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懿轩
摘 要:大提琴与其他外来乐器一样,在传入中国后都必定要走一条漫长而曲折的民族化道路。相信过不了多久,大提琴必将完全融入我们民族乐器之中,成为我们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本文深层次、全面正确地审视了大提琴的民族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大提琴;民族化;现状;发展趋势
大提琴与任何外来乐器一样,在传入中国后都必定要走一条漫长而曲折的民族化道路。百年来,大提琴民族化的道路较之其他外来乐器所走的路程显得平坦得多,究其原因,大凡有二:其一是中华民族喜爱它,其二是中国民族器乐需要它。相信过不了多久,大提琴必将完全融入我们民族乐器之中,成为我们民族乐器大家庭中的重要一员。笔者认为,当今我们必须深层次、全面正确地审视大提琴的民族化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大提琴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做一些切实可行的促进工作。
一、我们的民族喜爱和需要大提琴
大提琴的特点特别鲜明,造型华丽高贵,典雅完美,柔中带刚,被誉为乐器中的“美男子”。它的音色浑厚丰满,悠扬含情,旋律动人,能细腻准确地表达人的情感。我国的传统音乐多属于单声部音乐,独奏多,合奏一般多是小型的。现代民族管弦乐队借鉴西洋管弦乐队的编制,将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组合起来,根据演奏方式的不同,将乐队分为各具特色的拉弦组、弹拨组、吹管组和打击乐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种类和数量颇多,各种乐器经过各个时期的改革,至今不仅能进行独奏、重奏,而且能演奏交响性的大合奏,可以说是比较完善的了,但低音声部还是最为薄弱的。
在演奏大型音乐作品时,没有雄厚低音的乐队,就犹如没有稳固地基的建筑物一样,显得单薄无力。因此,大提琴在民族乐队中就难以割舍。同时,由于各种民乐器之间的音色差异太大,个性太强,组合在一起之后共性欠缺,要想让乐队的音响效果和谐,需要增加一些亲和力较强的、能起到音色“调和剂”作用的乐器。大提琴的音色融合力很强,一方面,大提琴音量比民族低音乐器大,在民族管弦乐队里起着加强整个低音声部的作用;另一方面,大提琴音色既不张扬个性,也不会被其他高音乐器所埋没,亲和力极强,能与音色各异的各种民族乐器呼应、组合,是极其适合的音色“调和剂”。而且,大提琴在拉和拨两种演奏方式中共鸣很好,在民族管弦乐队中可以兼做弦乐器和弹拨乐器。因而,民族管弦乐队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离不开大提琴。
二、大提琴民族化的历程
文艺民族化,实质上是一个“为群众”和“如何为群众”的根本问题、原则问题。大提琴传入中国已有百余年,而这百余年就是大提琴民族化的历史,其间尽管经历了曲曲折折,但发展的势头从来没有改变。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余年间,大提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少数人才知道的一种西洋乐器,发展到今天不管是在交响乐团还是在民族交响乐团中,不管是合奏还是独奏中,也不管是在正式的演出舞台上还是在民间私人的音乐伴奏里,都占有一席之地的乐器,成为中国百姓喜闻乐见并广泛使用的乐器,可以说大提琴“为群众”的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自从大提琴传入中国后,就有一大批有思想、有艺术才能的音乐家和大提琴演奏家为大提琴民族化而孜孜不倦、呕心沥血。他们用中华民族的音乐思维和价值取向,去理解、诠释大提琴乐曲所表达的思想内容,用大提琴去表现我们民族的性格、气质、生活方式、本质精神、物质文化、生存状态以及宗教信仰等,使大提琴真正植根于本土文化的沃土之中,根深叶茂,四季常青。
在演奏技巧方面,一些有识之士首先把目光投向马头琴、二胡、琵琶,向马头琴和二胡学习滑音,学习特殊的弓法、特殊的揉弦法;向琵琶学习扫弦,等等,创造了大提琴民族化的表现手法和表现风格,使大提琴演奏中国乐曲更加符合中国人的欣赏口味。今天,我们已经基本能够用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表现内容、艺术手法来指导大提琴的演奏、作曲和教学。客观地说,大提琴“如何为群众”的问题也已经得到初步的解决。
三、努力促进大提琴艺术的发展
目前,大提琴在中国民族乐队的使用上陷入了困境。由于大提琴是西洋乐器,因此有些民乐队在一些民族音乐专场演出在低音声部使用大提琴的问题上有争议,有时把大提琴放在最不显眼的地方,有时涉外演出就干脆不用大提琴。其实,今天民族管弦乐队的组合形式本身就是学習借鉴西洋管弦乐队的组合形式,当今乐队乐曲的创作手法也是学习借鉴西方乐曲的创作手法,形式可以学,乐器却不能用,这不是怪事吗? 这是观念问题,不难解决。这就像大山说相声,只要中国话说得准、讲得溜,管它金发碧眼还是黑发蓝眼,都是在说相声;又像郝哥唱民族歌曲,只要能唱出中国民族风格,管它黑皮肤还是黄皮肤,都是在唱中国民歌。外表只是形式,大提琴能不能说好“中国话”才是本事。为改变这种局面,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大力开展大提琴的普及工作。当前学大提琴的青少年还很少,音乐院校大提琴的生源还很稀缺。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大问题。没有普及的坚实基础,就无法培养出众的人才,没有人才大提琴艺术事业的发展就是一句空话。目前,我们福建省在王连三的故乡清流县办了一个大提琴培训班,招收 160 名学员,既是为了纪念王连三又是为了培训师资,也就是让这 160 名学员学成后教中小学生学习大提琴。清流县是欠发达的革命老区,清流县能做到的事其他县市就没有理由做不到。这样,用滚雪球的方法,可以大大加速大提琴的普及工作。二是要大力开展交流与提高工作。1986 年,全国音协大提琴学会成立后,对促进大提琴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今后要多组织学术专题讨论和交流,多出版期刊雜志,占领理论阵地;要多组织大提琴专业和非专业比赛,促进大提琴演奏水平的提高,发现大提琴的优秀人才;要加强音乐院校大提琴的教学管理,培养人才,提高理论水平和演奏技巧。三是要加强学术研究的领导与指导。
参考文献
[1]刘欣欣,刘学清.中国大提琴艺术发展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9.
[2]宗柏,王凤岐.怎样提高大提琴演奏水平[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威海))