师在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合理使用技能规律和理论,实现技能正迁移,减少负迁移现象,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迁移理论的作用

(一)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在原有动作的基础上,学习新的并且具有一定相似结构的动作时,学生头脑中原有动作或者基本环节的运动条件反射,可将其作为新动作动力原型的基础,以此为基础增加新的基本环节和附属环节,进而形成新的运动动力定性。例如羽毛球扣球和排球扣球两者在动作机构以及动作原理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尽管在不持拍和持拍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但是在动作原理方面均采用同一个“鞭打”动作,在完成动作的过程中,均需要按照以下四个基本环节进行,即助跑、起跳、腾空和击球。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够清楚地讲解两者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将羽毛球击球的正确时间和高度介绍给学生,那么就可以帮助已经了解和掌握排球扣球技术学生快速掌握羽毛球击球技术。

(二)有助于更新运动技能,将运动技能经验干扰排除

在新运动技能学习过程中,受以往经验的影响,使得部分学生出现负迁移现象,进而对教学效果造成影响。例如,某名学生在未学习羽毛球正手击球技术之前,就已经掌握了网球正手击球的技巧,那么传统的学习技巧和经验将会影响羽毛球击球动作技术以及结构的学习,使得负迁移现象出现。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羽毛球正手击球时通过手腕突然弯曲实现的,也就是瞬时动作,而网球正手击球,手腕动作固定不变,其长时间处于“锁腕”状态,与羽毛球有着明显不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这一点突出强调,避免受到网球正手击球技术的不良影响。

(三)有助于开拓学生思维,提升经验水平

體育教学活动指的是结合学生以及教师的思维活动和身体活动,所以,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以有关体育教学的运动原理为依据,指导学生学习,通过启发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与此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将自身知识、技能以及经验结合在一起,一边训练一边思考,促进运动技能领悟能力的提升,推动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此外,现阶段,经过教学实验表明,在运动技能迁移方面,学生概括和理解已有的运动规律和知识技能直接影响着运动迁移状况,但是,由于运动规律理解在运动技能快速发展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需要相关人员提升各种技能,将运动技能和原理内容结合在一起,提升自身综合能力,其次,通过实践的方法,理解运动迁移理论。

三、体育教学中,运动技能迁移理论应用措施

(一)将动作理论和概念应用于体育教学中

以往的体育教学将重点集中在运动技能学习方面,而忽视了基本原理的学习,使得学生在技能和知识运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能够从本质上掌握和理解动作原理和概念[3],就可以通过其学习和指导新的动作技能,以动作原理和动作概念为基础,学习更多的动作技能,可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作用。例如学生在理解了“鞭打”动作产生能量和速度这一原理后,将以应用到学习中,不仅可以提升击球速度,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学习羽毛球杀球技术和击高远球技能。

(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注重教材之间的联系

在制定学习方案时,不仅要符合教学大纲要求,同时也要注重教材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将相同的技能和教学内容放在其一进行教学[4],既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运动技能。在引导和辅助学生学习时,将动作结构相近的教学内容应用其中,可达到正迁移的效果。此外,在教学过程中,将干扰学生学习的工作尽量排除,避免其出现负迁移现象。例如学生在学习和掌握正手击高远球技术之后,将正手击平高球技术与之衔接在一起,通过正迁移方式,进一步巩固和掌握正手击球技术。

(三)合理安排两种动作技能学习时间和程度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在同一时间学习两种相似的动作技能,并且均未数量掌握和巩固,则会出现两种动作技能负迁移现象[5]。只有在掌握一种动作技能之后,在对另一种技能进行学习,才能够达到正迁移的效果,两者之间才不会出现干扰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在学生技能掌握超过80%后,在教授新的动作技能,以提升教学效率。

(四)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相似技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据有关资料显示两项具有相似程度的动作技能在学习过程中会产生迁移现象,例如在学习网球技能和羽毛球技能时,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同性,其中包括移动方式、球的路线以及持拍击球方式。所以两者之间可能出现互相能干扰,也可能能出现负迁移现象。但是,在实际运动过程中,虽然两者运动技术看似相似,但是在本质和内在联系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这就使得动作技能学习产生负迁移现象。所以,需要教学人员不断升入研究运动技能迁移理论,明确两者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

(五)对教学指导进行强化,优化辅助练习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运动技能迁移可能出现负迁移,也可能出现正迁移,这就需要体育教师熟练掌握运动技能迁移规律,对教材进行合理安排,选择符合教学标准的辅助练习方式[6]。辅助练习方式值得是在学习运动技能过程中,通过学习某一种复杂或者难度系数角度的动作,将所有动作全部分解,然后以某种动作要素和单位为依据,改编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案,达到正迁移的效果。科学合理使用辅助练习,可进一步提升学生技能知识的掌握,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六)提升身体素质,加快迁移转化

身体素质是各项技术完成的基础,同时也是运动技术水平提升的保障。相关研究表明,将教学内容和针对性练习结合在一起可达到素质迁移、提升技术动作效果[7]。在教学过程中,速度、耐力和力量是体育教学中的基础素质,所以需要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技术,以推动体育教学的快速发展。

四、结束语

在羽毛球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需要明确认识运动技能迁移理论的重要性,严格按照运动技能客观理论开展教学工作,并科学安排教学内容,选择有助于学生发展的辅助训练方法,以帮助学生运动技能向正迁移方向发展,避免负迁移现象的出现,实现教学过程优化的目标,促进體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赵嘉宜,李广学.运动技能迁移规律在高校体育教学与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资讯,2016,14(34):154-155.

[2] 李杨.运动技能的迁移理论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皮革,2017,39(2):236-237.

[3] 彭鲁静,冯平平,李虎.运动技能的迁移理论在武术教学中的应用[J].武术研究,2016,1(2):89-90.

[4] 陈晓鸣.双侧性技能迁移规律在高校篮球运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9):60-61.

[5] 张雷.浅谈运动技能的迁移在体育教学的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9):174-174.

[6] 程兆山.迁移理论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12(9):167-167.

[7] 陈进波.教学迁移理论下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6,6(7):73-73.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体育学院(校本部))

猜你喜欢
技术教学
立足认知基础引导探索创新
合作竞争教学在高中篮球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录像教学对高中男子投篮效果的实验研究
体育教学(2016年7期)2017-02-04 08:23:15
足球教学中颠球的训练技巧和训练方法
农村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探索
新一代(2016年17期)2016-12-22 12:19:46
高校羽毛球技术教学与训练的探讨
浅谈技术教学在高中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四式打好体育课技术教学的“组合拳”
浅谈对于高中体育教学的几点思考
教练式培训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初探
考试周刊(2016年13期)2016-03-18 05: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